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称正研究修改中小学教科书地动仪描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21:25:52
教育部称正研究修改中小学教科书地动仪描述2010年12月04日 12:32法制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近日,复原后的张衡地动仪争议四起,中小学教材中使用复原后的地动仪是否合适?

昨天,《法制晚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业工作委员会将对中小学教材如何描述地动仪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网友质疑

进教材的地动仪非东汉古董

11月28日,网友闫涛发微博称,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古书描写的196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设计发明了这个张衡地动仪,由于选进了教材,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

闫涛的这条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网友讨论的内容,涉及到中国科学史的真实性,甚至有网友怀疑中小学教材。

据了解,之后,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也曾因复原时原理上的错误遭到质疑。于是,在2004年开始由河南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地震局联手合作进行了地动仪的重新复原,并于2005年研制成功。

地动仪不能测地震为何误导学生

记者注意到,之后,曾有教育界人士建议将中小学教材中使用的王振铎复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地动仪改为2005年新复原的地动仪。

然而,日前科普作家方舟子发文,对张衡地动仪是否管用提出质疑。方舟子称,2005年我国制造的地动仪复原模型,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北京有震感,也没有听说该复原模型监测到地震。

12月2日,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版的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本身是无法监测实际地震的(本报12月2日曾进行过报道)。

既然如此,那么,中小学教材中使用新版复原地动仪还是传统版复原地动仪,或者如何表述地动仪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在网上,甚至有网友提出,既然地动仪的争议如此之大,那就应该从教材中删除,以免误导我国成千上万的学生。

教育部回应

已将资料转交教材委进行研究

为此,《法制晚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教育部,并转述了网友的问题。

昨天,教育部在回复《法制晚报》记者时表示,地动仪在全世界有争议,中小学教科书应如何描述是个专业问题,教育部相关部门已经将有关资料转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业工作委员会进行进一步研究。

文/记者朱治华

早前报道:

张衡地动仪被指不能验震 司南亦非古物不能指南

专家称张衡地动仪系现代仿制品 考古未发现原版

河南博物院:张衡地动仪复原品确实测不了地震

方舟子质疑:张衡地动仪只是摆设 无法检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