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新政大幅提升准入门槛 行业基本面料获有效改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24:02

* 水泥新政旨在严控总量,缓解新增产能压力

* 行业基本面料获有效改善,大公司受益最大

* 仍有後续政策陆续出台

作者 李文科

路透北京12月1日电---中国新近出台的水泥新政大幅提升了行业准入门槛,为遏制行业产能过剩再添利器.业界人士表示,此举有望缓解水泥行业发展的桎梏,有效改善行业基本面;而由此导致的行业兼并重组将使大公司成为最大受益主体,未来水泥价格亦继续看好.

工信部本周发文,要求投资水泥(熟料)新、改、扩、迁建项目自有资本金的比例不得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5%,部分省份原则上应停止核准新建扩大水泥产能,旨在抑制水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促进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

"这个文件发得有些晚了,...以前水泥行业技术资金门槛低,吸引很多行业外的资金投入,甚至一些民营企业边借款边建设,装备水平、资源和环保方面都不达标,这造成很多地方混乱."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称.

他并表示,水泥市场已从高成长期发展逐步转向平稳发展时期,在高成长期发展起来的水泥产能必然过剩,且部分地区过剩比较厉害.因此,"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的重点就是要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等政策吸收过剩产能.

发改委今年4月的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共有水泥产能20.2亿吨,其中落後水泥产能约3.9亿吨.与此同时,新建水泥项目数量却依然巨大,将加重本已失衡的产业布局。

实际上,早在2009年初,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初稿就已上报有关部委,以应对水泥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时至去年9月,中国出台38号文有关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文件,令水泥行业大规模生产线建设得以紧急刹车.

业界并预期,除了准入门槛之外,政府估计还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水泥行业政策,包括促进节能减排以及鼓励兼并重组等,水泥行业基本面将不断改善,其中大公司将受益最大.不过,亦要警惕抑制新增产能的政令执行不到位,以及部分区域内产能过剩严重等现象.

需求旺盛和限电因素令近期中国国内水泥价格一涨再涨,部分地区甚至创下历史新高.莫尼塔水泥行业调研组最新调研称,北京、河北部分地区(唐山)以及山东部分地区新推出了限电政策,南方区域的旺盛需求对水泥价格形成持续支撑,尽管限电力度已经大幅削减,但价格仍维持在高位.

**行业基本面获改善,大公司受益明显**

除了准入门槛提高令行业基本面获有效改善外,业界普遍认为,由于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已经较高,後期兼并重组的产能整合模式将唱主角,这将使得资产状况比较好的大公司收益明显.

此次新政规定,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原则上停止核准新建扩大水泥(熟料)产能生产线项目,新建项目亦须严格按照"等量或减量淘汰"的原则执行.实际上,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述幅度,因此除了一些落後产能较多的地区还可能新建生产线进行"等量淘汰"外,水泥行业能够新增的产能已经非常有限.

"水泥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後,今後水泥行业集中度也会加速上升,而随着集中度提高,价格话语权会落到大企业手里."华泰证券分析师称,大企业的收益亦会更加明显.

目前,中国水泥行业前五位的集中度约为15%,与国外成熟市场的集中度比例而言仍有相当差距.业内人士亦认为,随着集中度越来越高,水泥价格会不断上升,且其涨幅会远远超过煤电等成本的上涨幅度,考虑到国内外目前水泥价格的较大差距,国内水泥价格上涨将是个确定的趋势.

尤其是华东,华南地区,其水泥市场比较饱和成熟,最近几年对新增产能的抑制亦最为有效,未来这些地区的价格提升可能最为明显.而落後产能相对较多的西南和西北市场则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有分析师指出,未来水泥行业会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毛利率可能维持在40%以上,这在工业领域是很少见的.对于水泥股的估值,他们认为,虽然目前A股水泥股的估值比较低,但由于水泥行业的收益向好,将强烈支撑水泥股的股价,尤其是大型水泥公司.

湘财证券分析报告推荐"买入"新增产能和落後产能均较少的华东区域龙头海螺水泥(0914.HK: 行情)(600585.SS: 行情)和相邻受益区域的华新水泥(600801.SS: 行情)(900933.SS: 行情)、江西水泥(000798.SZ: 行情).目前拥有较多在建产能的冀东水泥(000401.SZ: 行情)、祁连山(600720.SS: 行情)和天山股份(000877.SZ: 行情)也是很好的长线"买入"品种.

近期中国股市连续下跌,但水泥股表现突出.其中,海螺水泥上月底来逆势上扬,累计最大涨幅逾20%,华新水泥11月份以来累计升幅已达37%.

**後续仍有行业政策出台**

水泥行业一直是发改委等政府主管部门几次三番发文强调要求抑制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之一.行业人士预计,本次新政出台後,後续水泥行业政策仍可期.

"有一点可以比较确定的是,随着後续政策不停出台,後面肯定有详细细则出来,整个新增产能会有大幅下降,现在很多地方的(水泥)新项目的审批已经停下来了."华泰证券分析师指出.

他并称,後续政策将集中在落後产能淘汰、节能减排、促进兼并重组等方面,且後续的政策不会集中出台,会逐步出台.

业界普遍认为,後续政策的方向就是积极支持收购兼并和提高行业进入门槛,一些小水泥企业,尤其是落後产能的企业将被淘汰,或者被兼并重组.

刘作毅亦强调,目前代表先进生产工艺的新型干法水泥的普及率已经达到80%,落後生产能力大部分集中在边远地区和山区,估计在新的行业准入门槛之下,落後产能将在"三年内全部退出市场".

中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求是撰文指出,预计"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将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落後产能分别为11,172万吨、6,683万吨、10,538万吨、34,000万吨和1,030万吨,约占全部落後产能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