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把群众工作做到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6:17:20

把群众工作做到“家”

万应慧 2010年11月29日08:12   来源:《辽宁日报》 把群众工作做到“家”--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讲了一段很真切的话。他说,要把做信访工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必修课”、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检验民心向背的“大考场”,坚持领导干部接访、机关干部下访,真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

  家人,说的是亲情纽带,血肉相连;家书,说的是字字句句都用心,古人说家书抵万金,现在我们把来信当家书,就一定会特别在乎、特别关注;家事,说的是切身相关,没有小事,都是大事,都是生活的全部;家业,说的是要把群众工作当作最大的事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

  方向一转,情感定位就变了。当前的群众工作中,有些干部和群众是“对着”坐的,把群众的事情当作添堵的事,把群众来信当作添乱,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作给自己添麻烦。因为对群众缺少感情、缺少亲情,导致诸多问题“摁下葫芦起了瓢”,工作方法有问题,导致工作越做越不得民心。

  把群众当作家人,和群众共同面对,也难也不难。群众工作难在哪里?主要是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分配制度还存在一定问题,某些群众把怨气撒到基层干部头上。但我们应该清楚,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大家庭里,有矛盾不是问题,共同面对一个方向,解决问题就不难。

  四个“家”字,暖人心窝。事实上,没有群众以添乱为目的来找干部,如果不是有解决不了的难事,谁愿意跑来跑去?如果不是遇到了不平事,谁愿意折腾?从大的范围讲,这些真的就是“家事”,我们都有家,有爸也有妈,家人的事情解决不好,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到位。

  中医有个理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我们和群众的感情“不通”,就一定会有阵痛发生。有一个反面典型:江苏省盱眙县的两个农民因为征地补偿的事情去信访,被镇政府领导带回,竟然被要求交“信访保证金”,保证一年内再无类似上访行为才可以领回这笔钱。这说明,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在处理矛盾时并没有切实从人民利益出发,而是通过阻止、围堵等途径去解决问题,这不可能解决好。

  如何能“通”?“四家”工作法可以解民困、化民怨、聚民心,让群众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去。面对面交流,心对心服务。即便是历史遗留问题,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但只要我们与群众感情相通,一定会取得谅解。

  社会和谐无小事,群众工作无小事。心里装着群众,与群众心连心,把群众工作做到“家”,就一切都不难。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把群众工作做到家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简史 做群众工作要依靠群众 把工作当成学问做?--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龙新民:把江西党史研究工作做得更好--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听华国锋谈几件大事--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听华国锋谈几件大事--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唐山大地震--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唐山大地震--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地方党委领导人资料库--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宋太祖是怎样做群众工作的 多以“面对面”的方式做群众工作 哈哈,把10086服务小姐逼到家做饭 【新语新论】重视并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武器|把工作当学问做 【新语新论】重视并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武器|把工作当学问做 朝鲜日报 “生意精”中国做生意做到家! 成克杰:一个高级干部的毁灭--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青年毛泽东的“问题意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瞿秋白被捕和英勇就义详情--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陆定一:任期最长的中宣部部长--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共和国历史上的柯庆施--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共和国历史上的柯庆施--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杨尚昆家世略说--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