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虚《男女都适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29:17
   
治疗肾虚《男女都适用》

  肾阳虚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容易有的症状:感冒不断,畏寒怕冷,爱喝水,四肢不温,又口干舌燥,比较容易口腔溃疡;夜尿多;腰痛、关节等骨头经常痛;怕热、腰酸、口舌生疮、小便黄热、烦躁又疲劳、坐立不安。


  以上症状如果不注意的话,发展下去就是高血压、肾炎、肾下垂、膀胱炎、糖尿病、阳痿、妇科病。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气又包括很多种,如元气、宗气、卫气。其中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根本的气,根源于肾,属先天之气,所以,人们常说伤什么也别伤了元气,元气包括元阴和元阳。而卫气(卫阳),有“卫护”的意思,主要起温养、防御内脏和肌表的作用,它来自食物转化而成的水谷精微物质。

  阳虚的意思主要就是指卫气卫阳虚。而宗气是由肺吸收的自然之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相融而成,它推动肺气的升降和心血在全身的散布运行。

  肾为先天之本,所以要通过后天的精心调养来呵护。自小感冒不断是因为先天元气虚弱。而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则是卫阳虚弱,热量不够了,以至于温养功能不足;同时会腰痛、尿频、尿急、尿短、易疲劳、恐惧;没有力量推动阴津向全身滋润,所以人才会口干、咽燥、爱喝水,卫气弱了,保卫身体的功能也降低,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免疫力降低了,所以才会比较容易得口腔溃疡。同时,卫气不足还导致肾这部机器在运转的时候没有润滑油(缺少津液)摩擦生热,表现在人体就是腰酸、小便黄热、坐卧不安。 

  肾阳虚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发展下去就容易导致胃、肺和肾脏上的重大疾病,千万不能小视。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只需要使用以下3个行之有效的简单穴位刺激就可以解决了。

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时候适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时候适合按揉。

  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鱼际,是手太阳肺经的穴位,每天坚持掐揉双手的穴位,可保肺的平安无恙。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 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前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 同时,还可服用玉屏风散或者防风通圣散,或者泡点黄芪当茶喝,就可以大大增强卫气的护卫防御功能。 

为加强卫气的防御作用,可以适当吃点辛辣之品。辛味宣散,能将卫气驱赶到皮肤表面的腠理之中,做到五步一哨,十步一岗,身体的守卫自然固若金汤。补肾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

 

 


 颈椎腰椎有病揉此穴,百用百灵,受用无穷!




 

(后溪穴的位置图)



  颈椎、腰椎有病,揉后溪穴百用百灵


  过去,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

  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这是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现在,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穴。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

  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怎么办呢?我建议,甚至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的。因为,这是能真正拯救我们健康的好方法。

  要养成揉后溪的习惯,随时随地,有空就揉一揉。比如,开车的时候,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红灯亮了,把后溪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特别舒服。这时候,别人在着急上火,而你却在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目,受用无穷;一不起急,二不发火,精神振奋,这么一来,有时候居然觉得堵车也堵得很值!

  注:后溪穴在手侧面小拇指下两三厘米处,见上、下附图




   


 

 

 治疗失眠的12种妙方


  失眠,往往令人很头疼,导致人们白天工作效率降低,情绪暴躁,容颜憔悴。现在给出治疗失眠的12种妙方。
  1.一杯酸奶,一个香蕉,每晚睡前食用。此方对半夜不能入睡的患者尤为有效,饮用后可使患者血糖升高,快速入睡。
  2.啤酒半瓶,每晚睡前半小时饮,连饮数周,可着枕即睡,通宵熟睡。
  3.牛奶煮蛋黄,可治“虚烦不眠”之症,效果良好。
  4.小米100克,加水煮成粥,加白糖适量调服,睡前半小时进食1小碗,能使人迅速发困、安眠入睡。
  5.大枣、大米两味同煮粥食用,每晚适量食用,催眠作用很好。
  6.龙眼:龙眼(桂圆)是南方一种佳果。《日用本草》述其能“益智宁心”、《滇南本草》载其可“养血安神”。现代科学分析,龙眼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酒石酸等。果肉鲜吃、浸酒饮或干品煎服,能补血安神。著名的中成药“归脾丸”专治神经衰弱失眠病,就是以龙眼肉为主药的。
  7.莲子:是莲花的果实。《神农本草》载它“主补中养神”,《中药大辞典》说它“治夜寐多梦”。据分析,莲子含淀粉、柿子糖、蛋白质、钙、磷等,晚餐吃莲子粥,或睡前食碗莲子汤,能使人安然入睡。
  8.百合;百合鳞茎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等,治夜寐不宁,可用百合一两煎水,调蜂蜜于睡前服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温肺止咳”。
  9.荔枝:荔枝味甘甜微酸,性温和。《本草纲目》称它能“通神、益智”,可用来养血、生津液。荔枝中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维生素C、B、A以及柠檬酸、叶酸、苹果酸和游离氨基酸,是思虑过度、健忘失眠者不可多得的“安神益寿”果品,以鲜食为佳。
  10.核桃:又名胡桃。宋代《开宝本草》说“食之令人肥健,温脾润肠,治虚寒咳嗽,腰部肿痛”。核桃营养价值很高,500克核桃仁的营养可以和2500克鸡蛋或4500克牛奶相媲美。其中脂肪钙、磷含量在果品中均名列前茅。每晚睡前吃几粒核桃仁、能安神益智,纳气平喘。
  11.莴笋:莴笋茎叶中含有一种乳白色浆液,这种浆液具有类似鸦片的镇静安神作用,但无毒性。当睡眠不佳时,喝上一些莴笋浆液汁,具有良好的催眠作用。可将一小匙浆液汁溶于一小杯水中稀释后再服。
  12.桑椹:桑椹一身皆是药,《本草纲目》载:桑椹能“补五脏,通气血,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所以,桑椹可用来治疗由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耳鸣目涩,神经衰弱,平时失眠的人多吃些桑椹,可起到安神益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