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大智慧(转载) 08.07.15 from 何处闲愁 来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7:27:20
上一篇  下一篇
这篇文章不错,我也要收藏,快看看收藏了该文章的所有13人
新年开新篇,事事心如愿。愉快随身走,幸福永相伴。
那条小鱼在乎
这个故事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已经耳熟能详了,无须我再给大家讲述了,但故事中揭示的深刻内涵却令每个人深省.我们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学生,他们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如果不幸被冲到岸边,他们这些涸辙之鱼也是非常渴望能有人把他们救回水中的,他们也渴望拥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有许多被老师冠名的差生,在班级中被视为害群之马、不可救药,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失去了自尊和自信,进而自暴自弃,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干脆撒手不管,或者劝其家长将其转学,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些学习不顺利、生活不快乐的孩子才最需要老师的关怀。关心好学生是锦上添花,而关心这些所谓的差生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老师们,为了这些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为了使这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生活,请你们给他们一些关心,你们帮助了他,拯救了他!因为他很在乎!!!
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相信读过《哈佛家训》一书的人都读过这个故事。一支常见的普通的铅笔,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用途有多种多样,更何况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呢!贝纳特牧师的成功做法在于:他通过让孩子们了解一支铅笔有无数宗用途,使学生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着眼睛、鼻子、耳朵、大脑和手脚的人,比起一支普通的铅笔来,用途更多,并且每一种用途都足以使自己生存下来。因而,他所教的学生,无论贵贱,都有一份职业,并且都生活地非常乐观。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个道理: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是有残疾的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得承认我们的学生要比一支铅笔强百倍、千倍,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差异,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培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通过正常的教育、引导和因材施教,他们今后都能够成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堂堂正正的人。让我们每个人都牢记这样一句话:教育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坏牌不一定输
牢记:如果手里拿到了一副不算太差的牌,我们一定要争取去赢。如果不幸摊上一副不能再糟的牌,我们也要尽可能找出一两张还算不赖的牌,用它作为强项,使结局变得相对好一些。牌桌上不只我们一个人,它是一种机制,如果能利用上下家的环境机运,把一张张没用的牌巧妙地打出去,或许最终我们还是能赢。坏牌不一定非输不可。诗人荷马是个瞎子,海伦凯勒聋、哑、瞎三位一体,比谁的牌都糟,但他们没有输。
作为家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作为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出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社会上大有作为。但是现实总会和每个人开玩笑,于是我们总是埋怨现实不公、埋怨自己运气不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自己的发展,也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要我们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与命运、环境抗争,我们也能让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我们也会有所成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相反有些人天生虽然得到了一副好牌,结局却相当可悲,清朝的许多八旗子弟便是如此啊!
常言道:寒门出贵子,英雄莫问出处。我们当中很多人手中的牌可能都不怎么好,但是,只要我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与命运抗争,与困难搏斗,善于利用环境,改造环境,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强项,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要帮助,不要教训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教师对孩子存在的缺点、出现的过错的态度有多种多样,它也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结果。有的家长、教师对孩子是“恨铁不成钢”,孩子一有过失,就大声训斥,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有的家长、教师则先了解原因、然后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态度、方法的不同,教育的效果也大不一样。前者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而后者则往往能使孩子改正错误,取得进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作为教师,当学生出现过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出现,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心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无限地相信自己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
这是一个表述东西方教育差异的典型的教育案例,尽管相关的案例非常之多,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有时又让我们慨叹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能如此进行呢?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自爱。案例中的斯蒂芬被中国老师认为“没有数学脑子”,而在美国却得到了法语老师、数学老师、英文老师、指导教师的一致认可,他们那一句句充满对学生生命关爱、心灵的体贴,给人鼓励、催人奋进的话语成了学生斯蒂芬成功的原动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所以,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以培植起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充满爱的关切,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会严重地挫伤孩子的自尊。
杜威说过:“希望得到尊重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儿童的自尊心就像是含羞草,老师应该慎之又慎地对待。案例已经表明:教育是无国界的。谁尊重孩子,谁善于激励孩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谁就能为他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每个人都是天才
读罢此文,我忽然想起了农村老家的一句俗语:“破棉絮还有堵风眼的时候,更何况一个人呢?”
“识才”的指挥家能在合唱团“放炮”的歌手中听到最美的音色,而去发掘他,成为独唱家。
“识才”的将领,能把最顽劣的士兵,调教为最骁勇的战士。
“识才”的伯乐,能从一群病马中看出千里神驹。
“识才”的老师,能把每个学生调教成天才!
王鼎钧先生曾在《怒目少年》一书中这样回忆道:“没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只要有上进的志气!”现在我想把这段话送给每个人,而且对大家说:“如果你没遇上好老师,没关系,不要怨!你可以假设你自己是好老师,从自己的身上发现各种优点,然后发挥自己、鼓励自己、肯定自己、完成自己!”你要相信,上天给每个人一份天才,只是它藏在某个角落,等着你的老师,长官,或是你自己,把它发掘出来。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应该由你最先发掘!
特迪的礼物
故事中的特迪是全班同学中对学习最不感兴趣的人.你瞧他总是穿着脏兮兮、皱巴巴的衣服;长长的头发从来也不梳理,像鸡窝一样;一张脸整天都是冷冰冰的,毫无表情;两只眼睛像玻璃球似的,呆滞无光,一点也不水灵,而且眼神总也不集中,仿佛失去了焦点。每当老师和他讲话时,他总是用最简单的两个词“是”或“不是”来冷冰冰地作答。他的性格孤僻,学习不求上进,一点也不引人注意,是个完全不讨人喜欢的小男孩。
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会是怎样的表情?你又会怎样去教育呢?
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后来取得了激动人心的进步,他赶上了大多数同学,甚至还超过了好些人,高中毕业时已经排名全班第二名,大学毕业时竟然成为全校第一名。
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一生呢?我想是爱,是他的老师汤普森小姐无私的爱。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夏沔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却是永恒的主题。
在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就像老师欣赏特迪的手镯和香水一样,用赏识换回了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了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了学生的心灵。
在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就像汤普森小姐帮助、理解、宽容那些愚钝的孩子们一样。因为学生的进步,心灵的完美,是需要时间,需要过程和机会的。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给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你的宽容、关爱与欣赏一定会浇灌出勃勃生机和一片葱绿,让每一个孩子都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翅膀下面的风
我们每个老师可能都问过学生:“你长大了干什么?”你的学生中可能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答案。有的理想非常远大,却渺茫得难以实现;有的充满憧憬,对未来充满梦想……在教二年级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时,我也曾经问过学生同样的问题,在同学们众多不同的答案中,我非常欣赏陈嘉洛的答案——我长大了想当一个农民。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孩子没出息,认为他不可救药了,其实这个孩子非常的聪明,同时他也非常淘气。他个子不高,在我们班级中总是排列在队伍的前面。今天当我看了文中的珍尼,我的脑子里马上就浮现出了陈嘉洛的影子。珍尼的理想是长大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飞行员,但是当时这个职业还不允许由女孩来做,因此老师认为她说的"童话“,给她的作文判了一个“F”。当珍尼读高中时,她遇到了一位从不将就,要求很高的老师。一天,老师给全班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你认为10年后的今天你正在做什么?”珍尼再一次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理想。当她把自己想做飞行员的梦想告诉老师时,老师站起身,重重地拍着桌子说:“去实现它吧!”结果珍尼的梦想实现了,而且成为一名私人飞机的驾驶员。
我们想想:如果珍尼没有碰到这样的老师,她的一生将会是怎样的?有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丽的希望。可是希望却在你的手中。孩子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思想,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欣赏,一份鼓励,都是孩子希望实现的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希望别人欣赏自己,赞美自己,认同自己,现行教育中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就是尊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今后的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老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就是孩子展开理想翅膀下面的劲风,它将吹送着孩子们在实现理想的高空中展翅飞翔!
吻猪的诺言
我想这个故事很多老师已经听过。故事讲的是: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学校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班级的学生特别爱捣蛋,老师为了让学生把成绩搞上去,就和学生有个约定:如果学生们把成绩搞上去,老师就去吻牧场里的一头猪。学生们为了看到老师吻猪的情景,于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如果有人贪玩,孩子之间也会相互提醒。半年后,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圣诞节前,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牧场轻轻地吻了那头特大特肥的猪。孩子们看到老师吻猪,笑得前仰后合,手舞足蹈。
看完这个故事,我有点不敢相信,但是外国人总会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对我们而言,师道尊严是最重要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你学好了是老师教的,学不好是自己太笨。对待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老师们也是恶脸相向,甚至向家长责难,让学生去课外补课,造成学生疲于学习,最后导致厌学,造成恶性循环。如果老师们善于运用一些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诱导他们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很快!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唐娜的小学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一节课上,让学生在纸上写“我不能做到的事”,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写。来听课的是唐娜的老师,他不知道她为什么让学生们写这些消极的事情,为什么不引导他们多想想积极向上的事情?当所有的学生写完把这些纸投放到一个事先准备的鞋盒中,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孩子们一锹一锹地轮流挖着,等墓坑挖到3英尺的时候,老师把鞋盒放进去,让孩子们手拉手准备默哀。
最令人感动的是唐娜老师的这一段悼词:“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能够邀请到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堂娜老师庄重地念着悼词,“‘我不能’先生,您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的生命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有时甚至比任何人队我们的影响都要深刻得多。您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种场合,比如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市白宫。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
“现在,我们已经把‘我不能’先生您安葬在这里,并且为您立下了墓碑,刻上墓志铭。希望你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愿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等能够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的名气大,没有您的影响力强,但是他们会队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愿‘我不能’先生安息吧,也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振奋精神,勇往直前!阿门!”
昨天我读完这篇文章,我也曾想在我们班实验一下,谁知孩子们却把它当成了儿戏,以为老师在跟他们做游戏,一点都不严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什么比自信心和自尊心更重要的了,我们也爱孩子,但我们又怎样送给他们这份厚礼呢?目前学生的条子已经写好收集,我想近日就可以将它写成一个案例。
每次上线,总是在不经意间走进这座红房子,是出墙的红杏吸引了我,是醉人的芬芳陶醉了我,是_____
你的精神,你的勇气.你的毅力,你的智慧把害羞的我也拉上了前线!!!
今天是我们姐妹的节日,祝你幸福永远!!!!
最庸俗的人是不爱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书不读书的人,最无能的人是不会写作的人。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柳斌曾在致《中国校园文学》的《勉励与希望》一文中写道:“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力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上一篇    下一篇    (何处闲愁的分类目录[哲理故事]中共77篇)
发表评论
昵称:桥海
发送评论时内容自动复制到剪贴板
小故事 大智慧(转载) 08.07.15 from 何处闲愁 来源 无良的“屎长”(转载) 08.05.21 from 何处闲愁 来源 不去羡慕别人的生活(转载) 08.06.19 from 何处闲愁 来源 回答你关于人生困惑的62个问题/071210(转载) 07.12.10 from 何处闲愁 来源 全套人民币样版 [49年至今] (102图)(转载) 07.04.10 from 何处闲愁 来源 以文找文 全套人民币样版 [49年至今] (102图)(转载) 07.04.10 from 何处闲愁 来源 以文找文 六十八个经典小故事[黑色幽默]mimimi(转载) 08.07.27 from zhkm 来源 六十八个经典小故事[黑色幽默]mimimi(转载) 08.07.27 from zhkm 来源 108岁教授出书长寿秘笈全公开(转载) 08.06.05 from 何处闲愁 来 中国文化的十一大反思(转)(转载) 08.07.28 from 小张 来源 六十八个经典小故事[黑色幽默](转载) 08.06.18 from 游击队长 来源 中国人的智慧(转载) 07.11.24 from 公平 来源 经典教育故事(转载) 08.10.24 from 一曲日 来源 李镇西教育小语35条 --保留一点思想(转载) 08.07.17 from 子非鱼 来源 中南海1(转载) 08.09.12 from 大旺旺 来源 人类进化史(转载) 08.09.13 from 大旺旺 来源 中药治疗高血压名老中医秘方大集合(转载) 08.07.21 from 龙南 来源 教师课堂上20篇给人以启迪的经典故事(转载) 08.07.14 from 一曲日 来源 孙思邈养生妙法(转载) 08.07.02 from 尽善尽美 来源 劝世文(转载) 08.07.21 from zhongzi 来源 劝孝歌(转载) 08.07.21 from zhongzi 来源 卧房风水(转载) 08.07.25 from 无量福 来源 思想决定命运(转载) 08.07.28 from hongtao 来源 张灵甫将军(转载) 08.07.28 from 虫二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