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魔鬼定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3:58:43
定律是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的必然关系。新闻定律则是对新闻客观规律的概括,它体现了新闻工作在一定环境中的必然的关系。之所以加上“魔鬼”二字,是因为这些定律不存在于教科书中,有的甚至具有颠覆性,如果掌控不好,则影响我们的工作。
  如果说“上帝定律”是对新闻工作的正面言说,那么,“魔鬼定律”则是对新闻工作的反面提醒。有上帝就有魔鬼,有正史就有野史,有学堂教育也有社会教育。
  笔者对新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横陈于前,希望我们在工作中逮住这些“魔鬼”,进而超越束缚,使认识更进一步,使实践更具有理性。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或许有所启发。

  奶牛定律
  奶牛为什么会产奶?
  因为它生小牛了。
  奶牛为什么会生小牛?
  因为它怀孕了。
  奶牛为什么会怀孕?
  因为它被人工受精了!
  奶牛为什么会不断地产奶?
  因为它不断地生小牛。
  奶牛为什么会不断地生小牛?
  因为它不断地怀孕。
  奶牛为什么会不断地怀孕?
  因为它不断地被人工受精。
  乳汁流水线上的奶牛,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公牛,却不停地生小牛,不停地被挤奶。

  奶牛定律——入了记者门,就是写稿人;吃进去的是素材,挤出来的是稿件,没完没了,吸干拉倒。
  鲁迅先生说他好像是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在“出奶”这点上,记者像极了奶牛。报纸天天出,广播电视天天播,在稿件流水线上,记者就是“新闻奶牛”。
  做奶牛不容易,做“新闻奶牛”更不容易。记者们给自己编的段子:“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用”,笑中有泪,乐中有哀。
  在现有的新闻制度安排上,各新闻单位都不约而同地对记者实行以数量为主、以质量为辅的考核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新闻总版量÷写稿记者总数=记者工作量。
  每家报纸记者的工作量都不一样,基本上是两种:字数考核和条数考核。字数的任务一般是一个月一万字左右。完成了,才有基本的奖金收入,没有完成,只有底薪。连续几个月完不成任务,下岗。
  记者头上悬着一把时刻都会落下来的刀,每天操心采访写稿。进入新闻这一行,就穿上了“红舞鞋”,无法停止采写之舞蹈。有的记者说,天天要采访要写稿,写到最后连死的想法都有了,只是疲于应付了。
  其实,记者写稿与奶牛怀孕相差无几,都要孕育,都要生产,都需要时间,也都有个顺产、难产、流产的时候。写得顺手,一次性通过,那是顺产;弄了一通宵,一个字都没写成,那叫难产;历尽千辛万苦写完后,稿件给毙了,那叫流产。
  记者和奶牛一样,都要一胎接着一胎,连个喘息的时间都没有;记者和奶牛也不同,不管你肚子里有没有货,到时候必须生出个娃来,而且想要啥就得给他生个啥,啥时候要就啥时候生,一刻也不能耽误。因此,新闻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伤脑筋,少睡觉;省媳妇,费灯泡;喝白水,撒黄尿,一晚上写了条大稿,交上去就给毙了。”
  在现有的考核制度约束下,记者每个月码出万儿八千的字数,还是在生死线上徘徊,要想多得,必须多劳。有的记者每年见报五六十万字,如此高的“产奶量”,一定会让长眠九泉的历朝历代的老记们睡不踏实:这些奶是怎么产出来的?读者喝这些“奶”,会不会长出小石头来?
  不管怎样,看着这些“写稿王”的战绩,版面编辑会有一种安慰:稿件就像小母牛的奶,只要你用力一挤,总是有的。

  候鸟定律
  候鸟是指有迁徙习性、随季节变化有规律地来往于越冬地与繁殖地之间的鸟类。群体大,来去的时间、地点都很有规律,有固定的飞行路线、越冬场所、繁殖地与迁徙地。

  候鸟定律——每年都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版面,报道大量主题相同的新闻,有的稿件,只要换个时间和数字,照样可以发表。
  移民城市深圳,有一批闻名全国的“候鸟老人”。这些老人的子女在深圳,冬天他们从冰天雪地的老家来到深圳,来年春暖花开又飞回老家。
  或许是受到启发,深圳本地的退休老人,也生出了“候鸟”的习性。他们冬天到更南的三亚去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水。这些“候鸟老人”甚至推高了三亚的房价。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说,要把这些“候鸟老人”视为海南的重要财富,好好利用他们的智力资源。
  每年的冬春季节,报纸上一定会出现报道这些“候鸟老人”的“候鸟新闻”。第一次看到这类新闻的时候,很是关注。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这类新闻时,渐至麻木。
  这类的“候鸟新闻”,新闻界有个传统的术语叫“四季歌”。
  唱“四季歌”似乎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这类新闻在各种媒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几乎关联到所有的行业。
  农业报道中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工业报道中的“年初开门红,年中双过半,年底捷报传”。
  教育报道中的开学、放假、考试、毕业。
  节庆报道中的“三五”学雷锋、“五四”讲传统、“六一”爱儿童、“七一”祝建党、“八一”贺建军、“十一”庆国庆……
  还有各种固定的会议报道、大小长假的报道、各地大型活动的报道。
  就连组织、纪检部门也有这类“候鸟新闻”。春季下发“严禁公费旅游”,夏季下发“严禁公费出国”,秋季下发严禁公车私用,年底下发严禁突击花钱,春节下发严禁公款送礼。
  每年都是一种模式,季节更替中回响的都是相同的掌声,表现在新闻里就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四季歌成了媒体的保留曲目,被一代又一代的新闻人唱成了怀旧经典。
  燕子飞走了,大雁又来了,“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可是版面上、节目里依时出现的同题新闻却大量出现,“候鸟新闻”成了媒体的留鸟,记者写着写着就失去了激情,读者看着看着就失去了新鲜感,大家都迷失了方向,找不着北,变成一群“迷鸟”。
  四季歌还是要唱的,就像候鸟注定要迁徙,关键是要唱出新音,飞出新姿。鸟可以依时来回,人不是鸟,“雏凤清于老凤声”,“新记”应该超越“老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候鸟新闻”同样要与时俱进。

  三不问定律
  律师询问女证人:“你的年龄?”
  女证人:“我最讨厌别人问这个。”
  律师:“这是法庭,必须诚实回答。”
  女证人:“33岁零几个月。”
  律师:“究竟零几个月?”
  女证人:“129个月。”

  三不问定律——同行相见三不问:女士的年龄、男士的收入、报刊的发行量。
  要想知道一张报纸的实际发行量,除非你是报社的高层;如果你是报社的高层,说出来的发行量和实际的发行量又不是一个数字。难怪报社领导人都“虚怀若谷”,显得很“谦虚”。
  报刊发行市场的乱象别说外人看不明白,就是业内人士,也不一定说得清道得明。现在报刊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互相攻讦这种等而下之的方式,进而形成一种潜规则的平衡——别碰发行量,那是大家共同的痛。道可道,非常道。凡不可言说的,均应当保持沉默。
  报刊的发行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数据,却成为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它是一个长期困扰业内业外的疑团,至今此题无解。
  一家报刊的发行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家报刊的市场地位和社会声誉,也表明了它可以掌控大量的广告资源,是报刊的生命线。
  《中国新闻出版报》曾经以整版篇幅发表了该报记者的联合采访,标题是《对报刊虚假发行量说不》,文章以大量采访所得材料,展示了“虚假”的严重程度:
  发行量虚报的程度有的甚至可达到10倍20倍。如北京一家高档消费杂志,公开宣称发行量为44万册,而一家广告公司通过详细调查,发现连4万册都不到。上海一家财经类杂志,号称发行24万册,一家调查公司通过调查发现,该杂志在上海仅发行180册,在北京发行450册,推算结果是,全国最多1.8万册,虚报13倍之多。
  发行量真像婴儿的尿布,水分好多。
  此种状况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四部委曾联合发文,要求整顿报刊发行市场秩序。文件针对报刊市场价格战(报纸价格战和广告价格战)、虚报发行量拟定了5项措施。其中的“重锤”就是对11个城市的44家都市报进行发行量稽核。
  国外对发行量监管严格,有专门的机构定期稽核,如果发现报刊社虚报发行量,不仅会员广告主会拒绝在造假报纸上刊登广告,报刊社的发行人甚至要面临牢狱之灾。2004年2月,纽约《每日新闻报》虚报发行量,导致3人被捕。《香港虎报》也曾经因为发行量造假导致6名报社工作人员被捕。
  目前,国内报刊的发行量很多时候都是报刊自己说了算。有些书生气重的报刊负责人提出“可以不说真话,但是决不说假话”的自律要求。如果你要问发行量,他就一问三不知,其实也是如临深渊,如负泰山。
  人们经常把发行量与女人的年龄并列,可是一般人哪能看得出来?化了妆的女人和化了妆的数字都容易媚惑人。何况逢人短寿、遇货添钱是我们的古训,大家见面三不问,你好我好大家好。
  报刊的发行量和女人的年龄正是遵循这一规则。不同的是,女人年龄是越大越说小,报刊的发行量是越小越说大;相同的是,现代化妆术不独女人喜欢,报刊也有同好。

     推敲定律
  贾岛于驴背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改“敲”作“推”字,炼之未定,吟哦不已,不小心冲撞了当时京城长安的“代理市长”韩愈。韩愈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一锤定音,贾岛遂以此句名动京城。

  推敲定律:自己朝思暮想得出来的东西,最后还是别人说了算。
  记者写出来的稿件,好歹都有个标题。往往见报之后,改动最大的,就是标题。最不是自己的东西,也是标题。
  标题如网之纲领,刀之锋刃。标题像衣服的领袖,美女的明眸。常言道:“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读书看皮,读报看题”。总之,标题很重要。越是重要的东西,越不是自己说了算。
  标题的话事权在编辑,尤其是值班总编辑。冯印谱在《新闻标题制作100招》中讲了两个例子。
  (1)抗战胜利后,上海《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某晚值夜班,看见一位年轻编辑出于正义感,把一篇“中央社”的稿件扔入废纸篓。他随手捡起一看,原来是一篇国民党军方公祭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消息。徐铸成略一思索,在稿件上加了一个标题:
  戴笠精神不死
  然后把这篇稿件安排在要闻版上,跟国民党压制工潮和绑架学生等新闻处理在一起。这个标题既没有脱离原稿的内容,又有延伸和隐含的意义:虽然特务头子戴笠死了,但国民党的特务活动并没有随着戴笠的死去而消失。第二天见报,读者看了心领神会;国民党官员看了,哑巴吃黄连,找不出任何打压的理由。
  (2)在抗战时期,某地一个国民党县官天天叫嚷要老百姓“有人出人,有钱出钱,节衣缩食,支援抗战”。这年清明节,县官给他母亲扫墓,竟然利用职权动用车队浩荡出动,并在府上大摆宴席,还要当地报馆记者予以报道。老百姓怨声载道。报馆总编迫于压力,不得不编发扫墓消息,但他巧妙地制作了个标题:
  某某县长扫他妈的墓
  第二天见报,读者看了拍手称快,县官看罢七窍生烟。
  我值夜班,尤其重视标题。
  2006年5月28日深圳商报的头条是关于清华力合传感公司自主创新的新闻,这个公司就是“非典”时仅用一周时间研制出国内首台“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的那家公司。他们又搞了个新产品电子健康秤,成功叩开欧洲市场大门。
  记者的标题是:
  (主)深圳产体重秤欧洲受青睐
  (副)清华力合传感公司凭借自主知识产权,击败日本同行拿下欧洲庞大“体重”市场
  总编室主任刘晓博将主题改为“深圳体重秤称遍欧洲人”,我觉得“称遍”不妥,就在他的基础上改为“深圳体重秤‘衡量’欧洲人”,衡量有双重的含义,也准确些。还把副标题改为“清华力合传感公司凭借自主知识产权成功打赢狙击战拿下欧洲市场”,去掉了日本。该标题获得了当年的深圳新闻奖。
  2008年12月3日,深圳商报中国新闻版报道了金融风暴吹拂下,山西煤炭价格跌去一半,很多倒卖煤炭的人吃了大亏。开始的标题是:
  “煤倒”一夜之间变成“倒霉”
  我给改为:
  倒煤人成了“倒霉蛋”
  新闻标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记者也经常有对编辑改的标题很不满意的时候。但是,见了报,要改也无门了。
  回头看看韩愈“大编辑”钦定的字,似乎也有可以商榷的地方。其实,贾岛就是用“僧推月下门”也未尝不妙。譬如,这和尚若是月下散步,回到自家僧门又何须去敲,推门就是了。又如,倘若这厮是不守戒律的花和尚,在月色溶溶之夜私访尼姑或女施主,一敲,禅院深深,动静太大,总是不雅;一推,人神不知,尽在不言。

  苦李定律
  王戎是西晋“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自幼聪慧,风姿秀彻而身材短小。据说能直视太阳而目不眩。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苦李定律:众人一窝蜂去争抢的东西,到手来不一定是好果子。
  我国媒体工作者的任务,简要言之,其实就是两项:开展宣传和传播新闻。
  宣传工作中,规定动作比较多。一年有总任务,一段时间有重点,一周有报道要求,还有各种重大人物典型,这些都属于集体性活动。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一些自选动作也惊人地趋同,就是突发事件,所有新闻单位也都悉数到场,“诸儿竞走取之”。
  思维的相同相似,带来了结果的相差无几,以致网上有人戏言:
  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事情没有不瞩目的,会谈没有不坦诚的;反对没有不强烈的,交涉没有不严正的;完成没有不超额的;竣工没有不提前的……
  这就造成了现在千报一面、万网同源的困局。新闻没看头,读者不满意。新闻是社会的记忆,媒体不能成为伪记忆的流水线。
  如何攻难克艰?王戎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值得学习。
  诸葛亮一生谨慎,他的空城计让司马懿不攻自退;孙权草船借箭,让曹阿瞒喟然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历史上,每一个求异思维都能留下印记。运用到新闻上,也常能让人耳目一新,摘到好果子。
  新华社的好新闻《布谷鸟,你不要再叫了!》也是一个经典的案例。记者去陕西报道八百里秦川的夏收形势,收集了很多材料却无从下笔。第二天凌晨,他忽然听到布谷鸟的叫声,由此联想到民间关于布谷鸟催收催种的传说,联想到当今农民高涨的生产热情,联想到夏收夏种搞得又快又好,整个八百里秦川,小麦已割完,夏种已结束,布谷鸟,你还叫什么呢?于是就以布谷鸟为主线,生动报道了夏收夏种的形势,并含蓄地告诉那些反对责任制的人,在事实面前,你们不要像布谷鸟一样叫了。
  记者面对共同采访的新闻和共同的主题,不是不要行动,事实上,王戎也走到了现场。只是王戎在冷静地分析和判断后,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
  王戎的故事还有好多。和李子相关的还有一个,他家中有棵品种优良的李子树,王戎常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把李子的核统统钻破。这就是“王戎钻李”典故的来历。
  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只好听之任之。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

  邹忌定律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定律:听到的都是好话,看到的不一定是那么回事。
  面对记者,被采访对象各有自己的目的和诉求,记者对采访对象亦有自己的偏好和需要。
  在经济学的假设中,人都是理性的,人们采取一项行动都要在心里先盘算一下值不值。因此,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人们都会先考虑说还是不说,说什么或者不说什么。记者在采访完一个人之后,也有自己的结论:这个人会谈情况或者不会谈情况。所谓的“会不会”,其实就是被采访人说出的情况对完成采访任务是否有较大帮助。
  采访与被采访,其中满是陷阱。稍有不慎,就会掉到对方的“坑”里。从整体上来看,记者不是当事人,掌握的情况总不如当事人多。因此,在这种信息极端不对称的情况下,记者掉“坑”里的时候占多数。
  一些部门和单位为了某一件事举行新闻发布会,一些企业向社会推出新品举办的推荐会,由于信源单一,极难求证,记者和公众很容易“中招”。
  有一次,某省文物管理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的材料称,该部门经过千辛万苦,已全部追回近几年丢失的100多件珍贵文物,为此付出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避免了重大损失。当地几十家媒体陆续刊发了这条消息,唯独新华社的一名记者迟迟没有下笔。他越想越疑惑:追回的前提是丢失;如果管理严密,没有丢失,就无需如此劳民伤财去追回;那么,今天这一事实的背后是否昭示着该部门管理混乱,漏洞百出呢?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他立即着手调查采访。果然,实际情况如他所预料:仓库铁锁锈迹斑斑;气窗没有护栏,形同漏洞;珍贵字画被虫蛀、鼠咬,布满蜘蛛网……半个月后,一组三篇反映该部门严重管理问题的报道刊发,引起轰动。
  这个“弗如远甚”是一个典型的邹忌定律的例子。邹忌窥镜自视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暮寝而思之,他想明白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些人原因各不相同,但表现惊人的一致。如果邹忌不“望闻问切”,不进行多方印证,最后只能是盲目自信,这丑就丢大了。
  从“邹忌PK徐公”事件可以看出,邹忌不是糊涂蛋,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可是记者却不一定,有的记者是真糊涂假天真,大部分记者则是假糊涂真偷懒。毕竟,多方求证,费时费力,远不如你一个人说、我一个人写省事。

  无间道定律
  港产系列警匪片《无间道》以其紧凑刺激的剧情获得了观众的热捧。在《无间道Ⅱ》中,黑社会老大之一、男主人公倪永孝之父被杀之后,他二姐引用他们父亲的一句话说:“出来跑,迟早是要还的。”其后,这句话多次在影片中出现,将江湖恩怨、因果轮回演绎得淋漓尽致。

  无间道定律:跑同一个口的记者是一个圈子,今天你告诉我一条线索,明天我就给你一篇通稿,有事互相通知,有情况互通有无。犯此戒律者,圈内人共击之。
  “出来跑,迟早是要还的!”在道上跑的人都明白这个理儿,并不只有黑社会才这样干。只是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能是别人还你,也可能是你还别人;可能是预先还,也可能是事后还;可能是还好事,也可能是还不好的事。总之,一报还一报,理所当然。出来跑的代价,就是如此。虽无白马之盟,犯此,天下共击之。
  记者跑口基本上是按照政府的行业管理而来的,政府有多少个部委办局,记者就要覆盖多少,不能有遗漏。记者跑口的体制从何时起成型,已无从考证。但是,从国内到国际已然普遍存在,却是一种现实。
  在跑口记者中存在一种“结盟”现象,一个口形成一个圈子,同一个口的各报各台记者有事情,大家会互相通知,有信息大家会互相共享,甚至发展到轮换写稿子,代替领红包。入得这个圈,就要懂得这样做。你给我提供一条线索,我给你一篇稿件。今天你不告诉我消息,今后也甭想从我这里得到任何信息。
  互通有无是记者圈中维系友谊的基本纽带之一。刚入道的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两眼一抹黑,消息来源,人脉关系都要建立。入道第一步就要先拜码头,政府主管部门要拜,同行中的前辈要拜,并肩战斗的“牛”记者要拜,傍上这些大家高手,就可以省很多事。第二步就要投桃报李。自己跑到的消息,要透点给别人。如果总是要而不还,你在圈子中立不了足。如果有重大新闻你总是藏着掖着不告诉同行,你的名声就会在圈子中迅速烂去,你就成了孤家寡人,所有的门都会向你关上。出来混到这一步,就离完蛋不远了。
  造成这种“记者串联”现象的原因其实还在新闻单位本身。为了追求独家新闻,各个单位都制订了严格的处罚措施,每天的评报都把同城媒体作为假想敌,人无我有是应该,人有我无是漏报。经过长期博弈之后,记者就达成了一致,要报一起报,不报都不报,向前看,齐步走。在新闻生产线的前端,信息是互通的,在生产线的末端,各编辑部之间是封闭的。无形之中,就有了现在的千报一面、万网同源的格局。以致读者怀疑:所有的新闻是不是同一个编辑部编辑发布的?
  “出来跑,迟早是要还的!”如果内容雷同,人云亦云,最后一定会被读者抛弃。求活之道在于形成独特的风格。“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前任总裁和CEO安迪.格鲁夫的这一名言依然振聋发聩。

 

作者丁时照 高级记者、深圳商报编委兼经济新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