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货币太多卷走民财 百万存单10年后或不够买厕所(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15:39:38

内地货币太多卷走民财 百万存单10年后或不够买厕所(3)

2010年11月29日 23:46中国经济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70

 

“囤囤族”的“囤”心态

在北京工作的小叶每周都会打电话和在东北老家父母聊天,可是这次,妈妈却问了一个让她非常意外的问题。“我妈突然问我,什么是M2?”小叶说,“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电视上说,物价上涨是由于M2太多造成的。所以,我妈就特想知道什么是M2?能不能想办法让它少点?”

在东北的很多城市里,人们已经没有了储冬菜的习惯,因为现在即使是冬天,新鲜蔬菜的供应也很充足,价格也只是稍微高一些。可是今年,在很多东北城市里,很多市民又开始像过去一样,储存过冬白菜、大葱、土豆,晾晒豆角、豇豆。

“今年夏天的菜价和以前冬天的菜价差不多,那冬天得高成什么样子呀!”小叶的妈妈说。像CPI这种与物价相关的初级概念,小叶妈妈早已做到充分理解并熟练使用,但是日益难忍的菜价,“让我妈对于物价上涨更加敏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从去年12月开始,我国的CPI、PPI同比双双“转正”,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强的趋势日渐明朗。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0月的最新CPI数据:上涨4.4%。

“破4”之前已有预兆。实际上,我国9月份的CPI同比上涨3.6%,就已经创下了23个月以来的新高。

尽管央行在时隔三年之后首次再度加息,同时也连续抛储,但在泛滥的流动性推动下,农产品[20.20 -0.98%]价格依然如脱缰野马,其他各类商品也有“全面开花”的涨价态势。

11月2日,在国家发改委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的价格上涨。

物价压力陡增之下,11月21日,被称为“稳定物价国16条”的《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公布,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之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等七部委展开了遏制消费价格的联合行动。

公众的感受似乎比数字来得更要强烈。继前段时间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和最近的“糖高宗”、“油不得”、“苹什么”之后,土豆、鸡蛋、白酒、方便面、大米、棉花、羽绒服也纷纷加入涨价大军。

于是,“囤囤族”油然而生。某媒体刊登了一幅这样的图片:一名中年男子一次性购买了6桶食用油,于是网络人称“囤油男”。

“绿豆、姜蒜涨价的时候,报纸电视都说是有人恶意炒作,囤货提价,但是现在很多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都在飞涨,这肯定不仅仅就是因为有人炒作造成的。”一位自称早已加入“囤囤族”的80后说,“现在是否通胀,程度如何,不用看统计数据、不必听教授分析,自己已经可以明显感受得到了。”

但是,“囤囤族”们到底“囤”出多少收益?答案显而易见。套用流行的网络用语:他们囤的不是油,而是心态——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