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清华博士来信暴露官场真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0:47:34
“重视”清华博士来信暴露官场真问题
2010-12-02 07:01:16 来源:   进入鲁中网论坛
',1)">
毕晓哲
近日,一封《法学博士清华大学王进文致工学博士潍坊市长许立全先生有关拆迁问题的公开信》在网络流传。11月30日,王进文博士证实,该信确实是他所写,事因家乡房屋在未签拆迁协议的情况下,于凌晨被拆。11月30日晚,潍坊市潍城区区委副书记王兆辉称,王进文发表公开信之后,他已经来北京与其当面沟通,目前双方正在沟通,争取妥善处理此事。
据12月1日《新京报》
在当地官员看来,其实也只有一名身具博士名份或名牌大学博士身份的人,才有可能跟他们“对等谈判”。这并不是笔者猜测,如果不是博士的名头、如果不是“绑架”了清华大学博士的名头,“牛气哄哄”的地方官员会亲自不远千里进京与博士“协商”吗?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封信有如此“魔力”,并不是地方政府想真心“悔过”的表示,只不过是屈于“博士名头”或博士身后可能带来的强大的舆论监督。除此之外,又何曾见过一名地方主政的主要官员会亲自进京与一介“草民”协商的?这不是什么猜测。时不时有媒体披露,某某市长信箱回复公民曰:“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已阅”,或驴唇不对马嘴式的“水管破裂请找计生办”云云,又何曾像对待一名博士来信那样“重视”的?
在一些地方官员的习惯性思维和潜意识里,普通平民百姓根本就没有和他们“对等谈判”的权利。强势官员对被拆迁的弱势群体,在他们看来说不定真是一个“屁”。为什么唐福珍会自焚?真是因为渠道不畅通?错!关键是根本没有官员重视她、重视她的利益,她的生命和身体、她的活与死,在个别官员眼中只不过就是一根“草”、一条“虫”,仅此而已。不是这样吗?如果唐福珍也是一名博士高材生,也有着雄厚的校方和庞大的社会资源支撑,地方官员还敢不敢“胡来”?
问题正在于此。一名博士生在“绑架”了清华,“绑架”了数十年学习法律的便利条件之后,才赢得了地方官员的“平等协商”,才由此获得了和地方官员“平等博弈”的机会,这其实是一个公民社会的真正悲哀,这也恰恰反映出部分官员群体骨子里的“傲慢”与“特权式的偏见”。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如果没有什么特权,他们应时时害怕每一个公民和每一个公民的“来信”、“来访”式的监督。然而,在个别地方却完全掉了个。原本是“主人”的公民却成了可以随意“践踏”的“草”。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极度不良的官场生态?关键是强化公民和公民权力机关对官员和官帽子的监督,增强民众话语权,真正让民众说了算,而不是个别官员说了算。这才是正常的社会构筑。
一名博士生“绑架”着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帽,才换来的和官员的“平等对话”,看似“和谐一片”,莫若是对官员习惯性不把民众利益当回事的极大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