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3:02:20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英国正式放弃了对非洲、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区大部分殖民地的控制权。这并不是因为她大发慈悲或是对殖民地人民自决原则的突发热情,而是因为这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一趋势成为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战后对海外领地管理的全新形式。
战争的结果是,构成英国金融强权基础的贸易体制不复存在。大量的海外投资被出卖,用于支付战争费用。英国的国家债务扶摇直上。在国内,工厂残破,设备陈旧,甚至连电力供应都不能保证;房屋破败,人口减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出口只有战前1938年的31%。
“二战”期间,英国完全依靠美国的战后支援。美国人,或者说东海岸利益集团中主张向外扩张的人士认识到,要想成为战后的世界统治者,美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英国的合作及其统治世界的知识。一战前由洛锡安勋爵、米尔纳勋爵、塞西尔?罗得斯等前文提到的“圆桌骑士”定义,经长期讨论形成的帝国新概念,很快变成了现实。1945年之后,英国只能通过发展和加深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对世界发挥间接影响。
在凡尔赛和约之后,英美两国就开始小心翼翼地栽培某种特殊关系的种子,英美两国分别成立了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纽约外交关系理事会,作为讨论战略政策的管道。
战争期间,合作又增加了新的内容。英国和美国都同意军事指挥的一体化,同时,羽翼未丰的美国情报系统在战略情报局(OSS)的领导下,与英国特种行动局(SOE)合作,在伦敦指挥中心的指挥下一起工作。战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出现,美国秘密政府机构的整个布署,都是战时与英国合作的直接结果。这对随后的美国政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悲剧性的。
战争刚结束,英国就介入美国国内的讨论,这成了影响美国能源和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在一次经过精心准备的最高级别动议中,温斯顿?丘吉尔来到了杜鲁门总统的家乡密苏里的富尔顿,在1946年3月5日,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人们大都没有想到的政策收获是,丘吉尔精心准备的花言巧语保住了英国在战后的地位。本来,斯大林已经做好了放弃战争时期与丘吉尔、罗斯福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的准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丘吉尔访问富尔顿的目的,是说服天真而缺少经验的美国总统发展美英的特殊关系。
在此次非同寻常的访问之后不久,丘吉尔这位前首相便扭转了局势,英国已经掌握了明显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与杜鲁门总统玩扑克牌时,他故意输掉了75美元。中央情报局的原型就是建立在伦敦训练的战略情报局战时网络的基础之上的。美国国防政策也是以美英共享情报和军事国防机密为基础。杜鲁门开始清除其政府内任何反英的因素,最有名的是农业部长和反英派人员亨利?华莱士。在许多关键领域,美国和英国的情报机构恢复了紧密的合作。
石油与美元联姻
英美石油利益集团首先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且影响力越来越大。由参加1944年新罕布什尔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英美谈判者打造的战后经济和金融“世界新秩序”安排最终协议中,英美在世界石油业中的霸权地位使她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的主要人物是英国财政部部长凯恩斯爵士和美国财政部部长助理哈里?德克斯特。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在“三个支柱”之上:一旦产生支付平衡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捐赠是可资使用的紧急储备;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政府发放大数额的公共项目贷款;关贸总协定则用来建立一个可控制的“自由贸易”。
但是,为了确保战后英美在世界货币与贸易事务上的霸权,凯恩斯和他的美国同仁们还设计了一些极富技术性的条款。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内的实际投票权控制在美国和英国手中;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所谓的金本位交换体制。在这一体制下,每一个成员国的货币必须盯住美元。反过来,美元与黄金的比值设定为35美元/盎司,这是罗斯福总统在1934年设定的,当时正处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和世界大战的前夕。
战争期间,纽约的联邦储备银行已经集聚了世界各国的官方黄金储备,数量巨大,而且由于战争的破坏,美元以强势货币的面貌出现,受到世界最强势的经济支撑,几乎没有人站出来质疑战后的美元标准。
对布雷顿森林货币秩序几乎毫无抱怨的是美国的大石油公司,如标准石油集团的洛克菲勒公司和匹兹堡梅隆家族的海湾石油公司。它们在取得中东特别是沙特的石油开采权中得到了大头。由于罗斯福总统充满智慧的外交和丘吉尔的疏忽,战争期间沙特阿拉伯脱离了英国的控制。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阿齐兹于1943年从罗斯福总统手中得到了一份土地租借协议,这是前所未有的,是美国为确保沙特战后对美国石油利益集团保持亲善所作出的一种姿态。
罗斯福的这一举动是哈罗德?伊克斯建议的。当时,伊克斯是美国国防部的石油协调人。1942年12月,美国国务院指出,“我们最坚定的信念就是,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开发应当体现更加广泛的国家利益。”这是美国第一次把国家安全与一个相距万里的海湾沙漠王国的命运正式联系在一起。但这不是最后一次。国务院的战略家们认识到,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美国的外交政策,至少在一些关键领域,应当更像一个帝国,就像英国一样,要对远离本土的战略利益进行控制,这应当成为美国战后权力的支柱。UnitedStatesNationalArchive‘MemorandumofAllingtoAABerleandSecretaryofStateDeanAcheson’December14,1942890F24/20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头几年,其他美国人很少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更渴望的是尽快从萧条和战争中恢复过来,过上正常的生活。
美国的战后石油霸权
人们很少注意到被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战后欧洲复兴计划中石油的重要作用,该计划以其设计者、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的名字命名。从1947年开始,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受援国的最大单项支出就是利用援助美元购买石油,而这些石油主要是由美国公司供给的。根据美国国务院的官方记录,美国用于马歇尔援助的美元中,大约10%因为购买石油又回到了美国人手中USSenateSelectCommitteeonSmallBusiness‘ECAandMSARelationswithInternationalOilCompaniesConcerningPetroleumPrices’82ndCongress,2ndsession1952。
战争结束时,美国石油产业已经变得跟英国石油公司一样,具有国际公司的架势。它们主要的石油资源位于委内瑞拉、中东等遥远的地区。战后,人们将新泽西的标准石油公司(埃克森)、索可尼-威康姆石油公司(美孚)、加州标准石油公司、德士古和海湾石油五大石油公司称为“石油巨头”,它们决定采取行动对欧洲的战后石油市场进行绝对控制。
战争使欧洲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局面受到严重破坏。德国失去了东部煤田的储备,西部地区的煤产量只有战前的40%。与1938年的水平相比,英国的煤产量下降了20%。在丘吉尔定义的铁幕下,由于不能进入西欧市场,东欧的石油产量也下降了。1947年,一半的西欧石油是由五家美国石油公司供给的。
美国的石油大佬们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一难得的好机会。尽管有时国会会过问,一些中级官员也会抗议,但马歇尔计划的资金还是明显被滥用了,“石油巨头”迫使欧洲支付高昂的价格,非常高昂的价格。这一价格高出1945~1948年欧洲石油价格的一倍,从105美元/桶涨到222美元/桶。虽然油是来自并不昂贵的中东油田,但运费却是经过一个精心设计的复杂公式计算出来的,与加勒比海运往欧洲的运费挂钩,远远高于成本。
即便在欧洲市场内部,石油成本差别也是巨大的。希腊被迫支付每吨燃料油83美元,同样的燃料油英国只支付395美元/吨。另外,在华盛顿政府的支持下,美国公司拒绝使用马歇尔计划中的美元建设欧洲本土的炼油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石油巨头”对战后欧洲的控制DavidSPainter‘OilandtheMarshallPlan’BusinessHistoryReviewNo58HarvardUniversity,Autumn1984。
当两家主要的英国石油公司——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恢复了它们的生产能力,美国的五家公司不得不扩展为七家公司,共同瓜分战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石油市场。到20世纪50年代,英美石油公司的地位无人匹敌。它们控制了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中东石油供应,控制了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的市场。
在20世纪50年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石油似乎成了常用品。通过把石油销往世界新的市场,石油公司赚进了大把大把的美元。当时的汽车及其相关产业是美国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在艾森豪威尔“国防高速公路法”的指引下,美国把亿万美元的税收投向全国范围内的现代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理由是,一旦苏联发动核战争,可以利用高速公路系统从城市撤离。尽管铁路相对于节能效率不高的汽车具有优势,但铁路基础设施还是被忽略并且任其朽坏。这个时期正是底特律一家主要汽车公司的前董事长威尔逊当国防部长的时候,他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只要对通用汽车公司有好处就是对美国有好处。”他还应该再补上一句话:对埃克森、德士古和石油老板们也有好处。石油变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商品。
石油与纽约银行集团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2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3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4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5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6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7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8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10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11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12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13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15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16 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17 称霸世界的"美国制造":精子 [转贴]《石油战争》作者:美国是怎样控制世界的 英镑: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 英镑: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 英镑: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 中国输不起的最后战争 世界战略资源争夺战 货币战争(五):人民币能否称霸世界? 科学疑案:月球是“人为”制造的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