资料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4:24:12
城市规划不合理

  
职居分离是拥堵的最大原因。北京是典型的“ 摊大饼”模式,城市一层层外延式扩张,很多人在城外住、城内上班。早高峰时,人们要向市中心“挺进”;晚高峰时,又得一起往城外赶。 

  道路设计不科学

  
国内知名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安全驾驶行为研究专家范立表示,北京设计环路时没考虑到这么大流量,出入口设计有很多不合理。从辅路到主路,大多进口出口都在一起,这里就常堵车。在大城市,右转弯车辆还常和行人斑马线发生冲突,“曾有个日本人在上海从人行道横过马路,由于右转弯车量占道,他就一直等,一天都没有过去马路。” 

  公共交通不尽如人意

  
如公交车重复线路多,没整合起来;路线设计不够科学,老百姓花了大量时间在等车、换车上,个别甚至要好几个小时才能等到,有时走一两公里才能到车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私家车数量增加

  
有人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亿。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表示,目前路上行车有70%都是私家车,其中70%在早晚高峰期又只是一个人驾驶,这些车辆占用了50%的交通资源,但只运送了不到5%的出行者,这是对有限道路资源的浪费。 

  “交通道德”的缺失

  
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一个驾驶员每天行车中所遇到的危险在国外是100次,在国内是150次。其中,95%的危险情况由违章造成。范立表示,在北京,相当多的司机不遵守交规,加塞、随意换车道随处可见,一起事故就会堵几个小时。

  个人篇

  其实这个问题与我们每个驾驶者息息相关。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汽车密度远大于广州,无论交通秩序或流量却大大好于广州,除了更好的交通设施外,驾驶者的素质起着同样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更好的驾驶技术,具备更合格的心理素质,广州市的交通同样可以越来越好。 

  以下所列的驾驶问题你是否存在?这些问题经常是导致我们身边交通拥堵甚至事故的元凶。为我国的道路畅通出分力,我们应该避免这些坏习惯。

  绿灯前起步慢吞吞

  国内的驾驶者开车风格粗野,大家都有目共睹。可在绿灯起步的一刹那,多数驾驶者却忽然变了个人似的,慢吞吞地起步,终于显露出一丝绅士风度,只可惜过慢的起步把后面的车辆压成一条长龙。有些车主在等红灯时更是进入“冥想”状态,任凭绿灯早已点亮却是巍然不动,直到被身后四起的喇叭声惊醒,才很不情愿地向前挪动。 

  在发达国家你也许会发现,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对行人和其他车辆都能做到礼让,但在红灯转绿灯时,驾驶者踩油门可是毫不客气,哪怕只是辆1升排量的小车,也是蹭蹭地往前蹿。难道那是在炫耀车辆的动力?当然不是,作为绿灯前的头车有义务尽快起步,让出身后的道路,不给其他车辆添堵。 建议:作为绿灯前的头车应该迅速起步,同时等绿灯前,大小车辆就应该分道停车,货、客车加速再快还是会影响小车正常起步的。

  不按规定车道行驶

  现在,不按照规定车道行驶的交通违章现象已经逐步得到交管部门的重视。在一些严管路段,长期霸占超车道、大货车走小车道、小车利用慢车道超车,都可能受到处罚。不过,国内多数车主还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公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市内分道不严格的普通公路上,绝大多数车主都没有这些概念。小车见缝就钻,大车为了省心也是理所当然地占着快车道,这是导致国内城市交通环境杂乱、事故频繁的重要原因。大型车和小型车在动力、刹车性能上先天地存在差异,如果在同一车道上行驶,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些情况。 建议:虽然要让所有人意识到“大家快才是真的快”绝不是一两天能达成的事情,但事实上,与保持车道相比,左穿右插式的驾驶不仅不安全,而且也根本快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