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瓮安事件看网络实名制要不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35:12

2008年7月17日
English最近更新本网招聘网站开发工程师
你现在位置:首页 >>中国治理>>专项治理>>互联网治理
从瓮安事件看网络实名制要不得
王万然
【该文章阅读量:346次】【字号:大中小】
6月30日一早,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瓮安事件平息的第二天到瓮安县现场指导工作,向当地群众了解情况,但群众吞吞吐吐、满怀担忧地说:“我相信你。但你是大官,住在省城,不能天天来保护我。你在,我们安全;你走了,我们找哪个?”石宗源含着眼泪说道:“瓮安不安,老百姓不敢讲真话,是我们的责任。”
石宗源对群众说:“我理解你说话为什么吞吞吐吐,不逼你说了。用贵州话说,不得安全,黑势力不除,瓮安不安。……这是我们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没有做好,瓮安不安,群众没有安全感,坏人越来越多。你这么棒的一个小伙子也不敢说真话,好人怕坏人。党委政府有责任,我向你们表示歉意。……我对瓮安县全体人民感到愧疚。发生这件事,是长期积累的矛盾,没得到及时处理。”
笔者想,如果石宗源请瓮安的群众匿名上网反映问题,一定就有人说真话了。为什么要匿名上网反映问题而不实名呢?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可以随处说真话的社会环境。
我们知道,目前已经有个别地方要求实行网络实名制,表面上是怕人家上网造谣、诬陷,给政府抹黑,实际上是怕人家批评官员、批评政府。至于网络上的诬陷、造谣,不管是否实名,公安部门照样查得到。实行实名制后,反而会加大查处的难度。原因是身份证号码不是保密的,谁都可以用别人的身份证号码注册真实姓名上网骂人甚至诬陷别人,公安部门按“名”索骥,却可能抓错人。
另一个原因是,实行实名制后,人们就不敢上网批评政府和官员了,瓮安的老百姓不敢说真话就是实例,谁不怕被查处?有些网民虽然在网络上批这批那,其实他们也没什么目的,不外乎就是上网发发牢骚,发完了就睡个安心觉。一旦实行实名制,他们连牢骚都不敢发,怕惹上麻烦。因而,实名制会使老百姓噤若寒蝉,网络上会一片歌舞升平。群众没地方发表意见,官员就不知道老百姓想什么、需要什么、痛恨什么,久而久之,老百姓因无处发泄,积怨越来越多,就容易被坏人利用。瓮安事件正是一个教训。
我们需要听真话的官员,也需要给老百姓一个说真话的地方和机会,社会矛盾将因此缓和,因此,网络实名制要不得。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日期:2008-7-16       本站发布时间:2008-7-16
【】

·周有光:人类历史的演进轨道
·浙江玉环县妥善处置“7.1...
·贺卫方:不走回头路
·北京清空地下室
·县委书记公推竞岗的政改破冰之旅
·瓮安能否“不安”出一个新中国?
·地震中的改革大厦:三十年改...
·老百姓权利的贫乏肇致社会的病态
·谁来决定干部的“乌纱帽”
·瓮安事件警示:确立科学的“...

·暴动是怎样开始的?
·白岩松解读为什么很多人称杨...
·假如中国现在不要民主——兼...
·两亿中国网民是走向现代文明...
·中共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不能强迫所有人都服同一剂 ...
·奥巴马:我的伊拉克计划
·为什么大家都不怕警察了?
·政府需要的是威信而不是大楼
·切莫草率了结“阐北袭警”案

·本站页面阅读指南
·灾害政治、应急管理与大国治...
·“人大制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三卷暨...
·“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传统与...
·湖南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邀请...
·湖南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接受...
·关于发布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理...
·社工协会抗灾救灾倡议书
·都江堰上峨乡救助中心需要支持
更多>>

贵州启动政法机关领导集中大接访白岩松解读为什么很多人称杨佳为义士网络新语背后隐藏了怎样的大众心态如何发现瓮安事件的真相?从瓮安事件看网络实名制要不得
更多>>>

回复:从瓮安事件看网络实名制要不得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我们没病,形势大好!都是黑恶势力搞得鬼!
用户:徽安 发表于 2008-7-16 21:46:31
回复:从瓮安事件看网络实名制要不得
网络实名制的实行要有《言论自由保护法》开道。如果不能真正做到“言者无罪”就实行网络实名制就相当于每人嘴边站着一个警察,而且手持电棒。还不如干脆取消互联网来得痛快,何苦立那牌坊?
用户:ztsr 发表于 2008-7-16 18:52:59
回复:从瓮安事件看网络实名制要不得
这是从血的教训中总结出的好主意>
用户:平头百姓 发表于 2008-7-16 11:42:36
用户名: 密码:
  提示:必须登陆后才能留言
标 题:
内 容: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中国选举与治理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选举与治理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反映。
5、所有留言均为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网友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
网站介绍 |网站地图 |投稿信箱 |版权与免责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5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