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课堂:革弊创新的教改构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58:18

角色课堂:革弊创新的教改构想
——平民教育家何志杰校长访谈

 

  题记:三生有幸,用冯巩的话说,“我失去了一棵歪脖树,却收获了一片大森林”。酷爱教学的我虽然暂时无讲台可站,却能时时感受北京师范大学的脉搏,还能经常与名家大师零距离。这不,刚刚参加完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的何校长,被我逮个正着……下面,是我与全国政协特邀委员、被誉为平民教育家的何志杰校长的一段访谈。


  梁恕俭:刚刚看了您在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的专访,能谈谈具体情况吗?
  何校长:央视网《华人频道》是一档立足全球视野,专为全球华人而设的栏目,致力于为全球华人构建国际教育平台,展示全球华人教育的国际形象。该栏目在央视网每日24小时用六种语言面向全球同步播出。


  梁恕俭: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专题中,您和另一位接受专访的魏书生先生好像各有侧重?您的主题是什么呢?
  何校长:这次专题,央视只邀请了我和魏先生。我谈的主题是民办教育的出路和角色课堂的构想。


  梁恕俭:“角色课堂”?我初次听说,您以前不是倡导“高效课堂”吗?
  何校长:角色课堂即角色模式,是把学习内容角色化,学习形式角色化,这是教育的二次革命,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即由传授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角色模式的四个步骤:①确立角色定位,②找出角色观点,③组织角色语言,④开展角色演讲。“角色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升华与细化,是更易操作,实效性更强的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


  梁恕俭:谈到改革,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中国教育服务中心的网站上,在介绍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时,放的分明是您在人民大会堂作主题发言的照片。看来,您和崔校长很像啊!
  何校长:我去过杜郎口中学三四次,对他们的教学改革非常赞赏。我提出的“角色课堂”也是一次颠覆性的、触及教改灵魂的彻底革命。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内容角色化,学习方式角色化。角色是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认定的过程。引进角色的目的是用角色去统摄知识,从而人文化探求知识,整合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深层潜能,使其想象力、创造性象原子弹爆炸一样冲破传统思维的桎梏,产生裂变,辐射开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激情。


  梁恕俭:您的这段演讲就充满了激情,我都快进入“角色”了,正在设想语文课该怎么上……
  何校长:我刚才不是讲过“角色课堂”的四个步骤吗?(①确立角色定位,②找出角色观点,③组织角色语言,④开展角色演讲)①②两步重点是读,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清知识结构,才能确立角色定位,也才能找出并找准角色观点;第③步是写,是知识的创造性运用;第④步是说。这样就把听说读写都统一起来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梁恕俭: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语文教学不还是“听说读写”吗?
  何校长:是啊,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不能背弃,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把实验的重点放在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这个关键点上。换句话说,角色课堂改革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流程,由先教后学改为先学后教,由教师致力于“讲”改变为致力于“导”。


  梁恕俭:先学后教,教师主导,这些提法都不陌生,但传统的教学行为都是师唱生和满堂灌,连我这么开通这么想教育创新的人都惯性地想搞“一言堂”,像杜郎口模式的那种“倒置”,一般老师是想也不敢想,不过,我听出来了,您的“角色课堂”堪称比杜郎口还杜郎口啊!
  何校长:杜郎口并非不可超越,高效是评判课堂模式的唯一标准。我们的角色课堂就围绕着高效:指导预学——激情展示——定向训练;各学科教师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做到有模式,但不唯模式。但是必须凸显高效课堂的精髓。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高效课堂改革的重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求知;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由委靡不振、无所事事,吊儿郎当转变为激情澎湃、昂扬奋进、只争朝夕。高效教师要做到“四凡四不”:1、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2、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3、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师不启;4、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讲。


  梁恕俭:您能否以具体的一节课来解剖麻雀,展示如何实施角色模式。
  何校长:比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这一课,可以让学生从春风、春花、春雨、迎春、赞春等视角进行“角色定位”,再分头从课文中去寻找“角色观点”(相当于传统的总结段意),第三步是组织“角色语言”,为最终的“角色演讲”作努力。而这个“演讲”,可以是“读”可以是“写”可以是“说”可以是“唱”……总之就是让学生展示他的所学所获。“角色”也可以大胆地假设,我是一株朱自清笔下的小草,或是花下的蜜蜂,或是天上的风筝,总之,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观察,全方位的观察就有了全方面的收获。语文教学相对容易进入角色,咱再从理科角色化问题来探讨。再次明确,一切皆角色,思路就会打开。比如地理课《城市结构》可以这样进行角色设想:以重庆、北京等城市为角色,自述区位,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区位特点逐一介绍,可与洛阳、杭州、西安等故都作比较,突出北京的政治文化优势。也可以环绕地球飞行的卫星、蜻蜓、蝴蝶等为角色,去俯瞰北京等城市的自然区位特点,还可以骑自行车环球旅行者的角色去介绍所去过的世界大城市的区位特点。还可以以四个不同区位特点的城市的对话的形式外加评论员的评论来开展综合性学习。


  梁恕俭:如此说来,这样的课堂不能唱独角戏,要发挥小组的作用,使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也不能由教师一人讲学生听换成学生一人讲大家听。是吗?
  何校长:呵呵,你领悟得很好。角色模式的精髓是学习内容角色化,学习形式角色化。角色是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认定的过程。要突出人文化,人文化探求知识,人文化建构知识,人文化创生知识。引进角色的目的使用角色去统摄知识,整合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要让学生的想像力、创造性象原子弹爆炸一样冲破思维的束缚,辐射开去,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激情。


  梁恕俭:您第二次提到了激情,我想,在进入角色的课堂里,学生想打盹难,想没有想像力更难!我想了解,您倡导“角色课堂”的初衷是什么?和杜郎口的区别又在哪里?
  何校长:我校今后培养目标不是培养能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而是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董事长、总经理和演讲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团队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不做知识的奴隶,要做知识的主人。我们和杜郎口的模式不同点就在于,他们是让学生复制知识,而我们是培养学生去创生知识。


  梁恕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想下周到您学校去听几节课,好吗?
  何校长:当然欢迎。我们的角色课堂模式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需要理论指导和媒介宣传。你是语文教学的有心人,创新意识特别强。你的光临肯定会相得益彰!


  梁恕俭:您这一说,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在憋屈的隧洞里蜗行摸索,像那干瘪的稻穗,像那失修的路基。
  何校长:角色课堂终于找到了突破的曙光,你簇新的理想,一定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