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国是谁决定引进S300导弹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4:09:12
访问量[6886] 评论数[11]
发布于:2008-07-08 10:15
7月1日,美国五角大楼有官员认为以色列空袭的“可能性增大”,他认为如果伊朗越过了以色列暗中规定的两条“红线”就很可能在8~9月对伊朗发动空袭。这两条“红线”一是伊朗在纳坦兹的浓缩铀已经进入工业化,二是伊朗准备接收俄罗斯出售的S-300PMU2防空导弹。当天,以色列情报网引述了隐瞒来源的消息称:俄罗斯已经冻结了向伊朗和叙利亚出售S-300PMU2的计划。看来关键时刻俄罗斯的军售也成为了筹码。今年1月我在2008第二期《三联生活周刊》中写过这个问题,在文中我感慨中国当年是谁最终决定购买俄罗斯S-300PMU1的呢?恐怕只有等若干年后文件解密后才能知道了。    下面是我今年1月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的文章:
俄罗斯“骄子” 的战略救赎
如果说“海豚王子”维他斯(Vitas)是俄罗斯问鼎全球流行乐坛的骄子的话,那么被俄罗斯人命名为“骄子” (Фаворит)的S-300 PMU系列防空导弹系统无疑是俄罗斯对外战略上的骄子。2007年12月26日,当摘取年度全球巡回演出桂冠的维他斯现身于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招待酒会上时,在德黑兰的伊朗国防部长穆斯塔法·纳贾尔不久前也刚好宣布:俄将向伊朗出售先进的S-300 PMU防空导弹系统。
三天后,虽然俄罗斯官方出面继2007年4月后再次否认了这一消息,但在两天前出版的俄罗斯《生意人报》就已经透露出了这笔交易的细节:这笔交易涉及5个S-300PMU1防空营,总价值高达8亿美元。双方就此进行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但是出口合同目前尚未最终签订。
1991年海湾战争中持续43天被联军称为“沙漠风暴”的空袭,让所有可能被美国空中力量要挟的国家开始为自己的防空体系感到了担心。而恰在此后不久,处于货币急剧贬值的俄罗斯将尚未装备自己部队的S-300 PMU1防空导弹系统推向了原华约以外的军火市场。根据西方媒体报道,当时看中这套系统的国家有中国、伊朗、叙利亚、埃及、塞浦路斯等国。有意思的是,最先以实弹发射身份亮的相购买者是1996年3月台湾危机期间的中国。当时的台湾媒体从CCTV的播放的解放军演习的画面中,认出了由乌克兰生产的拖车装载的正是S-300PMU1防空导弹系统。巧合的是,这与俄罗斯媒体刚刚透露的要卖给伊朗的防空导弹是同一批型号。
S-300PMU1防空导弹系统被北约称为SA-10C“怨言”,主要研制单位是位于莫斯科的火炬机械制造设计局,该局的“萨姆”系列防空导弹曾出口过50多个国家,并在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中有过击落上千架飞机的战例。S-300PMU1是 S-300P系列的第4个衍生型,1992年8月出口型首次亮相。与上一型相比,出口型的S-300PMU1首先使用了火炬机械制造设计局当时最新型的48N6E导弹,最大飞机拦截高度从90公里增加到了150公里,最低拦截高度降为10米;采用了新型火力控制计算机并改进了目标截获雷达;第一次装备了64N6E远程三维相控阵雷达和54K6E团一级作战指挥系统,这使S-300PMU1不仅可以对战术弹道导弹进行连续跟踪瞄准,而且对所要打击空中目标速度的限制从1300米/秒提高到了2800米/秒。一个S-300PMU1火力群拥有6个火力通道,即同时可以用12枚导弹打击6个空中目标,这大大提高了抗击空中饱和打击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拥用N个火力通道的防空导弹系统抗饱和打击的能力要大于N个单火力通道的防空导弹抗饱和打击的能力。
据西方媒体披露,当时中国将俄罗斯所有库存的S-300PMU1都买了下来,这是因为中国原有的射程仅为几十公里的防空导弹只能在大城市和重要目标上空构筑中、低空的防空覆盖网,而一旦拥有了一定数量的S-300PMU1,不仅可以很快在大城市和重要目标100公里以上的高空构筑区域杀伤覆盖的防空网,而且拥有了仿制研发的模板。随后,海外媒体又在2003年透露,中国再次购买了4套被俄罗斯人正式命名为“骄子”、射程可达200公里、同时可拦截36个空中目标的S-300PMU2防空导弹系统。
现在的问题是,虽然俄罗斯《生意人报》披露俄罗斯与伊朗谈判是要出售原来准备部署在白俄罗斯的5个营的S-300PMU1,而俄罗斯官方在2007年4月和12月分别否定了这个消息。但是如果双方谈判的消息是真的呢?如果美国执意要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呢?俄罗斯是要向伊朗出售S-300PMU1?还是更先进的俄罗斯S-300 PMU2“骄子” 呢?对于伊朗而言,在石油价格攀升至100美元/桶的时候,当然愿意购买更先进的S-300PMU2“骄子”系统了。因为伊朗在购买了俄罗斯性能先进的“道尔”低空防空导弹系统后,同样急需构筑更细密的高空区域防空网。但是俄罗斯在这其中如何进行战略上计算,仍然是2008年的一个迷。
当然,最大的历史之迷还在于:到底是谁、出于什么原因决定在1992年8月11日开幕的第一届莫斯科航空展上将“骄子”的雏形——S-300PMU1向华约以外国家出售的?因为正是当年那张涂着海军蓝颜色、右上角还摆放着一个三角形金属烟灰缸展台上的S-300PMU1防空导弹系统模型,不仅让中国有了解决高空防空窘境的机会,而且也让俄罗斯在多年后的战略困境中有了完成救赎的可能。
s-400导弹防空系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除了模块化结构与新型轻型化导弹以外,就是引起西方特别关注的在研400千米级远程型导弹,导弹总师总师斯维脱洛夫声称该导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从公开资料看,该导弹与美国“战区高空防御”使用的THAAD导弹相似,该导弹的采用将使S-400可以拦截最大速度为4800米/秒(相当于马赫数14.1)的TBM,这个速度级别TBM最大射程为2500-2700千米,相比之下,S-300PMU1、S-300PMU2/S-300V、PAC-3、箭-2和Antey-2500的拦截能力分别为330千米、800千米、1000千米、1500千米和2100千米射程的TBM(其中S-300PMU1/2的数据必须在83M6E/E2的指挥下才能达到,如果依靠导弹武器系统自主工作,S-300PMU1的拦截能力为147千米级别,与S-300PMU一样),所以从理论上说,该导弹将具有拦截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伊朗等国目前所有型号TBM的能力。但是其ATBM能力比不上以美国THAAD—THAAD导弹的主尺度为6 170×370,发射重量仅有800千克,采用12联装发射车,可以拦截最大速度5000米/秒以上、对应最大射程为3000—3500千米的TBM。
=====================================================================================================
被夸大的父辈:抗战时期国军素质
访问量[52031] 评论数[107]
发布于:2008-07-05 22:44
当然,在内地,他们从来没有被夸大。
马上又到了抗战纪念日了,各种文宣频频出现,然而除了爱国主义和怀旧主义情绪之外,很少能较为实际地分析抗战期间真实的状况。老者老矣,逝者逝矣,对抗战老兵或老将,我像各位一样充满尊敬。然而,我们中国受辱百年,一直受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祸害。其实在现代化的意义上,计划还是可以为变化做出最好的准备的。希望以下的分析能给聪明人一些启迪。
1936年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铨叙厅编制的《陆海空军军官佐任官名簿》以及1947年中华民国国防部第一厅收录的《现役军官资绩簿》为我们描绘出当时抗日军官素质的基础图像。
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员张瑞德教授着《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就以上两资料分析,战前将级军官出身黄埔极少,而且随着职位阶级愈高愈少,抗战结束后黄埔人数才有所提高。战前陆军将官出身保定居多,和地方军校及行伍出身者比例差不多。战前各路军总司令无一人毕业自黄埔,即便军长、师长中也只有十份之一毕业自黄埔。战争后期,各战区正副司令长官中,虽然只有一人系黄埔毕业,但司令长官以下重要军职人,黄埔毕业者已显着增加,且职务愈低黄埔毕业者愈多。
保定军校是袁世凯创办,前身为清代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后来蒋介石主持黄埔,有不少教官都是来自保定,在黄埔之前,整个中国,也只有保定军校算是一所正规的近代化型态军校。
抗战胜利后,保定出身的将官已大量减少,一则是因其已于1923年停办。一则是蒋介石的军队嫡系化策略。蒋介石的军队嫡系化既是培养国王人马,也是情势所迫。黄埔军校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军校,它的训练较能针对现代化的战争需要而设计。北洋武备学堂出身的要算是旧式军人,他们极为勇敢,富有战场经验,但对现代化战争较为缺乏认识,袁世凯训练出来的军人莫不具有这种特性。
德国军事顾问佛采而曾对整顿中国军队两次呈文给蒋介石,他认为对现代化战争来说,即使如何勇敢,无济于事。指挥经验非常重要。在抗战最后的一年,1944年,国军一般高级将领年龄大多在五十岁以下,有些总司、军长、师长的年龄只有三、四十岁,反观日军一般将官的年龄大多在五十岁以上。
史迪威曾针对国军素质表示看法:“军长与师长,问题颇大。这些人很少是有效率的,他们很少亲临前线,更极少监督命令是否执行。对于来自前线夸大甚至错误的报告,不经查证即予接受。”
史迪威被调走之后,魏德迈接任,对中国较具同情之心,但对高级军官的评价也不高:“在我所接触的国军高级军官中,我发现很少能视为是有效率或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我不怀疑他们对于委员长的忠诚,但是作为蒋的参谋长,我必须评估他们的作战能力和知识,他们的带兵资格,以及他们配合全盘作战计画,执行命令的意愿。”
老外的批评较少具有同情心,不过蒋介石曾在陆大将官班开学典礼上自己表示:“现在反动派到处宣传,说我们的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下级军官也很健全,惟有我们一般高级将领人人都是腐败堕落,而且阶级愈高,精神愈萎靡,行动愈腐化,狂嫖滥赌,走私经商,吃部下的空额,不仅反动派如此说法,就是一般外国朋友也是如此看法。”
蒋介石曾在一次会议中指出:“我们作总司令的,只比得上人家一个团长,我们的军长、师长,只当得人家一个营长和连长。”
蒋介石作为军事委员长,对国军的批评应该是基于求好心切、苦口婆心式的语重心长,言辞不免激烈,常以偏概全。其实国军也有杰出的将领,像孙立人(维吉尼亚军校)、关麟征(黄埔一期)、罗卓英(保定军校第八期)、杜聿明(黄埔一期)、邱清泉(黄埔二期、德国柏林陆大)、汤恩伯(日本士官学校)、陈诚(保定)、卫立煌(行伍)、张灵甫(黄埔四期),張自忠(行伍)都是战时日军首要攻击的对象。另外指挥长沙大捷重创日军的薛岳将军也是保定军校毕业。
以下根据张瑞德博士的统计制表:
1936年抗战前,陆军将级军官出身统计
毕业自黄埔   上将0%        中将6.65%       少将8.19%
毕业自保定       28.81%         31.56%           31.15%
留学               19.35%       16.94%           11.15%
陆军大学           6.45%        14.29%           18.58%
地方军校及行伍     48.39%       31.56%           30.93%
1947年抗战后,陆军将级军官出身统计
毕业自黄埔   上将  2.70%    中将11.88%       少将41.31%
毕业自保定        37.84%        15.16%           6.51%
留学              27.03%        10.47%           7.97%
陆军大学           8.11 %        52.65%           33.00%
地方军校及行伍     24.32%        9.84%           11.17%
一个民族如果搞山头主义,那么只能逐渐脱离于民族或者全体及群体。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国民党军的将领~~能打胜仗的很少吧...... 我爷爷也是国民党军呢~小时候抓壮丁抓去的解放战争的时候投降啦,哈哈,最后成了解放军~
抗战后汤恩伯部在河南还被当地农民打了呢,说他们比日寇还残暴,差劲
中国国军的优秀将领很多的。吉鸿昌将军,杨虎城将军,张学良少帅,陈汤杰将军等很多的国君优秀的将领与将士为了国家奋勇杀敌,功名千古。万世流芳。
不要评论那些为中华民族流血牺牲的先辈们,在当时那个年代里,是谁冲在战斗最前沿和日本人战斗,是谁抵抗日本人八年之久,是他们,他们挽救了我们民族,我们只有尊敬,历史不能细说,做人也要凭良心,奇怪当今社会好像有良心的越来越少,世风热下
抗日战争的胜利凝聚着全体抗日将士的功劳和热血,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期待着客观,公正的抗日战争的书籍的早日出版.
河南人的四大害:水、旱、黄、汤,汤就是汤恩伯,四大害之一。
国军将领很多,学历比共军高多了,败仗也打的多多了,就算打过仗,也是在西安事变以后。
国军的素质被夸大,这个议题没有什么意思,没有亲身经历那场战争,仅仅凭几个人的言谈就胡乱下结论! 不管别人的素质怎么样,别人总归在前线打,总归死了那么多兄弟!有可能别人的能力有限指挥不当,可是那些所谓有能力的素质高的人怎么不去指挥呢?怎么不去争取呢?怎么不能成为别人的亲信呢? 存在及是合理,不要超越历史拿今天的标准来衡量! 当然说客气点,国军素质被夸大的话,有些军队不知道被夸大了多少!当然当时全国的正规军队都属于国军行列
我只知到自愿军打败过美军
至少比共军的素质强,抗日战争国民党是中流砥柱!!!!!!!!!!!
……………………………………晕倒!!兄弟,拜托你想好了再说吧?是谁把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丢掉了啊?是谁从日本人手中解放了“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山东”等等等等地盘的啊?不要忘了:一、这些地盘都属于中国;二、这些地盘都是在日寇占领的后方!!!!----怕你连起码的地理知识都不具备吧?好好看看地图再说话吧!!!
国军一枪没放就丢了东北三省,而看看共军抗战的历史却是从东北抗联就开始了啊,十四年的抗战史,真不知国军崇拜者们如何解释?!
历史不能假设! 如果八路军有国民党军队三分之一的装备,抗日战争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年! 如果国民党军队有八路军三分之一的战斗力,抗日战争的时间只会是三年!
确实,国民党军队中,也有不少真心抗日以至血染沙场的英雄好汉,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但是他们的鲜血洗刷不掉“不抵抗主义”和“攘外必先安内”带给中华民族的莫大耻辱和深重灾难,这是铁定的历史事实,如簧的巧舌也无法改变。
在四面都是强敌的敌后,打出一片解放区,这是保存实力吗?国军有这个胆子,到敌后去保存实力吗?
从头看到了尾,我也说句:中国抗日和内战中,有两个将军最牛,一个林彪,一个白崇禧。薛岳抗日也很牛,但是杀中国人就不牛了。上个世纪,中国还有个名人,但是没能带领军队,他叫蒋百里,日本士官军校毕业,是他们那界最有影响力的学生,国外的评价会是下一个拿破仑,在北伐时,就预言了日本后来的军事进攻路线。但很不幸,他没能统帅军队,做了保定军校的校长。当年的挺进大别山,很可笑,谁曾见历史上哪只军队不在穷途末路是进入深山的?刘伯承很幸运,因为邓,沾了点光。不过我纠正个问题,平型关大捷战果好像不是10000,日本人没那么容易收拾。再说当时林彪只带了1个师去的。,就震惊了中央,蒋委员长亲自通电嘉奖。另外,东北的撤退,蒋当时不在南京,事后才接到报告(那时少帅可以说是比较独立的)。说句实话,我们当时和日本单挑,输的可能性更大,我们说是我们战胜了日本,那么我问,我们曾经有几个战胜日本的战役?上了战场,我们根本不行。这麽说吧,大和民族是我们汉族的克星,相比之下,我们太懦弱了。几百年来,都是人家小国来打我们,我们呢?一败再败,以后如果在和日本干上,还够呛!
打了胜仗是蒋的功劳,撤出东北,就和蒋无关,因为蒋不在南京;那时的电话电报总有了吧?再说,撤出东北也不是一个小时的军事行动,何况还有情报系统,蒋可能一直都不知道吗?如果国民政府的军事运作是这样低效无能,蒋第一个难辞其咎。再说抗日战争,单挑就不行吗?看看朝鲜战争吧,美军都是二战的胜利之师,其中不乏痛击过日本军队的精锐,听听他们是如何评价志愿军的吧。
在抗日这一点上,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国军将士,国人是不会忘记的;但是,蒋没有资格当抗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