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龚老教孙女学奕说开去(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7:31:25

从龚老教孙女学奕说开去

茶博士/文

    拜读龚老的大作《孙女今天开始学奕,让她学会专心致志》,对老先生的教育理念深表赞同和敬佩。并由此而引发出个人的些许感慨,并聊以成文叙说,以此就教于龚老和诸多大德。

   当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或潮流。于是,在孩子已经不堪重负的学习任务之外,强加种种“特殊培训”也越来越突出。在此,我无意指斥痴心父母的任何举动,只是为下一代深感忧心忡忡!龚老教孙女学奕,不带任何强迫的成分,而是完全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高明!

  强加种种“特殊培训”固然令人忧心,而更令人痛心的是:孩子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却被家长弃之不顾,致使不少现代青少年情感脆弱、眼高手低、自私狭隘、轻浮狂傲、目无尊长。

   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忽视“苦”的历练

  说“现在的孩子是在蜜塘中泡大的”一点也不为过。不少孩子缺乏在地上爬的历练,更缺乏受伤流血的切身感受,从小就在百般呵护中成长,因此感情脆弱,意志薄弱。待其稍长,就很难经受得起挫折和打击。我听闻不少中小学生,稍遇挫折或委屈,便动了轻生的念头,或者采取轻生的行动。在和家长或老师的“冲突”中,动辄便离家出走的也不鲜见。其实,他们在中小学时期所遇到的挫折或委屈,与他们成人后遇到的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像这样的孩子,想要他们今后能够有多大的出息,恐怕没有多大指望!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而言,与其让他们今后被挫折或委屈所击败,不如早早让他们尝试一点“苦”的滋味,早点放他们到地上摸爬滚打,早让他们感受一下皮肉之苦又有何妨!我曾在一篇博文中主张“让孩子出血”,其意旨亦与此相仿,并非有意给他们弄出血来。(见原文:《让孩子流血(敢不敢)》)

   我们家长在孩子婴幼时期一个最大的失误是见不得孩子摔斤斗,一旦孩子摔倒了,便大为惊恐,赶紧去抱起来诓哄,“宝贝、心肝”叫个不停。其实,孩提时从不摔斤斗的孩子,长大后难免摔更大的斤斗。如果在孩子摔斤斗时,你先不急于去扶他起来,而是千方百计鼓励他自己爬起来,你真可以称得上天底下最伟大的父母!

  最怕把孩子给饿着了,这恐怕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理。其实,当今的孩子有多少又曾饿着?不但现在,就是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圣人也曾慨叹“孩提少饥寒之过,而多饱暖之灾”,还云“饥寒之病易治,饱暖之疾难愈”。婴幼儿稍有饿意便“哇哇”直哭,其实,让他多饿、多叫一会又有何妨?三五分钟,七八分钟,恐怕对孩子并无多大妨害。试想想:从未感受过饿饭滋味的人,怎么会有坚韧的耐力?

  最怕孩子冷着了!还未出生衣物就准备一大堆;天未大寒,孩子被裹得像个棉球似的;当今父母很难忘为孩子加衣服,却难得有家长着意让孩子体练一下风寒。结果是风寒避得越严格,孩子的抵抗力就越差。因此,现在的孩子打小就与若干药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其说他们是在蜜糖水里泡大,还不如说他们是在“药罐”里长大的呢!

  藏区有个习惯,就是孩子一出生就用雪水,或冰雪通洗其身,因此藏民的抵抗力普遍比汉人强!有时,人就是这么贱,越保养越糟糕!城市人非常讲卫生,但身体素质、抵抗能力却并不一定比偏远地区的人强!

  绝不让孩子吃苦,是当今不少父母的共同心愿;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能吃苦,自然就成了不争的事实,谁之过?!值得深思!!!

  二、漠视“孝道”教育

  “家庭中心”、“家中小太阳”,成了当今“可爱宝宝”的代名词。生身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只能是用来遮凤挡雨的大树。于是:痴心的父母比比皆是,孝顺的儿孙却千里难寻!

  “孝道”曾被当作封建糟粕严加批判,而“忠”却自建国以来从未淡漠。因为“忠就是爱国”,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便成为长期以来对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孝道”自然也就讳莫如深了!

  我们的祖先总把“忠”、“孝”相提并论,这是河道理?

  其实。道理很简单。试想想,儿童的心目中,“国家”到底能够形成一个什么概念?,不管怎么教育,总是很模糊,因此,过去很少谈“忠于祖国”,而更多的是强调“忠君”。在“忠君”的教育中,使“国家”这个模糊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了,便于理解,便于把握。而在幼童教育中,德育的要着则是“孝”,首先是“孝顺——孝养”自己的父母,家教或同蒙教育的第一主题就是“孝”。在口头教育或童蒙教材中都体现得非常充分。

  现代家庭中,“可爱宝宝”才是整个家庭的核心,父母当年作马似乎理所当然,孩子自小就形成的这种理念,自然根深蒂固,年老体衰的父母无人赡养的“时代病”,自然就越演越烈了。至于什么“代沟”,“亲子之间难以沟通”,“孩子难以管束”等等则更是不在话下了。

  三、缺乏劳动锻炼

  这里主要是指体力劳动。由于太缺乏劳动锻炼,因此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劳动意识也就很难形成,更为突出的是,连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能力也相当差!报刊曾披露:上大学的孩子不会自己洗被子,洗衣服;中小学生中,不会管理自己的书籍、课本的不是少数;离了父母做不出饭菜来吃的更是多如牛毛。操现代,比排场、讲时髦、赶心潮,倒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会花钱,无法挣钱,眼高手低,怨天尤人,几乎成了当代不少大学生的通病。为什么大学生会就业难,其实不完全是社会因素,跟他们从小缺乏劳动锻炼、劳动意识、吃苦耐劳的品德培养,在家不听父母管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结语:什么为教子有方?是不是孩子能够考上大学,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或者能够出人头地,衣锦还乡,才叫教子有方?我不轻易苟同!如果这些“成就”统统具备,但缺乏基本的孝道,经不起艰难困苦的磨练,缺乏正确的劳动意识,这样的家庭教育仍然是失败的教育!这样的“人才”恐怕走的也非正道!其为官必贪,为民必奸,为人必邪!

  什么是家庭教育的主课?个人认为:“苦”的历练,“孝道”教育,劳动锻炼,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至于“特殊培养”,我也不完全反对,但坚持八个字:量力而行,适可为止!

  就此打住,转录龚老原文于次: 

孙女今天开始学奕,让她学会专心致志

 

  于小学生的课外学习,我自有我的想法。但是我绝不强加于我的孙女和她的父母。

  我孙女她父母都是忙人,管不了很多,但是意见是明确的:不加重孩子的负担,适当考虑小升初应该具备的优势。

  我很落伍,我真的搞不清“小升初究竟应该具备怎么样的优势?”

  孙女同班同学,我儿子、儿媳同事的孩子,据说周六、周日比平时都更紧张。我不是心疼我的孙女,而是怀疑这样做究竟于孩子的成长有多大作用?

  当然,我也要让我孙女的课外生活更丰富多彩,所以我们也有课外学习活动:

  在校内,我建议她参加“小红十字”小组活动,学习包扎、急救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她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品质。现在学校里小朋友有病或受伤,她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作处理、找医生。几年来进步颇大,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在校外,我们不求多,不求难,但求有趣、易学。看看她同班同学学的课程,不是超前的内容,就是奔竞赛、考级的项目,我都不太认可。

  学书法,是从幼儿园里就开始的爱好;

  暑假里我们不学别的,就在泳池里请了游泳家教;

  寒假就让她学自行车,阿姨就是她的教练;

  现在孩子又迷上了中国象棋,看她如此喜欢,我也不能表示反对。但是,考虑再三,我们只能在“学书法”与“学奕”中选择一样了,孩子毅然选“学奕”。

  我就在网上联系了一位“象棋家教”老师,今天下午要开始上门授课了。

  至于“小升初究竟应该具备怎么样的优势?”请教区教育局里工作的老同学(虽然不是同一个区的,但同在上海,应该都是一致的),然而也是语焉不详。我就更加无法琢磨了。

  管他呢!我们不参加竞赛,不参加考级。我们“学棋”只是根据兴趣,培养“专致”,谨此而已。也没有规定她不得“中途退场”,让她都尝试一下吧,离“选择”与“确定”还早呢!

  当然,“学棋”也不完全是游戏,一旦真能入门,打谱、下棋、复盘等等内容也许会非常枯燥。所以我要在老师来上课教棋之前,先给她讲上一课“学奕”:

 

学 奕
选自《孟子.告子上》

  奕秋①,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②一人专心致志③,惟奕秋之为听④;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⑦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①奕秋:奕,下棋;秋,人名。

  ②其:其中。

  ③致志:用尽心思。致,极、尽。

  ④只听奕秋的话。

  ⑤鸿鹄:天鹅。

  ⑥援:引。缴(zhuó):带有丝绳的箭。

  ⑦为:同“谓”,“说”的意思。

释义】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道理】要想学好一样本事,必须专心致志;如果心有旁鹜、思想开小差,必将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