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收回来了,货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52:26

上周二,有鉴于我国到今年10月底外汇储备已达到2.65万亿美元之巨,外汇占款相应达到十几万亿人民币之巨,我建议政府拿出1万亿美元派分给全体国民(人均5000元人民币左右),以期破解通货膨胀、货币超发、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热钱流入过快、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过大、改革开放成果未能共享等诸多之困局。

  文章见报当晚,即收到多年未见的老友阎崇年先生发来短信表示支持。我猜想,阎先生近些年大作颇丰,当不缺5000元人民币买米下锅。还有一位不等米下锅却也关心外汇怎么花问题的是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先生。同一天,在武汉“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开始前的媒体沟通会上,当被问及对宏观政策有何建议时,柳传志先生简要介绍外汇储备与CPI攀高的关系后,“炮轰”一些收税行为。他说,外汇储备巨大客观上给人民币造成压力,也推高了CPI水平。如果以提高汇率应对,立刻会使一些企业受到重创。他建议逐渐提高进口数量、促进国民消费;通过消费将外汇消耗,并可以减轻人民币的压力。我虽然认识柳总多年,向他请教过很多经济问题,但人民币与外汇储备、CPI之关系以及如何消耗外汇问题并未求教过。因此,我的观点与柳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自然,也谈不上“北南呼应”。

  2.65万亿美元外储占款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焦点问题之一。对这个问题,我从2007年外汇储备1万多亿美元时开始关注,完全是一个“门外汉”隔着门缝往里面看。我不明白,中国有那么多号称“经济学家”的人,他们在研究什么,难道他们之中不应当有人及早把这个问题作一个系统的研究,并告知货币当局吗?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上周一在记者会上表示,“不能简单认为外汇占款多了,投放的货币量就大了。因为外汇占款是资产方的一个项目,按照会计学的原理,资产和负债是相等的。虽然外汇占款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但央行已通过发行票据进行对冲,把这部分投放的货币从市场收回来了。”据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说,最近几个月央行并未充分对冲外汇流入,过去10个月,央行仅对冲外汇流入的1/3,从而使基础货币加速增长。

  分析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经济官员大量使用“模糊语言”,缺乏明晰的数字即“量化”。2009年广义货币的增长是27.59%,今年前三个季度广义货币的增长是19%,都说是执行“适度宽松”,执行过程中“适度”与“适度”之间差出8.59%。这幸亏是货币增长而不是利率,若是利率得差哪去了?

  外汇占款投放了大量的货币,不管“这部分货币从市场收回来了”的“这部分”是指2.65万亿美元的外汇占款,还是汪涛说的过去10个月仅对冲1/3,有一点不得不说,根据我的理解,并在两年前说过的,外汇占款不仅仅是造成国内人民币超发,同时,还造成国内物资短缺。我愿意再说一遍这个道理。我们生产了一只鸡,假定1美元卖到国外。央行的结汇办法是印了6.6元人民币,把人民币给生产者,自己收了美元存到国外变成外汇储备。这只鸡在国内卖也许就是6.6元人民币,正常情况下也许不到6.6元人民币。到不到的,反正国内卖就是6块多吧,卖到国外变出来两笔钱,一笔美元成为外汇存在国外,一笔人民币在国内。央行用央票对冲把6.6元人民币收回来了,或许是1/3。不管怎么着,国内少了一只鸡这个事实无法改变。必须用卖鸡的钱买回其他东西补充市场,这样才能够不造成国内商品短缺、物价上涨、货币对内贬值。想一想吧,2.65万亿美元的外储,那得卖出去多少商品、消费多少水电气油呀!少了这么多东西,通胀还是温和的,原因之一是外汇中有相当一部分卖的是劳动力,出口商品中包含着劳动力,而劳动力这种商品目前在中国又是低廉且可以再生的。因此,无论是央票如何对冲外汇流入,都不能替代出口贸易的本质是以物易物。货换货,两头乐。货换纸,几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