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没有“男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27:02
中国还有没有“男人”? [ 而今我谓昆仑@@@@ ] 于2010-11-27 14:14:27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中国还有没有“男人”?

  非洲黑哥们终于说出心里话:中国男人“弱”!

  2010年8月,从非洲回国整一年。一个话题在街头巷尾热议----“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由再次勾起在非洲时的一些感受。

  ……China弱夫!

  “东亚病夫”,曾经是外人强加在我国头上的国耻之呼。

  沧海桑田到今天,再也不是李鸿章泪溅龙旗于甲午时、不是梁启超痛心疾首呼唤少年中国时、不是孙中山痛感中国一盘散沙时、不是鲁迅先生决定拿起另一把手术刀来医治国民性之时,旧中国的那一切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再也不是“病夫”了。但是,我们是否已经成了真正的强者了呢?

  都说强国必先强种,一国之强弱完全根植于国民之强弱。对此,有几件事让我难以释怀。

  在我工作过的两个国家的代表处里,都发现一个共同现象,就是外籍员工(包括当地黑人与西方白人)基本上没有戴眼镜的,而中方员工基本上没有不戴眼镜的。外方普遍强壮而有力,中方则基本上都斯文而孱弱。就连同样矮小的韩国人,也显得结实精壮得多。

  周末,我们常常去大学校园里打篮球。在球场上,我们根本无法和肌肉发达个子高大的当地男生分庭抗礼,一般都是各玩各的。终于有一次,我们和该校女校队邂逅,于是进行了一场友谊赛。上半场上还能势均力敌,但下半场时体力急剧下降,一直被对方压着打,场面很是难堪。别忘了,我们可全是二三十出头的男生,而对方全是女流之辈啊。

  无独有偶,还是篮球赛。我回国探亲时,村里搞了场比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组被四五十岁的中年组打得落花流水,还是体力跟不上。

  不久,“十五年的较量”再度引起关注。19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了中国教育界。在那场较量中,无论是体质还是精神意志,中国孩子都输给了日本孩子。15年过去了,通过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比较,发现许多问题反而较当年更加严重,不仅在体力上,尤其在精神意志上。而这15年来,从“80后”到“90后”,中日青少年有过许多次“较量”,但我方始终未走出“失败”的阴影。

  虽然我们在奥运会金奖牌榜上的排名那么可观,但青少年状态如此,我国能言强乎?

  温文而软好欺负,曾经是我们留给西方白人一百多年的印象,现在,不幸让远远落后于我们的黑人也有了深深同感。不知什么时候,他们都知道欺负中国人没后顾之忧,往往风险很低,获利却甚丰,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于是,不仅劫匪爱抢劫或绑架中国人,就连官方也经常敲竹杠。隔不久,就会突然袭击我们集体租住的别墅公寓,以查签证为名把所有人拉到移民局去,不管有无签证以及是否过期,最后都要拿钱去赎人。尤其奥运会前夕国内清理黑人签证,不少国家都进行了报复似的处罚。而我们也只有老老实实的反复去交罚金或赎金,总是一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样子。

  每当我们同胞进出飞机场时,从门口保安、安检、托运行李处,到查验签证的移民局官员,都公开的要我们孝敬小费或东西。尤其在离开非洲回国的那一次,被移民局的官员直接敲了100多美金,大有“此路是我开,留下买路财”之势。一度,我还以为这是当地风俗使然。但有几次,当我被阻拦盘剥时,却发现不断有白人从旁边昂首挺胸的经过,黑人却都点头哈腰的极其礼貌,没一人敢开口强要东西。我才意识到,这其实更是民族心理优势的问题。

  因为西方人殖民了他们几百年,因此直到现在都还心虚气短。而对我们之所以如此猖狂,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国家印象让人如此,和政府的表现也不无关系。国家名片,是由军事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工业产品、商业品牌、国民言行、政府表现等综合铸造的。有时候,我们格外盼望能听到娘家政府在国际上发出强硬的声音,但听到最多的,仍然还是“深表遗憾”、“密切关注”,最多不过“严重抗议”罢了。

  坐在归国的飞机上,想起这一切,想起一代又一代的“陈真”还在荧幕上挥舞着拳头义正词严的吼道,“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不由感到自欺欺人的好笑。这锋利的拳头,这玄乎的Chinese 功夫,这遍布全球的“中国制造”,以及这日益上升的GDP排名,都无法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强者。

  强国必须先强种,只有民强才能实现国强。大不等于强,富有时候只是意味着肥,鸦片战争时,我国的GDP还是世界第一呢。必须强壮又必要的强硬才是真的强大。刚自为柱,柔自为束,当我们彻底改变了这积文积弱好欺负的形象,才有资格言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