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追问与华君武的道歉- (一点飞鸿影下 的分类目录 [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23:44
钱学森的追问与华君武的道歉
2010年08月24日 15:42:33  来源: 东方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中国的大师不多,所以大师的遗产格外珍贵。而大师西逝,留下的遗产究竟是什么,却往往出人意料。
比如钱学森,都知道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所以驾鹤之后,一般的预测,都以为他的遗产,要么是当年冲破封锁,远渡回国,要么是“两弹一星”,保国之功。然而谁也不曾料到,钱学森西去之后,留给人们最大的遗产,却是那著名的“钱学森追问”。
钱学森的追问,翻来覆去只是一句话,那便是温总理六次看望病榻上的钱老。他都是同样的追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就在钱老去世前两个月,温总理最后一次去看望他,“我认为这是他头脑最清楚的一次,他还在讲这一点”……
面对一国的总理,钱学森的六次追问,直指中国的教育制度,更直指中国的人才环境,击中了我们“现在”的一个要害、一大软肋,所以锋芒毕露,所以振聋发聩,所以惊起了一个民族的再思考、深思索。在这个最大的问题上,钱老的“头脑”那样“清楚”,对于国家的忧患甚至超过当年领军“搞一点原子弹、氢弹”——这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是最深沉的爱国情怀和理性思维。
又比如说华君武,都是他具有杰出的批判精神。漫画80年,创作近万幅,讽刺过老蒋的独裁,针砭过后来的官僚。然而华老撒手西去,人们最感怀的,竟然不是他一生的“匕首和投枪”,而是他晚年“不断的道歉”。
例如1980年,为浦熙修这位“女将”举行迟来的追悼会,华君武没有送花篮,也没有写挽联,而是给治丧方写了一封公开信,专门为23年前讽刺浦熙修的那张《犹抱琵琶半遮颜》作出深深的道歉。又例如北京为他举办盛大的漫画展,华君武在序言中,坦荡写到,我画了不少错误的漫画,伤害了不少同志,并特别为胡风、丁玲、艾青、萧乾等人落难时自己曾“落井下石”而公开道歉。“每开一次画展,就要道歉一次”,成为华君武晚年的规律。
华君武的“道歉”也是一种批判,而且是更深刻的批判。这是一位终生讽刺别人的漫画大家,对自己的解剖,对自己的“批判”。这种批判,比之华老八十年间万幅漫画的针砭时弊来,更为深沉,更为痛苦,也更为不易——有几个“大家”,在盖棺“论定”时,面对“一世英名”,而愿意说一说自己的“走麦城”呢?有几个“泰斗”,在说起当年的“落井下石”时,能够既不闪烁其词,又不文过饰非呢?“批判”自己,确实是最难得,而如果没有一种自我解剖的精神,怎么能说是“战斗的和批判的”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华君武晚年的“道歉精神”,比之他的万张漫画来,也许更加入木三分,更加触及灵魂的深层,所以人们在怀念华老的时候,说的最多的,竟不是他的《永不走路,永不犯错》和《杜甫写检讨》,而是他晚年的“反复道歉”——因为这,才是一位漫画大师真正的“批判精神”。
钱学森的“追问”和华君武的“道歉”,放在一起,并不是风马牛。对于我们的大师,真正留给我们的“遗产”究竟是什么,千万不要搞错……(司马心)
搜索更多钱学森 道歉 的新闻
钱学森之问与钱伟长之答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总有一些大师在静默中生长
从大师故事感悟教育真谛
但愿“三钱”别成大师的句号
人文+科学,方为大师情 10-11-25郜毛德图书馆
悲伤...从下雨开始...... 10-11-25郜毛德图书馆
我的思念在你心里微不足道 10-11-25郜毛德图书馆
三点 10-11-25郜毛德图书馆
离别的太多 10-11-25郜毛德图书馆
猜猜我有多爱你 10-11-25郜毛德图书馆
色彩心理学 设计师必看! 10-11-25一点飞鸿影下

热点推荐
中国饮酒之各类型分析 男人如何摸顺女人的情绪 组图:奥巴马的图片人生 人生经典感悟 近年频发泄密事件 谁在... 打工与创业的区别 做菜小常识 用西方思维遣词造句 12种电话短信诈骗方式 说给女孩听,说给男孩做... 感动人世间的10张照片 中国最美的八大瀑布_图... 100道最常见的家常菜... 三个有趣的心理实验和5... 各种鱼的做法大全 [学英语]美国图书馆有... 世界上最著名的24句“... 中国高校10大荒唐事件 男人处世的六种范型―《... 实例图解:摄影基本功训... 恢复高考30年(六篇) 深度思索——中国教育走... 高考作文 香港大学的面试题 解读中国城市里的教育迷... 海艺事件质问:谁制造了... 高考爆笑答案 高考志愿填报全攻略02 有多少“罗彩霞”可以重... 这就是1978年首次恢... 高考从1977到200... 告诉你今天的学生怎么想
上一篇:1949:郭沫若最无耻的一篇文章
下一篇:看了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不禁为现代教育而哭!
 我也要收藏       复制网址发给朋友    (一点飞鸿影下 的分类目录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