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股市暴跌真相:某国际投行操纵股指牟利-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06:56
中国经济网12月1日报道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12月1日披露,某国际投行涉嫌操纵股指牟利,导致11月12日股市大跌。
  文章指出,11月12日股市的暴跌,除了市场本身调整的需要之外,上调印花税谣言和某国际投行向投资者发出卖出中国股票的邮件则是大跌的导火索。11月12日A股上证指数暴跌5.16%。

  该文指,该投行有操纵股指牟利的嫌疑。此前不久,正是这家投行发布了积极看好中国股市投资前景的策略报告。建议监管机构追查到底,并保持高度警惕。并称,内地与香港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合作,联手打击操纵市场的国际资本大鳄,切实维护股市稳定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称,股市大幅波动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要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使股市真正成为增加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

  《华尔街日报》认为,此举旨在缓解投资者近期因中国政府紧缩政策导致股市暴跌而产生的紧张情绪,显示出官方对维护股市稳定的坚定立场。

  这已经是《人民日报》连续两周发文力挺股市。上周三(11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登文章称,股市是目前吸收流动性最好的地方,保持股市健康发展也是政府经济管理的一项长期目标。中国政府抑制通货膨胀不会以打压股市为代价,市场没有必要对政府抑制通胀的举措反应过度。

  11月,中国A股上证指数累计暴跌了5.33%。

  究竟是谁谁操纵了指数

  2010年11月29日 股市动态分析

  11月11日,被年轻人戏称为“光棍节”

  这一日的大盘却不寂寞。下午13点45分,中国石油突然被大单拉起,股指迅速上涨并创出新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时图中的白线和黄线开始反向运动,白线继续上涨,而黄线开始掉头向下。两条线的差距开始越拉越大!

  白线是上证指数走势图,是以各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为加权计算出来的;而黄线表示的是不含加权的上证指数,各股票的权数都相等。敏感的投资者意识到,多数股票已经开始掉头向下,极有可能是主力在利用中国石油之类的大盘股作掩护出逃!

  当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04%,收于3147.74点。而当日沪深300指数仅上涨0.31%,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更是分别下跌了0.57%和0.78%。市场中隐隐闪现出一丝不安。

  次日,股指出现暴跌,而盘中再次出现大盘蓝筹股拉升掩护的现象。这一次的主角换成了工商银行。当日收盘,工商银行上涨6.84%,而上证指数却暴跌了5.16%。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巧合。

  接下来的走势可谓兵败如山倒。几天的时间,上证指数已经跌至2800点一带。

  事实上,在股指期货大幕拉开后,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进入了对冲时代。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次的暴跌固然有宏观面的原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市场中存在着一股不为人知的雄厚资本,在利用上证指数编制上的缺陷以及金融衍生品工具通过操纵指数和影响舆论造成市场短期大幅异动来谋取暴利。

  具体来说,这股资本采取的是拉高权重股吸引跟风盘、在股指冲高时逐步布局股指期货空头头寸、通过散布利空制造恐慌引发股指下跌三部曲实现的。

  操纵三部曲之一:

  拉高权重股、营造虚假繁荣

  在这一次的“操纵指数”游戏中,这股资本首先采取的手段是通过拉升权重股导致上证指数快速上涨,从而营造出虚假繁荣的局面。而该“谋略”之所以能够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上证指数编制上的缺陷。

  我们知道,上证指数的编制规则是以总股本为权重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总市值越大的股票,其在上证指数中的权重也就越大。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在上证指数中的权重畸高,同时它们的绝大多数股份又不会在市场中流通,实际有效的流通股本较小。因此,只要动用相对少量的资金拉升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即可影响上证指数的走势,进而通过上证指数影响沪深300指数走势。

  而指数编制专家毛迅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上证指数权重结构不合理是中国市场指数的系统性风险,必须尽快改变这一局面。否则,随着市场开发程度的提高,国际炒家利用这一漏洞将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无法估量的市场风险。”

  对于此轮下跌,毛迅直言不讳地说,“这是投机资金以高度投机手段对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劫持和血洗,此次血洗是投机资金利用指数制度存在的系统漏洞,通过传播谣言、资金操纵控制权重股影响市场来实现。”

  操纵三部曲之二:

  布局股指期货空头头寸

  11月11日下午,在权重股被拉高、市场一篇狂热的同时,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也跃跃欲试的冲高,14点26分,IF1012合约达到盘中最高点3664.2点便止住了上攻的步伐。空头开仓与多头平仓盘不断出现,股指期货合约开始掉头向下,14点42分后,下跌开始加速,截至收盘,IF1012合约收于3571.8点,较盘中最高点下跌了92.4点。从中金所盘后公布的持仓变动表来看,空头持仓前5名中证期货、国泰君安、华泰长城、海通期货、广发期货合计增持空头头寸3179手,而多头持仓前5名国泰君安、广发期货、华泰长城、浙江永安、海通期货合计增持多头头寸1639手,仅相当于多头主力的一半。可以看出,当日空头主力比较有组织的集中增仓,而多头头寸增仓分布比较散乱。

  名次 会员简称 持买单量 增减 名次 会员简称 持卖单量 增减

  1 国泰君安

  1964 210 1 中证期货

  4486 204

  2 广发期货

  1626 479 2 国泰君安

  2651 427

  3 华泰长城

  1522 453 3 华泰长城

  2539 1103

  4 浙江永安

  1123 282 4 海通期货

  2034 1205

  5 海通期货

  1019 215 5 广发期货

  1350 240

  6 鲁证期货

  901 310 6 招商期货

  1346 47

  7 申银万国

  888 80 7 中粮期货

  863 354

  8 光大期货

  783 426 8 安信期货

  706 -42

  9 南华期货

  773 -158 9 浙江永安

  693 171

  10 银河期货

  682 115 10 南华期货

  537 63

  11 中证期货

  666 141 11 光大期货

  532 -79

  12 信达期货

  657 162 12 鲁证期货

  474 111

  13 浙商期货

  517 -116 13 中钢期货

  428 12

  14 江苏弘业

  514 139 14 中信建投

  360 189

  15 国联期货

  501 224 15 银河期货

  356 118

  16 五矿期货

  472 33 16 上海东证

  305 25

  17 新世纪(002280)

  455 -26 17 东吴期货

  289 5

  18 东海期货

  449 160 18 天琪期货

  216 163

  19 宏源期货

  365 224 19 信达期货

  186 -3

  20 招商期货

  358 18 20 申银万国

  186 -68

  此外,我们注意到,国泰君安、华泰长城、海通期货同时出现在多头和空头持仓前5名中。尽管同一席位可能存在很多股资金运作,但该现象仍引发我们联想,隐藏在这些席位中的神秘资金可能在当日逐步进行了多翻空的操作。

  此外,我们注意到,11月11日,IF1012合约当日单边持仓不过23236手。而前5大空头席位合计持仓13060手,占整个市场全部持仓的56.2%,其中第一大空头席位中证期货持仓占整个市场全部持仓的19.31%。空头的持仓集中度远远大于多头。

  我们进一步分析中证期货席位在IF1012合约中的建仓过程,可以看出,在11月11日之前,中证期货席位一直在逐步建仓净空头头寸。结合这一时段指数走势来看,其节奏控制十分精妙。

  操纵三部曲之三:

  大举散布利空、制造恐慌

  伴随着权重股被拉高、股指期货跳水,市场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利空传闻的不断出现。11月11日当天,市场中的利空传闻是加息和上调印花税。

  接着,11月16日,竟然传出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被双规的消息。

  范勇宏是中国基金行业的领袖级人物,传闻其被双规在市场中的震动可想而知。当日上证指数再度暴跌3.98%。

  11月17日,华夏基金新闻发言人张后奇正面澄清:市场谣言纯属无中生有。张后奇表示,“针对华夏基金和范勇宏总经理的谣言完全是无中生有,纯属恶意中伤,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我们不清楚恶意造谣者的动机是什么。10月份以来,市场强劲上涨之后,不排除有人故意编造、散布谣言,中伤他人,从中非法牟利。对此,广大投资者要特别提高警惕。”

  张后奇还说,“股票市场是一个高度受信息影响的市场,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这其中既有真实的信息,也不乏别有用心之人刻意编造的谣言。因此,一方面,我们呼吁,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应加强自律,遵守社会公德,不造谣、不传谣。另一方面,作为基金管理人,我们提醒广大投资者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真伪,理性投资,不要被谣言所误导,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虽然只是一则发给媒体的通稿,但华夏基金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高盛看空A股的传闻也开始在投资者中广为传播。不过,与前面无中生有的造谣相比,高盛的态度耐人寻味。

  高盛到底怎么想?究竟是无意的一份报告?还是有意制造恐慌?我们不得而知。

  然而,近期的一则报道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由于投资者担心高盛投资公司卷入涉嫌参与内幕交易的司法调查,高盛22日股价下跌3.4%。根据此前《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高盛公司内部员工是否参与了将交易信息故意泄露给特定的客户以牟取私利的活动。

  为什么总是高盛?

  反思:警惕对冲时代的股指玩家

  随着A股市场步入对冲时代,游戏规则已在发生悄然变化,从只有做多才能盈利逐步转变为盈利方式的多元化。本文提及的利用上证指数编制上的缺陷通过操纵指数和影响舆论造成市场短期大幅异动来谋取暴利就是一例。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资金具备这样的实力呢?

  目前,股指期货在我国尚处于推出的初期,本土公募基金尚未参与。同时,因开户门槛高达50万元,大多数散户也没资格参与。能够能参与股指期货实战的只有三类炒家:国际热钱、私募机构或个人大户和游资、原先的大宗商品期货投资者。

  这几类炒家之中,能操纵股指期货的须同时具备四种条件:资金实力雄厚,一致行动能力强;有丰富的期货或股指期货实战经验;在A股市场至少拥有上千亿元人民币的股票筹码;对国家房地产和金融调控政策非常敏感,能够提前掌握信息,甚至具备一定的政策影响力。

  因此,对这一轮股指暴跌,我们认为幕后的做空推手可能是两种利益主体:

  一是国际热钱及其幕后的资本大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并利用海外投行作为其散布利空言论的“喉舌”,达到背后的目的。

  二是与公募基金资金的相关利益群体。由于公募基金是A股市场中的绝对主力,如果能够提前知晓公募基金可能大举抛售筹码并导致股指下跌,那么在期货市场中提前布局股指期货空头头寸就是最佳选择。因此,基金管理人背后的关联资金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当然,这类资金一定会有恰当的“马甲”遮掩,不会轻易浮出水面。

  不管是哪类资金操纵了本轮的暴跌,但至少这一轮暴跌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需要警惕对冲时代的股指玩家。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