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直—总裁班可以这样开场吗? _ 郑直的专家文章_总裁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0:47:19
郑直—总裁可以这样开场吗?       按语:承蒙若文老师的厚爱,郑直汗颜出乖露丑,原想把本文以邮件形式发到若文老师的邮箱,以求雅正。转念:何不公之于诸位专家老师面前,可用不可用或许都能点燃瞬间的灵感,若能如此,倍感欣慰;倘思想与文字过于拙劣而招致口诛笔伐,就只能请若文老师出山救驾喽!     开场白最忌讲费话。直到现在,还常常听见诸如:“真诚的友谊来自自我介绍,下面我为大家做个自我介绍,我姓陈,耳东陈的陈,名亚欧,亚是亚洲的亚,欧是欧洲的欧。意思就是冲出中国,飞越亚欧!”     记住:没有人对你的名字感兴趣。所以,介绍名字时最好诸如:“我就是传说中的周立波本人”之类。无论你笑还是不笑,至少观众笑了。当然我们的授课目标不是搞笑,但在开场前2分钟让观众的情绪兴奋起来,绝对是讲师赢得成功的第一步。     至于成功学课程里通用的那套按摩呀、跳舞呀也最好不用:大家嚼过的东西不要再包装成美食呈现给新时代的总裁们!     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吸引总裁的注意力和对你的高度关注与信任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知道总裁最想要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开场:     各位:决定经济向前发展的不是财富500强,他们只决定媒体、报纸、电视的头条,真正在GDP中占百分比最大的还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也不是少数明星式的CEO,而是更多默默工作着的人,这些人也同样是名不见经传,甚至文化程度、教育背景都不高,这些人中,有经理人、企业家,还有创业者。(这是德鲁克大师的话,但从你的嘴里说出来,就是你的话,这不是盗用,而是内化,别笑。你不认为这段话就是说给咱国总裁们的话吗?)     各位,我的课你可以不听,因为我讲课纯粹是为了出名;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认真听,因为为了出名,我挖空心思,生怕讲出来的不是精华。     我不是你们想象中罗列多种头衔的名流,但我喜欢钻研,所以我的观点经得起推敲。     我只是一个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创业者,我以自己的实践与大家感同身受!     自从创业以来,有一车皮的话要说,因为我知道,你最需要听。     你们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但你们有一颗菩萨心肠,自己借钱给员工发工资;    你们不是胸怀百万兵的将军,但你们敢于在战场上拼杀,有时还赤膊上阵;    你们并非家财万贯的富豪,但你们却选择艰难的创造,你们坚信希望就在前头;    你们不是弄潮的高手,但你们始终在风尖浪口,挑战自我极限,与命运奋力搏斗。     各位: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些成就,那你一定在帮助他人;    如果你还在成功路上奋斗,那你一定付出还不够;    如果你做的是职业经理人,那你一定要了解老板的心态。     大企业可以像中小企业一样运作;中小企业绝不可以像大企业一样运作。富人说,我视金钱如粪土,好;穷人说,我视金钱如粪土,酸。     年轻人不能谦虚,因为那样会显得不自信,会失去很多机会;    成功者不能骄傲,因为那样会变得太自大,会失去很多朋友;    稻子熟了后一定会低下头,没熟的时候就低下头那一定是要死了。     可口可乐,大企业,所以可以10年不赚钱将止咳药水似的可乐培育成世界最火爆的饮料,但我们中小企业亏得起10年吗?1年只怕就是“咬牙切齿”吧!    中小企业急需实战型的指导。当前,关于中小企业的研究,政府的人居多,制度上的居多,理论上的居多,而且大都是天上的云彩,我们凡人踩不上去。还有不少教授、培训师也想多多深入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又支付不出让人满意的报酬,只能望洋兴叹。     所以,各位知道我为什么要急着出名啊?就是很多急需指导的中小企业还不知道我,还不知道有个XXX(你的名字)十年磨一剑,能借给他们一双慧眼,做到自己能预防问题,并能够在专家协助下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一个2天的课程,用以上的时间来开场,应该不算多可也不算少了。在这个开场中,你说明了应该说明的:我是谁、我要讲什么、你们为什么要听我讲、听我讲的好处是什么。     有了一个漂亮的凤头之后,功夫全在猪肚里了(你的培训过程)。     总裁班的互动除了您安排的分组游戏、角色演练、案例分析讨论之外,应多以引发创新思维的历史故事、笑话链接、动物界的某些现象等进行生动借喻,讲课过程中,可以让总裁们多做深呼吸和鼓掌的动作,这是消除听众疲劳、提升能量的最好方法。尤其是您在阐述一个振聋发聩或完全颠覆式的新观点、新概念、新思路之后,立即让听众深呼吸。     比如您可以这样说:“如果你听了我的话觉得太吃惊、太震撼、太后悔自己以往的做法或者觉得听到得太晚了,请深吸一口气”;“听明白的请用掌声告诉我”。     深呼吸和鼓掌是提高人的警觉和能量恢复的捷径。绝对可以反复使用。     不详、不周、不当之处,欢迎各位老师积极批评、赐教!一并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