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门邓氏族谱_邓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18:10

望江门邓氏族谱

 

 



序言


我族源始,与中国先秦时期流传的上古神话内容相同中国历史典籍中,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大多都带着原始社会母系时代的痕迹。即《吕氏春秋?恃君览》所称:“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在中国北方地区流传的先民传说中,“吞燕卵而有孕”、“履巨人迹而怀胎”等故事,都是远古母系社会“不知有父,只知有母”的反映。在无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我族起始也有这样的传说:上古远祖田氏“见明星坠地,践之而有孕”,以“生罗公”,又因所居地名而获姓氏“邓”。所谓上古时代以地名为姓,如扬雄以所居处杨树为姓、李白因所居处李树为姓,又有因职业为姓,如司马、上官等,亦同此。
但按照严格的历史学方法去溯源,我族的渊源可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黄帝姓公孙,取代神农而有天下,在位百年。黄帝的二十五子帝喾代颛顼氏而有天下,帝喾生契,契为唐虞司徒,封于商。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曹圄,曹圄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主壬,主壬生天乙,是为成汤。成汤是圣王,创立了商朝。自契至天乙,历经十四世。成汤传十九世,至小乙,小乙之子武丁,是个开拓型的君主,将商朝的版图大大的扩展。武丁占据着现在的河南省大部分,在汉水、淮水之间分封了很多小诸侯国。其间,武丁将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附近一块地方封给其叔父曼季,称其地为“邓”。曼季就在这块土地——颖川、昭陵之间立国,是为“邓国”。故此,曼季是邓姓的远古始祖。邓国立国自商至周,历时670余年,传至邓候吾离才正式受姓,因此,第一个以地名受姓的,是周朝的邓候吾离(即罗公)。
邓氏一族,古时有作为者亦众,三世进平公,曾事秦丞相;六世子周公,任过鄂州刺史;十一世玉辉公,作过将军;十二世邓禹公辅佐刘秀中兴汉朝,为第一重臣,被封镇国公、高密候,显赫数代,家族中被封候者29人,封公者2人,封大将军者13人,任州牧和郡守者48人,出过皇后2人;十八世富禄公,任镇国将军;三十五世兴公,居相位,后隐居并第一次编修族谱……如此业绩,我族应引以为荣。
明朝时,邓氏一族支,罗公第40 代孙原举公,由北方中原迁居福建省龙岩县,造炉置铁为业。至清代康熙时辛卯年,元泰公、元隍公携侄传火广(晃)公入四川,在内江建基立业,再立邓氏分支。后,传璨公一支至金堂县淮州望江门创业,再立分支。历经300余年,其中亦不乏有作为者,举人、进士(曾有“双斗桅杆”为志)、秀才、画家、书法家、副厅级局长兼高级工程师、大学教授、高级农艺师、会计师等,地方名流如绍鑫、绍鼎,时人尊为“金、鼎二王”, 绍鼎曾任淮州地方势力48社总舵主;泽武(柳宗)担任过淮州商会主席;邓作霖(勃宗)、俊生(栩宗)先后担任过淮州同兴乡长;志民( 宗)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期,作军校教官……其人其事,或褒贬难一,但皆非平庸,因有所作为而振响一方,极富声望。至今,我族已有174户(另:外迁居住58户),人口674人(另:外迁居住178人)。人口繁盛,至为可喜;经济落后,在社会各领域有突出成就者甚少,亦为可叹。
由于原修谱时间已久,社会变故过烈,族谱大多毁坏。年轻一代则因无族谱而常常询问长者,不得要领。重新编修邓氏族谱,事在必行。本族所望,我义不容辞,发动各方面努力,是有此修谱之举。本次编修所依凭者有三:内江师范学院生物系副教授邓维书提供的清代同治丙寅年内江木刻本;本地望江门邓世雄、邓世模提供的民国初邓纪(宗)武手抄本,三种谱本都有缺损,通过互相印证、互为补充,由我整理定稿。又通过德宗、世梁商议和收集有关情况,终成此谱。内江木刻本有云:“见公以下原定有班次,中元传家 文(丕)显绍 宗世维昭 延洪锡兆等字,业已传之世字辈矣。今于同治丙寅年(1866年),合族又续以:国永朝熙 纯仁克孝 泰运祥开 昌明炳耀十六字,继前嵌而开后嗣,不可不 定以立其规也。”此外,世模家藏手抄本还保留部分文字(嘉庆四年已未岁无射月,由文沛公及其侄光绩公主持、由候选县正堂简阳举人傅荣撰写),兹录于下:“……度有盛则或衰,携130余口出。散行四海,上继田瞻,号称范阳郡。朱夫人卒,将祖宅舍于六祖寺,耕者500人,马100匹,牛150头,全家器用,悉与寺僧。夫人卒于元始五年,葬于本寺西廊西,兑来龙丙向。此其源本之可溯也。夫人生天地,一脉之发衍而益远,有亲不能无疏,由高、曾以致于祖、考,而子、而孙、而曾、而玄,五服尽矣。外此皆曰族人,不有谱何以秩之?且不有谱何以联之?惟备其根由,载之于编。斯自一世而下,推之数百世,可以正也;自本世而上,溯之数百世,可以考也。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岂小补之哉?因著其始,序其世,其如在云。”望江门邓氏一族,现已传至延字辈,以后可合族商议,再续辈分。盛世修谱,是为传统;鉴往开来,以励后人。修谱不易,望邓氏族人珍视之。 

 

 

传灿公第六世孙 哲宗
公元二零零零年春 四川省金堂县淮州

附录:嘉庆年族谱本赞诗

恭赞 邓府贤世兄修谱 七言古律 简邑庠生 万里融拜题
闻说邓氏南阳历,谱系推衍犹可析。
其地其姓受维谁,曾见田俟为之锡。
从来人吉本天相,践星雷乳异寻常。
飞燕赤龙符厥瑞,还同电光与瑶光。
并溯名乡偕世第,西秀三卿古未替。
而今更有何所求,愿君瓜瓞绵绵继。

恭赞 邓府贤亲翁修谱 七言一律 金邑庠生 唐桂拜题
系衍闽中世泽煌,西来纂帙更生光。
诗书课后鸿声远,礼乐传家燕翼长。
溯脉常怀荣祖豆,寻支到处倩冠裳。
簪璎巨族畴堪拟,雨露旁流亦崇香。

恭赞 邓府贤东翁修谱 七言一律 中江庠生 曾应连拜题
君家世系肇南阳,枚策遗风并日光。
数典不忘桑梓地,探源还溯历官疆。
三长既备宗功析,五例先明祖更详。
更有国香超众品,行看晋赠嗣繁昌。 

恭赞 邓府贤世兄修谱 七言律二首 简邑庠生 傅荣拜题
近阅君家谱牒详,由来受姓起南阳。
当年盛烈标齐史,今日声名振蜀疆。
异相自能惊令尹,敏歆#宁#独姜,
应知祖德流衍远,瓜瓞绵绵世泽长。

东海功勋未渺茫,于今燕翼尚流芳。
一源发始开宏业,五子叠兴大垦堂。
已羡贻谋乘后远,继看继起迪前光。
从兹国器#明廷,献辉家乘百代昌。

一世
田氏母,周时田俟后祚之女也。居郁丹耀(?)州颜县安都乡治下里,又随父居住,游华阳宫,见明星坠地,践之而有孕,29岁生罗公。78寿而卒,葬居地之右边。
二世
罗公,田氏之子,字吾离,春秋时人。其始生也,关令尹相其掌而异其相。后居南阳,因其地而赐之姓,曰邓。遂为我氏发源之始祖矣。年15,徙居南阳之莘(新)野。其地东至京鄂(京畿),南至极贵堂,西至极腴田,北至凤楼桥。63岁而卒。
三世
进平公 罗公长子,室朱氏。事秦丞相,至秦始皇兼并筑长城,上疏秦始皇乞归,遂赐食采地。后十五年敕葬江陵县,坤山龙丙向。
四世
志敏公 进平公长子,室丁氏,汉高祖八年葬于昌府江夏县,甲庚向。生子五人,长子文升。
五世
文升公 志敏公长子,室李氏,生子五人。长子:子周。
六世
子周公 文升公长子,室尹氏,任鄂州刺史,生子三人。长子贵俦。
七世
贵俦公 子周公长子,室罗氏,生子一人:长钜。
八世
长钜公 贵俦公长子,室李氏,生一子。
九世
七郎公 长钜公长子,室罗氏,生二子。长子寿宗。
十世
寿宗公 七郎公长子,室李氏,生二子:壮,少一郎。
十一世
少一郎 寿宗公之子,室李氏,生二子,长子玉辉,位任将军。次子宝辉。
十二世
宝辉 少一郎次子,有堂高密候邓禹,光武中兴封为镇国公,室徐氏,生三子。长 
子冯公,为三闾大夫;次子熙;三子相。
十三世
相公 宝辉三子,室祝氏,生三子:良仁、良久、良佐。
十四世
良仁公 宝辉长子,室赵氏,生二子:罗郎、舍郎。
十五世
罗郎公 良仁公长子,室柳氏,生三子:张郎、俊郎、更郎。 
十六世
张郎公 罗郎公长子,室陈氏,生二子:武关、文一郎。
十七世
文一公 张郎公次子,室胡氏,侧室习氏,生三子:长子富禄为镇国将军,纪禄、则禄。
十八世
纪禄公 文一公次子,封为都巡大夫,室汪氏,生三子:永明、曾郎、愿郎。
十九世
愿郎公 纪禄公 三子,室赖氏、蒋氏,生一子:战儿。
二十世
战儿公 愿郎公之子,生一子:凤郎。
二十一世
凤郎公 战儿公之子,生一子:危郎。
二十二世
危郎公 凤郎公之子,室尹氏,生三子:魁郎、牛郎、度郎。
二十三世
牛郎公 危郎公次子,室何氏,生二子:金一郎、可郎。
二十四世
金一郎公 牛郎公长子,室马氏,生二子:学恭、学尹。
二十五世
学恭公 金一郎公长子,室杨氏,生二子:义宣、则宣。
二十六世
义宣公 学恭公长子,室陈氏,生一子:荣。
二十七世
荣公 义宣公之子,室乐氏,生二子:郁良、郁仁。
二十八世
郁良公 荣公长子,室姜氏,生二子:楚、玄宗;侧室甯氏生一子:世隆。

 

 

二十九世
世隆公 郁良公三子,室朱氏,生五子:节安、节温、节常、节岳、节周。
三十世
节温公 世隆公次子,室皮氏,生四子:永弼、永明、永元、子玉。
三十一世
子玉公 节温公四子,室袁氏,生二子:煊、荣。
三十二世
煊公 子玉公长子,室张氏,生一子:申郎。
三十三世
申郎公 煊公长子,室周氏,生三子:长子灵。
三十四世
灵公 申郎公长子,室张氏,生一子:舆;侧室伍氏生六子:群、楚、汶、庚、宝、早。
三十五世
舆公 灵公四子,居相位,因天下作乱,隐居灵山县修族谱。室罗氏,生一子:景源;田氏生九子:景德、景良、景方、景渊、景学、景照、贤舍、有仁。
三十六世
景源公 兴公四子,室毛氏,生三子: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
三十七世
千三郎公 景源公三子,室周氏,生一子:成可。 
三十八世
成可公 千三郎公 之子,室郭氏 ,生二子:仲荣、受宁。
三十九世
仲荣公 成可公长子,室丁氏,生五子:原亨、原高、原智、原信、原举。
四十世
原举公 仲荣公五子,室张氏、彭氏,生四子,官氏生一子,赖氏生三子,赖氏生四子。有子:友仁、友义、友德、友智。
(公号云峰,自明朝时,贸易至福建龙岩县小池黄畲,造炉置铁,生理旺盛。后数年,侄友兴、友旺兄弟来岩,与叔商议,迁居卓洋,置业成祖基,以为始祖宗支。)
二世 
友仁公 原举公长子,室罗氏,生三子:德昌、德隆、德员。
三世
德员公 友仁公三子,室陈氏,生三子:荷福、本高、本荣。
四世
本高公 号西田, 德员公次子,室陈氏,生六子:良济、良润、良清、良汉、良淮、良澄。
五世
良清公 号见岩 本高公三子,室林氏,生四子:仕奇(留福建龙岩)、仕烈、仕荣(留福建龙岩)、仕玉 
六世
仕烈公 号怀吾,见岩公次子,室刘氏,生三子:孟春、孟灵(回原籍)、孟秀。
七世
孟秀公 号明嵩,怀吾公三子,生于明万历戊子年十一月初三亥时,葬于倍畲蒲背,室廖氏,生三子:中伸、中佑、中位(入金堂)。
八世 
中伸公 号云山,明嵩公长子,大清乾隆已卯年,将骸骨搬川,葬于内江县。有三子:元昌、元发、元锦。 
中佑公 号孔 ,明嵩公次子,大清乾隆已卯年,将骸骨搬川,葬于成都北关外烂泥 沟,壬山丙向。室陈氏生子五人:元相、元康、元泰、元隆、元钟。 
中位公 号思立 明嵩公三子,生于崇祯已已年10月25日已时,卒谥慈慎。室陈氏,生一子(元松)。(大清乾隆已卯年,孙传灿回闽,将中位公、陈氏金骸迁川寄殡于成都北关外老虎林祠堂右边,于乾隆已亥年12月20日安葬于金堂县下四乡曹家坝,买唐姓土地。癸山丁向,有石碑界石为记。)
九世
(长房)元昌公 号周彻,云山公长子,室陈氏,生六子,鲁敬秀盛,有:万廷、万林、万升等。
元发公,号周瑞,云山公次子,康熙42年(1704年)由福建迁湖南长沙府善化县白水湾,康熙55年(1717年)由楚入蜀,居内江城(据内江版)。生四子:传述、传焕、传修、传德。 
元瑞公 云山公三子,室刘氏,生一子。
(二房)元相(兴)公 号仁一, 孔 公长子,室吴氏,生一子传见(号在田)。
元康公 号卫卿,孔 公次子室吴氏,生四子:传众、传臻、传起、传景。
元泰公 号临先,孔 公三子,室吴氏,生三子:传煊、传炳、传炎。
元隆公 号俊轩,孔 公四子,室廖氏,生一子:传琏。
元钟公 号俊爵,孔 公五子,(未入祠),室陈氏,生二子:传儒、传愈。
(三房)元松公 号永青,思立公之子,卒谥最庄,室黄氏,生五子:传火广、传煌、传炜、传灼、传灿。(已卯年,五子传灿回闽,将父母金骸来川,寄殡于成都北关外地名老虎林祠堂角边,辛山乙向,后安葬于金堂县下四乡地名蒋家山,买唐姓之地,辛山乙向,有石碑为记:元举公入闽创业立祖,以至九世、十世。大清康熙辛卯年,临先、淡轩、侄亮希、在田、光周、谙章等商议,将明嵩公蒸尝田税,卖银300两。至秋后,临先、淡轩、光周叔侄同入川至内江县,半耕半守至甲午年春3月,置买萧同有基业一所,在内江城内桂湖街,已山亥向。乙未年,众叔侄家眷悉入川。及辛丑年,叔侄同心建造明嵩公祠位。即附与润辉带下内江祠堂。至丙子年,将尝银买东乡进士村田业一处。辛已年,又镶近邻田地一处,共去银1500两。自甲子岁,川西叔侄亮希、智文、伦胜、光周、谙章、其华、光瑞、秀怀等商议,买得洪灿东屋基一所、成都北关外威凤山老虎林狮形吉穴。丁卯年,洪姓山场田地系谙章、伦胜顶买,各分其半。至戊辰年,叔侄商议立祠,因无蒸尝,后商议,照房丁灶三等派出银两,生放蒸尝,庚辰年正月动工架马造祠堂,三月初七上梁,26日安香火,以安孔 、思立、仁一、永清、俊爵诸公香火,奕世不得紊乱。再者,见岩公在湖南湘邑有蒸尝银数十两,叔侄入川时分蒸尝银十两至内江,协力生放,生利千有余两。至癸亥年,在内江县大街建祠基一所,以安岩公香位。此系先人有德,佑我后人。有能立志创业、光宗耀祖、丕振家声者,是也。是予之所愿望也。) 

 

 

十世(始入川)
传见公 号在田,仁一公之子,生于康熙已未年,室陈氏,生一子:家美;妾张氏,生二子:家成、家茂。
传儒公 号智文,俊爵公长子,生于康熙戊辰年12月26日,室张氏,生四子:家振、家扬、家撰、家挺。
传愈公 号伦胜,俊爵公次子,生于康熙甲戌年5月19日,室陈氏、继室陈氏,生二子:家洪、家兴。
传火广(晃)公 号亮希,永清公长子,生于康熙乙丑年8月11日,葬于成都北关外石子岭,钟形艮山坤向。室陈氏葬于金堂县来宝沱王家地界,生一子:家熊。
传煌公 号光周,永清公次子,(康熙已已年3月16日——乾隆已已年6月27日),葬于金堂县香炉山陈姓地界室陈氏,葬于老虎林祠堂右边,生二子:家鸾、家鸢。
传炜公 号谙章,永清公三子,(康熙辛未年11月11日申时——乾隆庚午年4月20日),迁葬简阳县新市铺龙形丙山,壬向兼已亥。室吴氏,葬于金堂县西江河,生六子:家蛟、家虺、家骥、家驯、家彪、家獬。
传灼公 号其华,永清公四子,(康熙甲戌年7月14日——?)室沈氏,生二子:家鹏、家明鸟。 
传灿公 号光瑞,永清公五子(康熙甲申年11月17日亥时——乾隆壬子年8月初10日丑时),葬于金堂县淮州自置山场,地名罗家湾,乾山巽向,谥醇正,有石碑为记。室赵氏,寄殡于成都北关外高饭店,后迁回合葬,谥勤慎。生三子:家鲤、家鲸、家鳌。
十一世
(长房)家熊公 号梦飞(康熙乙未年正月9日戌时——?),室陈氏。
(二房)家鸾公 号冠禽,光周公长子(康熙乙丑年12月8日亥时——?),室刘氏。 
家鸢公 号介羽,光周公次子(雍正壬子年3月4日辰时——?)。室陈氏。
(三房)家蛟公 号化龙,谙章公长子(康熙甲午年4月13日亥时——?),室蔡氏。
家虺公 号汝龙,谙章公次子(康熙丙申年11月14日辰时——?),室黄氏。
家骥公 号上驹,谙章公三子(雍正丙午年——?),室熊氏。
家驯公 号上驷,谙章公四子(雍正己酉年正月10日丑时——?),室傅氏。
家彪公 号豹林,谙章公五子(雍正庚戌年12月10日子时——?),室廖氏。
家獬公 号应斗,谙章公六子(雍正甲寅年11月10日已时——?),室叶氏。
(四房)家鹏公 号九万,其华公长子(雍正寅戌年2月7日酉时——?),室李氏。 
家明鸟公 号九皋,其华公次子(乾隆戊午年3月16日己时——?),室吴氏。
(五房)家鲤公 号云龙,光瑞公长子(雍正乙卯年2月3日寅时——?),葬于金堂县淮州,地名罗家湾自置山场,乾山巽向。室王氏谥慈庄、侧室林氏,谥勤正,皆合葬于公侧,有石碑为记。生一子:文澍。
家鲸公 号升龙,光瑞公次子(乾隆2年丁已岁10月14日卯时——道光乙酉年10月29日辰时),葬于宅后山场,地名罗家湾,辛山乙向。室洪氏葬同,谥慈慎,有石碑为记。继室李氏。生三子:文沛、文滨、文洲。 
家鳌公 号举龙,光瑞公三子(乾隆四年已未岁11月3日卯时——道光10年庚寅岁10月26日申时),葬于宅后山场,地名罗家湾,戌山辰向。室陈氏、继室张氏。有子:文淇、文云?、文涛、文津、文汉。
(内江本载:家拄、家墚公迁入金堂。)
十二世
(长房)文澍公 字甘霖,号雨村,云龙公之子(乾隆45年庚子岁4月11日戌时——同治6年丁卯岁7月25日戌时),室陈氏,生四子:光泰、光颜、光冕、光熙。
(二房)文沛公 字望若,号敏川,升龙公长子,国学生(乾隆24年已卯岁9月2日——嘉庆9年甲子岁12月9日辰时),葬于金堂县淮州自置山场,地名芝麻湾,庚山甲向,谥斐介,有石碑为记。室邹氏,继室黄氏,有子:光绩、光缙;光绣?、光绍、光采、光紫、光纬。
文滨公 字纯修,号云峰,升龙公次子(乾隆32年丁卯亥岁4月17日已时——?),室周氏,生子:光腾、光仪、光玉、光前、光珩、光容、光普。
文洲公 字泽屿,号于鸟,升龙公三子(乾隆37年壬辰岁7月28日未时——乾隆52年丁未岁4月20日午时),葬于淮州罗家湾,无传。

 

 

(三房)文淇公 字涓津,号绿竹,举龙公长子(乾隆27年壬午岁5月23日——?)葬于罗家湾,无传。
文云公 字若江,号益斋,举龙公次子(乾隆36年辛卯岁8月17日戌时——嘉庆9年12月14日卯时)葬于罗家湾,谥和卓,戌山辰向,有石碑为记。室贺氏,有子:光联。
文涛公 字松如,号响泉,举龙公三子(乾隆41年丙甲岁5月7日未时——?),室陈氏,生子:光琦、光琼。
文津公 号知义,举龙公四子(乾隆47年壬寅岁10月18日申时——?),室吴氏。
文汉公 字元润,号衍泗,举龙公五子(乾隆56年辛亥岁2月25日戌时——?),室孙氏。
十三世
光泰公 字阶平,号安宇,文澍公长子(嘉庆8年癸亥岁3月11日戌时——咸丰3年癸丑岁8月23日寅时)葬于自置山场。室刘氏,无出。继室蒋氏,生二子:显焯、显相。
光颜公 字美中,号孚亭,文澍公次子(嘉庆10年乙丑岁5月25日子时——同治8年庚午岁10月29日已时),葬于自置山场,辛山乙向。室傅氏,同葬。有子:显东、显楠、显权、显楹、显粱。
光冕公 字崇五,号秉周,文澍公三子(嘉庆12年丁卯岁7月29日辰时——咸丰2年壬子岁9月20日)葬与自置山场,辛山乙向。室孙氏。继室彭氏
光照公 字载和,号春阳,文澍公四子(嘉庆18年癸酉岁9月23日寅时——光绪癸未年9月7日戌时),葬于家鲤祖左侧。室李氏。继室贺氏。有四子:显高、显瑛、显兴、显伟。
光琦公?
光琼公?
十四世
显东公 光颜公长子(道光6年丙戌岁4月11日戌时——光绪25年已亥岁10月1日午时),寄殡。室蔡氏。有三子:绍宣、绍宽、绍宏。
显楠 光颜公次子(道光9年已丑岁1月2日丑时——宣统元年〖1909年〗已酉岁7月12日已时),室王氏。继室刘氏,生四子:绍芝、绍藩、绍蒿、绍荃。
显权公 光颜公三子(道光12年壬辰岁3月1日酉时——同治10年壬申岁4月芒种日),葬于自置山场。室段氏,生三子:绍清、绍贤、绍露;继室唐氏,生一子,唐氏(出姓)。
显高公 光照公长子(道光12年壬辰岁4月22日寅时——?)室邹氏,有子:绍翰、绍渭、绍泾、绍江。继室刘氏,生二子。 
显相公 光泰公长子(道光15年乙未岁8月7日午时——道光18年戊戌岁2月15日)。 
显楹公 光颜公四子(道光16年丙申岁7月27日酉时——光绪甲辰年正月19日子时)。室蒋氏,生三子:绍易、绍晴、绍愿。
显瑛公 光照公次子(道光17年丁酉岁冬月17日酉时——?),室唐氏,生子:绍揩、绍模、绍桢。
显焯公 光泰公次子(道光20年庚子岁2月24日戌时——光绪4年戊寅岁7月13日戊时)。室周氏,生二子:绍寅、绍枨。
显廷公 光泰公三子(道光24年甲辰岁正月2日丑时——光绪16年庚寅酸雨),室陈氏,生二子:绍森、绍柏。
显兴公 光熙公三子(道光19年已亥岁12月11日戌时——同治3年甲子岁4月19日寅时),葬自置山场。室李氏,
显伟公 光熙公四子(道光26年丙午岁9月4日己时——?),室史氏。 
显粱公 光颜公五子(道光20年庚子岁11月19日子时——咸丰6年丙辰岁),室廖氏。
显 公
显 公
显 公
十五世
绍宣 显东公长子(道光25年乙已岁10月29日申时——甲辰年正月15日子时),室萧氏,生二子:承宗、拳宗。
绍宽 显东公次子(道光30年庚戌岁2月11日寅时——光绪壬寅年9月23日申时)。室曹氏,生二子:俊宗、杰宗。 
绍宏 显东公三子(咸丰3年癸丑岁9月12日酉时——甲寅年3月1日已时),室张氏。
绍寅 显焯公长子(咸丰6年丙辰岁正月8日辰时——?),室易氏。
绍枨 显焯公次子(咸丰8年戊午岁11月27日子时——?)。
绍揩 显瑛公长子(咸丰11年辛酉岁4月23日已时——光绪14年戊子岁7月),室韩氏。
绍桢 显瑛公次子(同治3年甲子岁12月16日已时——?),室沈氏。
绍模 显瑛公三子(同治6年丁卯岁5月23日辰时——同治8年6月9日酉时)。
绍翰 显高公长子(咸丰元年辛亥岁润8月17日戌时——?)。
绍渭 显高公次子(咸丰7年丁已岁12月30日未时——光绪17年辛卯岁8月)。

 

 

绍泾 显高公三子(同治4年乙丑岁7月21日丑时——?),室张氏、室黄氏,生子:宽宗、云宗、亮宗、思宗、开宗。
绍江 显伟公长子(同治11年壬申岁正月29日未时——?),室周氏。
绍芝 显楠公长子(咸丰2年壬子岁11月10日卯时——?)。室吴氏(出姓);继室萧氏。
绍藩、显楠公次子(咸丰5年乙卯岁10月28日戌时——光绪17年辛卯岁8月8日戌时),室罗氏。
绍蒿 显楠公三子(同治4年乙丑岁7月21日辰时——1934年甲戌岁正月14日戌时),
绍荃 显楠公四子(同治7年戊辰岁7月26日戌时——1934年甲戌岁戌时),室李氏,生子:信宗。
绍易 显楹公长子(同治5年丙寅岁7月12日已时——光绪18年壬辰正月27日子时),葬于自置山场。
绍晴 显楹公次子(同治11年辛未岁冬月16日寅时——?),室王氏。
绍愿 显楹公三子(同治13年甲戌岁10月10日酉时——1922年正月24日已时),室唐氏,生子:庆宗、应宗。
绍淮 显高公四子(同治8年已已岁4月1日亥时——?)。
绍海 显伟公次子(光绪元年乙亥岁8月8日已时——?)
绍涪 显伟公三子(光绪3年丁丑岁10月21日戌时——?)。
绍美 (生 卒 ),室蒋氏,有三子:辉宗。
绍橘 (生 卒 ),室孙氏,有子:泽宗。
绍鲜 (生 卒 ),室 ,有子:敬宗。
绍月 (生于1861年6月15日,卒于1934年11月20日),吴氏,早卒无传,抚侄光宗;继室李常民。有子:光宗、启宗、哲宗。
绍二 (生于1886年冬月13日,卒于1949年8月18日),室孙氏,早卒无传;继室蒋氏。有子:光宗、元宗、宣宗。
十七世
攀宗 绍宣长子(同治10年辛未岁12月22日已时——1917年正月5日已时),葬于罗金山,室翟氏,生二子:世恩、世态。
拳宗 绍宣次子(光绪2年丙子岁3月26日戌时——?)室萧氏,生子:世惠、世应、世志、世聪。
俊宗 绍宽长子(光绪9年癸未岁5月6日未时——?)室邹氏。
杰宗 绍宽次子(光绪10年甲申岁8月25日己时——?),室杨氏。
辉宗 绍美第三子( ),室王氏、李氏,有子:世宽;女:淮清。
泽宗 ( 卒于1958年 ),室史氏,有子:世席。
敬宗 ( ),室 ,有子:世元。
光宗 ( )室钟素清,继室方禹文。有子:世星、世月。
元宗 ( ),室罗氏。有子:世亮;有女二:
哲宗 (1925年2月初四亥时——),1949年高中毕业,50年考入西南军政大学,51年至西南空军司令部气象处作统计员,55年转业从教,69年到成都第二纺织厂至退休。室王莉茜(1930年3月8日辰时——),51年高中毕业,从教至退休。有子:经纬、经武、经文;有女:筱微。杰宗 绍宽次子(光绪10年甲申岁8月25日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