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四个转变”建设生态文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2:55:45
实现“四个转变”建设生态文明
时间:2010年10月11日 16时59分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卢 风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为走出现代工业文明所导致的深重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一、观念的转变
没有1978年开始的“思想解放”就没有同时进行的“改革开放”和随后而来的经济腾飞,同样,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观念的转变,我们必须做到如下三点:
(1)摈弃“科技万能论”。现代理性主义的极端表述就是“科技万能论”,“科技万能论”至今仍有很大影响。信持“科技万能论”的人们嘲笑主张建设生态文明的人们夸大了生态危机和气候变化,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态破坏问题将轻而易举地得以解决,不需要节能减排,不需要建设低碳经济,不需要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但“科技万能论”所预设的自然观和认识论是荒谬的。
(2)批判物质主义。在美国文化的示范之下,物质主义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价值观。物质主义与“资本的逻辑”互为表里,已渗透于制度,并积淀于许多人的生活习性之中。媒体无时不在传播着物质主义的“福音”。不祛除制度和人们心灵积习之中的物质主义,就无从建设生态文明。
(3)树立生态主义。生态主义是受生态学支持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它认为,人类生存是依赖于地球生态系统的,人类如果把地球生态系统彻底破坏了,自己也将走向灭亡;人类社会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对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干预强度必须限制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之内;物质主义指引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违背生态学规律的。
二、制度的转变
受制于“资本的逻辑”的社会制度是与生态文明不相容的。资本主义制度无疑受制于“资本的逻辑”,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有内在的关联。我国一度由于过分注重效率,故制度建设也过分受“资本的逻辑”的制约,GDP至上思想的影响至今仍十分强劲。为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根本改变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生态学应成为制度建设的主导思想,或说制度建设的主导思想必须由GDP至上的思想转变为生态学思想。
强调生态学应成为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市场经济,从而不意味着要取消“资本的逻辑”的作用。市场和资本都可以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但若想让它们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而不让它们成为主导社会的力量,就不能让市场原理和“资本的逻辑”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导原则。主导原则应该是生态学原理,市场原理和“资本的逻辑”应该只是从属性的,即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应该优先服从生态学原理,而不是像长期以来那样优先服从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即各种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保障经济增长),即优先服从“资本的逻辑”。
建设生态文明也不能不讲求效率,也不能全靠人们的思想觉悟,也需要制度发挥激励作用。市场和资本能激励人们去为建设生态文明而努力,如美国采用的污染权交易制度以及今日欧洲推行的碳交易制度,都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但由于在欧美社会“资本的逻辑”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故污染权交易制度和碳交易制度都容易背离保护环境的初衷。要想使市场和资本成为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力量且不扩张为主导性力量,领导者必须坚持生态规律高于市场规律的原则。
资本主义创造了巨量的物质财富。但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分配制度是严重不公的。发达国家不到世界20%的人口却占有、消耗着世界80%的资源。一方面,富人们可以拥有私人飞机、游艇,另一方面,全球仍有10亿多人口处于饥饿状态,每 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或相关疾病而死去。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只要经济效率高,世界经济这块“大蛋糕”在不断增大,那么就总能让世界各地的穷人仅因分到这块“大蛋糕”的“蛋糕屑”而拥有体面生活的物质条件。也许能说这种发展战略在发达国家内部已取得了成功,但决不可由此断言,这也将在全球化的世界取得成功。因为全球生态环境会未等到10亿多饥饿人口分享到“大蛋糕”的足够大的“蛋糕屑”就趋于总崩溃。只有当世界总财富的分配趋于公平时,全球环境保护才会有成效。
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利制度条件。但目前中国的分配制度尚须进一步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加以改变。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达0.475(2007年统计数字),富人在“天上人间”的一次消费可达几十万元,而一个农民工一辈子也难挣到几十万。建设生态文明,要求限制人们的物质消费。如果我们的制度鼓励人们在物质消费方面竞相攀比,则“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势必愈演愈烈,从而最终导致生态崩溃。为鼓励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合理消费,必须抑制贫富严重分化,必须抑制巨富,不让巨富们的超豪华消费产生示范效应。为能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所得税制度,实现再分配,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让所有人都拥有过有尊严的生活的物质条件。
三、科技的转变
生态学、耗散结构理论、复杂性理论等新兴科学表明物理主义自然观是错误的。20世纪 60年代以后的科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研究表明,科学没有什么内在的总体逻辑,“统一科学”的理想从来就没有实现,科学永远不可能穷尽自然的所有奥秘。正因为如此,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对自然过程的干预力度越大,所受到的反弹力越大,即风险越大,人类干预自然的风险量级已近人类无法承受的量级——引起地球生态崩溃的量级。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科技的生态学转向。科技必须以人为本,科技没有理由成为自主发展的事业,而应该服务于人类的安全和幸福,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为生活幸福,人类无须征服力越来越强的科技。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亟需能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健康的科技,而不需要征服力日益强大的科技。由追求日益强大的征服力的科技转向以人为本、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健康的科技,就是科技的生态学转向。实现了生态学转向的科技,将优先发展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优先发展环保技术,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技术以及一切支持循环经济的技术(包括低碳技术)。
四、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
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促成线性经济向生态经济(涵盖循环经济)的转变。线性经济(开采——生产——消费——废弃)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走向稳态的循环经济(3R经济,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经济)。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物质经济生态化,非物质经济扩大化。物质经济必将因达到生态极限而无法增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量不可无限扩大。几乎世界各地的生态足迹都已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达到极限后,生态化的物质经济就不能继续增长。物质经济增长达到极限后,经济的持续增长只能靠非物质经济的增长而得以实现。非物质经济活动是满足人们非物质需要(情感需要、精神需要、归属需要等)的经济活动,是大幅度节能减排的经济活动(即单位GDP的能耗大大降低)。发展非物质经济同样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也只有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才能大大提高产品的量值比(即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价值,可以“元∕kg”衡量),例如,汽车的量值比是200元∕kg,而精湛电影的光碟的量值比也许可达10000元∕kg,而国画或油画的量值比可以更高。非物质经济以文化产业为典型。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以后,经过适当的思想引导和制度导向,人们的消费偏好会越来越多地向非物质化方向倾斜。
实现了这“四个转变”,我们就能建设成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