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称帝背后的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54:41
袁世凯称帝背后的秘密 ——袁世凯孙子袁家诚访谈录 2010年11月26日

朱 恒

袁世凯长子袁克定

  河南安阳有一处陵园,当地人称之为袁坟。埋葬在这个陵园里的人就是袁世凯。
  1915年,中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走向共和已有四年。这一年12月13日一早,一个个骑兵通讯员敲开了北京文武百官家的大门,说大总统袁世凯要在今天九时三刻举行登基仪式,命令他们前去朝拜。袁世凯登基称帝的消息一出,蔡锷在云南通电讨袁,宣布独立,西南各省纷纷效仿,一时间引发了全国的反袁运动。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他的皇帝梦仅仅维持了83天。
  取消帝制后,袁世凯在极度悔恨和恐慌中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两个月,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在弥留之际他说的最后一句话,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猜测。
 
袁世凯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
  袁家诚是袁世凯第十个儿子袁克坚的儿子。他告诉我们说:“爷爷过世之前,最后说的一句就是:是他害了我。是他害了我的‘他’是指袁克定,我的大伯父、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家诚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袁克定是最后造成自己祖父从一个共和的创始人变成了一个复辟的人。至于他做皇帝最后复辟这些因素很多,错综复杂。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袁克定。
  “我的大伯父袁克定,因为他本人非常希望我爷爷做皇帝。他是大太子,所以世袭的一定是他的王位。还有这些君主立宪派,他们竭力推崇我祖父继续做皇帝。”
  袁克定是袁世凯的长子。袁世凯对这个大儿子信任有加,将很多权力都给了他。然而袁克定并不满足。他有一个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当皇帝。虽然自己的父亲是中华民国大总统,但是不能世袭。如果父亲当了皇帝那么自己就是太子,将来就能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当上皇帝了。于是他开始采取各种手段促使袁世凯登基。
  袁家诚说:“我父亲曾经讲过,你大伯就是把你爷爷害了。当时就是袁克定他想要继承皇位,所以支持你的爷爷做皇帝。袁克定他做过一些什么事呢?他当初说,在故宫后边看到地光,说地光非常的亮。我爷爷就说,那你就挖地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袁克定就挖地挖出来一个石碑,上面写着多少多少年以后,应该有龙袍加身的什么,出来治理国家。他就用这种办法蒙骗我爷爷。其实这些都是他预先埋好伪造的。因为他是我爷爷的大儿子,我爷爷原来是非常地信任他,而且很多的权力都交给他。但他却把这些人家来的劝袁世凯不要做皇帝的电报,都给扣下了。
  最后袁克定印了很多假报纸,排版印刷了一个《顺天时报》,是日本的。他还印了英文《泰晤士报》,用假报纸来骗。他告诉爷爷说,这些报纸说,列强都拥护你。后来,因为我三姑出去买东西,用《顺天时报》包一包食品,发现这个《顺天时报》上说的是跟那个袁克定拿来的完全不一样的。当时我们全家看的都是袁克定拿的报纸。结果我三姑就把这个报纸告诉了我爷爷,我爷爷就气坏了。
  还有那个《泰晤士报》的事情,尤其当英国大使朱尔典过来和我爷爷说,你怎么做皇帝呢?我们不同意你!我爷爷就说,你们怎么出尔反尔呢?你们看你们的报纸。爷爷就把袁克定那报纸给他看,朱尔典一看说,这个报纸不是我们的版。
  我爷爷拿来一看,结果真的不一样,所以这时候他可气坏了。那时候爷爷已经宣布要恢复帝制了。结果他匆匆忙忙就回到家里面,就问袁克定怎么回事?
  袁克定就把真实的情况,还有那一摞信件电报都给端出来了。你想一想,他这么一个聪明的人,被自己的儿子愚弄了,他能够不气坏了吗?所以他那时候骂袁克定是欺父误国,爷爷当时简直气的到极点了。他以前是非常喜欢这个大儿子袁克定的,他们关系挺好的,很信任他,没想到袁克定在这上面搞了这么一个小聪明。”

袁家兄弟姐妹各怀心机,暗潮汹涌
  袁世凯有一妻九妾,17个儿子,15个女儿。袁家诚的父亲袁克坚是袁世凯的第十个儿子,为二姨太吴氏所生。而袁克定则是袁世凯众多的儿女当中唯一一个由原配夫人所生的孩子。袁克定出生时,袁世凯只有19岁,还只是一个科举失利的考生。在袁世凯后来的仕途生涯中,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把袁克定带在身边,刻意锻炼他的才能,以便将来继承自己的事业。袁世凯没有想到自己最重视的儿子竟然欺骗自己,这让他十分痛心。
  在众多的儿女中,袁世凯也很重视他的次子袁克文。袁克文精通诗文书法,对政治漠不关心,但是对于父亲称帝他是不支持的。还曾做了一首诗来反对父亲称帝。诗中有两句为: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袁克文用这首诗来劝父亲不要到“琼楼最上层”做皇帝。
  关于建立帝制,家里人除了袁克定,其他人的态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徐世昌是袁世凯最好的朋友,两人结为金兰之好,对袁世凯非常忠心,但也劝他不要做皇帝。但是这个劝的东西没有到袁世凯手里。
  袁家诚说:“我的外公陆建章也曾经劝他,也没有到爷爷手里,都在袁克定那儿压着。也没有当面和他说的机会,因为外公在做陕西督军,他没有机会过来。”
  在袁家,次子袁克文虽有反对父亲称帝的想法,但也没有当面向父亲表达过反对。夫人、姨太太们这些人,她们倒也没说什么,因为她们觉得,如果都当了娘娘,也挺好。其他的几个儿子因为年龄比较小,也就是听从上面的。袁克定在家里有着非常的权力,小弟弟们都怕他,甚至还要给他请安磕头。就这样,袁家没有了不同的声音。
  袁克定和他的弟弟妹妹们关系很紧张。袁家诚说:“当时袁克定非常嫉妒我的二伯父。有一次他就送来了吃的,后来我三姑就告诉我二伯父,你先别吃,用这银筷子试一下。结果用银筷子一试:有毒!”
  “我的三姑也恨我这个大伯,当我二伯父故去的时候,我大伯来纪念他,因为我三姑那时候,跟我二伯都是在帮的,那时候不是有青帮红帮嘛,他们都是帮派里的,而且都是比较义气的帮派。当时在帮的这些人就想:治这个袁克定。
  她知道他曾经害过我二伯的,差点演了煮豆燃豆萁这一段。我三姑就说,你们听我的号令,如果我把杯子一摔你们就上来绑他。结果袁克定来纪念他的二弟,我三姑就说,你给他磕三个响头,否则就不能让你过去。袁克定他知道不对了,他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就走了。我三姑就没有发动帮内的弟兄们杀了他。”

家族“魔咒”笼罩,袁世凯未能躲过命中一劫
  袁世凯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从袁世凯祖辈起就已经官至一品。袁世凯自幼过继给叔父袁保庆,袁保庆曾在军队带兵,受叔父的影响,袁世凯投身军营。自小站练兵起,袁世凯开始平步青云,历经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直至军机大臣。袁世凯常常在奏章里夸耀自己三世受国恩深重。他的内心里对皇权有着非同寻常的迷恋。
  随着政治地位的上升,袁世凯的年龄也在增长,到1915年时他已经56岁了。此时的袁世凯内心充满了恐惧,因为在袁世凯心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那就是袁家的家族魔咒。袁世凯家族的男性没有一个活过58岁。
  袁家诚说:“我的爷爷他的上辈以及更上一辈,确实是都没有过58岁的。所以他想:我如果借助搞这个帝制冲一下,也许能够冲过去,这也是他个人的一个原因。他就是想借着这个来冲一下,闯过58岁这一关。因为他觉得,我做总统一样,做皇帝也一样。我做了皇帝,这大儿子是瘸子,我能传给他吗?当时是跟冯国璋说的。但是,他同时还是在进行着恢复帝制的行动。他想搞这个帝制冲一下,也许能够冲过58岁的关口。因为他自身有病,寿命问题也是一个大的原因。”
  一次,丫鬟端茶进去,袁世凯在床上躺着,结果丫鬟不小心一下就把这个茶摔了,袁世凯便问怎么回事,丫鬟就说,我看见那个床上是一条龙。其实是这丫鬟害怕惩罚才说了那么一句话,袁世凯比较迷信,就想到,是不是真的我应该坐在这个位置上?加之君主立宪派推崇他,尤其是他的大儿子袁克定的诱骗,袁世凯越来越觉得自己真要成“真龙天子”了。
  抱着冲破家族魔咒的愿望,在儿子以及立宪派的鼓动下,袁世凯最终当了皇帝。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称帝仿佛引爆了一个定时炸弹,全国掀起了反对帝制的浪潮。连他一手培养壮大的北洋军阀都弃他不顾。袁世凯懊悔万分,自己跌跌撞撞二十几年换来的荣耀与地位将因称帝而灰飞烟灭。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他想以此来挽回局面,继续做大总统。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各省都拒绝他再做大总统。
  从1916年的6月起,袁世凯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偶尔会在恐慌中惊醒,不知他在自己最后的生命里会想些什么。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享年57岁。他最终没有逃过家族的魔咒,没能闯过58岁。
  据说袁世凯死时,袁克定锤着棺材大哭,称自己害了父亲。也许在此刻,他才真正从皇帝梦中醒来。
  
显赫一时的家族,留给袁家诚厄运与尴尬
  袁世凯死后,严复进京吊唁时,曾长叹一声道:项城此去,可谓大解脱。袁世凯解脱了,但是袁家的后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摆脱他的影响。
  袁家诚回忆说:“小时候,一讲到‘83天皇帝梦’,‘窃国大盗’、‘卖主求荣’,同学就回过头来看我。当时我心里非常难过,一种无形的压力。但是我没有埋怨过什么,我就觉得,我还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我觉得我的家族是这样一个家族,我应该为它争光,而不是辱没它,辱没门庭。”
  袁家诚基础打得好,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直到现在,袁家诚还保留着自己的各科分数。他记得,自己的小学评语都是“品学兼优 ,可造之才”。
  1957年,袁家诚考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填了一个表格,里面有一栏是“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这两项。关于自己的出身,袁家诚想到自己的父亲,因为没有工作一直吃祖产。那么应该怎么填呢?“结果,我就填了一个‘北洋军阀’。爷爷是北洋军阀。”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张表,成为袁家诚今后上大学一个最大的障碍。
  一连考了五年,五次也没能敲开高校的门。袁家诚选择了工作,然后在工作之余上了两个夜校。他选择了新华职工大学的英语系和新华职工大学的西医专业。后来,在下放到内蒙古的时候,他又学习了放射技术。
  在内蒙古,当地人对于放射都比较害怕,不认识这个专业。所以当时的医院院长就建议袁家诚去。学成后,袁家诚做了一名放射科大夫,一个偶然机会,让袁家诚选择了现在的事业。
  在从医的同时,袁家诚一直致力于研究家史。让袁家诚欣慰的是,人们对祖父袁世凯的评价不再是单一的贬斥,而是开始多样化。袁家的后人们也逐渐走出了家族的阴影。

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