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建筑”沉淀北京时代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3:21:15

“红色建筑”沉淀北京时代记忆

李 亮

    来源:环球时报·都市生活    0170网友评论0条进入论坛     2010-11-19 09:25

 

 

      建筑是构成一座城市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人热衷的话题。如今的北京,在有些人的眼里已经成为各种风格建筑的试验场,可同时,上千年古都的历史让一些老建筑还得以保留。于是,一边有人热乎地谈论着关于鸟巢、国家大剧院和央视大楼的绯闻,一边有人为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的保护振臂高呼。来北京玩的游人或喜欢故宫和颐和园,或喜欢798和首都博物馆,还有T3航站楼、北京南站……古今建筑都如此兴盛,让人们容易忽略掉夹在中间的一个特殊年代和风格的“红色建筑”—————苏式建筑。它同样是北京建筑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严冷峻承载红色记忆


  “每次路过北展,总会觉得很特别,它跟周围的建筑太不一样了。”王晨说。在北京西直门一带,穿过“方盒子”式的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就能看到北京展览馆这座格外引人注目的建筑。凝重的黄色调、中部高企两旁有裙带的塔式结构、巨大的立柱和连环拱门、高耸入云的尖塔和顶端的五角星,连同门前无比开阔的广场,都显得庄严和气势恢弘,迥异于北京如今大部分住宅、写字楼和商场。这座建于1954年的建筑和附属的莫斯科餐厅凝结了许多大院子弟的记忆,如今它依然是北京各种大型展览会议和活动的举办地,也吞吐着西直门一带潮涌的人流。今天许多年轻人已经不甚知晓,这座建筑起初名叫苏联展览馆,完全由苏联专家建设,建筑风格坚持当年苏联建筑界的原则:“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推崇“庄严、伟大、朴素”,表现“大规模建设和对人的关怀”。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曾有一段全面向苏联学习和接受苏联帮助的时期,苏联专家帮助中国进行规划建设,直到1960年苏联方面撤走所有专家,这段时期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大量的苏式建筑。这些建筑有苏联专家设计或参与设计的,如北京展览馆、苏联援建的工厂,也有中国建筑师仿造苏联风格设计建设的,包括筒子楼式的宿舍和许多机关大楼。


  典型苏式建筑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其次是有“三段式”结构,“三段”指是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宽泛地讲,1950年代大部分中国建筑都带有苏联式烙印:宏大庄严风格、俄罗斯古典元素、讲求经济坚固实用(特别是住宅)。


  向建国十周年献礼“北京十大建筑”中,北京火车站、军事博物馆、农展馆等都属于苏式风格。学院路一带的“八大高校”则是另一处北京苏式建筑比较有代表性的区域。从学院路北口往南走,中国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从每一座大学校门往里望,都会有巨大的毛主席“挥手之间”雕塑,还有庄严肃穆、带着立柱和拱门、两配楼对称的苏式主楼,耸立在苍松翠柏间。走进主楼,有带着石扶手的平缓宽阔的台阶,有光线稍暗的长长的走廊。统一的苏式建筑风格是因为八大院校建校时正值1950年代院系调整,都是按照苏联大学的学科体制和校园格局建立的。


新旧杂陈构建首都风貌


  建筑师王南拿到了一张在宣武门一带佟麟阁路西侧一栋高楼上拍下的鸟瞰照片,细看之下他发现,这块历史文化保护区里包含着北京各个时代、各种风格的建筑,俨然一部“微缩的北京建筑史”:画面近处是胡同和四合院,富有韵律的灰瓦屋和几株庭院里的大树残留着古代北京的景象,画面右下方和中部是连绵不断的绿树和其下的主干道———新文化街和佟麟阁路,从名字就可以感受到民国时期的文化气息。两条街的交汇处,是一座造型独特、中西合璧的教堂,既有西方教堂式的轮廓、山花、玫瑰窗,又在屋顶上采用中国传统的八角亭型的采光亭。远处是50年代“十大建筑”中的民族文化宫和民族饭店,仿效苏联的高层建筑风格,“民族形式”上则采用了中国宫殿式屋顶和有传统韵味的栏杆和开窗,其间还有1970年代的方盒子住宅楼,原本单调无味,经过翻修,粉刷成红色和紫色,却跟白色阳台和窗套相得益彰。画面两旁则有两座高层住宅,是70年代末以来流行起来的前三门高层住宅。


  北京的苏式建筑就是如此在各个年代的建筑中新旧杂陈。苏式建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出现的建筑类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影响甚至决定了北京的城市面貌,可是如今它已经散落在花样繁多的建筑群中,显得有些“泯然众人”了,但是偶然在诸多的楼群中打量它们,依然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长安街两旁许多漂亮的苏式建筑,曾经一度是北京城的地标。比如西单一带的北京电报大楼,它建成于1958年,有着红色的外立面和漂亮的小圆顶钟楼,每到整点就响起钟声,曾伴随附近的许多人从童年到长大,后来它周围新添了北京图书大厦、西单商场、首都时代广场等现代建筑。在以玻璃、马赛克或瓷片为材料、外形多变的现代大厦的纷繁浮华中,北京电报大楼反倒给人以安静肃穆和沉稳大气的感觉。不过整体来看,长安街的面貌已经被大量的现代建筑改变了,而像三里河这样的地方,因为后起的现代建筑较少,更接近当年的风貌。那里有建设于50年代的“四部一会”大楼(现有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在其中办公)和建工部(现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大楼,采用的是高层建筑加上宫殿式大屋顶的形式,而北京广播大厦(现广电总局大楼)则是更纯正的苏式建筑。那一带街道开阔、现代的玻璃幕墙建筑较少,每到秋冬还会有满街银杏叶飘落,是北京城风貌很特别的一个地带。


苏式建筑的消逝与复兴


  作为特定历史年代的建筑形式,在经历五六十的风雨后,许多苏式建筑面临着新的命运。苏式建筑在不失美感的同时,以实用坚固著称,特别是办公和工业建筑,在两年前的四川大地震中,许多屹立不倒的楼房都是苏式建筑。而当年建设的苏式住宅,却在岁月的洗礼后开始趋于老化,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为了应对大规模地建设和居住的需要,建国后的住宅建筑也学习苏联,减少起居室的大面积空间,改为走廊式设置,增加独立房间,减小开间尺寸,讲求大量性和经济性,最为典型的就是有名的“筒子楼”。这是伴随许多中国人过往岁月的记忆,几户人同住在几层高的红砖楼里,一家只有一个房间,走廊里堆着各家的杂物,做饭炒菜也都在其间,一到傍晚楼道里就热闹起来,烟熏缭绕的,水房和厕所也只有公用的。回想起来,许多人记得在筒子楼生活的不便,但更怀念其中融洽的邻里关系。几年前,因为房屋老化、管道破裂和无法保温等原因,酒仙桥一代的筒子楼面临着拆迁和改造的命运,该事件一度成为热点新闻。而其所代表的,则是一大批曾在北京人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建筑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另外有一些苏式历史建筑幸运地获得新生。同样位于酒仙桥一带的北京电子管厂(774厂),是1950年代苏联援建的159个项目在北京的三个工厂之一。如今原有的老国营电子厂已经升级为现代科技公司,“京东方”已经成为公司的新名字,在园区的老厂房间,耸立起一座新的现代建筑的主楼,跟周围的乐天马特超市、星城国际公寓等并立。原有的苏式老厂房并没有淹没,而是在京东方集团的策划下修葺一新,巧妙地再度利用:马路边一间三层的厂房,主楼是灰砖白顶,翼楼的墙面是蓝白相间,在栏杆后、松柏间,被装点得清新大方,如今它是雀巢公司的办公司场所,顶上有喜鹊和鸟窝的标志。而不远的地方,一座有着长长的台阶、多根立柱撑起的双层苏式小楼,据说曾经是电子管厂代表性的正门楼,如今已被租作浦东开发银行的营业厅。在园区工作的上班族可以来此办理存取款业务,踏上台阶走进去,感受着老苏式建筑庄严质朴的气息,会有一种凝重和安详的感受,仿佛又回到那个特别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