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六】心性篇【七】体道篇】(283--37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50:57
菜根谭【六】心性篇【七】体道篇(283--375) 二八三、富多炎凉 亲多妒忌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译文】炎凉冷暖的世态,富裕显贵人家更是胜过于贫穷微贱人家:嫉妒猜忌的心理,骨肉至亲之间尤其狠毒于外界的陌生人。这种场合如果不能以冷静态度面对,以平和之气控制,很少不是终日停留在烦恼氛围中了。

  【注解】

  炎凉之态,炎凉,喻人情势利,反复无常。见一六三【注解】。炎凉之态指炎凉世态。指亲富疏贫的势利现象。元·乔吉《折桂令·高敬臣病》曲:“儘汗漫羈情,炎凉世态。万象蜉蝣。”

  富贵:富裕而显贵。见○○五【注解】

  甚: <形>本义异常安乐。《说文》:“甚,尤安乐也。”徐灏注:“甚,古今字。女部。'乐也。’通作耽、湛。《卫风·氓篇》:'无与士耽。’《小雅·常隶篇》:'和乐且湛。’皆甚字之本义。从甘匹,会意,昵其匹耦也。”〈副〉极端,极其,非常,异常。〈动〉 超过,胜过。甚于(超过),《论语》:“甚于水火。”皇疏:“犹胜也。”

  贫贱:贫苦微贱。《管子·牧民》:“民恶贫贱,我富贵之。”

  妒忌:亦作“妬忌”。因别人比自己好而忌恨。《诗·召南·小星序》:“夫人无妬忌之行。” 郑玄笺:“以色曰妬,以行曰忌。”

  骨肉:指身体。《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復于土,命也!”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见二六七【注解】

  狠:〈形〉本义犬争斗声。又指凶狠,残忍。

  外人:他人,别人,没有亲友关系的人。《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外面的人。晋·陶潜《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当:〈动〉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说文》:“当,田相值也。”面对着。《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冷肠:谓心肠冷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此处当冷静解。

  御:〈动〉本义驾驶车马,也作“驭”《说文》:“御,使马也。” 控制,约束以为己用。

  平气: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尹知章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郭沫若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谓使心平气和。

  鲜:〈形〉非常少,很不多。《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日坐烦恼障:日,终日。坐,居留,停留。《说文》:“坐,止也。从土,从畱省。会意。土所止也。此与留同意。”烦恼障,佛家语,谓坚持我执,丛生贪嗔,而为解脱之阻碍者。例如贪、嗔、痴、慢、疑、邪见等都能扰乱人的情绪而生烦恼,在佛家来说这些都是涅粱之障,故名“烦恼障”。《佛地论》:“身心恼乱不成寂静,名之为烦恼障。”日坐烦恼障即“日坐愁城”,愁城,比喻处于愁苦的包围中。天天都处在愁苦的气氛中。清·高咏(公元1622—1685年,字阮怀,号遗山,幼有“神童”之誉,其学无所不窥,诗书画世称“三绝”。)《致颜逊甫书》:“缘贫病交侵,日坐愁城苦海故也。”

  【评语】

  人在没有得到一种东西以前便会以这种东西作为奋斗目标,而有了这种东西便有了利益之争。“共患难易,共富贵难”,贫穷之家患难相助反而很重骨肉之情,富贵之家往往为了争权夺利而父子交兵或兄弟阋墙。关于此点,我们可从历代的宫廷斗争中得到明证。例如汉武帝就曾在长安城内跟自己的太子大动干戈,最后竟把太子逼得走投无路悬梁自尽,追究其真正原因也莫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又如武则天为了篡夺大唐天下,竟然不惜谋杀自己的亲生子女。还有历史上的贡英主唐太宗,由于自己是次子而无法继承大统当皇帝,竟狠下心肠用毒辣手段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兄和亲弟。尤其最残酷的是隋炀帝,自己虽然已经被册立为太子,可是为了急于当皇帝掌握大权,竟然不惜背逆伦常谋杀亲父隋文帝而即位。二十四史中这样的事例随处可见,都是“炎凉之态富贵基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狠于外人”的典例,所以我们处于骨肉至亲之间要特别重视出于天性的骨肉亲情。富贵的人与贫贱的人两相此较,按人情的动态来说,富贵的人反而比贫贱的人不好。富贵的人为了求自己的名利,逐渐的转移情感,趋向于利益的方面。对无利的方面,人情就淡薄了。总而言之,他的情感是随著对方而变动的。反之,贫贱的人情定没有什么变动的,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以一样的态度来待人接物。所以,贫者比富者的人情还厚重。按理说,应是富者的人情厚而贫者要来得薄,事实正好相反。难怪孔子会慨叹的说:“为仁不富,为富不仁矣。”嫉妒别人的长处和幸福,在父子骨肉之间,比一般人还要利害。照理说,应该骨肉之间互相祝贺幸福才是,更应当以喜悦的心情来赞美彼此的长处才是。事实却不然。对于旁人的幸福和长处并不关心,对于亲族之间有了长处和幸福反而嫉妒,念念不忘,耿耿于心。这样说来,真是非常不幸。当人们遭逢了这种场面,必定也会以冷静的态度平心静气的处理,如果这嫉妒之念不除,必定每天生活在烦恼中。如此现实,的确需要人们提高修养水平,用理智来战胜私欲物欲。否则亲情何在,富贵不保。

 二八四、分清功过 勿显恩仇

  功过不容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译文】

  功绩过错不能容纳少许混淆,混淆就会使人怀有疏惰隳落的心意;恩惠仇恨不可表现得太鲜明,鲜明就会使人引起携隙贰心的志向。

  【注解】

  功过:功绩与过错。晋·葛洪《神仙传·西河少女》:“入人家,即知其家先世以来,善恶功过,有如目击。”

  不容:不能容纳;不能宽容。《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邢昺疏:“君门虽大,敛身如狭小,不容受其身也。”不允许。《左传·昭公元年》:“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惰隳:惰,〈形〉本义不恭敬。《说文》:“惰,不敬也。”懈怠,懒惰。《广雅》:“惰,懒也。”疏惰,疏懒,懒散。《北史·序传·李仲举》:“吾性本疏惰,少无宦情,岂以垂老之年,求一阶半级?”隳,〈动〉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汉·贾谊《过秦论》:“隳名城。”隳落,毁坏和失落。《文选·潘岳〈西征赋〉》:“寮位儡其隆替,名节漼以隳落。”李周翰注:“隳,废也。”

  携贰:离心,有二心。《国语·周语上》:“其刑矫诬,百姓携贰,明神不蠲。” 韦昭注:“携,离;贰,二心也。”指怀有离心的人。《后汉书·公孙述传》:“发间使,召携贰。”携隙,犹嫌隙(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恶感、仇怨。《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宋书·何承天传》:“去岁三王出镇,思振远图,兽心易骇,遂生猜惧,背违信约,深搆携隙。”贰心,异心;不忠实。《左传·成公八年》:“是以诸侯怀德畏讨,无有贰心。”

  【评语】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别人的人,在待人方法上有两条原则,即对人要功过分别清楚,这两者不容混淆,赏罚要分明。功过混淆赏罚不明,如果有功的不赏、有过的不罚,那些奋勇不惜性命的人们,虽然建立功劳,也得不到名誉与升赏,自然就起了怠慢的心情,不再忠于职守了。其次,说到恩义与仇恕不可分得太开。领导别人的人如果恩仇分得太开,有恩的人就对他好一点,对于有怨的人就冷酷无情。这样一来,部属无论如何忠实尽职,也得不到上级的欢心。久而久之,起了贰心而背叛激变,这都是基于私情之一念,致使部下不忠。从领导者来讲,固然需要“恩威并用”,同时必须功赏过罚。赏罚是使人努力的诱因,一个丧失工作诱因的人,他的工作情绪必然不会高昂。假如是一两个人这样还不要紧、万一群体也如此,这个集体乃至社会必然要陷于不进步的停顿状态,所以赏罚又是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历朝皇帝打天下,哪一个不是以论功行赏作为调动文臣武将积极性的手段呢?就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讲。不论是做官还是一般人的交际,还需要克己,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恩怨分明本是做人的原则,但在这里需要忍耐,其目的就是分清功过而勿显已之恩仇,以便使大家能为一个共同的事业团结一致。 

二八五、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译文】

  罪恶忌讳隐藏,善事忌讳显扬。所以罪恶显露的人灾祸浅,而隐藏的人灾祸深;善事显露的人功劳小,而隐藏的人功劳大。

  【注解】

  恶:<名>本义过失。《说文》:“恶,过也。”泛指一般罪恶。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恶积祸盈。”

  忌:<动>本义憎恨。《说文》:“忌,憎恶也。”禁忌,忌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公室卑则忌直言。”

  阴:〈名〉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说文》:“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隐藏的,不露在外面的。《左传·僖公十五年》:“阴血周作。”

  阳:〈名〉本义山南水北。《说文》:“阳,高明也。”〈动〉外露,显露。《庄子·达生》:“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通“扬”,举起。《诗·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阳阳。”王先谦云:“阳为扬之假借。”

  显:<名>本义头上的装饰品。《说文》:“显,头明饰也。”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动〉显露,公开。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评语】

  做恶事忌讳隐藏,所谓“阴恶是大恶”。做善事忌讳显露,所谓“阳善是小善”。人不能做坏事,做坏事而损人利己,会让人憎恶,有的事不论对他人或自己都会造成极大灾祸。一般来讲,做在明处的坏事人们看得见或许还可以预防弥补,凡恶事显露于外的人,则众目所视十手所指,其恶行不得扩张,所以为祸尚浅。做在暗处的坏事更讨厌,让人防不胜防,这种阴坏的危害更大。如果人做了坏事还隐藏起来,觉得十分得意,他就加深罪名终至身败名裂,所以为祸更深。一个人从哪个方面讲都不应做坏事,而是应该抱着为善不求名的态度。行一点善而做好事不是为了宣扬吹捧,至于别人宣扬是为了推广这种精神,自己宣扬则失去了做好事的目的。这种好事方客观上是有益的,在主观上过分宣扬则表明是动机不纯;从做人角度看,等于伤害了受惠者自尊心,反而表现出一种沽名钓誉的卑鄙心理。做善事喜欢显露于外面,使人家知道,功德是小些;在暗中做的善事,功果反而很大。这个道理很奥妙,只有佛家的道理才能够解释清楚。所以说,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帮助别人应是全身心投入,默默地奉献。 

二八六、以德御才 德才兼备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译文】

  道德是才干学识的主人,才干学识是道德的奴隶。只有才干学识没有道德,犹如家庭没有主人而奴隶当家了,有多少不是精灵鬼怪为所欲为。

  【注解】

  者:〈助〉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礼记》:“仁者,天下之表也。”

  用事:当权、执政、行事。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灵、献之世,阉宦用事,羣姦秉权。”

  几何:犹若干,多少。《诗·小雅·巧言》:“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马瑞辰通释:“尔居徒几何,即言尔徒几何也。”

  魍魉:泛称山川木石的精灵怪物,鬼怪。《孔子家语·辨物》:“木石之怪曰魍魉。”

  猖狂:谓随心所欲,无所束缚。《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成玄英疏:“无心妄行,无的当也。”狂妄而放肆。唐·刘禹锡《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躯;猖狂之徒,聆圣泽而悛性。”

  【评语】

  道德需要意志长久磨练,需要静心思考体味,需要在生活中慢慢一点一滴地养成。人们总以为在最关键的时候才可以表现出品德的高低,于是生活中人们不重视品德的事很多,人们更重视的是眼前的利益。其实人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才智,同时也不可不修养自己的道德,两者都极重要缺一不可。假如用才学和道德两相比较,那道德就如同才学的主人,而才学就好比道德的奴仆,所以一个有才学而毫无道德的人,就等于是一个“年头不济奴其主”的家庭,这种家庭往往是奴仆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最后很可能导致家败身亡。一个人所以会持才傲物,就是他没有道德修养的明证。也就是他没有道德修养,所以他只知一味持才逞能任意妄为,可见国家用人行政必须重视才德兼备的人。商品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准似乎在下降,但社会对个人的道德要求却越来越高。如诚信、意志、忠恕等等。有的人喜欢猜忌,有的人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有的人喜欢两面三刀等等,这样的人再有才能谁又敢放心的使用呢。才能稍差但乃有德之士,不妨用他的德来补才能之不足,将不至于像有才能却缺乏道德的人,把一切的事情弄坏了。 

二八七、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锄奸杜,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译文】

  铲除邪恶杜绝使心用倖的小人,要放他一条出路。如若使得他没有一个地方容身,这就好比堵塞老鼠洞穴,一切出路都堵塞殆尽,那么一切好东西也都被老鼠厮咬破坏了。

  【注解】

  杜:当动词用,堵塞,《小尔雅·广诂》:“杜,塞也。”关门,封闭, 《史记·李斯列传》:“强公室,杜私门。”

  倖:通“幸”,亲幸,宠爱。《后汉书》:“宠遇甚盛,议者讥其过倖。”贪图,企图。明袁宏道《送江陵薛侯入觐序》:“自古国家之祸,造于小人而成于贪功倖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喻用手段谋取更高职位的人。使心用倖,用心机。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早起晚眠,吃辛受苦,也不知瞒心昧己,使心用倖,做下了许多冤业。”

  去路:去的地方,出路。清·李渔《比目鱼·赠行》:“山中虽好,不是久住之乡,还要替他想个去路。” 

  【评语】

  奸佞邪智之人侥幸以图上进,为了防止这种弊病发生,在建立法制这方面务必讲求严厉。然而,实行起来又必须求其宽厚。在除恶务尽的原则下,又不能不网开一面。常言说:'穷寇勿追,投鼠忌器。’总要放他一条生路,叫他自己逃生。不然,如同捉鼠而阻塞了一切洞口,穷急反噬,一切器物反而被破坏光了。所谓“穷寇勿追”,是为了防止困兽之斗,垂死挣扎,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事不能走极端,必须一切都采行中庸之道才行。或者是为“投鼠忌器”,想打老鼠又怕把东西打坏,比喻做事有所顾虑,担心适得其反吧。这不是说落水狗不能打,坏人因其垂死或势败而可原其所恶。凡事勿走极端,总要合乎中道适可而止。在具体的事上存在着具体的解决方法,对坏人和坏事都应当加以区别。生活中,好事和坏事、好人和坏人有时是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因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一物降一物的法则下生存。例如毒蛇有害可对人类对植物也有贡献,特别是对森林的贡献更大,因为毒蛇在森林中经常捕食松鼠,可是多年来人们大量捕捉毒蛇,结果使森林的松鼠大为猖獗,而把大部分树木啃食得遍体鳞伤,对自然资源造成莫大损失,因此生物学家特别把这种情形称为“破坏生态平衡”。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猎人打雀湿露沾衣”,可见造物主对万物生生灭灭的安排极为奥妙,也就是万物互相制衡互相依存,人固然吃牛羊肉,而牛羊也依赖人类生存,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善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对的。恶尽善也就不能成立了。为人处事如果能顿悟这个道理,也就等于明白了人类的大半生存法则。“恶”要看到什么程度,是否非得采用根绝方式。所以除恶的方式有很多,有快刀斩乱麻,有纯刀割肉,有只剔去恶处;既可以用非常外力加以根治,也可以到一定程度听其自灭,还可以放一条改过的生路。除恶如此,在待人的方法上也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八八、警世救人 功德无量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译文】

  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贫穷不能用财物救济他人的,遇到他人迟钝迷惑的地方说一句话提醒他,遇到他人危急困难说一句话解救他,也算是大有益于他人的功劳恩德。

  【注解】

  士君子: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见二二四【注解】

  济物:犹济人,帮助他人,用金钱物质救助人。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痴迷:见一九六【注解】

  急难:危急患难。宋·苏轼《物不可以苟合论》:“安居以为党,急难以相救,此足以为朋友矣。”

  无量功德:即功德无量。原为佛教语。后亦用以称颂人的功劳、恩德或做大有益于别人的事情。《景德传灯录·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説,非意所陈。”

  【评语】

  有道德的君子虽然不能用金钱救济他人的贫困,但可用精神的力量去感化他人。人们在迷惘的道途上能得一言以提醒,就可以改邪归正觉迷却痴。又当人们陷溺在危急困难的情况下,得一语的勉励,教他脱离危难之道,这就是善根,胜于赠送他人财物的恩惠。人们有一种传统的习惯,仿佛救助别人要么做事,要么助钱,要么出力,很重视有的形东西。对于出个点子,指点迷津,用道理劝诫一番等等无形的东西往往忽视。仿佛只在读书人中才重视常识广、境界高的人出的点子和讲的道理的价值。古代社会,文武重巨往往有自己的幕僚等等为自己出谋划策。随着社会的发展,给人帮助的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无形的东西如知识、智慧和经验日益受到重视,出点子服务逐步走向一般民众,走向有序、有偿、有效的轨道。知识和经济金钱挂勾,可以按照时间计量,如请律师为你分析一个案情,让能者为自己的公司出一个促销策略。尤其在商品经济下市场竞争中,更需要的是人的智慧,有用的点子、即人才被越来越重视。当然,这类有关所谓“知识产权”的论说,只是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知识”的某种价值体现,并不是知识(建议、点子)等于金钱。所谓“与人为善”既为“善行”,也为“善言”。“一语惊醒梦中人”更能助人之危难,解人之困惑。

  【注073】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四·集灵》同文。 

二八九、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译文】

  反省自己的人,接触事物都成为药剂砭石;怨天尤人的人,萌动念头那就是操戈执矛。一种可以开辟众多行善的道路,一种可以浚发诸多恶行的源泉,两者相距真是霄壤之别了。

  【注解】

  反己:反省自己,反回头来要求自己。《庄子·徐无鬼》:“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史记·乐书》:“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不能反己,天理灭矣。”

  触事:犹遇事。晋·郭璞《〈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燕石之瑜,补琬琰之瑕。”

  尤人:即怨天尤人,怨恨命运,责怪别人。语本《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指对不如意的事一味归咎于客观。

  动念:犹动心。明·李贽《复邓石阳书》:“屡承接引之勤,苟非木石,能不动念。”

  众善:谓众多善举。

  浚:〈动〉本义从水中挹取。《说文》:“浚,抒也。”段玉裁注:“抒者,挹也,取诸水中也。”疏浚,深挖。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浚其源泉。”浚发,迅速开发。汉·桓宽《盐铁论·取下》:“君篤爱,臣尽力,上下交让,天下平。'浚发尔私’,上让下也;'遂及我私’,先公职也。”按,《诗·周颂·噫嘻》作“骏发”。

  诸恶:各种恶行。《大智度论》卷十八:“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浄其意,是诸佛教。”

  相去:相距,相差。《汉书·食货志上》:“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

  霄壤:天和地,天地之间。元·张养浩《得子强也书诗以答之》:“缅思霄壤间,实与逆旅均。”比喻相去极远,差别很大。《隶释·汉石经论语残碑》宋·洪适释:“观遗经字画之妙,非蔡中郎辈不能为,以黄初后来碑刻比之,相去不啻霄壤。”霄壤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语本《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

  【评语】

  每个人看问题的方法不一样,站的角度不一样,得的结论自不相同;刺激相同,反应各不相同。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反应如此,有的人却另有看法,例如一把菜刀,一般人看到就会联想起切菜,可是歹徒看到就会联想起杀人行凶。所以一个人只要肯多作自我检讨,任何事都可变成自己的借鉴,作为自己行为标准的药石之言,因此孔子才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此处的内省就是一种“反己”功夫,而“见贤思齐”就等于是“触事皆成药石”。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是相反的,遇到了种种矛盾往往埋怨对方,碰见了冲突,总是指责对方,什么事总是自己对,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种人对物质利益显得自私,在人际交往上同样自私。因为不能自省,所以总觉得不平衡,总难进步。又如报纸所经常报导的犯罪事件,有的人反对绘声绘影报导得太详细,认为如此等于在教唆有犯罪倾向的人去模仿作案。其实也不尽然,因为这种新闻被歹徒看到,确实会去模仿作案,但是被奉公守法的君子看到,却引为一大借鉴,一则可以警惕自己不可犯同样的错误,一则可提高警觉不可遭受歹徒的侵害,可见报纸报导犯罪新闻,对世道人心不但没有坏影响,反而能使很多人知到好的启示。人能自己反省,其所言所行都能够不离于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取之以为借鉴而加以反省,这样的话,就成修养自己身心最好的工贝了。久而久之便能进德修业,自能达到圣贤的地步。反过来说,不去反省自己,反而全归咎于他人的过失,终日看旁人有何过失而妄加批评,这样的人其所做所为都是恶行。不但伤人,且自伤其身。因此,反省自己的人,是广开众善之门,不能反省自己的人,则恶事日渐增多。善人恶人的差别,只在这反省与否之一念罢了。 

二九○、功名一时 气节千载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译文】

  事业和文章跟随身体消亡毁灭,然而精神万古长存永不朽败;功名和富贵随着时代转换迁移,然而气节千载不变永留人间。有道德的读书人要坚信不应当以放弃精神气节去交易随时毁灭变幻的东西。

  【注解】

  万古如新:万古就是千秋万代,如新,谓交友情意不投,时间虽久,仍和新相识一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司马贞索隐引服虔曰:“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万古如新就是永久象新的一样,就是万古长存,永不朽败。

  逐世:逐,〈动〉本义追赶。《说文》:“逐,追也。”随,跟随。唐·储光羲《江南曲》:“逐流牵荇叶,沿岸摘芦苗。”世,本义三十年。《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时代,朝代。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逐世即随着时代。

  转移:转换,迁移。《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 郑玄注引曰:“闲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若今佣赁也。”改变。清·顾炎武《日知录·两汉风俗》:“嗟乎!士君子处衰季之朝,常以负一世之名,而转移天下之风气者,视伯喈之为人,其戒之哉。”

  气节:志气,节操。清·唐甄《潜书·主进》:“世尚气节,则为直士;世尚功业,则为才士。”

  千载一日:本义犹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元·寿宁《静安八咏·赤乌碑》:“龟龙剥兮皇象书,千载一日兮传赤乌。”此直解千年有如一日,比喻永恒不变。

  【评语】精神、志节不是空的,不能脱离一定的事件而存在,青史留名的人其精神气节往往是在一定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事业有大有小,有好有坏,坏人小人也可以称自己的钻营为一种事业。而此处所说的事业,是专指谋求一己生活幸福的营利事业,绝对不是指造福万民的伟大政治事业,因为为一种善政德政都会永垂不朽的。而此处的“文章”也是指普通毫无内容的文章,是抒发病态之情,咏风弄月、堆砌词藻的作品,而绝对不是指圣贤所写的载道文章,因为圣贤的精神所以行万古如新,几乎全靠文章薪火相传之功,所谓“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说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却是一句说得最中肯的名言。关于“文章”与“富贵”的价值观,司马迁曾有精辟的见解,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由此可见,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应保持一种高尚的品德,伟大的理想,使自己的事业的充溢着伟大的精神,在实现理想中保持着如一的气节。这就是所谓“功名一时,富贵难久,而精神不死,气节千秋。” 一个人的事业和他所作的文章,无论多么成功伟大、优良简练,到了他死之后,这股力量便化为乌有了。只有人的精神可以传之万代而不会改变,精神的伟大便可以使后世的人受到极大的感化。富贵与功名随著时代的转移而改变,这代的功名,到了下一代便一文不值。现在贫困的人到了后代子孙也许就变成富贵了。唯有人生的气节,一直到千万年之后都是不变的。由此看来,事业文章功名富贵,与精神气节来比较其价值实有天地之别,所以,君子不可因寻求事业文章功名富贵,而玷污了自己的精神与气节。

  【注074】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四·集灵》同文。无末句。 

二九一、自然造化 智巧不及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

  【译文】

  鱼网的铺设,鸿雁就罹难鱼网中;螳螂的贪婪,黄雀又乘机于其后。玄机里藏着玄机,变幻外发生变幻,智慧技巧哪里值得仗恃啊!

  【注解】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语本《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罹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罹:遭受,碰上。鸿:鸿雁,雁中最大的一种,俗称天鹅,头和背部呈暗褐色,腹部白色,尖嘴,翅膀长约一尺七八寸。“鱼网鸿罹”铺设的是网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语本《庄子·山木》:“庄周游乎雕陵之樊,覩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覩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周反入,三日不庭。蔺且从而问之:'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吾所以不庭也。’”成玄英疏:“雕陵,栗园名也。”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蜋在其后也;螳蜋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螳螂一心捉蝉,不知黄雀在后正打算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智巧:机谋与巧诈。智慧与技巧。见二四七【注解】

  何足:犹言哪里值得。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颖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评语】

  天机虽然不可逆料,但是人类也不能任凭大自然的摆布,一定要努力战胜大自然克服天敌。孔子主张“尽人事以听天命”。这意思也就是说,要尽人类最大的智慧来克服大自然,但是如此作了仍然不能完全克服的就归之天命。所谓“螳螂捕蝉,黄崔在后”,那是因为螳螂贪婪,只知道贪吃眼前的美食,而忘却了保自身的安全,结果竟为此而所自己葬身黄雀腹中。至于说到鸿雁的落入鱼网,也是出于鸿雁的贪心而惹的祸,因为鸿雁为了到鱼网中捕鱼吃,才一不小心落入网中而不能飞,结果就成了渔人的盘中美餐。其实世间的事并非只有鸿雁和螳螂如此,好多事物都是“一机之中又藏一机,一变之外复生一变”,不过变中之变有时也会所事情变得更好,所以才所人产生“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触。对于人来讲,不可知的东西大多了,许多事往往用尽心思仍一无所得。而在生活中,“螳螂捕蝉,黄崔在后”的事太多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事更是俯拾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一环套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物欲的贪求、有时偏偏“得来全不费工夫”。有的时候却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最终一无所得。天地之大,事事物物,无奇不有,神妙得使人感到不可思、不可议,又岂是人的智慧和才能所能够追得上的。当然“智巧何足恃”并不是说人应任凭大自然摆布,一定要探索自然,克服天敌,进而认识掌握事物的变化周期和发展规律。 

二九二、真诚为人 圆转涉世

  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译文】

  为人处世没有一点真诚恳切的念头,就成一个叫花子,做任何事情都虚假;涉足世事没有一点圆通灵活的情趣,就是一个木头人,任何地方都有障碍。

  【注解】

  真恳:真诚恳切。《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兄意思真恳,小弟实有一件事,不敢瞒兄。”

  花子:叫花子,乞丐的俗称。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京师谓乞儿为花子,不知何取义。”

  圆活:指语言圆通生动。明·李东阳《诗话》:“律诗起承转合不为无法,但不可泥。泥於法而为之,则撑拄对待,四方八角,无圆活生动之意。”犹圆滑。指处世变通灵活。清·蒋士铨《桂林霜·幽禁》:“处世从来贵圆活,风八面,商量移舵。”

  机趣:犹天趣,风趣。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另见一八一【注解】

  【评语】

  华而不实的人可能会给人一个生动的印象,但决不会长久;心地诚善的人或许不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信任感到诚善之中就越来越强。做人作事必须诚恳,否则他的言行都不足以使人相信,像一个伪造的假人形,既没有灵魂,又不像真人能够动作。这样的人活在世间也了无生趣,自欺而欺人,久了必定会暴露。因为一个人作事态度不诚恳,对方总认为你滑头滑脑,而不敢跟你一起做出任何重大决断,这样你就什么事也无法进行,当然也就谈不到创任何大事业,到头来必将一事无成,就是在相互倾轧的生意场中也讨厌一锤子买卖的人,因此作者才说这种人“事事皆虚”。至于说“圆活机趣”,这并不是告诉人做人要一切都讲求圆滑,而是说必须在圆通灵活中重视人情味和幽默感,过于顽固的人,与人落落寡合,毫无圆转滑脱的通融机趣,这样的人就像木偶,到处都受到人的冷遇,事事都行不通了。人常说“法律不越人情”和“法外施恩”等,就是指这种“机趣”。“诚信”是个首要原则,当然诚而善只是基础,办事还须灵活,尤其是具体事物应有变通之法。待人上更要有人情味和幽默感,往往很严肃很尴尬的事,由于当事人富有幽默感,说上几句很逗趣的话,大家哈哈一笑,事情也办通了。有的事这样办不行换个方式就行,此时不行换个时间就成。尤其是现代社会,既要讲做人原则,也要求办事效率。否则一切事情都本着公事公办的严肃态度,那你所办的事不但处处破钉子,而且会被人指称为一个不通人情的木头人。所以,处世过于虚伪既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处世过于呆板也一定不受人欢迎啊!

 二九三、情急招损 严厉生恨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

  【译文】

  事情有紧急而又不明白的,宽缓一些或许会自然明白。不要急躁以免加速对它的忿气;他人有操纵他而不服从的,纵缓一步或许会自我感化,不要躁切以免促使他益加顽固。

  【注解】

  宽:〈形〉本义房屋宽敞。《说文》:“宽,屋宽大也。”宽缓,宽舒缓和。宋·苏辙《隋论》:“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自明:自我表白。《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自然明白。宋·程颐《代彭思永上英宗论濮王典礼疏》:“则是非之理,昭然自明,不待辨论而后见也。”

  躁急:急躁。《宋史·李复圭传》:“復圭临事敏决,称健吏,与人交不以利害避。然轻率躁急,无威重。”

  忿:〈动〉本义愤怒,怨恨。《说文》:“忿,悁也。”《广雅》:“忿,怒也。”忿气,生气,发怒。《续资治通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游骑至李阳河,都统张林屡讽之降,卯发忿气填膺,瞠目视林,林不敢復言。”喻紧张气氛。

  操:〈动〉本义拿着,握在手里。《说文》:“操,把持也。”操纵.收与放。引申为控制、掌握。宋·曾巩《洪州新建厅壁记》:“凡县之政无小大,令主簿皆独任,而民事委曲,当有所操纵缓急,不能一断以法。”

  纵:〈形〉本义松缓。《说文》:“纵,缓也。”〈动〉发,放。《说文》:“纵,一曰舍也。”纵缓,松懈。《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诸将以吴内附,意皆纵缓,独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益修攻守之备。”

  自化:自然化育。语本《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此作“自我感化”解。

  躁切:胁迫,胁制,躁,通“操”。《诗·大雅·江汉》“江汉之滸,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汉郑玄笺:“王於江汉之水上命召公,使以王法征伐,开辟四方,治我疆界於天下。非可以兵病害之也,非可以兵急躁切之也。”一本作“操切”。迅速而强烈。《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气扬,其用躁切。”王冰注:“少虽后用,用则切急,随火躁也。”

  顽:愚昧无知。《广雅·释诂一》:“顽,愚也。”不容易开导或制服,固执。《国语·郑语》:“顽童穷固。”

  【评语】

  讲究办事效率的人爱讲“立竿见影”,追求实效的人爱强调“欲速则不达”,这是孔子讲的为政之道。当子夏出任莒父宰期间,特地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告诉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可见一个人不论作任何事,都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发生反效果。至于说到“宽之或自明”的道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会出,例如你一件很重要的东西丢了,翻侠倒柜怎么也找不到,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脆不找了,等些日子你很可能无意中碰到,此刻你不禁要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一件事情发生了,想调查彻底颇不容易,在真相未明之前,应当放宽一步任其自然发展,慢慢的终必水落石出;如果操之过急,反而容易引起他人的忿怒和反感,增加求真实结果的障碍。而“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只要时间一到一切事情都会水落石出,根本不必苦苦急着去调查追问。生活中的处世待人同样如此,因为时间是消除偏见、误解,缓解紧张情绪的最好的催化剂。一个人不论做任何事,都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就像梨子未熟非要摘下来尝尝,味道自然不好。办事要有诚心,还要有耐心;要有方法,还要看时机。同样,关于支配他人服从你,如果自己巧用心机施行操纵,反而招致他的不服从。不如听其自然,使对方心悦诚服的遵从。所谓“以德服人者真服也,以力服人非真服也”,如果只知严厉管束,反而使他顽抗不服,事情就越弄越坏而不堪收拾了。【注075】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四·集灵》同文。 

二九四、不能养德 终归末节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译文】

  节操义行傲视青天白云,文字篇章高过《阳春白雪》,如果不用道德品性陶铸熔炼它们,终究只是血性勇气的私溺,技术能力的末艺。

  【注解】

  节义:谓节操与义行。见一四一【注解】

  青云:青天白云,指高空的云,亦借指高空。《楚辞·远游》:“涉青云以汎滥兮,忽临睨夫旧乡。”喻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未逢黄石书谁授,不坠青云志自强。”

  文章:文辞或独立成篇的文字。《史记·儒林列传序》:“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文字。汉·崔瑗《草书势》:“书契之兴,始自頡皇,写彼鸟跡,以定文章。”篇章,篇和章。泛指文字著作。汉·王充《论衡·别通》:“儒生不博览,犹为闭闇,况庸人无篇章之业,不知是非,其为闭闇甚矣!”

  白雪:见一六四【注解】。此指古代曲名,比喻稀有杰作,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昭明文选》陆机《文赋》说:“缀《下里》于《白雪》。”注:《淮南子》记载师旷奏“白雪”而神禽下降。《淮南子·览冥训》:“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白雪,五十弦琴乐名。喻指高雅的诗词。唐·罗隐《秋日有酬》诗:“腰间印佩黄金重,卷里诗裁白雪高。”《白雪》《阳春》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见《文选.宋玉》。典出战国楚宋玉《答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李周翰注:“《阳春》、《白雪》,高曲名也。”后以“郢中白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德性:道德品性。清·刘开《问说》:“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郑玄注:“德性,谓性至诚者也。”孔颖达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陶熔:亦作“陶镕”,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见○二○【注解】

  血气之私:血本指有血液和气息的动物,此指感情,即勇气或血性,个人意气。《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董门宗族寥落,更鲜血气人,无敢向圜扉通问者。”私:〈动〉偏爱。《战国策·齐策》:“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溺,偏爱。《文选·范晔〈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投贤之路。”吕向注:“言崇旧恩偏授其任,则易开没溺私情之失。”血气之私即凭个人意气的偏爱。

  技能之末:技能,技艺才能。《管子·形势解》:“明主犹造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末,〈形〉微不足道。《礼记·檀弓》:“末之卜也。”注:“微也。”末艺,不足道的技艺,雕虫小技。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直以章句小才,虫篆末艺,含吐緗縹之上,翩躚罇俎之侧。”

  【评语】

  这里的德是从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追求来讲的。陶土经过烧炼才能成为器皿,铁砂经过熔炼才能成为钝钢。可见一个人不论如何清高或有学问,如没有高尚的品德来配合,没有一种为大众利益献身,为社会公益服务的主旨而只限于一己之私,一隅之见,那么这种清高和学问也都丧失了意义,就成为不受世人重视的“血气之私,技能之末”,也就是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孤高傲世和雕虫小技。这是不足取的。这种人自我清高,咏诵风雅可以,却于世无补。人的节义虽然可以高傲过青云,文章可以妙胜过白雪,假如不是由道德的心锻炼出来的节义和文章,则他的节义不过是自私,文章也不过是普通的,这也许与那侠客的义节与骚士的文章毫无差别了。

  【注076】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一·集醒》同文。

 二九五、急流勇退 谨慎至微

  謝事當謝于正盛之時,居身宜居于獨後之地;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译文】

  谢绝世事应当退谢于正处颠峰的时候,安身处世应该蛰居于独处人后的境地;谨言慎德必须谨始于极其细微的事行,布施恩惠务必施舍于不能回报的人们。

  【注解】谢事:辞职,免除俗事。宋·苏辙《赠致仕王景纯寺丞》诗:“潜山隐君七十四,紺瞳緑髮方谢事。”退谢,谓辞职退休。宋·范正敏《遯斋闲览·安石遇人谈文》:“舒王退谢金陵,幅巾杖履独游一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辨纷然。”

  盛〈名〉:极点,顶点。王安石《九变而赏罚可言》:“尧者,圣人之盛也。”

  居身:犹安身,立身处世。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审轻重然后动,量得失以居身。”蛰居,长期隐居在某个地方,不出头露面。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近来天气大不佳,难于行路,恐须蛰居若干时,故不能相见。” 

  独后:独,〈形〉本义单独,单一。《说文》:“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后,〈动〉本义迟到,走在后。《说文》:“後,迟也。”独后,即独自走在后面,独立于人后,喻与人无争。

  谨德:犹慎德。谓戒慎小心,无有失德之行。明·吴宽《谨疾箴》:“匪疾是谨,惟德之崇,谨疾之术,谨德之功。”

  至微:指极微细的物类,极微妙的事理。《淮南子·本经训》:“夫至大,天地弗能含也;至微,神明弗能领也。”

  施恩:给人以恩惠。《左传·昭公六年》“民知有辟则不忌於上”唐·孔颖达疏:“民知在上不敢越法以罪己,又不能曲法以施恩,则权柄移於法,故民皆不畏上。”

  【评语】

  汉武帝所最宠幸的李夫人,当她因病临终时,武帝基于夫妻深厚的感情,要求在她弥留之际见她最后一面,可是她坚决不肯,她的理由是“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假如武帝看到她久病后憔悴丑陋的面孔,必然会对她产生“色衰爱驰”的心理,武帝既然对她没有了爱,自然在她死后也就不会再凭“推爱”来恩待他的父兄家人。从这一史实就说明了一件事,一个大人物想要使自己的英名永垂不朽,必须在自己事业的顶峰阶段急流勇退,否则等弄到狼狈不堪被迫下台就不光彩了。古语云:“功成身退。”这是君子之教,当事业全盛时期能毅然引退,自己意足,他人也羡慕不已。平时置身的场所应当选择与世无争的地位,这样去做,不但是自己安全,就是他人也不会嫉妒,实在是“明哲保身,受人尊敬”的好方法。以汉代的韩信、张良与汉高祖谋事来说,就是很好的例证。张良能够明哲保身,功成而身退,僻谷以求仙,终于得以保全他的声誉。韩信不明这个道理,致屡遭贬抑,终于被杀掉了性命。急流勇退在巅峰的时候,能使自己一个完满的结局,而始终处于清静的生活环境,保持清醒理智的生活态度,使自己得到真正的修身养性。品德修养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必须在细微的小事情上下功夫才行。生活中可以常见一些人在行事上喜以老粗自居,言行大事者不拘细节,以引来掩饰自己的粗鲁无知,或者自己做的事往往都是粗欲不堪见利忘义之举,却以粗豪作掩饰。人若想要进德修业,就要处处努力,必须在人所不注意的极微细事情上加以留意。如果认为是小事情而不去做,只注意大的地方不犯过错,小的地方错误重重,且认为小疵不致妨碍大体,那就错了。因为小事往往会变成大事,而大事的结果都是由小事渐渐累积得来。所谓:“千丈之提,毁于一穴。”这话我们应加以三思。不因其小就有违道义,凡是和自己的理想追求不一致的,再小的事也不做。其次是施恩予人,绝不希望人家报答,世间有些人对人施恩了却使受恩者深深感受到他的压迫。这样一来,“恩”很可能变成“仇”了。存有让对方感恩图报的小人之念,就是一种毫无诚意的伪善。所以,最好是施恩于不能报恩或是无力报答的人,那才是真正施舍了恩德。必须为善而不报,多做些雪中送炭的事,少来些锦上添花。 

二九六、以德为本 以心为宗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修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译文】

  品德是执事立业的基础,没有基础不稳固而飞栋高宇坚固持久的;善心是修练后裔的根本,没有根基不培植而花枝树叶繁荣茂盛的。

  【注解】

  基:基础,《诗经·小雅》有“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栋宇:房屋的正中和四垂。指房屋。语本《易·繫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飞栋,高耸的屋梁。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春鳩鸣飞栋,流猋激櫺轩。”高宇,高大的房屋。唐·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诗:“重门相洞达,高宇亦遐朗。”

  修裔:修,修练;裔,后代,《书·微子之命》:“功加于时,德垂后裔。” 修裔,修练、培养后代,秦观《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之八)》:“憬彼高句云,来修裔夷职。”

  根:〈名〉本义草木之根,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说文》:“根,木株也。”《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根本,事物的根源,基础,最主要的部分。《韩非子·解老》:“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

  植:〈动〉栽种,种植,生长。《广雅·释地》:“植,种也。”

  枝叶:枝条和树叶。《诗·大雅·荡》:“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评语】

  建筑房屋要先打好地基,如果根基不稳固,所建的房屋一定不坚固。人作一番事业,也一定要先建立基础,如果基础不坚牢,事业也随之不能悠久。这基础就是人间不可缺的道德。有坚忍不拔的道德基础,所营事业必定圆满;如果建立的道德深厚,其功业也必定更加悠久绵长。反之,仅凭一时的利害而互相为用,纵使成功也不过是一时而已,绝不会悠久绵长。这就像建筑房屋一样,根基不稳固的房屋是不会支持长久的。古德说:“德为善政,政在养民,正德、利用、厚生。”古人为政的基础也在于道德。唯有正德,才可以利用,才可以厚生,然后方可以解决民生问题,所以,一切事莫不是以道德为基础。我身和子孙的关系,好比是树木的根和枝叶,根本坚固则枝叶必定茂盛繁荣。根本薄弱,枝叶也就不会发达了,所以身心必须健全,才能期待子孙绵延不绝。但是,这里所指的“我身”,并不是肉体,而是体内的心。心正则积德,子孙就蒙受更多的恩惠。如果心执著于妄念,失去了光明,多行不义之事,则沦为社会上的害虫。这种人还天天在神佛面前膜拜,想祈求自己子孙的繁昌,无异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品德,再好的学识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不但不能有益于人,可能还会害人,而且知道越多害人越深,权势越大破坏愈广。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即便侥幸能创起事业荣耀于一时,早晚会发生问题。不是过于自私贪赃枉法,就是危害国家社会误国误民,结果一下子从社会金字塔上跌下来,爬得高会摔得更重。所以成功的事业者必须德才兼备。同样,只有自身心底善良,用心去培养子孙后代,才能使他们承袭优良品德,得到人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拥有美好的前景。他的子孙必然会繁荣,这并不是一种玄虚的迷信说法,而是一种事理上的必然结果,因为身教言教关系很重要,父祖的心地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必然以善为出发点作为自己的言行规范,如此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其儿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当然也都能创下一番事业。

 二九七、道德学问 人皆可修

  道是一件公眾物事,當隨人而接引;學是一個尋常家飯,當隨事而警惕。

  【译文】

  道德是一件公共大众的事情,应当随着人们的性情承接引导;学问是一个普通的家常便饭,应该随着事情的变化警觉戒备。

  【注解】

  道:〈名〉本义供行走的道路。《说文》:“道,所行道也。”《周礼·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庄子·秋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

  公众:犹大家,大众。《朱子语类》卷十六:“譬如一事,若係公众,便心下不大段管;若係私己,便只管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只此便是公私之辨。”

  物事:事情。《隋书·张衡传》:“衡妾言衡怨望,谤訕朝政,竟赐尽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

接引:引进,推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苻宏叛来归国,谢太傅每加接引。”佛教语,谓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两菩萨引导众生入西方净土。宋·张商英《护法论》:“佛之随机接引,故多开遮权变,不可执一求也。” 承接,连接,衔接。《朱子语类》卷六八:“其气亦自在,只是以我之气承接其气。”

 

警惕:保持警觉,小心戒备。《朱子语类》卷九七:“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

  【评语】

  道德真理并非圣人君子所独有,乃是一种公共且公开于世的事物,是人人皆可得到的公共财产,绝对没有高下之分,是人人都可以接近,人人可以修得的,人人都应该施行的。同样,学问也并非专家学者所独享,而是像家常便饭一样,是人人必须吃的东西。当然,这里所说的学问不是什么高深的书本学问,而是泛指做人作事的道理,因此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然而,学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辨明道理的一种知识,而是希望学问能够实用。当一件事情发生了,人们必须以大学问的工夫去警惕研究,希望在根本上得到一个圆满解决的方法。 

二九八、春风育物 朔雪杀生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译文】

  心胸宽容厚道的犹如春风和煦化育,一切事物遭遇它而生机勃勃;心胸忌妒刻薄的尤如朔雪阴气凝固,一切事物遭遇它而死气沉沉。

  【注解】

  念头:内心的想法。见○四一【注解】。这里指心胸。

  宽厚:(待人)宽容厚道。《陈书·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得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

  煦育:煦,温暖,育是化育,由此而万物生长。煦育,抚育,养育。唐·方干《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

  忌刻:为人刻薄善妒。见二○一【注解】

  朔雪阴凝:朔雪,北方的雪。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阴凝,即阴凝冰坚,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语本《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评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仅说话,做人也是如此,为人处世的胸怀、性格也应这样,温暖的春风人人欢迎,寒冷的冰雪人人讨厌。一个心胸狭隘尖酸刻薄的人,任何人都不愿意接近他,反之,一个气度恢宏待人宽厚的人,任何人见了都愿意接近他;尤其在言谈方面更是如此,刻薄成性的人,有时一句活都让你痛苦终生。一个宽厚的人就应当容得了事,这不是无原则,而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表现。一个胸襟狭隘手手计较的人是不可能品味其中乐趣的,也表现了同种人生的不成熟和人生历练的缺乏。心胸广大人、情厚重的人,如同春风薰化万物,所接触到的都是生生之机,其所感应者都是和和之气,草木欣欣向荣,万物生长发展。其人如春日之可爱,人们都愿意与他亲近。反之,性情残忍、刻薄多疑的人,如同秋霜,草木接近没有不枝枯叶脱,这样的人还有谁敢和他接近呢?所以,“待人接物”应当如春风之和煦,而不当知秋气之肃杀。

 二九九、君子立德 小人图利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译文】

  勤奋的人敏求于道德信义,而一般人假借勤奋以济助自己的贫困;俭朴的人淡泊于财货利益,而一般人假借俭朴以掩饰自己的吝啬。这君子修持身行的信条,反而成为市井小人营利徇私的工具了,可惜啊!

  【注解】

  敏:〈形〉本义动作快。《说文》:“敏,疾也。”勤勉。《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礼记·中庸》:“人道敏政。”注:“犹勉也。”敏求,勉力以求。语本《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刘宝楠正义:“敏,勉也。言黾勉以求之者也。”

  德义:道德信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世人:世间的人,一般的人。唐·李颀《古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 

  货利:货物财利,指物质享受。《书·仲虺之诰》:“惟王不邇声色,不殖货利。”孔传:“殖,生也。不生资货财利,言不贪也。”

  持身:立身,修身。见○四四【注解】

  符:〈名〉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符信。《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此处作法则、信条解。

  营私:谋求私利或满足个人目的,图谋私利。《汉书·宣帝纪》:“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閔之。”

  【评语】

  所谓“勤勉”,本来就是为人之道,是实行道德仁义所应当奋勉不懈的一种行为,然而,世人竟误认为勤勉是增殖财货以达到富贵荣华必经的手段。所谓“俭约”,本来是对于增殖财产、图谋利润的一种淡泊行为,世人误认为存贮财货冻结不用是一种俭约行为,竟为他的吝蔷行为作辩护。世间事大多是如此,本来为君子保身之法则,竟然成了小人图私利欲的工具,比方说春秋时候有欧冶子制成的“干将”、“莫邪”雌雄二剑,是举世闻名非常锐利的宝剑。这剑用在名将手中用以完成了克敌致胜的功业,成为保国为民的利器;这剑要是落到坏人的手里,就变成了杀人越货的凶器。又如现代科学宠儿之一的核能,落在人道主义者手中就作为和平用途,用来发电发热为人类谋福利,反之,如果落在浸略主义者手中,就会变成杀人的利器,给人类造成莫大的悲剧。同一种东西,有两面不同的用法,因此利害也就不同了。可见,不管什么东西产生的客观效果首先要由运用者来决定,动用者的内在素质低,思想境界差,再好的东西部会成为营私逐利的工具,能都会找到堂而皇之的理由来伪装。凡是拉大旗做虎皮的人,往往是为了欺瞒、蒙骗,吓唬善良的人。 

三○○、律已宜严 待人宜宽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已则不可恕;已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译文】

  他人的过失错误应该宽恕,而在自己则不可以宽恕;自己的困窘屈辱应当忍受,而在别人则不可以忍受。

  【注解】

  过误:过失,错误。《书·大禹谟》“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孔传:“过误所犯,虽大必宥。不忌故犯,虽小必刑。”

  恕:〈名〉本义恕道,体谅。《说文》:“恕,仁也。”〈动〉饶恕,宽恕。《战国策·赵策》:“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困辱:困窘和侮辱、屈辱。《战国策·秦策三》:“大夫种事越王,主离困辱,悉忠而不解。”

  【评语】

  恕以待人,忍以制怒;待人要宽,律已要严,是一种规范的待人之道。这种方式的核心是强调自悟。待人所以必须要宽的原因,为的是给人自新的机会。待已所以要严,因为不严会使自己一错再错。他人有了过失,总要原谅宽恕,不应当严厉的责备。但自己有了过失的时候,一定要严加改正,不可以自己原谅自己,务必真正改正方可以。这种道理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一般人都是“以圣人望人,以常人自待” “宽以待己”,“严于律人”,也就是凡事对自己采取宽容态度,对别人却凡事都要求得很严格,这种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无法跟别人合作。假如我们能以责人之心责已,就会减少自己很多过失;同时又能以恕已之心恕人,就可以维护住人际之间的良好关系。孔子一生提倡忠恕之道。他给恕所下的定义是推己及人,也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已及人的恕道,是一个人修养品德的根本要诀,就是遇事应该设为处地为别人着想,绝不可凡事都抱自我中心主义。这里讲恕人、忍让,是对个人的修德养性而言,因为恕忍不是无原则,过分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提高个人的修养就容易走向事物的反而。自己有了困苦不堪的事情,要尽力的加以忍耐,但是遇到别人有了困难的时候,则要毫不犹豫的加以援助,使他的痛苦能够解除,能够这样做,道德才算是有进步,事业才能够成功。孟子所说“舍生取义”的道理就在于此。 

三○一、自薄而厚 先严后宽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译文】

  施人恩惠要先从淡薄逐渐浓厚,假如先浓厚后淡薄,那他人就会忘记你的恩惠;树立威信要先从严厉逐渐宽容,假如先宽容后严厉,那他人就会怨恨你太冷酷。

  【注解】

  恩:〈名〉本义恩惠。《说文》:“恩,惠也。”〈动〉恩赐,加恩。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彼不我恩也。”

  惠:〈形〉本义仁爱。《说文》:“惠,仁也。”〈名〉恩惠。《韩非子·难二》:“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

  威:〈名〉威力,威风。《说文》:“威,畏也。”尊严,威严。《明史》:“畏威保位。”〈动〉畏惧,通“畏”。《诗·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威信,威望与信誉。宋·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鞅(商鞅)立信於徙木,立威於弃灰,刑其亲戚师傅,积威信之极。"

  酷:〈形〉本义酒味浓,香气浓。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郁,酷烈淑郁。”残暴,苛刻。王冕《伤亭户》:“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冷酷,待人冷淡苛刻。巴金《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副主任医师后来对人说,他做了十一年的外科医生,看见过不少的人死,已经变得很冷酷了。”

  【评语】

  对人施恩,应先从少量慢慢的增加。如果先前对人很厚道,慢慢的减少了分量,则受恩的人不但不加以感激,反而因冷淡而生怨恨。上对下应先严而后宽,如果先宽而后严,在下者怨恨在上者苛酷,心中并不倾服。常言说“恩威并用”、或“宽严兼施”,意思是说是在上者、在下者表示威严,同时也对下施予适当的恩惠。在对待部属时“应该施恩就施恩,应该严格就严格”,只有威严而无恩惠使人不服,表面忠实而内里多行不义,则使人抱怨而去。如果只施恩惠而无威严,则受恩者对他失却尊敬之心。于是,在上者命令不行紊乱了统制,这与无恩招怨同样有害。但威严也不可以过度,大抵在上者以大分恩惠、四分威严统御部下,就可以达到恩威并济了。其实最理想的待人方法就是“先严而后宽”、“先淡而后浓”,当然浓淡宽严的前提是真诚而不是虚伪。这个道理可用吃东西来作比较,同时有两种食物,一是香甜可口的美味佳肴,一是普通的粗茶淡饭,假如先吃美味佳肴,后吃粗茶淡饭就难以下咽;反之就觉得这餐饭吃得很香甜。当然这是在肚子饥饿的前提下。从事管理工作以及人际交往也应如此。

 三○二、操持严明 守正不阿

  士君子处权门要路,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易,毋少随而近腥膻之党,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

  【译文】

  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身居权贵豪门显要地位,操守履行要严格明确,心胸气度谦和平易,不要有少许随意而接近丑恶污浊的朋党,也不要过于偏激而触犯阴险狠毒的毒人。

  【注解】

  士君子: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见二二四【注解】

  权门要路:权门,权贵,豪门。唐·刘得仁《赠敬晊助教》诗之二:“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要路,显要的地位。《新唐书·崔湜传》:“丈夫当先据要路以制人,岂能默默受制於人哉!”

  操履:操守。见二五四【注解】。履〈动〉实行。《礼记》:“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履行,行为,德行。汉·焦赣《易林·讼之贲》:“紫阁九重,尊严在中,黄帝尧舜,履行至公。冠带垂裳,天下康寧。”明·高启《魏夫人宋氏墓志铭》:“先生故名家世儒,履行高洁。”

  严明:严肃而公正,严格而明确。见二四○【注解】

  心气:心情,气量。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听者自然悦懌兴起。”心胸,犹心中,内心。宋·王安石《送吴显道南归》诗:“君今幸未成老翁,二十八宿罗心胸。”胸怀,胸襟。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气度,气魄风度。《晋书·苻坚载记下》:“猛瓌姿儁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和易谦和平易。《礼记·学记》:“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腥膻:难闻的腥味。亦比喻人间丑恶污浊的现象。晋·葛洪《抱朴子·明本》:“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浄也。”

  党:〈形〉“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说文》:“黨,不鲜也。”朋辈,指意气相投的人。《礼记·仲尼燕居》:“辨说得其党。”注:“类也。”朋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楚辞·离骚》:“惟党人之偷乐兮。”

  蜂虿之毒:蜂和虿,都是有毒刺的螫虫,亦作“蠭蠆”。比喻恶人或敌人。唐·杜甫《遣愤》诗:“蜂蠆终怀毒,雷霆可振威。”比喻狠毒凶残。明·张景《飞丸记·故旧存身》:“梟獍狼豺,误触髭髯戟两腮,蜜口生茶蕒,笑脸藏蜂蠆。”毒,毒人,犹歹人。明·何景明《李公墓志铭》:“不操法示毒人,无以远恶也。”

  【评语】

  正与不正是对立的,清廉与腐化、真诚与奸邪是难以相容的,士君子以其高雅的风范,严正的操守自不屑于奸邪小人,也为此辈所不容。但仕途是人际倾轧最利害的地方。鱼龙混杂,清浊同在,往往汉渭难以分清。政治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术,为官之道,需要一套高超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不会平衡协调矛盾,不能容忍难忍之事就不可能办好事情。权门要路当然不能让小人奸党占据而祸国殃民。而做官本身是需要销磨自己个性的,这当然不是说应当八面玲珑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不倒翁,这种五朝元老的政客在君子却不屑一为。例如伯夷就有“非其君不事”的气节,所以孟子喻其为“圣之清者”,而柳下惠能“不以三公易其介”,因此孟子喻其为“圣之和者”。但做事不讲究方式方法,只知意气用事,这样往往会形成主观本意与客观效果难相一致的局面,有的时候不仅办不成事还要坏事,引起与主观想法不一致的结果。君子得志的时候,处于国家的枢要地位,要使威权行于天下,那就当操守严明,心气和易。要守正不阿,勤勉修身,以天下为己任。不稍放纵,不事营私,不结小人,不邪恶,执法公正无私,做事必须无过与不及,能够如此做,不致有“近恶浊,以招腥擅之气”,或触犯小人受不必要之气的祸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政治理想,才能成为庙堂之器。这实在值得后世执政者效法。我们做事必须要有防患未然的精神,凡事必须有了预备才能够免去后患。怎样才能做到以上的地步,还是要由正心、诚意、修身、正德方面下手,更必须言出必行,才可以担当起政治上重责。

 三○三、诚和气节 陶治暴恶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遇倾邪私曲之人,以名义气节激砺之,天下无不入我陶冶中矣。

  【译文】

  遇到欺蒙狡诈的人,用诚恳心意感动他;遇到残暴狠戾的人,用温和气度熏陶他;遇到行为不正偏私阿曲的人,用名义气节激发砺炼他。这样天下没有不纳入我教化培育中的人了。

  【注解】

  欺诈:用狡诈的手段骗人,欺蒙狡诈。《战国策·燕策二》:“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復收七十城以復齐。”

  诚心:诚恳的心意。宋·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字逢源。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五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次韵朱昌叔见赠》:“虽无才力可人羣,偶有诚心与古亲。”

  暴戾:粗暴乖张,残暴狠戾。《诗·小雅·頍弁序》:“(幽王)暴戾无亲,不能宴乐同姓,亲睦九族。”孔颖达疏:“王之政教酷暴而戾虐。”

  和气:见一七九【注解】。温和的气度。《礼记·祭义》:“有和气者必有愉色。”

  薰蒸:熏陶。宋·司马光《上谨习疏》:“上行下效谓之风,薰蒸渐渍谓之化。”

  倾邪私曲:倾邪,指为人邪僻不正。《汉书·萧望之传》:“后朋行倾邪,望之絶不与通。”私曲,谓偏私阿曲,不公正。《管子·五辅》:“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閒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

  名义气节:名义,名声与道义。《韩非子·诡使》:“官爵所以劝民也,而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之烈士。”气节,志气,节操。见二九○【注解】

  激砺:激,〈动〉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说文》:“激,水碍袤疾波也。”鼓动人心,使有所感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激而发之。”砺〈动〉引申为磨。《史记·伍子胥列传》:“胜自砺剑。”钻研,磨炼。《史通·品藻》:“纪僧珍砥节砺行,终始无瑕。”陶冶:教化培育。《汉书·董仲舒传》:“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颜师古注:“陶以喻造瓦,冶以喻铸金也。言天之生人有似於此也。”

  【评语】

  世上的人千人千面,千变万化,每个人都面临适应人生,适应社会的问题。所谓以不变应万变,面对大千世界,抱定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的态度来适应人们个性的不同。即就是对冥顽不化的人,也要以诚相待使他受到感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我之德化,来启人之良知,东汉陈实“梁上君子”的故事,最能代表这种“天下无不入我陶冶中”以德化人使顽石点头的道理。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即使是真顽之人朝闻道而夕死的事也不少,这也算是临终而悟,而达到德化的目的;何况对于一般人,坚持我之美德与之相处,终可德化落后之人,保持真诚平和的人际交往。对于为一己的私利私欲而欺心的人,我们要给他名誉、义理与节操,使他本心恢复到善境,用这样的作法,既不损人性,又合乎人的心理。能用适当的工夫,天下的人都能归于教化而成善行。假如是以善心而不能去其恶行,那就是自己的德薄或是热心不足。在日本史上后三年之役(1051 年陆奥国地主豪强安倍赖时夺六郡,建立半独立的安倍王国。朝廷任命源赖义、源义家父子为陆奥守兼镇守府将军,耗时9 年方予平定,史称“前九年之役”。时隔不久,1086 年源义家又与另一镇守府将军清原氏混战。义家直苦斗到第三个年头上,方制服清原氏,此即“后三年之役”。源氏通过两次战役,在东国站稳脚跟,雄视京畿。),源义家杀了敌人安倍宗任。俘虏了他的弟弟贞任,义家赦了他的罪过,命贞任为他的近侍。贞任心里打算替哥哥报仇,义家对于此事或许明知而不问,丝毫也不加警戒。贞任想要杀掉义家的机会很多,但是见了义家的威严。踌躇而不敢下手,经过一年,有一天义家外出,只有贞任一个人随侍,他在义家的后面走著,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几次想要拔刀杀掉义家,但看见了义家温和慈祥的态度,还是忍住不下手。等到义家回府之后,贞任审然觉悟,向义家自首请罪,义家安慰了一番并未加以责备,贞任此后对义家更为心服,就终生效忠于义家。这故事证明了和气足可薰陶暴戾。

 三○四、和气祥瑞 寸心洁白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译文】慈善祥和的念头,可以酝造醖酿天地人间的和谐气氛;纯洁清白的心地,可以昭示垂范千秋万古的盛德美名。

  【注解】

  酝酿:本指造酒,此处当制造调和解,即酝造,酿造,制作;醖酿,犹调和。《淮南子·本经训》:“距日冬至四十六日,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阴阳储与,呼吸浸潭,包裹风俗,斟酌万殊,旁薄宜众,以相呕咐醖酿而成育羣生。” 高诱注:“醖酿,犹和调也。”

  两间和气:两间谓天地之间,指人间。唐·韩愈《原人》:“形於上者谓之天,形於下者谓之地,命於其两间者谓之人。”此处指入世间的和谐。

  寸心: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见○二三【注解】

  昭垂:昭示,垂示。明·叶盛《水东日记·黎恬记何忠诗并和》:“圣恩优渥褒何重,君道昭垂慰所期。”垂范,垂示范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汉武帝)《策封三王》,文同训典;劝戒渊雅,垂范后代;及制誥严助,即云厌承明庐,盖宠才之恩也。”

  百代:指很长的岁月。《晋书·阮种传》:“德逮羣生,泽被区宇,声施无穷,而典垂百代。”

  清芬:清香。宋·韩琦《夜合诗》:“所爱夜合者,清芬踰众芳。”喻高洁的德行。晋·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评语】

  “慈悲”两个字可以解释为“慈悲之心”,人有慈悲心,便有非常大的力量。所谓“酝酿两间和气”,是说可以制造出天地之间的温和气象。从前有一个学生,周游西洋各国。看见买卖奴隶的事情太不人道,把人当成下等动物看待,实在觉得残酷。于是,他主张解放奴隶。各国人受了他的感动,全都开始实行解放奴隶。元代诗人王冕题《墨梅》的诗句曾写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从古至今,这样咏怀言志的诗文触目皆是,这正如俗谚“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可见连动物尚且爱惜自己的皮毛,人类又怎能不爱惜自己的名誉。“寸心”是说人的心在胸中只有方寸之大,古语有“一心洁白,留芳千古”,可见名誉足可使人永恒不朽。东汉汉王曾密任昌邑令,夜间怀巨金贿赂杨震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结果杨断然拒绝贿金维护了自己的清白人格,因此才有“震畏四知”一语出现,这就是“洁白留清名”的典例,所以,杨震四知的清廉洁白名誉,乃得传之于后世。拒贿是为官清廉的一种表现。日常生活同样要检点自己,从待人到律已都应注意维护声誉,保持心灵的完美,所谓与人为善,处事勿贪。修身养性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便保持寸心洁白而留清名。总之,人的一念至诚,可以动天地,所以我们应当勤去恶念而常起善心。 

三○五、庸德庸行 和平之基

  阴谋怪习,异行奇能,俱是涉世祸胎。只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召和平。

  【译文】

  阴险计谋古怪习性,怪异言行奇特技能,都是涉历世事招致灾祸的胚胎。只要一个常规道德平常行为,就可以完整保持自然本性而带来和顺平和。

  【注解】

  涉世:接触社会,经历世事。见○三三【注解】

  祸胎:犹祸根。语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絶其胎,祸何自来?”

  庸德庸行:庸,〈形〉平常。《尔雅》:“庸,常也。”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礼记·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庸行即“庸言庸行”见二六四【注解】

  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集解》:“南海是显明之方,故以倏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为无,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浑沌为非无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无形也;浑沌:无孔窍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有无二心,会于非无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执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犹怀偏滞,未能和会,尚起学心,妄嫌浑沌之无心,而谓穿凿之有益也。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乖浑沌之至淳,顺有无之取舍,是以不终天年,中途夭折,应了老话:为者败之。”汉·班固《白虎通·天地》:“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云笈七籤》卷二:“《太始经》云:'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指天地未开辟以前的原始状态,在此指人的本性,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

  和平:和顺平和。见一二八【注解】

  【评语】

  人类是在探求未知中向前发展的,所谓学问需要求疑,科技需要假设,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敢于创见。现在世界各国竟相发展科技,莫不以繁荣经济为基础,求新求变求奇,“异行奇能”就是发明新科技的原动力。现代科技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许多奇异设想不断变成现实。由此观之,这句话似乎已经不合乎时代潮流。然而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观察“核子战争”几时爆发,以石油为首的世界能源几时完全消耗殆尽,再回味一下农业社会时代“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种和平安定幸福生活,就知道今天各国所极力发展的科技,将来究竟是福是祸诚属未定之天。当然尽管现代文明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难以解决,但再回到农业社会时代那种原始的和平安定幸福中去,满足人们一种理想的憧憬与美化中的回忆是不可能的。只是在现实生活中,那种无谓的奇谈怪论,阴谋怪习是不足取的,惹人讨厌的,不如保持一种常人的心态,安然地生活。在世间,有奇言异行的人不知作了多少惊怪骇人的事,他们为了使人家知道他们的不平凡而想扬名于世,当然很好。可是,从古至今又有几人可以安全度世,全了性命呢?所以,言行怪异是涉世的祸根所在,只有道德才是合身保家最好的方策。以前庄子的混沌比喻不过是警世的一种寓言,人在混沌时期的无为无事,当然就无伤人之本性。太古时期的人大都很长命,到了后来人的智慧日渐进步,与外界接触更多了,于是变化多端加深,终于夭折了寿命。因此,只有与世无争,免招了忌不讨人厌,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三○六、坎坷世道 耐而撑持

  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译文】

  俗语说:“攀登山岭要耐得住山边倾斜小路,雪地行走要耐得住雪中高耸桥道。”一个“耐”字非常具有意境趣味,犹如邪僻险恶的人间情分,坎坷不平的世间道路,如果不能得到一个“耐”字勉强支撑过去,有多少人不堕落到杂草丛生的沟壑山谷呢?

  【注解】

  耐:〈动〉“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说文》:“耏,罪不至耏也。”禁得起。唐·杜甫《兵车行》:“秦兵耐苦战。”

  侧路:侧,〈名〉本义旁边。《说文》:“侧,旁也。”边缘。《诗·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形〉 倾斜。《诗·小雅·宾之初宴》:“侧弁之俄。”侧路,指山边倾斜的小路。

  踏雪:谓在雪地行走,亦指赏雪。唐·孟郊《寒溪》诗:“晓饮一杯酒,踏雪过青溪。”

  危桥:高耸之桥。唐·许浑《南楼春望》诗:“野店归山路,危桥带郭村。” 桥道,指桥面。唐·白居易《与微之书》:“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於舍下,飞泉落於簷间。”

  意味:意境,趣味。《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无限难思意味长,速须觉悟礼空王。”

  倾险:谓用心邪僻险恶。《汉书·息夫躬传》:“夫议政者,苦其讇諛倾险辩慧深刻也。讇諛则主德毁,倾险则下怨恨。”

  人情:人与人的情分。见二○二【注解】

  坎坷:即“坎坷不平”,坎坷,道路坑坑洼洼不平坦。形容前进道路上有许多困难民众,不是一帆风顺的。语本汉·扬雄《河乐赋》:“秽南巢之坎坷兮,易幽岐之麦平。”

  世道:人世间的道路,指纷纭万变的社会状态。《列子·杨朱》:“方其荒於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理之悔吝。” 

  撑持:勉强支撑,支持。元·迺贤《颍州老翁歌》:“获存衰朽见今日,病骨尚尔难撑持。”

  几何:犹若干,多少。《诗·小雅·巧言》:“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榛莽:杂乱丛生的草木。唐·李白《古风》之十四:“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坑堑:沟壑,山谷。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越冈西下,其间坑堑旁午,陂陀间错,木树森罗。”喻险恶环境。元·王和卿《文如锦》曲:“娘爱他三五文业钱,把女送入万丈坑堑。”

  【评语】

  古人说:“登高涉险,临深履薄。”这个时候就要用上“耐”这一个字。不仅是登山踏雪需要这一个“耐”字,同样的,你接触阴险的社会,有高低障碍横在眼前,如果你不能坚持住这一个“耐”字,很少有成功的。如果忘了这个“耐”字,就立刻跌到了深山幽谷棘丛中,遭遇到丧身的危险。从前有一农人,他家的后面有一座山崩塌了,他每天把后面山上的土运一些到他家前面的水塘。有一个有知识的人看见了,就对他说:“你每天运这些土的目的是什么?”农人一面擦著脸上的汗,一面说:“我用山崩了的土填满前面这个池塘,将来山也变成平地可以种田,池塘则变成菜圃种菜。再撒上一些麦种,一年的食粮也就不虞匮乏了。”这个有知识的人笑了起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你这是在说梦话。恐怕你日以继夜不停的工作,这一生恐怕也不会填满,我看你还是早早停止这个工作吧。”这个农人摇摇头说:“也许你说得很对,但是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能够忍耐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在我这一代即使不能成功,可以由我的儿子继续来工作。儿子不能完成,再由孙子那一代来工作。”有知识的人听了这话不禁愕然:“你说的话简直是荒唐,和你这样的人说话,是自白的浪费了时间。”说完就气愤的走了,而农人仍然头也不抬,照旧做他移山填池的工作。看了这一段故事之后,应当效法这农人的作风,还是听从有知识的人的说法呢?我想还是应当效法农人。不是吗?梅兰竹菊号称四君子,人们喜爱它们是因为它们耐得住寒,耐得住寂寞,耐得起风吹日晒。这种精神为人们所景仰,所企盼。只有经得起痛苦煎熬的人才能创造大事业,正如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且不说立雄心大志,建丰功业,就是日常生活,平凡小事,又哪里有那么多顺心如意的事呢?哪里有那么多对性可意的人呢?无一个“耐”字又怎生了得。要耐困苦,耐空寂,还得耐辛酸,如逆水行舟耐住劲,咬咬牙便是一重关隘又在回首处,一阵波浪又在用力撑持中消失。 

三○七、心体莹然 不失本真

  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作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作人处。

  【译文】

  夸耀逞弄功劳业绩,炫露矜耀辞文篇章,都是依靠外界事物做人。不知心灵本体晶莹洁白,原来本性没有丧失,即使没有一寸功业片言只字,也自然有堂堂正正做人的地方。

  【注解】

  夸逞:夸耀、显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东山正要夸逞自家手段,这一问揉着痒处。”逞弄,谓恃仗玩弄。《水浒传》第九五回:“乔道清生平逞弄神通,今日垂首丧气。”

  炫耀:显扬;夸耀。汉·桓宽《盐铁论·崇礼》:“炫燿奇怪,所以陈四夷,非为民也。”炫露,夸示,显扬外露。明·唐顺之《吴氏石亭埠新阡记》:“然登是山,则诸山之秀可尽揽而有之,如人之谦而尊,又如人之深藏不自炫露,而萃众文以文其身也。”矜耀,夸耀。宋·叶适《〈沈子寿文集〉序》:“余尝患文人擅长而护短,好自矜耀,挈其所能,莫与为比,而视他人顾若无有。”

  外物: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唐·元稹《赠乐天》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作人:做人,指立身行事。见○八七【注解】

  莹然:光洁貌。《晋书·乐广传》:“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覩青天也。”

  本来:指人本有的心性。谓本有心性没有泯灭。见○一九【注解】

  不失:不遗漏,不丧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

  寸功:微小的功绩。《西游记》第三十回:“想老沙跟我师父一场,也没寸功报效。”

  【评语】

  君子有三不朽,这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其原典是出自《左传》,这里提出了为人处世的标准:“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见立德为最重要,其次才为立功、立言。所谓立德就是使自己的品德垂范,例如品德垂范千古的孔子、孟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所谓立功就是使自己的功业流传千古,例如汉武帝、唐太宗等开国始祖;所谓立言就是使自己的著作流传千古,例如司马迁、司马光等大历史家。不可能每个人都像这些历史名人一样名垂千古,在日常生活中,要堂堂正正做人,就必须先立德立身,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保持自然之态,在此基础上去建功立业,这样即使毫无功业,也不失为一个正人君子。任凭一人的事业功名与天齐,或者是诗歌文章光耀海内,到头来都不过是身外之物,游戏人生。所以,这些由外物而建立的人生,都是止于人间一个短短的时间而已。吾人最可尊敬的东西不在身外,而在于本心。如果人心的本体不受污秽,像玉石一般清莹光辉,就是不建功立业、不作文章,也是堂堂正正的做人。然而,世间许多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被外物夺了他的心,这真是可怜之至。禅宗修佛之道是直指其心而不求物外,所谓“明心见性于一念之间”就是必须先觉悟心体的本真,才能达到圆觉真知之境,修佛的方法,莫过于禅宗最为直截了当。 

三○八、修养自身 大业之始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译文】

  不违背自己良心,不超越人之常情,不竭尽物资财力,这三件事具备了可以为天地树立善良的心性,为万民创立不息的命脉,为后世子孙创造幸福。

  【注解】

  昧:〈形〉本义昏暗不明。《广雅·释诂四》:“昧,冥也。”〈动〉违背。《西游记》:“今日果成妙计,捉了唐僧,就好昧了前言?”

  尽:〈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竭;穷尽。《左传·庄公十年》:“再而衰,三而竭。”竭尽,尽,用尽。《韩非子·备内》:“今夫水之胜火亦明矣,然而釜鬵间之,水煎沸竭尽其上,而火得炽盛焚其下,水失其所以胜者矣。”

  物力:可供使用的物资。《汉书·食货志上》:“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立是建立,心指自然本性。据《易经·复》:“复见天地之心乎?”注:“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疏:“本,静也,言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为心者也。”宋代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方世开太平”。

  【评语】

  心体是一个小天地,它和大的天地是相融合的。为了完成这天地应有的使命,人应当体会到我心即是另一小天地,所以应当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心的道路有三条:第一是不受外物的引诱而泯灭本心;第二是不要苛待他人到不堪忍受的痛苦程度;第三是役使万物要任其自然,不可以过用超越了限度使其力全消。此三者即是人天地之心,人若能善为体会运用,就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不昧己心的人,心地一定是光明正大的;不尽人情的人,热情一定是充沛有力的;不消耗物力的人,则一定爱惜物力。心地光明的人,则公正无私;热情充沛的人,则人情厚重;爱惜物力的人,则不怕缺乏。此三者可使大地立心、民命安稳和万物生息。这不但可以使现在的生活美满,也可以为将来的子孙造福。古圣先贤对人生修养的工夫有“内圣外王”之说。这也就是“先成己而后才能成物”的人生哲学,因为“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所以作人必须从根本作起。假如一个人连“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的起码修养工夫都不具备,就谈不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业。以古人此论推而广之,一个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从自我修养做起。即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基本的道德修养也应具备,对传统的美德也应继承。人们的生活环境需要这样一种道德秩序,社会对人们的素质也有这样的要求以保证社会的安定,人际的和谐,人类的幸福。 

三○九、居官公廉 居家恕儉

  居官有二語曰:“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居家有二語曰:“惟恕則平情,惟儉則用足”。

  【译文】

  做官有两句话说:“只有公正才能明断是非,只有廉洁才能树立威信。”居家有两句话说:“只有宽恕才能平和心情,只有勤俭才能资用充足。”

  【注解】

  居官:担任官职,做官。《仪礼·士相见礼》:“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

  惟:〈动本义思考,思念。《说文》:“惟,凡思也。”〈副〉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乐府诗集·木兰诗》:“惟闻女叹息。”清·王引之《经传释词》:“惟,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

  公生明:语本《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谓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为官场箴规。古代府州县衙门大堂前面正中竖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后因出入不便,改为牌坊。参阅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公生明坊旧是立石》。明嘉靖年间无极县令郭允礼曾写下这么一句话:“公生明,廉生威”,并将其刻成石碑镶嵌在县衙大堂的墙壁上,作为警示自已的居官座右铭。于是,这句警世名言也流传至今。

  威:〈名〉威力,威风。《说文》:“威,畏也。”尊严,威严。《明史》:“畏威保位。”

  居家:指在家的日常生活。《孝经·广扬名》:“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邢昺疏:“居家能理者,故资治为政可移於绩以施於官也。”

  恕:〈名〉本义恕道,体谅。《说文》:“恕,仁也。”《声类》:“以心度物曰恕。”《贾子道术》:“以己量人谓之恕。”〈动〉饶恕,宽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平情:公允而不偏于感情。见○二七【注解】

  用足:用,〈名〉费用,资财。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资用,钱财费用。《国语·周语下》:“田畴荒芜,资用乏匱。”足,〈形〉充实,完备,足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评语】

  作官的人,应当遵守两句话:第一是“公平无私来办事,不要以私情而害公义”,也就是不能以私情来左右事务,这样的办事才能得到正确的判断,而智慧也朗朗光明;第二是“清廉洁白”,不图私利才能够被人家尊敬信服,自然也就不失个人的威严。其次,治家也必须遵守两条训诫:第一是“互相原谅对方过失”,这样就不起什么不平或抱怨,家庭间使和气融融,心境自然平稳;第二是“力求俭约不浪费”,量入为出,别家用常常是富足而没有缺乏的忧虑。做官和治家都必须以身作则,俗语说“上粱不正下粱歪”。作官不能公正廉洁,治家不能宽容勤俭,上行下效,社会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发展次序,家庭也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此处特录《朱子治家格言》两段供作为官治家之参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乐天,为人若此,庭乎近焉。”

 三一○、处富知贫 当少念老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译文】

  当你居富拥贵时,你要知晓贫贱人家的疾苦;当你年青力壮时,应当想到年老体衰的悲哀。

  【注解】

  痛痒:比喻疾苦。宋·杨万里《庸言》四:“觉万民之痛痒者,爱及乎万民,故文王视民如伤。”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四:“语云:缓急人之所时有也。今富贵人不知贫贱痛痒,亦是一过。”

  辛酸:比喻痛苦悲伤。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三:“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评语】

  陈胜没有称王的时候,曾和同伴相约:“苟富贵,毋相忘。”可陈胜真的富贵的时候,把这句话就丢到脑后去了。贫穷和富贵是相对立的,从古到今,很多人一但有了权势,便觉身价百倍,不思为民造福,忘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古训;有了财富,便显得趾高气扬,骄奢淫佚,仿佛自己的血统都比别人高了。在高贵时想不到贫穷,既难使富贵长久,也谈不上具备好的品德。人当富贵的时候并不感觉到有任何不足,所以对于贫穷人的苦痛,他们也感觉不到。然而,世事变幻无常,人们被运命之神所愚弄,曾几何时由高贵的地位变成了贫贱的环境。所以,我们应当在富贵的时候,不要忘记贫穷人的痛苦。常言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能够常常这样思想,就能够保持富贵悠久了。其次是人当少壮时代,血气旺盛,对于外界环境毫不惧怕,身体强壮勇气百倍。然而,岁月易逝,不知转瞬者之将至。所以,在年轻的时代,要知道衰老时期的辛酸痛苦,应当事先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古语说:“少年休笑白头翁,花开能有几日红。”又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都是教人爱惜青春的意思。一个人不管身处贫困富贵,都应珍惜时间,爱惜生命。“少壮不努力,老来徒伤悲”,可不敢“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要特别珍惜青春而顾念晚年的衰老生活。惜时如金是事业的最基本要求,否则,一生一事无成,看来不堪回首将何其凄凉。 

三一一、清浊并包 善恶兼容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译文】

  立身处世不可太过皎澈明洁。一切玷污、侮辱、垢耻、浊秽都要能茹内苞纳得下;与人相处不可太过分别鲜明,一切善良、丑恶、贤智、愚笨都要能包含容忍得了。

  【注解】

  持身:立身,修身。见○四四【注解】

  皎洁:清白。晋·葛洪《抱朴子·广譬》:“玄冰未结,白雪不积,则青松之茂不显;俗化不弊,风教不穨,则皎洁之操不别。”皎澈,清澈貌。唐·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翫月》:“逈见孤轮出,高从倚盖旋。二仪含皎澈,万象共澄鲜。”明洁,亦作“明絜”,清白,高洁。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物忌坚芳,人讳明洁。”

  污辱垢秽:污,玷污(弄脏,比喻辱没);辱,侮辱(轻侮羞辱);垢,垢耻(犹耻辱);秽,浊秽(污浊,亦比喻丑恶﹑鄙陋之事物。) 

  茹纳得:容忍得下。茹,<动>本义“吃”。《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茹内,容纳。清·龚自珍《平均篇》:“言物产蕃庶,故人得肄威仪,茹内众善。”纳,<动>本义丝被水浸湿。刘向《九叹·逢纷》:“衣纳纳而掩露。”苞纳,包容。苞,通“包”。《晋书·慕容皝载记》:“主者奏以妖言犯上,致之于法,殿下慈弘苞纳,恕其大辟,犹削黜禁錮,不齿於朝。”

  善恶贤愚:善,善良;恶,丑恶;贤,贤智(有贤德有才智,贤人智士);愚,愚笨。

  【评语】

  人各有别,自为一个体;但人与人又不能不彼此相联相通,结成一个整体。不愿道人之善、成人之美,却生就一双鳝鱼眼睛、一副鸡肠小肚,挑剔人,说道人,嫉妒人,压制人,这样的人就像一个锥子,对群体的危害是很大的。而那些不说人之过,不矜己之能,能帮助人,成全人的人,就像一块平整方正的大石头,砌在哪里,都能使整个建筑稳固平实。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孔子为什么以成人之美与否来区分君子和小人了。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必然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必然不能事事按自己的意愿来办事,这就必须学会适应社会和人生。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这就说明了“清浊并包,善恶兼容”的道理。其实生活中也需要这样,所谓“人至察则无友,水至清则无鱼”,何况每个人有缺点也有忧点,每个人看问题都有片面性,有的东西以为是对的,却偏偏是错;有的事以为别人错了,实际上因为自己认识上的不足而是自己错,孔子对此的态度是明确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就是错的、污的、恶的,能容纳的本身便是把它作为向上向善的借鉴。

 三一二、勿仇小人 勿媚君子

  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译文】

  不要与小人为敌结怨,小人自然有人与他敌对;不要向君子进谄献媚,君子原本没有私人恩惠。

  【注解】

  仇雠:仇人,冤家对头。《旧唐书·张濬传》:“忘廊庙之威重,结藩屏之仇讎。”雠[chóu],同“仇”,仇恨,仇怨。《楚辞·惜诵》:“又众兆之所雠”。注:“大怨曰雠。”

  对头:冤家,仇人;敌对的方面。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可不有了你,就不显了我。以此心中不忿,要与你做个对头。”

  谄媚:卑贱地奉承,讨好别人《后汉书·袁绍传》:“何意凶臣郭图,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进谄,谓阿谀奉承(在上者)。《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尔等居商君 门下,岂可进諂而陷主乎?”献媚,为讨好别人而做出使人欢心的姿态、举动。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老爷翰苑蜚声,素羡风流太守;贱妾平康献媚,自惭窈窕佳人。”

  私惠:私人的恩惠。《管子·法禁》:“故举国之士,以为亡党,行公道以为私惠。”尹知章注:“费公以树私也。”

  【评语】

  俗语所谓“一物降一物”,黄雀食虫,猫来捕鼠,都是自然界的有意安排,也就是大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法则。天地间万物是互相制服著的,因为不论任何一种动物,假如没有另外一种动物来克制它,那么地球可能最后被它独占。人与人之间往往有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也就是小人自然有人来降制他。无须我来和他为敌,小人自有他的敌手。和小人寻仇不一定是小人,但小人去寻仇手段更为恶毒,所以根本不必跟小人结仇,以避其险恶蜂虿之毒。君子所以不跟小人结仇,更是由于不屑寻仇,无暇为仇。不仅如此,君子以其心怀坦荡、正直无私而不屑于是非,讨厌阿谀。对君子切莫逢迎谄媚,因为君子是公平无私的,我如向他卑躬屈膝,反而引起他的鄙视,即或有所乞求,他也绝不施以恩惠。所谓“士以器识”,千万不要在君子面前失礼,致使他对我的器量低估过甚了。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而阿谀奉迎者必有私心私利,很可能因其私而害人,这是君子所不容的,更勿谈同流了。 

三一三、金须百炼 矢不轻发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译文】

  磨练砥砺应当犹如千锤百练的金属,急于成就的人不会有精深学养;实施行为应该胜似力敌千钧的弓弩,轻易发力的人不会有宏大功效。

  【注解】

  磨砺:亦作“磨厉”、“磨励”,磨练。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业。”磨练,亦作“磨鍊。犹锻炼。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鍊。”砥砺,磨练,锻炼。宋·苏轼《与王庆源之子书》:“惟望昆仲力学砥礪,以显扬不坠为心。”

  百炼之金:百炼,亦作“百鍊”。多次锻炼,久经磨炼。汉·应劭《汉官仪》卷上:“金取坚刚,百鍊不秏。”金,〈名〉本义金属。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百炼之金就是经过多次锻炼的金属。

  急就:速成,匆促而成。《史记·李斯列传》:“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復彊,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邃养:精深的学养。明·张居正《王观吾六十序》:“博学邃养,厚积而晚发。”

  施为:处置,实行。唐·薛用弱《集异记·奚乐山》:“徐谓主人:'幸分别輞材,某当併力。’主人讶其贪功,笑指一室曰:'此有六百斤,可任意施为。’”  

  千钧之弩:千钧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商君书·错法》:“乌获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

  弩:〈名〉本义用械发箭的弓。《说文》:“弩,弓有臂者。”千钧之弩就是千钧重的弓弩。

  轻发:轻率行动。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此理之必然也。”

  宏功:宏,〈形〉《尔雅·释诂》:“宏,大也。”功 <名>,本义功绩,功业,功劳。《说文》:“功,以劳定国也。”此处指功效,效验,成效。宋·苏轼《圣散子后序》:“圣散子主疾,功効非一,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

  【评语】

  古时候楚国有夫妻二人冶铁炼雌雄二剑,雄剑名叫'干将’,雌剑名叫'莫邪’。他们用了极强的火力都炼不成功,最后,这个男人为了增强火力,自己跳到炉中做燃料,于是雄剑成就了。女人见男人跳到炉中成了雄剑,她也跳到炉中,做了雌剑的燃料。于是,雌雄二剑干将、莫邪遂成千古的名剑。不过,这段故事不见于正史,只是一段传说故事,但也足以证明古人做事的专心与牺牲精神的伟大了。炼剑工夫不深就不能成为名剑,一般人凡事欲求速成,根本谈不上修养。其次,做事好像是用千钧之力拉开硬弓,必须用上全身的力量,如果轻拉而轻发,必定不会中的。如果轻于著手、草率从事的话,也必定不会有什么大的功效。人的修养身心就好比炼铁炼钢,必须做到“使百炼钢能成绕指柔”,也就是通常所说“若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人生经历,求知问道,身心修养等,须经百炼才能成钢,勤苦方能见效。因为不论做人做事都必须接部就班,凡是走小路抄捷径投机取巧的,只有收一时之效绝不能成大功立大业,吃亏的只是自己,而且害怕艰苦、浅尝则上的人,终不能力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厚实的基础。所以孔子才劝告世人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就有这种厚实的历炼做基础,这样,遇事待人,言语行动才不会轻浮,进而做到“矢不轻发。” 

三一四、虚圆建功 执拗偾事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译文】

  建功立业的人,大多是谦虚圆通的人,败事失机的人,必然是固执偏拗的人。

  【注解】

  虚圆:虚,谦虚《汉书·李广苏建传》:“足下虚心。”圆,圆通,灵活。《儿女英雄传》:“如今到外头去作官,自然非家居可比,总得学些圆通。”

  偾事:〈书〉把事情搞坏,败事。《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僨事,一人定国。”郑玄注:“僨,犹覆败也。”

  失机:错过时机;失误事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执拗:坚持己见,固执任性。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荆公)又曰:'有伊尹之志,则放其君可也;有周公之志,则诛其兄可也;有周后妃之志,则求贤审官可也。’似此议论,岂特执抝而已,真悖理伤道也。”

  【评语】

  能建立丰功伟业的人,大都是在待人用人方面非常成功有自己见解的人。否则个人的力量能多大?没有人们的支持拥护,大业何来?做人不宜太圆滑,并不是说做人一定要像刺猾一样,因这圆滑过度为奸。适度的圆滑则表现为谦让宽容吸取,有何不可?处处以我之见为见,大小事一概显能妒能,何以成事呢?至于那些愤事失机的人往往刚愎自用,听不得别人意见,事事以为自己正确,以为世间万事的成败系乎自身,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很多事不要怨天尤人,要从自己的处世方法上找原因。成事要有机遇,机遇对人是公平的,谁发现得早,谁就会抓得牢,就像坐车一样。固执己见的人往往被自己的执拗、自己心中固家的定势所迷惑,而看不到外面的变化来调整自己。古今中外,成大功、立大业的圣贤豪杰,做人多半是虚心求教,宽宏大量,其做事则能机敏圆融容人纳物。反之,执著顽梗不化的人,做人则心性偏激,不能容物,做事则主观太强成见太深。伟大的人物能善于用人,凡事从大处著眼,不拘泥小节,所以因人成事,其功业成就并非出于偶然。而执著自恃的人,却往往失掉机会,甚至功败垂成,楚汉相争的项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一五、过俭则吝 过让则卑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译文】

  节俭,是美好品德,过分了就是悭涩吝惜,成为鄙吝啬细,反而伤害了高雅正道;谦让,是美好行为,过分了就是十足恭维,成为曲意谨慎,多半是出于机变用心。

  【注解】

  俭:<形>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说文》:“俭,约也。”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节俭,节省。《韩非子·难二》:“俭于财用,节于衣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悭吝:吝啬。唐·皇甫氏《原化记·以珠易饼》:“贺知章尝謁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贺心念宝珠何以市饼,口不敢言。老叟乃曰:'慳吝未除,术何由成?’”悭涩,吝啬。宋·朱淑真《雨中写怀》诗:“东风吹雨苦生寒,慳涩春光不放宽。”引申指浅少。吝惜,顾惜,舍不得。《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孔传:“有过则改,无所吝惜。”

  鄙啬:小气,吝啬。明·宋濂《戴仲积墓志铭》:“其待乡党,接宾客,不翕翕以附,亦不鄙嗇以自足。每有过从,輒列肴釃酒乐之,虽庖传屡空弗顾也。” 鄙吝,亦作“鄙恡”,形容心胸狭窄。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擕手流风在,开襟鄙吝祛。”啬细,吝啬。《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嗇细非常,一文如命。”

  雅道:即正道,忠厚之道。《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此处指与朋友交往之道。《苟子·荣辱》篇:“君子安雅。”集解:“雅,正也,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懿行:懿〈形〉,本义美好。《尔雅》:“懿,美也。”懿行,美好的行为,善行。《新唐书·柳公绰传》:“实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

  足恭:亦作“足共”。过度谦敬,以取媚于人。《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曲谨:谨小慎微。宋·王安石《王深父墓志铭》:“故不为小廉曲谨以投众人耳目,而取捨、进退、去就必度於仁义。”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后汉书·段熲传》:“熲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贵。”

  机心:巧诈之心;机巧功利之心。见一四九【注解】

  【评语】

  孺家主张中庸之道:“节俭固然是美德,过分节俭就变成吝啬,谦让固然是美德,过分谦让就变成谄媚。”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孔子才说“巧言令色足恭”,不但左丘明认为是可耻,就连孔子也认为一个人作事,必须坚实中庸之道,因为过犹不及的缘故。为人要有品行节操才能立足,如果谦让至伪,节俭到吝,那么节俭的目的何在,谦让的初衷为何?这实际上是一种小人俗人的表现。节俭为美德,太过则有伤大雅。礼让是美行,太过则有失常态。所以,君子处世无“过”与“不及”,只要恰到好处。处于动乱的社会,人心陷溺已久,只知争夺权利,忘掉道德义行,以致风俗日坏,道德沦亡。要想使人心恢复,重整道德风俗,只有从生活上着手。首先应当制止奢靡浮华的生活和改正虚伪不诚的风气,使人人生活节俭朴实,养成崇礼的德性,在物质生活上不要太吝蔷,或是太奢侈,在精神生活上要宁奉之拙勿失之巧。做到这样,才能够转移风俗,振作人心。

  【注077】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一·集醒》同文。 

三一六、喜忧安危 勿介于心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持久安,毋惮初难。

  【译文】

  不要担忧拂戾心意,不要喜幸心意畅快,不要保持长久安逸,不要忌惮初始困难。

  【注解】

  忧 <动>:本义担忧,发愁。《说文》:“忧,愁也。”

  拂意:违逆其心意。见一二六【注解】。拂戾,违逆。清·恽敬《历代因革论八》:“故养生不至于拂戾,趋事不至于迂回。”

  喜幸:欢喜庆幸。宋·欧阳修《吉州学记》:“是以詔下之日,臣民喜幸。”

  快心:犹称心。谓感到满足或畅快。亦指使感到满足或畅快。见一七八【注解】

  持:保守,保持。《后汉书·列女传》:“持久者知止足也。”

  惮:<动>本义畏难,怕麻烦。《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忌惮,顾虑畏惧。《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评语】

  世事无常,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是一个普遍现象。称心如意,生活安定当然是可喜悦、可羡慕的,但事物总处于变化中,快心和安定是相对的、一时的。反过来,不要作无谓的忧愁烦恼,因为失意正是得意的基础;也不要为一时的幸福而得意,因为得意正是失意的根源。凡事不要有恃无恐。要知道“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连天道尚不能久,何况人事。在佛家来说,人生原无得意与失意之分,只是人观念上的感觉而已。就现实而言,世问一切事物总处于变化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如电光石火梦幻泡影,在人生道路上只有像蜗牛爬山一般步步辛苦前进,不惧困难,不怕艰险,才能有所收获。人入世以来,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只求人生在世平安即可。 

 三一七、名位声乐 不可贪图

  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士。

  【译文】

  畅饮盛宴的快乐太多,不是一个好的人家;声誉荣华的习性过胜,不是一个好的学子;名利权位的观念太重,不是一个好的官吏。

  【注解】

  饮宴:亦作“饮燕”,“饮讌”,聚在一起饮酒吃饭。《汉武故事》:“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羣臣饮燕,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爱客不告疲,饮讌遗景刻。”

  声华:犹言声誉荣耀。唐·白居易《晏坐闲吟》:“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老倒翁。”清·钱谦益《与王烟客书》:“老病日增,身世相弃,畏近城市,自窜於荒江墟落之间。人世声华,取次隔絶。”

  士子:学子,读书人。《北齐书·辛术传》:“天保末,文宣尝令术选百员官,参选者二三千人,术题目士子,人无谤讟,其所旌擢,后亦皆致通显。”

  臣士:臣,〈名〉君主制时的官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士,〈名〉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周礼·大司徒》:“其附于刑者,归于士。”

  【评语】

  日以继夜贪图酣乐的人家,是奢侈浪费生活的代表,这样的人家享受过度,等到福报已完,便互见衰败消亡。古时候读书的人都是“十载寒窗,一举成名”,如果在读书的时候就贪爱那些声色之乐、华美之装的物质享受,这样的士人,也绝对不是真的读好了书。即使是读了些书,也不是治国安邦的经典。不过是一些骚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于世无补,于身无益,结果无声无嗅的埋没了一生。有的文人无行,还做出许多风流韵事为后人的笑柄。有知识的人,如果名利心太重,就会不顾一切争权夺利。自古为了功名利禄臣逆拭其君父者,不知道有多少,如王莽、曹操、隋炀帝、唐太宗之辈,尽管是位高权重,或是贵为天子,但是在百代之下,后人的笔墨形容,也是难脱公道啊!所以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王焉,可谓好学也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未足与议也。”一个有志于学业,有为于未来的人,在享乐上过于贪图,在名位上太过看重是难以有所成就的。人的品性修养要在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不论是读书求知,不审居官从政,或是日常生活,只为追求私欲的满足,达到私心的要求,必然有损于集体,有损于公德,其最终结果是败坏自己的形象。而热衷于饮宴声乐之辈,必然轻浮;一门心思在名利场钻营,定然不会是为民造福坚持正确原则的人。 

三一八、量宽福厚 器小禄薄

  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得个迫促规模。

  【译文】

  仁慈的人心胸宽厚舒畅,就福禄殷厚而庆祉绵长,事事成就一个宽宏舒畅的景象;鄙陋的人心思迫切急促,就利禄微薄而恩泽浅短,事事落得一个紧迫局促的局面。

  【注解】

  仁人:仁慈的人,有德行的人。《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心地:见一二三【注解】器量,胸襟。《水浒传》第十七回:“王伦那廝,心地褊窄,安不得人。”

  宽舒:宽厚平和。《管子·内业》:“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舒畅。潘漠华《人间》:“做人,当有些苦恼,苦恼是做人的本质,所以请你也宽舒些吧!”

  福厚而庆长:福〈名〉,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说文》:“福,祐也。”按,本作祜也。庆, <动>本义祝贺,庆贺。《说文》:“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 《广雅·释言》:“庆,贺也。”〈名〉喜,福庆,吉庆。《诗·小雅·楚茨》:“孝孙有庆。”福泽,有幸的事。《国语·周语》:“有庆未尝不怡。”注:“福也。”庆祉,福泽。宋·黄机《醉蓬莱·寿史帅》词:“庆祉绵绵,功名衮衮,比衡山、湘水。”

  气象:景色,景象。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韩平原作南园於吴山 之上,其中有所谓村庄者,竹篱茅舍,宛然田家气象。”另见一六七【注解】

  鄙夫:庸俗浅陋的人,也就是鄙陋之人。《论语·子罕》:“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 鄙陋,庸俗浅薄。有时亦用作谦词。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

  迫促:急促;急迫。汉·王符《潜夫论·爱日》:“《诗》云:'王事靡盬,不遑将父。’言在古闲暇而得行李,今迫促不得养也。” 迫切,急迫,紧急。《新唐书·张廷珪传》:“而州县督输,星火迫切。”

  规模:亦作“规摹”,“规橅”,范围,场面,气势。《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下》:“如东坡、太白诗,虽规摹广大,学者难依,然读之使人敢道,澡雪滞思,无穷苦艰难之状,亦一助也。”

  【评语】

  庸人想事少,傻人不想事,所以俗语有“庸人厚福”和“傻人有傻福”的说法,其理由是庸人的心地憨直,不像聪明人的那样好用心机。庸人的性情纯真,他的心胸宽大而舒畅,念头少,伪装少,争得就少,心情舒畅,平日就少有忧虑烦恼。至于他待人处世,也少用机巧,所谓不失赤子之心。如能教之以仁爱,则未有不诚心待人的,所以他获福必厚。天福庸人的道理,即在于此。做人勿庸也不能傻,但不能像有些人聪明过了头,用尽心机,烦恼接瞳。而那些污秽贪婪的小人,心地狡诈,行为奸伪,凡事只讲利害不顾道义,只图成功不思后果,这种人的行为更不足取,上天也绝不会降福给他,即使能靠机诈成功于一时,也会在转眼之间变成镜花水月化为乌有。有时候上天反而还故意使他暂时得志,但在这得意之中,同时给他种下日后悲惨失败的种子,况且,像这种心地狭小的人,也绝不会成大功、立大业的。仁人待人之所以宽厚在于诚善,在于忘我,所以私欲少而烦恼少。我们生活中的待人之道确应有些肚量,少为私心杂念打主意,不强求硬取不属于我的东西,烦恼何来?“牢骚太盛防肠断”做人要充分修省自己才是。

 三一九、刻失人和 滥招恶友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译文】

  用人不应当苛刻,太苛求就会使想效力的人离去;交友不应当随意,太随意就会使善献媚的人到来。

  【注解】

  刻:〈形〉刻薄,苛刻。《汉书·杨恽传》:“性刻害,好发人阴私。”

  滥;〈形〉过度,超过限度,漫无准则。《周书·程典》:“生穑省用,不滥其度。”滥交,毫无选择,随意交友。明·沈德符《野获编·司道·龙君杨少参》:“龙与罗匡湖给事为姻家,与邹南皋吏部亦厚善。两公俱正人,非肯滥交者。”

  贡谀:献媚。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一·邱侍郎献谀》:“邱竟以外蕃再斥。盖两番贡諛,皆不得厚偿,世谓君相造命,亦未必然。”

  【评语】

  待人不要太刻薄,性情刻薄的人,一定不会有待人有恩,居上位者对部下刻薄无比,则部下纷纷背叛,势难常久。父子兄弟之间,如太刻薄,则骨肉相残导致家庭破败。刻薄的起因是吝蔷自私,是物欲埋没了良知,渐渐的习而成性,养成刻薄无情的行为。所以,要不刻薄,首先得要铲除自私的观念。孔子把朋友分成两大类,一种是益友,一种是损友。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交友宜益人,恶人岂能称友?高山流水,难得知音,以至知音成为后人择友时的一个向往。许多人一诺之功,一酒之饮,一事之助便以为友至矣,这样是没有真朋友的。故俗语有“酒肉朋友不可交”的说法。交友是不可不加选择与分别的,朋友也有好的,也有坏的。常言说:“绝无益之朋,交有德之友。”只要不去滥交朋友,就不会招到祸患。交朋友要站在道义的立场,互相帮助增进交谊,如果基于利禄的结合,那就是酒肉朋友,在你有钱有势的时候,他们如蚊蝇之逐臭蜂涌而来,当你金尽势衰的时候,他们就掉头不顾而去,这样的朋友,还不如早早断绝来往为妙。交友不可滥,待人用人不能刻薄。尤其一些有点权力的人,往往既出于公心,又刻薄待人。办事往往以为只自己正确,待人总是按我这要求,还偏生说是为公,实际上是不懂得尊重人,不知道怎样用人。这样做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里还谈得上以为公?关于交友之道,孔子劝戒世人“无友不如己者”,意思就是不要交品学不如自己的人,因为一旦交到恶友就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注078】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十一·集法》同文。 

三二○、事上敬谨 待下宽仁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译文】

  有官位的人不可不敬畏,敬畏有官位的人就没有放纵安逸的心怀;平民百姓也不可不敬畏,敬畏平民百姓就不会有豪强蛮横的名声。

  【注解】

  大人:指有道德有声望之人。据《论语,季氏》篇:“畏大人。注:'大人,圣人也。’”或指有官位之人。《左传》昭公十八年有:“而后及其大人。注:'大人,公卿大夫也。’”在官场中成为下属对上司的习惯称呼。

  放逸:放纵逸乐。见○四一【注解】

  小民:指一般老百姓。《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

  豪横:强暴蛮横。《后汉书·邓禹传》:“汉世外戚,自东西京十有餘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於貽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

  【评语】

  所谓“大人不可不畏”,此中道理孔子有明确的分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所谓“小民也不可不畏”其中道理孟子有明确分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介于官民之间,形成一个士阶层。这里所谓畏大人,主要指对圣人之言,道德名望之人,由此会使你个人的修养得以加深;畏小民是指一般人而言,即持宽仁的态度,而不是蛮横豪霸。历史上轻视平民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敬畏大人就是对上服从。今世能够居于高位,他的道德学问必定超人一等,否则政府也绝不会用他主持国家大计,人民也不会推选他。下对上如果表示服从,则命令便算有效的成功。一般人民、下级干部也都能循规蹈矩,勤勉工作而无放纵感情、安逸、偷闲的习性,于是国富民康,国家的一切政治均上轨道,这样的国家一定是富强康乐的国家。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就是一切政事以民为本,小民是可敬畏,'畏’的意思是亲近人民而不欺侮人民。事事能以民意为依归,就不会有豪横专制之名产生了。今天的极权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区别,其实也就在于能不能畏民而已。

 三二一、逆境比下 怠荒思上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译文】

  事业稍有拂意逆违时,就想想不如自己的人,这样怨天尤人的情绪就自然消失;身心稍有懒惰放纵时,要想想胜过自己的人,这样精力神志的意态就自然振奋。

  【注解】

  拂逆:违背,违反,不顺心不如意。明·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七:“人所见不同,若有拂逆,不可加罪。”拂意,不合心意,不如意。清·张潮《〈快说续记〉小引》:“金圣叹与王斲山赌説快事,王子丹麓续而记之。世有拂意者,于烦恼场中展读一过,不啻如醍醐之灌顶,甘露之洒心。”逆违,犹违逆。《晋书·石崇传》:“古人称'荣华於顺旨,枯槁於逆违’,诚哉斯言,於今信矣。”

  怨尤:埋怨责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序》:“是故君子厄穷而不閔,荣辱而不苟,乐天知命无怨尤焉。”

  怠荒:懒惰放荡。见二六八【注解】

  精神:精力体气。《韩诗外传》卷六:“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心神,神志,指神情意态。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神怳惚,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评语】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万事不能尽如人意,不可随自己的意思任意而为。遭遇了困难他绝不悲观想想一想世间还有不如我的人,我现在还是很幸福的,则自然心安理得,不怨天尤人了。当我心中起了怠惰的观念,不愿工作的时候,便想一想世间胜过我的人太多,人家尚且勤勉不辍,我又何能后人?于是,怠惰的心理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所以一个人意志不坚定,一旦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做事业没有总是一帆风顺的,虽然一帆风顺是人们的愿望,却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事业上选一个参照物是决定进退的重要因素。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决难成事,这时应调整一下心态,观察一下得失,可能会发现有很多人的景况还远远不如我,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前人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都是说明“逆境时比手下”的道理,利于恢复信心而不颓唐。而成功时容易自满以致腐化堕落,这时应当记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如平原纵马,易放难收”的道理,不自满不自堕而向上看齐。事业上没有向上之心难以向上,生活上却不能如此,因为更多地向上看齐便容易走向庸俗而无事业心可言。

 三二二、言而有信 恒心如一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填,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译文】

  不可以乘着喜悦而轻易许诺,不可以因为醉酒而生气发怒,不可以乘着快乐而惹事生非,不可以因为疲倦而鲜有终了。

  【注解】

  轻诺:轻易许诺。晋·葛洪《抱朴子·行品》:“言不详於反覆,好轻诺而无实者,虚人也。”

  生嗔:生气,发怒。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休论我性不容人,拳打了谗臣,恁般生嗔。”

  【评语】

  心在欢喜的时候,乘著一时喜悦的激动,就不考虑一件事的善恶,而轻易答应他人的请求。但等到答应以后,事情要办的时候便发生困难了。这就失信于人,招致后悔。所以,我们不可轻易答应人家的请求,一经答应则要实行办到。但这必须在承诺一件事之先,要仔细考虑这件事情的善恶与后果,能否实行。其次,在喝酒喝醉了的时候,不可随意动怒,动怒是最慎重的事。特别是在酒醉之后,心容易激动,一旦发怒就不可收拾,结果“败事有余,成事不足”。再其次,不可乘著一时的高兴而多事,等高兴过了必然产生厌倦而不成功,有始无终。所以,当我们感情与平常不同的时候,就要多加注意,不可随意答应别人的事情,更不可任性处理事情,多管闲事,以免招致后悔与失败。人有根多毛病往往是不自觉的,人们的通病是高兴时有求必应,因而便犯下了“轻诺寡信”的错误,于是奸小之辈往往投其所好察其所喜,并有意制造一个让人高兴的环境,通过各种手段来等待“轻诺”。人们还有一种毛病就是喜欢“借酒发疯”,这是一种失控的表现,结果就犯下了“酒后无德”的毛病,是有德之人所不为的,由于失控,就必然失言,以至酒后无德。还有人在权势头上在富贵乡中往往说话口无逛拦,财大气粗,摆不正自己的位于,忘记应尊重理解别人,忘记应收敛检点自己,其结果是“炙手可热,得意忘形”,实际上是做人不成熟的表现。更有的人做事有始无终,畏难而退,虎头蛇尾。待人行事应该言而有信,恒心如一,否则终究将一事无成。

  【注079】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十一·集法》同文。

 三二三、省事为适 无能全真

  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若无能之全真。

  【译文】

  垂钓水边是闲逸的事情,尚且执持生死的权柄;对弈棋枰是清静的游戏,尚且萌动争斗的心理。可见喜欢多事不如减少事情的较为适宜,多面才能不如没有才能的保全真性。

  【注解】

  钓水:指钓鱼。明·刘基《项伯高诗序》:“项君虽不用於世,而得以放意林泉,耕田钓水,无所维係。”

  逸事:谓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甚知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正式记载者。唐·刘知几《史通·杂述》:“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説,为益实多。”此只作字面解,逸,〈形〉闲适,安乐。《国语·吴语》:“而又不自安恬逸。”注:“逸,乐也。”闲逸,闲静安逸。宋·曾巩《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方今中外任使,尝患乏人,如中復者,岂可遂其闲逸?”

  持:〈动〉本义拿着。《说文》:“持,握也。”执持,握持,掌握,控制。《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诸侯拘迫汉制,牧相执持之也。”

  生杀:生与死,生或死。见一五八【注解】

  柄:《说文》:“柄,柯也。”(柯:斧柄。)比喻权力,权柄。权柄,犹权力。《汉书·刘向传》:“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也。”

  弈棋:下棋。《墨子·号令》:“无敢有乐器,弈棋军中,有则其罪射。”

  清戏: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黄冈、安陆、襄阳等地,约有二三百年历史。系青阳腔,从安徽传入湖北而形成。一般称为“湖北高腔”。此只作字面解,清,〈形〉本义水清,与“浊”相对。《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清静,恬静。《淮南子》:“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清静,安静,不嘈杂。汉·王褒《洞箫赋》:“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諠。”犹安定,太平。宋·洪迈《容斋三笔·赵充国马援》:“羌来和亲,于是陇右清静。”戏,〈名〉本义一种兵器。《说文》:“三軍之偏也。一曰兵也。”假借为“麾”。军队中的帅旗《史记·高帝纪》:“兵罢戏。”正义:“大旗也。”游戏。《聊斋志异·促织》:“尚促织之戏。“

  动:〈动〉本义行动,发作。《说文》:“动,作也。”萌动。清·方苞《狱中杂记》:“春气动,鲜不疫矣。”萌动,开始发生,产生。明·李贽《征途与共后语》:“盖生死念头尚未萌动,故世间参禪学道之夫,亦只如此而止矣。”

  战争:泛指争斗,斗争。唐·吕岩《渔父·活得》词:“龙飞踊,虎狂狞,吐箇神珠各战争。”

  喜事:好事,喜欢多事。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二一:“主人喜事,好其诗,不舍手。”

  省事:减少事务。引申为方便,不费事。《淮南子·泰族训》:“省事之本,在於节用。”

  多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论语·子罕》:“大宰问於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全真:保全天性。见一○三【注解】

  【评语】忘却了世间的杂事,坐在河边去钓鱼,远离浮世扰攘的烦恼,可以说是相当高雅的行为;然而手握鱼钓竿索,仍然操弄生杀鱼鳖的权柄,心中怀抱得大鱼的欲望,这是变更了争逐的境界,并未改变争逐的形式罢了。在下棋的时候万念俱静,一心争逐于棋盘上的黑白棋子,可以称作清雅的游戏。然而,对于胜负的观念、竞争的意识,并不比对其他事情的成分少,这其间如战争一般的大动杀机,不过是范围不比战争大,也不会弄出伤人的事来。可是,在互相对奕杀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无形中消耗的精神也不减于战场上的行为。因此,喜好多事不如减少来得适宜,多能多技不若无能与技来得天真无邪。就老庄的无为哲学而言,“无为无作”自然会“优游清逸”,但是如果就儒家的进取思想而言,人的生活就是战斗,时代永远是不停前进,人不能离群索居。然而凡事又不可强求,恰如庄子所说“至乐无乐”,古禅师也说:“不想享受一切而享受了一切,不想占有一切而占有了一切,不想成就一切而成就了一切,不想知道一切而知道了一切。”

 三二四、静现本体 水清影明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译文】

  聆听寂静深夜时的钟声,呼唤惊醒人们梦中之梦;观察澄澈潭水中的月影。窥视显见我们身外之身。

  【注解】

  唤醒:叫醒,常用作比喻,有使之觉醒意。宋·苏轼《东坡志林·梦中作祭春牛文》:“吏微笑曰:'此两句復当有怒者。’旁一吏云:'不妨,此是唤醒他。’”

  梦中之梦:即“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语本《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唐·李群玉《自遣》诗:“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是比喻人生就是一场大梦,一切吉凶祸福更是梦中之梦。

  澄:〈形〉本义水静而清。《集韵》:“澄,水清定也。”《增韵》:“澄,水静而清也。”澄澈,清澈,水清见底。晋·王献之《杂帖》:“镜湖澄澈,清流泻注。”

  窥见:暗中看见。《论语·子张》:“譬之宫墙, 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三辅黄图·池沼》:“影蛾池,武帝凿池以翫月,其旁起望鵠臺,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蛾池,亦曰眺蟾宫。”月影乃虚幻之月,由此可悟一切事物皆虚幻。

  身外之身:即“身外身”,佛教语,指由正身变化产生出来的身体。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上:“似僧有髮,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肉身以外涅槃之身,前身为虚幻,后身为真身,此指人的品德、灵性。

  【评语】

  人类的寿命不过数十寒暑,跟宇宙的悠久岁月实在不能相比,所以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有“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叹。在这悠久无限的宇宙空间,人的一生活动期限不过五十年的寿命,如梦一般很快的过去。在这如梦的一生当中,一切吉凶祸福哭笑歌泣,为种种事物实在可算是梦里的梦。在日间里,为种种的事情所逼迫而奔走劳碌,不起什么思考,等到夜静人寂、万籁俱静的时候,听见了远寺的钟声铿然作响,此时恍如大梦初醒,觉此身所作所为,真知梦中的梦。而我的身体虽仅仅是五尺之躯,但放开眼界一看,才知道天地万物都是我的全身。在平日匆忙的时候,难以留意自觉,等到潭水澄清,天上的月影照耀在潭内,就可以知道月亮不仅在于天上,同时也能现影于水中。而我的五尺之躯不仅是我的全身,同时到处可以呈现出我来,这时候就可以窥见了身外之身,才明白了梦中之梦。才能如大梦初醒,不执著于虚相幻身,如此方可称为明达事理的人。例如有位居士正在深夜凝思一个公案,当他听到青蛙叫声而立刻触发禅机定下“春天月夜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的偈句。而唐代著名诗人张继更在《枫桥夜泊》中咏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有人说夜半根本无种声,认为张断是假托之作,其实“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灵智的浮现才能看到人的本性,所以佛家才用“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来点出生命的玄机。有的人,在人生苦短的感叹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春宵苦短日高起。有的人则有志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做出一番事业。对于一个人来讲,静夜悟道,月夜观影,万籁俱寂中忽然传来悠扬的钟声,可能豁然顿悟。心静之中,许多苦思冥想的东西可能会一下子彻悟。灵感被触发,而看清本我。

  【注080】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四·集灵》同文。

 三二五、天地万物 皆是实相

  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學者要天機清澈,胸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

  【译文】

  鸟的语言虫的声音,全都是传达心情的秘诀;花的英华草的秀色,无非是见示道理的文饰。读书人要天赋灵机清净明澈,心灵灵活敏捷,接触事物都会有心领神会的地方。

  【注解】

  訣:〈名〉做某事的窍门、方法。《說文》:“訣,别也。一曰法也。”《韻會》:“方術要法謂決定不疑也。”秘诀,隐秘而不公开的方术,奇妙的诀窍。宋·欧阳修《送刘虚白》诗:“祕诀谁传妙若神,能将题品徧朝绅。”

  英:〈名〉本义花。《说文》:“英,草荣而不实者。”〈形〉好,美好。《广雅》:“英,美也。”英华,言花木之美,也引申为在上者之德化。《文选·扬雄〈长杨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普天所覆,莫不沾濡。”李善注:“英华,草木之美者,故以喻帝德焉。”

  见道:洞彻真理,明白道理。《汉书·翼奉传》:“圣人见道,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画州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曰经。”见,〈动〉“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广雅》:“见,示也。”见示,给我看,告诉我。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悽惻。”

  文:〈名〉本义花纹,纹理。《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纬天地曰文。”文饰,彩饰。《礼记·玉藻》:“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饰也不裼。”掩饰,遮盖。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伪跡昭然,理难文饰。”

  天机:犹灵性,谓天赋灵机。见○一○【注解】

  清澈:清净透明。唐·薛用弱《集异记·嘉陵江巨木》:“江水清澈,毫髮可见。”

  胸次:胸间,亦指胸怀,心灵。见一七五【注解】

  玲瓏:灵活敏捷。唐·施肩吾《观叶生画花》诗:“心窍玲瓏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

  会心:领悟于心。见一四二【注解】

  【评语】

  如果不用文字和言语就不能传授出宇宙的真理和天地的大道。但是释尊说法达四十九年之久最后终于一字不说,后世根据释尊所说的经文和祖师所讲的论证,经过种种的研究,认为仅凭文字言词尚不能悟得释尊的真意;因此,禅宗又有不宜文字的教外别传,倡“以心传心”之说。就是一切不以经论为本据,由师尊之悟道处,其弟子亦自行解悟。所以禅宗不以经论的法门相传,只以佛心代代相传。所谓“佛心”即宇宙的真心,天地的大道。释迦牟尼佛悟解了这个道理,就是佛心,至于怎样才能够觉悟,原来万物都基于此一真理,亦即由此佛心出现,除了理解万物的道理之外,别无他路可以寻找;仰起头来看天,则有星辰日月,低下头来看地,则万象峥嵘,这都显露出天地的真心。因此树间的鸟啭,草里的虫鸣,都是传心的要诀。还有花的英萼、草的颜色,也都是见道文章。释尊看见明星的闪光而悟道,灵云和尚看桃花开放而悟道,香岩和尚听打击竹子的声音而悟道,这都是根据物理而看破了传心要诀和见道文章。如此看来,天地万物现存著历历分明的真理大道,为什么不能彻见了悟呢?因为人人的胸中被烦恼和妄想的愚浊所混,以致真理大道不能映现出来。因此,学者要清澈天然的心机,要使自己胸怀,如同玲珑的水晶映现外界的一切事物,然后使万物与自己的心合而为一,能这样的体会它,自然而然会得领悟。所以禅宗才有“青青翠竹悉是真如,郁郁黄花莫非般若”的名句。只要使心机如同止水,自然能把人的生命带入永恒之流,因此日僧芭蕉才写出“寂寞古池塘,青蛙跃入中央,泼刺一声响”的俳句,这该是多么优美而又扣人心弦的空谷足音。 

三二六、知无形物 悟无尽趣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知彈有弦琴,不知彈無弦琴。以跡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書佳趣?

  【译文】

  人们只能解释阅读有文字的书,不去解释阅读没有文字的书;知道弹有弦的琴,不知道弹没有弦的琴。用有形功用而不用无形功用,怎能得到弹琴读书的高雅情趣呢?

  【注解】

  无弦琴:没有弦的琴。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后用以为典,有闲适归隐之意。

  以:本义“用”,《说文》:“以,用也。”

  迹用;迹,《說文》:“步處也。”《廣韻》:“足跡也。”凡有所遵循亦曰迹。《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唐書·魏徵傳》:“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循實而考之亦曰迹。《汉书·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迹得失也。”用,〈动〉本义使用,采用。《说文》:“用,可施行也。”〈名〉功用,功能。唐·韩愈《原毁》:“彼虽善事,其用不足称也。”迹用,即有形功用。

  神用:精神的功能。唐·卢照邻《五悲·悲今日》诗:“诗书礼乐适足衰人之神用,宗族朋友不足驻人之頽年。”神用,无形功用。

  佳趣:高雅的情趣,美妙的情趣。《宋史·舒璘传》:“敝床疏席,总是佳趣;櫛风沐雨,反为美境。”

  【评语】

  世人只能读念理解有字的书,而不能读念理解无字的书。文字是代表思想的符号,但仅去捉摸符号而不去研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就没有什么用处。世人只能了解字中的意思,而不能看破字的妙理。假如我们放眼四海,则宇宙的万象、诸般的人事都是没有文字的活书籍。多数的学者虽然看到这些活书籍,仍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其次,世人只知道弹有弦的琴,而不知道弹没有弦的琴,只知道应用物的外形,而不知捉摸物的精神,这样就不能领会出来其中的趣味。陶渊明抚琴表示自己的快乐,有的人看见他的琴上没有一根弦,觉得奇怪而问他,他答覆说:“若知琴中趣,何弄弦上音。”这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知道琴里的趣味,就不必去听赏弦的声音了。总之,仅仅取用物的形象尚不能了解真味,唯有捉摸其中的精神才能得实际的妙用。人的灵知和天机在于自我培养,例如古法眼禅师就有一首诗说:“幽鸟语如篁,柳摇金钱长;云归山欲静,风送杏花香。”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书是指有文字的书,万里路指无文字的书,读有文字的书而不知道运用是蛀书虫,读无文字的书虽不识字却能生灵智,因此禅宗才坚决主张“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日本人高桥泥舟有:“一张无弦琴,弹者少古今;听之不闻理,山高水又深。”而另一日本人山田孝道更有:“闲人自有清闲趣,静读乾坤无字书。”

 三二七、万象空幻 上智了心

  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身驅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译文】

  山川河流广大土地已经属于微小尘埃,又何况尘埃中尘埃!血液肌肉身体躯壳尚且归属泡沫幻影,又何况泡影外泡影!不是最上等的智慧,不会有通达的心境。

  【注解】

  山河:山岭和河流,多指自然形胜。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寸,而思隔山河。”指江山,国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大地:广大地面,普天之下,亦指有关地球的。北魏·温子昇《寒陵山寺碑序》:“虽復高天销於猛炭,大地沦於积水,固以传之不朽,终亦记此无忘。”

  微尘:极细小的尘埃。唐·崔珏《和人听歌》:“《巫山》唱罢行云过,犹自微尘舞画梁。”佛教语,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谓之“微尘”。常用以指极细小的物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何故信凡人之臆説,迷大圣之妙旨,而欲必无恒 沙世界,微尘数刼也?”

  血肉:血液和肌肉,指人类躯体。因人体有血与肉,为生命所系,故言。唐·无名氏《灵应传》:“由是血肉染草木,脂膏润原野,腥秽荡空,戈甲山积。”

  身躯:犹身体。汉·王褒《洞箫赋》:“託身躯於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

  泡影:泡沫幻影。佛教用以比喻事物的虚幻不实,生灭无常。后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金刚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上上:最上等。唐·寒山《诗》之二七三:“上上高节者,鬼神钦道德。” 

 

了了: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通晓事理。见○二六【注解】

 

  【评语】

  佛家说世界有“成住坏空”四劫,世界最初是空虚的。由空虚之中而生出天地万物,这一个时期叫“成劫”(劫的意思就是时间)。于是人畜等物继续的发生,这一个时期叫做“住劫”。等到万物都生长完毕,大水大火大风相继的破坏世界成了微尘,这一个时期叫做“坏劫”。破坏了以后,又成了什么都没有的空虚,这一个时期叫做“空劫”。在空虚之中世界又发生,发生出来又破坏,破坏了以后又成了空虚,这样成、住、坏、空循环不已,以至于无穷,世界的状态就是如此。这一种说法和近世科学家的说法是一致的,已经成了不可变动的事实。所以,现在的山河大地无论如何扩大,早晚必定要破坏成为微尘。何况那山河大地之间存在的尘中的微尘,是所有的万物都将成为灰烬。至于我们的身体,乃是皮肉血液结合而成,不待到百年即消失而成泡影了。何况属于影外之影的功名利禄等等事物,也都随之而消失净尽了。这样说来,宇宙的事物不是永久不灭的。如果悟得这个道理,就丝毫不会执著了,应当洒洒脱脱的度此一生。但是这个高深玄妙的道理,除非是有大智慧的人难以明了悟得其中的奥妙。所以说,非上上智即无了了心。苏东坡《前赤壁赋》中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乡于悲风。……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日遇之而为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此乃“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之真境也! 

三二八、苦短人生 何争名利

  石火光中爭長競短,幾何光陰?蝸牛角上較雌論雄,許大世界?

  【译文】

  电光石火中计较长短出入,能争得多少时间?蜗牛触角上争论胜负高下,能有几许大世界?

  【注解】

  石火:石头撞击时发出的一闪即逝的火花,多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易逝。北齐·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唯立德貽爱为不朽也。”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语本《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保福从展禅师》:“师曰:'瞌睡汉出去!’上堂:'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搆得搆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争长竞短: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语本宋·黄庭坚《书寄祝有道》:“人家兄弟无不义者,盖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短,渐渍日闻,以至背戾,分门割户。”

  几何:犹若干,多少。《诗·小雅·巧言》:“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马瑞辰通释:“尔居徒几何,即言尔徒几何也。”

  光阴:时间,岁月。见一三五【注解】

  较雌论雄:较论,争论。《晋书·皇甫谧传》:“子议吾失宿而骇众,吾亦怪子较论而不折中也。”雌雄,雌性和雄性。《诗·小雅·正月》:“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比喻胜负、强弱、高下。《荀子·议兵》:“若夫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

  许:〈副〉表示大约的数量。宋· 洪迈《容斋续笔》:“如是十许字。”几许,多少,若干。《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復几许?”

  世界:指人们活动的某一领域或范围。境界。见二五三【注解】

  【评语】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古语是说人的寿命太短促了。就是上寿也很难超过百年,以百年而论,时间不为不长。然而,宇宙是无限的,是无始无终的。以宇宙的时间而论,百年的岁月好似电光石火一样,悠悠之间就消逝了。所以说,人间世界的争夺,几时休呢?只此一念,不争长短是非。天下的英雄互相争逐,较量雌雄胜败,好像是蜗牛角上的战争一样。无论哪一方面胜与败,在达人的眼里看来,均不足以论道。看破了宇宙问的一切,对于世间一切利害得失均不为之所动,也不为那些无谓之争而劳累心思。一生悠然的度过,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也才是真正的人间丈夫啊!人生在历史长河中只是转眼瞬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如果人们以此来论长道短,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裹足于名利场,又能为自己争取得几许光阴?创造出多大的世界?所谓“泡沫人生”也就是虚幻人生,最能代表这种人生观的就是苏东坡《前赤壁赋》和曹雪芹的《好了歌》(《红楼梦》)。苏东坡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曹雪芹《红楼梦》中有言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坟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主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三二九、轻视富贵 不溺泉石

  有浮雲富貴之風,而不必岩棲穴處;無膏盲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詩。

  【译文】

  具有富贵如浮云的风范,就不必岩石栖身洞穴独处;没有泉石入膏肓的癖好,就经常独自喜好喝酒吟诗。

  【注解】

  浮云富贵: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语本《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风:〈名〉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说文》:“風,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风范,气度,韵致。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岩栖穴处:即“岩居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语出《韩非子·诡使》:“而士有二心私学,岩居穴处,托伏深虑,大者非世,细者惑下。”

  膏肓泉石:即“泉石膏肓”,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语本《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

  癖:〈名〉本义潜匿在两胁间的积块。《廣韻》:“腹病。”中医分为食癖、饮癖、寒癖、痰癖、血癖之说。癖好,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正字通》:“嗜好之病。”唐·白居易《山中獨吟》:“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萬緣皆已消,此病獨未去。”

  醉:〈动〉本义醉酒。《说文》:“醉,酒卒也。各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酒溃也。”沉酣入迷,爱好。《送赵六贞固》:“目断南浦云,心醉东郊柳。”

  耽:〈形〉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淮南子·地形》:“夸父耽耳。”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动〉嗜,喜好。元·睢景臣《高祖还乡》:“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

  【评语】

  人总是喜欢偏于一端,这种倾向有失中庸之道。孔子《论语·述而篇》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朱子也说:“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不无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可见圣贤毕竟与俗不同,把富贵看作浮云,是极端光明高洁的风气。但他们并不是讨厌世间的一切,想要逃入山中栖于岩穴,更那种猿猴般的生活。仙人要过仙人的生活,至于圣贤就不羨仙人的生活了,他们只为增进社会幸福而努力。至于嗜好喝酒喜欢吟诗的人,他们大多厌嫌世间生活,因而有自好泉石之乐,浏览烟霞之癖。企图逃世和遁世,同样是一种病态。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膏肓的膏是在心之上,肓是在胸肋之下,都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病入膏肓是难治病症。如果人没有这种恶癖,又能悠然自得的饮酒赋诗,这样处世安身,则立己立人,不与世间风俗相抵抗,就是处世的要诀啊!能有“黄金若粪土,富贵如浮云”气概的人,不是英雄就是圣人,一般庸俗之辈很难有这种超凡胸襟,

 三三○、恬淡适己 身心自在

  兢逐听人,而不嫌盡醉,恬適己,而不夸獨醒,此釋氏所謂“不為法纏、不為空纏,身心兩自在者”。

  【译文】竞争追逐听凭他人,不嫌弃他人全都沉醉; 恬静淡泊闲适自得,不夸耀自己独自清醒。这就是佛家所说:“不被事物缠扰,不被虚空困扰,身体心灵两者都能逍遥自在”。

  【注解】

  竞逐:竞争追逐。晋·左思《吴都赋》:“结轻舟而竞逐,迎潮水而振緡。”

  听人:即“听人穿鼻”,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凭别人摆布。语本《南史·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这里“听人”有任由他人,自己置身事外含义。

  恬憺:亦作“恬澹”,同“恬淡”,清静淡泊。汉·王符《潜夫论·劝将》:“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汉·王充《论衡·定贤》:“恬憺无欲,志不在於仕;苟欲全身养性为贤乎?是则老聃 之徒也。”

  适己:犹自得。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闲适,清闲安逸,优游自在。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於'讽諭’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法:谓佛教语“法界”,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华严经·十通品》:“入於真法界,实亦无所入。”宋·范成大《再次喜雨诗韵以表随车之应》:“一念故应周法界,万神元不隔明庭。”

  空:谓佛教语“空界”,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虚幻不实,谓虚空范畴。六界(佛教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称“六界”。以此六者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则,是构成众生世界的六种要素,故名为大。)之五。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空界神仙,共来行道。”唐·皎然《答俞校书冬夜》诗:“夜閒禪用精,空界亦清迥。”

  纏:〈动〉本义围绕,缠绕。《说文》:“缠,绕也。”缠扰,纠缠搅扰。《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空照道:'我们出家人,并无闲事缠扰。’”

  【评语】

  “竞逐”是竞争角逐的意思,世人为了想得到功名利祿,互相争逐排斥,就像人喝醉了酒而半颠半倒一样。这在旁观者看来有点狂气。和这样的人相处,当然不好表示出自己的真意,只有听其自由,順其自然,切不可对他露出嫌弃的态度。自己也要平淡而处之,不积极于功名的有无。悠然适意而自得,千万不要认为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來夸耀自己如何。待人处世总要順其自然,随便由世人的竞逐,而不必夸逞自己的清高出众,如此才是处世之道,可以无往而不自如。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为法所缠不为空所缠”。所谓法就是诸法,即是世间一切的事物;缠者即是束缚之意。世间凡夫为事物糾缠,如蚕茧自缚,反而不能自由的活动。二乘声闻的学者以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一切都如枯木死灰,这就是为空所缠缚了。无论是为物所缠或为空所缠,两方面都不能达到自由解脱的境界。竞逐于酒醉的人是为物所缠,夸逞独醒的人是为空所缠,因此如能不醉不醒超越到醉与醒之上,既不为物所缠,亦不为空所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而且身心两方面都是自在无比。这样才算是达到真正領悟真理的境地啊!“争名夺利”古今中外不乏其人,避之不及亦无所避,没必要自鸣清高而疏远他。不标榜自己清高而实际又很清高的人,在国史上恐怕以柳下惠为代表,因此孟子赞美他是“圣之和”,例如《孟子·万章》说:“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他。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甘于“恬静淡泊”是为了适应自己的个性,没有必要标榜自己清高。只要自己不被物欲蒙蔽,不被空虚寂寞困扰,身心就能悠然自得逍遥自在。

 三三一、长短于念 广狭于心

  延促由于一念,寬窄系之寸心。故機閑者一日遙于千古,意廣者斗室寬于兩間。

  【译文】

  时间的延久、短促由来于一个意念,空间的宽阔、狭窄寄系于方寸心意。所以,心意闲适的人一天比千古遥远,意愿广阔的人斗室比天地宽广。

  【注解】

  延促:延久,短促,长短。唐·谢偃《听歌赋》:“短不可续,长不可去。延促合度,舒纵所有。”延久,长久。前蜀·杜光庭《紫霞洞修造毕告谢醮词》:“敍奕世之蝉联,明卜祚之延久。”

  寸心: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见○二三【注解】

  机闲:机,〈名〉心计,心意。《三国演义》:“吾机先被孔明识破。”闲,〈形〉悠闲前。蜀·韦庄《谒金门》:“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机闲,心意悠闲。

  遥:〈形〉远。《广雅》:“遥,远也。”

  两间:谓天地之间,指人间。唐·韩愈《原人》:“形於上者谓之天,形於下者谓之地,命於其两间者谓之人。” 

  【评语】“延促”是表示长短,“寬窄”是表示广狭。日月时间的长短,并非是日月本身有什么长短,而是由于我们一念而有长短的不同。所以,心情悠闲的人,虽然是一天也觉得很长,反之,心意忙乱的人,经过了长久的岁月,在他觉得比一日还短。每一个人只要对此稍一留心,自己就可以清醒过来。如果某一天工作很忙,就感觉那一天时间过得很快。或者某一天闲暇无事,就感觉那一天时间特别长。所以时间的长短,不是时间的本身有长短,而是人的感觉不同罢了。同样的,空间的广狭也是由心所起的。心意广阔的人,虽然身处于斗室之中,也像在天地两大之间。反之,心地狹窄,虽处于天地之间,也觉得狹窄而无容身之地。时间分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前者是出于心理感受,后者是钟表所走的实际时间,苏轼说“春宵一刻值千金”指的就是心理上的时间感受,而《诗经》中“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更是说明了时间的心理感受要比实际流失的时间长得多。俗语说“房子永远少一间,衣服永远少一件”,可见房子的大小多少只在于心理是否知足,不知足就是把整个世界给你也嫌不够,知足了即使斗室也比天地宽广。所以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是这个道理。

 三三二、知足则仙 善用则生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

  【译文】

  全都来到眼睛面前的事物,知道满足的人就是神仙境界,不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凡庸境界;总结出于人世之间的因果,善于运用的人处处充满生机,不善于运用的人处处充满危机。

  【注解】

  都来:统统,完全。唐·罗隐《晚眺》诗:“天如镜面都来静,地似人心总不平。”

  眼前:眼睛面前,跟前。南朝·梁·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病》:“待漏终不溢,嚣喧满眼前。”

  仙境:仙人所居处,仙界。亦借喻景物极美的地方。宋·周必大《游庐山吊大林》诗:“康庐第一推仙境,遂使如今忍陆沉。”

  凡境:谓平凡的境界。唐·窦臮《述书赋上》:“康帝则幼少闲慢,迥出凡境,駟马安车,不尚驰骋。”指人世间。宋·文同《杨山人草堂》诗:“入鼎灵丹黄似橘,隔墙凡境臭如帤。”

  生机:生存的机会。《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但是请他的,难得就来。若是肯来,这病人便有些生机。”

  杀机:欲加杀害之心。害人损物的危机。见○六三【注解】

  【评语】世间的一切事情千头万绪,不管到什么地方也找不出他的际限來。因而对于一切事物的满足与否,全看自己的判断如何而定。所謂:“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我们无论遭遇到如何的境遇,一点也不觉得痛苦,处处感到满足,这好像是离开那红尘,处于仙人的境界。反过来说,事事不知道滿足,则无论处于什么境界,都是凡夫一般的境界。佛家说:“知足的人虽然倒卧在地上,他也感觉是快乐的。不知足的人,身子虽然处在天堂,心中仍然感觉是痛苦的。”人如果能够超出世间尘俗之外,不外是善用眼前的机会。能善用就是生机,也就成了“於人有益,於物有用”的机用。反之,如果善用变成了恶用,便成了害人的杀机。举例来说,当一件事情初起,其目的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至於別人受了什么灾害认为没有什么关系,起了这种观念,就变成了杀机。人若是一心一意为社会为人群,这种念头就是生机。同样一件事,根据心的一念而有善恶,其结果大不相同。能够超脱世间之外的人,只有根据自己的心念而做事,成功与失败都在所不计,并且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也会心安理得。所以,我们对于一件事一定要分別是生机与杀机,并去善用它啊!老子《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此外《遗教经》中也有“知足者虽贫亦富,不知足者虽富亦贫” 可见一个人不论拥有多少财富,假如不知满足,就永远生活在争权夺利中,那种奔波劳碌的情景跟穷人并无差别。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说明人的欲望永远是无法满足的。要想真正享受人生乐趣;唯一的信条是“知足常乐”,因为只有知足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那怕他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也不失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当然,人不可能也不会安于贫穷,精神食粮是不能填饱肚子的。要想真正享受人生乐趣,应当有知足常乐的思想。所以,人的有限生命应该用到对人类有益的事业中去,在这样的事业中去发挥才智,展现能力,比起那些在功名富贵中拼杀的人来说,真不知要强过多少倍。

【七】体道篇333-375

三三三、守正安分 远祸之道

  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谈亦最长。

  【译文】

  趋奉权贵阿附势利的祸患,十分凄惨也极为迅速;栖身恬静保守安逸的趣味,最为平淡也最为长久。

  【注解】

  趋炎附势: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趋奉阿附于得势当权者。语本《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权贵,旧时指官高势大的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势利,指有钱有势的人。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二·谚语歇后诗》:“海盐天寧寺僧明秀,都纲职也。攻诗字,奔走势利。尝上一达官诗,犯其所忌,被责,便下军人。”

  栖恬守逸:栖,〈动〉本义鸟类歇息。明·归有光《项脊轩志》:“鸡栖于厅。”栖身,寄身,暂居。宋·李之彦《东谷所见·择师》:“庸师固栖身之谋,一年復留一年;子弟乏开导之益,一日昏钝一日。”恬,〈形〉本义安静。《广雅》:“恬,静也。”恬静,恬淡安静。《东观汉记·闵贡传》:“閔贡字仲叔,太原人也。恬静养神,弗役於物。”守,〈动〉坚持,保持,保守。《汉书·公孙弘传》:“守成上文,遭祸右武,未有易此者也。”保守,保住,保持使不失去。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逸,〈形〉闲适,安乐。《诗·小雅·十月之交》:“民莫不逸。”笺:“逸,逸豫也。”安逸,安闲舒适。《庄子·至乐》:“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

  【评语】

  有权有势的人,当他的权势旺盛的时候,好像炎炎的火。而趋炎附势就是依附那些有权威有势力的人,虽然一时得了富贵名利,但是一方面有利,一方面也有害。短暂的附和,固然一时侥幸得福很厚,但等到时衰运败,他得祸也必然最为悲惨。其祸害的来临,也必定是很快而没有避免的余地。我们从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实例,那些奸臣,宠臣、佞臣趋谈附势,一时荣华富贵作威作福,但他们所依附的权贵本身就如一座冰山,曾几何时所依附的帝王没落,转眼之间家破人亡,有的甚至被祸灭全族,其祸真是又惨又速,人们谁还会记住这些人呢?反之,不卖贪欲、不羡功名的人,他能够恬淡度日勤俭持家。既不阿附于权势,也不去钻营于豪门,守住淡泊生活,清闲的过日子,这种淡泊的生活趣味,是既快乐又悠久的。只有那些不贪名利不趋炎附势的人,每天过着自由恬淡的生活,才能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远祸而快乐,冷眼看世界,既悠闲又快乐。诸葛亮的座右铭是“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这是一句具有深长意义的名言。历史往往是“唯是隐者留其名,”那和奸佞小人们所追逐的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 

三三四、消弭幻业 增长道心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译文】

  情色欲望火势炽盛,而一旦想到病痛的时候,所有兴致就变得恰似冰寒灰烬;功名利禄饴浆甘甜,而一旦想到死亡的境地,所有兴味就变得犹如咀嚼蜡烛。所以人们要经常忧虑死亡和疾病,这样也可以消除幻惑业缘而增长道义之心。

  【注解】

  色欲:性欲,男女间的情爱。《列子·力命》:“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飢饱色欲,精虑烦散,非天非鬼,虽渐可攻也。” 

  火炽:火势炽盛。汉·王充《论衡·论死》:“火炽而釜沸,沸止而气歇。”

  寒灰: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见一二七【注解】。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五代·齐己《答无愿上人书》诗:“郑生驱蹇峴山迴,传得安公好信来。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

  饴甘:饴,<名>本义饴糖,用麦芽制成的糖,《说文》:“饴,米煎也。”饴浆,糖浆。《新唐书·王重荣传》:“民匿保山谷间,帝每出,或献飴浆,帝驻马为尝。”甘,〈形〉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说文》:“甘,美也。”

  死地:死亡的境地。语本《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然则欲与生不并立,名与身不俱存,略可知矣。而世未之悟,以顺欲为得生,虽有后(厚)生之情,而不识生生之理。故动之死地也。”

  幻业:为佛家术语,是梵语“羯魔”的意译,本指造作,凡造作的行为,不论善恶皆称业,但是一般都以恶因为业。幻,<动>惑乱。《说文》:“幻,相诈惑也。”业,〈名〉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说文》:“業,大版也。所以覆县钟鼓之栒,捷业如锯齿,以白画之。从丵,象其鉏鋙相承也。”有“罪孽”之义,《西厢记诸官调》:“把业龙擒捉,猛虎拖倒。”业缘,佛教语,谓苦乐皆为业力而起,故称为“业缘”。《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儻差阑,终当获报耳。”

  道心:指发于义理之心。据《朱子全书·尚书》篇:“人心,人欲也;道心,天理也。所谓人心者是血气和合做成;道心者是本来票受仁义礼智之心。”指天理,义理。《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蔡沈集传:“心者,人之知觉,主於中而应於外者也。指其发於形气者而言,则谓之人心,指其发於义理者而言,则谓之道心。”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四·释道温》:“义解足以析微,道心未易可测。”

  【评语】

  人在病中,会感到人生之虚幻与可悲,到了死地大概只剩求生一念了。所以人平时做事应朝事物的对立面想想,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胡为。“戒色可保寿,戒斗可免祸,戒得可全名”,因此孔子才忠告世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孙》)此外朱子也说:“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血气也,戒于色,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劭也”人生在世,宜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修些德性,做事勿为欲望迷失本性,终会有所作为的。色欲和名利,当人在身体健壮的时候,都是很有兴趣的,一旦有病或是身亡,兴味也隨之而灭亡。所以,人如果能够常常对于死和病加以注意.以色欲和名利是梦幻泡影,心不起幻业,反可以增长了道心。“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慎勿放逸。”佛教常以這三句话來警觉众僧,也是这个道理。 

三三五、退步宽平 清淡悠久

  争先的徑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译文】

  争强好胜的道路狭窄,退让后进一步自然宽阔平坦一些;浓重艳丽的滋味短浅,清醇淡雅一分自然悠然长久一些。

  【注解】

  争先:犹抢前,争着赶在前头。金·元好问《赠答郝经伯常》诗:“文阵自怜吾已老,名场谁与子争先。”此指好胜逞强。

  径路:泛指道路。三国·魏·曹操《苦寒行》:“迷惑失径路,瞑无所宿栖。” 比喻处世行事的途径。宋·苏轼《上张安道养生诀论》:“文章书口诀,多枝辞隐语,卒不见下手径路。”

  宽平:指宽阔平坦之处。《荀子·赋》:“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另见二五三【注解】

  浓艳:(色彩)浓重艳丽,华丽。常代指鲜艳的花朵或浓妆艳抹的妇女。见○六五【注解】

  清淡:颜色、气味等不浓。宋·石延年《春阴》诗:“柳色低迷先作暗,水光清淡却生寒。”指食物含油脂少。明·张宁《方洲杂言》:“平生不经尝五味丰腴之物,清淡安全,所以致寿。”清醇,清净纯正。《后汉书·仲长统传》:“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淡雅,素净雅致。宋·丘崈《洞仙歌》词:“丰肌腻体,淡雅矜贵,不与群芳竞姝丽。”

  【评语】

  和別人争路要想自己抢先一步,必定把人家排挤到后面。两人相争,道路就很窄了,前进会发生困难。如果能够后退一步,不起争夺之心,自然环境平稳,身心舒适。滋味过浓时,只能感觉愉快爽口于一时,绝不能长久。所以,人的饮食只要能够清淡,就能感觉回味悠久了。这是用饮食来比喻人的功名富貴,如同那浓艳滋味一样,可惜的是好景无常,难以悠久啊!如果人能对自然风景发生兴趣,此心宁静,与世无争,自然就可以悠久无恙了。就激进人生而言,一个人应该在艰苦中奋斗,要像拿破仑字典之中没有“难”字,因为“唯其难能,所以才可贵”。但是如果就另一种角度来看,凡事都不必强求,因为强求的结果就会显得路径太窄,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争的结果会伤害双方的感情,所谓“让一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指这种道理而言。假如世人都能抱这种“退步宽平,清淡悠久”的人生观,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这么多纠纷了。但事实上很难,因为好胜之心人皆有之。这就存在一个适时适度的问题,即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应该争胜,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退让。做人贵在自然,做事不可强求,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天下兴亡的大义面前,不争何待?在名利场中,在富贵乡中,在人际是非面前,退一步让一下有何不好? 

三三六、隐无荣辱 道无炎凉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译文】

  避世隐居山林之中没有荣耀耻辱;道德仁义的道路上没有炎凉世态。

  【注解】

  隐逸:避世隐居,隐遁。晋·葛洪《抱朴子·贵贤》:“世有隐逸之民,而无独立之主者,士可以嘉遁而无忧,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

  荣辱:光荣与耻辱,指地位的高低、名誉的好坏。《易·繫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道义:道德和正义,道德义理。见○二四【注解】

  炎凉:炎是热,凉是冷,以气候的变化来比喻人情势利反覆。见一六三【注解】

  【评语】

  荣华和污辱都是世间平凡的事情,这对于逃出世间隐遁山林度清逸生活的隐士是感觉不到。一般世人多半和富贵的人亲密交往,结合温暖的情谊。对于贫贱的人则多半采取冷淡的态度。如果基于仁义道德的立场来与人交往,则富贵贫贱的炎凉变化就都不存在了。道家提倡出世,故隐者之所以无荣辱之感,原因在于他们已经完全摆脱了世俗的是非观念。世俗之人认为荣榜与耻辱的事,在他们看来不过有如镜花水月。儒家提倡入世。在道义路上就要恩怨分明,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因为儒家讲的是世间作为,所以凡事都权衡轻重,而且处处以中庸之道为准。老子也曾说过这种话,然而老子讲的是“出世法”,所谓出世就是“人我两忘,恩怨皆空”,并非有心“以德报怨”,而是根本已经不分恩怨的缘故。两种世界观决定了对劳辱、恩怨的不同看法。但在传统思想中,两种观念往往融为一体,即既提倡出世不计恩怨,又提倡在人世中行道义不计荣辱,故无所谓炎凉。

  【注081】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四·集灵》同文。 

三三七、居安思危 处进思退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著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译文】

  前进行步时就要思考后退的步伐,或许避免进退两难的祸患;开始做事时就要图谋放弃的手段,才能摆脱骑虎难下的危险。

  【注解】

  进步:向前行步。谓人或事物向前发展,比原来好。见二三六【注解】

  退步:向后走,后退。《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玄沙师备禅师》:“师与泉守在室中説话,有一沙弥揭帘入见,却退步而出。”退路,后步。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小生此间难住,必寻退步。”

  庶:〈副〉也许,或许。《左传·桓公六年》:“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触藩:据《易经》“大壮卦: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疏:'退谓退避,遂谓进往’”。比喻碰壁,进退两难。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弔影慙连茹,浮生倦触藩。”

  著手:即“着手”,动手,开始做。唐·韩愈《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礪角,谁復著手为摩挲。”

  放手:放弃,丢掉。见一八二【注解】

  骑虎之危: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据《隋书·独孤皇后传》:“当周之宣帝崩,高祖居入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虎之势不得下,勉之。’”

  【评语】

  山羊是一种好动的动物,尤其是公羊更生性好斗,他常用很大的犄角往篱笆上撞,有时就会夹在篱笆里进退不得。用这种情形来比喻人的进退是很恰当的,假如人凡事都驽马恋栈不能在权势头上猛退,到头来能免像山羊触藩一般弄得灾祸缠身。老虎是一种很凶猛的野兽,据说骑在老虎背上是很难下来的,因为下来就有被它咬死的危险。所谓“骑虎之势”,就是用来告诫人凡事必须随机应变,以免日后造成骑虎难下的窘迫局面。悬崖勒马、江心补漏固然是对危局的补救措施,但毕竟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骑虎之势已成,世事不由自己,至此悔恨都已晚矣。做事要胸中有数,不要贪恋功名利禄,不要做无准备之事;做事要随机应变,随势之迁而调整。做事是为了成事,一股劲猛进不可取,犹犹豫豫也不可取,应当知进知退,有张有弛,居安思危,处进恩退才是行事的方法。 

三三八、身富心贫 贫而心富

  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候,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译文】

  贪求得到的人,分得金银怨恨没有得到玉石,敕封公爵怨恨没有敕封侯爵,权贵富豪自我甘心沦落为乞亏;知道满足的人,藜菜羹食旨味强于肥肉细粮,棉布长袍温暖胜过狐袄貉裘,编籍平民毫不逊让于达官贵人。

  【注解】

  贪得:谓贪求财物或权益。见一二五【注解】

  公侯:公爵与侯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藜羹: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庄子·让王》:“孔子穷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成玄英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糝。”羹食羹和饭。《礼记·内则》:“羹食,自诸侯以下至於庶人,无等。”郑玄注:“羹食,食之主也。”孔颖达疏:“食,谓饭也。言羹之与饭,是食之主。”

  旨:〈形〉本义味美。《说文》:“旨,美也。”旨味,美味。《新唐书·儒学传下·元澹》:“(元澹)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譬富家储积以自资也,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疾疢。门下充旨味者多矣,愿以小人备一药石,可乎?’”

  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肥美的食物《国语·晋语七》:“夫膏粱之性难正也。” 韦昭注:“膏,肉之肥者;粱,食之精者。”晋·葛洪《抱朴子·崇教》:“﹝王孙公子﹞鼻饜乎兰麝,口爽於膏粱。”

  布袍:布制长袍。《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大率皆魁头露紒,布袍草履。”

  狐貉:指狐、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朱熹集注:“以狐貉之皮为裘,衣之贵者。”

  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唐·孙樵《寓汴观察判官书》:“今京兆二十四县,半为东西军所夺,然亦不过籍占编民,翼蔽垦田,其辞狱曲直,尚归京兆。”

  不让:不逊让,不推辞。《诗·小雅·角弓》:“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逊让亦作“逊攘”,犹谦让。《汉书·萧望之传》:“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逊攘。”颜师古注:“攘,古让字。”

  王公:天子与诸侯。《国语·周语中》:“王公立飫,则有房烝。”韦昭注:“王,王子;公,诸侯也。”亦泛指达官贵人。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评语】

  金子比玉石贵重,公爵比侯爵尊荣。已经封为公爵的地位.而不被封为侯爵也没有什么遗憾。可是贪得无厌的人,得了金子他还埋怨没有得到玉石,封为公爵他还希望再受位侯爵。这种人虽有钜万的财产,居于王公的地位,权威势力压倒万人,但是他的心始终不满足。虽身为权贵,其实跟乞丐一样可怜。这是他的心念不正,甘愿做乞丐。反之,知足守份的人对于自己的身分感到满足,每天虽然吃的菜蔬藜羹,也比吃肥甘膏粱感觉好得多。身上穿的虽然是布衣,也比穿著狐貂的皮袄要暖和。虽然是一个无爵无位的平民,心中高尚而愉快。总之,人间的苦乐是在于个人的心,衣食住的厚薄、爵禄地位的高低都不足道,首先还是修心最重要。近世人心不古,有很多的权豪乞丐,这使人慨叹啊!“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是对贪得无厌之辈的形象比喻。只有少数超凡绝俗的豁达之士,才能领悟知足乐常之理。据《后汉书·岑彭传》说:“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耿弇围之,而车驾东归。敕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可见“得陇望蜀”一句成语其原典就出在这里,意思就是贪得无厌。其实适度的物质财富是必须的、追求功名以求实现抱负也无可非议,关键看出发点何在。有一定社会地位是现实生活迫使个人接受的一种要求;追求物质丰富是刺激市场繁荣的动力,对个人而言,决非因为安贫乐道就可以否定对物质欲望的追求。但是一个人为铜臭气包围,把自己变成积累财富的奴隶,或为财富不择手段,为权势投机钻营,把权势当成满足私欲的工具,那么,这种人就会永远贪得无厌,为正人君子所不齿。

 三三九、隐者高明 省事平安

  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译文】

  崇尚名声不如逃避名声饶有趣味,熟谙世事不如减少事务使人安闲。

  【注解】

  矜名:崇尚名声。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逃名:逃避声名而不居。见○七六【注解】

  练事:熟谙世事。《虞初新志》卷六引清·吴肃公《五人传》:“诸父老练事者,亦旋悔。”  

  【评语】

  把自己的名誉向旁人夸耀来表示骄傲,不如把自己的名誉不必宣扬于世上,而能逃出于名利之外,这是饶有趣味的事情。法国的拿破仑是向外夸耀功名的人,美国的华盛顿是功成身退逃遁功名利禄的人,前者被放逐海上孤岛,死于异域,后者则晚景逍遥名垂千古。两者相互比较,哪一个有趣,哪一个悠久深远,自然不言而喻。老子说:“阡陌相连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俗话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是唯恐怕多事的处理不当,反不如省事的息事宁人为佳。老庄提倡无为,所谓出世哲学(出世法);儒家主张进取,倡导入世哲学(入世法),二者构成中国古代士大夫一种处世哲学;进则求取功名兼济天下,退则隐居山林修身养性。所谓“隐者高明,省事平安”,就老庄的无为思想是很对的,就儒家的进取思想来说似乎是相矛盾的,这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也是哲学思想见地问题,根本不能主观批判谁是谁非。对世俗而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作多错,少作少错,不作不错”,就老庄思想来说非常有道理,就儒家思想来说大错特错。对隐者而言本身是不求名,更无所谓虚名了。所以自古就有“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说法,意思就是人的才华不可外露,宜深明韬光养晦之道,才不会招致世俗小人的忌恨,而使你的事业一帆风顺的发展下去。善于韬光养晦,才是处世悠久之道。所以,入世出世表面上矛盾,实际上又是一致。一个愚钝之人本身无所谓隐,一个修省的人隐居不是在逃脱世俗,不过是在求得一种心理平静而已,故逃名省事以得安闲。 

三四○、得道无系 静躁无干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译文】

  孤独浮云出没峰峦、离去停留一点没有牵系;一轮明月高悬天空,宁静急躁两者不相干系。

  【注解】

  孤云出岫:孤云,单独飘浮的云片。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文选·陶潜〈咏贫士〉》:“万族各有託,孤云独无依。”李善注:“孤云,喻贫士也。”出岫,出山,从山中出来。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岫,〈名〉本义山穴《说文》:“岫,山穴也。”《尔雅》:“山有穴曰岫。”峰峦,山或山脉的峰顶。嵇康《忧愤诗》:“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去留:离去或留下。唐·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判官》诗:“今归行在所,王事有去留。”停留,谓不继续前进或移动。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望君之容,必是贤者,是以停留,依凭左右。”

  系:〈动〉约束,羁绊。汉·贾谊《鹏鸟赋》:“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牵系,牵挂,牵连。宋·柳永《慢卷紬》词:“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凭牵繫。”

  朗镜:即明镜,喻月亮。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诗之一:“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传说秦始皇有镜,能照见人肠胃五脏等。见《西京杂记》卷三。后因以"秦庭朗镜"比喻明于审案的官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负屈寒儒,得遇秦庭朗镜;行凶诡计,难逃萧相明条。”

  不相干:不相关涉。汉·王充《论衡·问孔》:“智与仁,不相干也。有不知之性,何妨为仁之行?”干系,犹关系,谓对某事有责任牵连。宋·苏轼《上蔡省主论放欠书》:“或未输之贜,责於当时主典之吏;或败折之课,均於保任干繫之家。”

  静躁:静和动,宁静急躁。晋·张华《答何劭》诗:“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明闇信异姿,静躁亦殊形。”

  【评语】

  人感觉到白云来去一无牵挂,飞奔任他自由。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说:'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也就是说,万物现象都是往还来去一任自然的。一轮明月悬照在天空之中,他的皎洁光明,照耀著下界的静寂或是喧噪的各地方,没有一点厚此薄彼的分别。人的出处进退也应当像孤云无心出岫,人心的明朗更应当像悬在空中的明月一般。天地创造万物,最初都了无牵挂逍遥自在,至于今天的道德、法律、宗教等一切行为规范,都是后来由人类自己为自己所创造的人为约束。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不可能像孤云朗月一样无牵无挂,必须受人类自己创造的道德、法律、宗教等一切行为规范的约束限制。处在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精神上是公平和自由的,在生存上需要相互帮助,当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不过时代永远是前进的,私有制一出现,社会就开始有了种种矛盾。一些制约、规范人类社会生活而出现。但不论任何为人类所建立的行为约束,都必须适应人类社会生活才能存在,反之就会被人们所共同扬弃。例如不合理的政治制度,如暴政等等,就必然会被人们推翻,“暴政必亡”就是指此而言。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使人们一无所系了无牵挂自由自在地生活,于是人们便寻求一种自我内心的平衡与调节,求得内心如流云,如朗月,使人世间的静躁与我无关,借以保持一份悠闲雅致。 

三四一、心有系恋 便无仙乡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变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译文】

  山川林泉是风景优美的地方,一旦营惑留恋转变成市井朝廷;琴棋书画是高雅趣味的事情,一旦贪恋痴迷就成为市侩商人。这是因为内心没有沾染执著,欲望环境就是神仙都城;内心有所牵挂依恋,快乐境地就将成苦恼海洋。

  【注解】

  营恋:营,〈动〉本义四周垒土而居。《说文》:“营,币居也。”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桂馥义证:“营谓周垣。”迷惑。《淮南子·本经》:“则目不营于色。”营惑,亦作“营或”。惑乱,迷惑。《汉书·刘向传》:“所以营或耳目,感移心意,不可胜载。”恋,〈动〉本义留恋,依依不舍。《说文》:“孌,慕也。字亦作戀。”

  市朝:市场和朝廷。《周礼·考工记·匠人》:“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戴震 《考工记图》引徐昭庆曰:“朝者官吏所会,市者商旅所聚,必须有一夫百亩之地,然后足以容之。”众人合集的场所,公共场合。《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泛指争名逐利之所,有庸俗喧嚣之意。

  贪痴:贪恋痴迷。宋·京镗《雨中花·重阳》词:“自怜行客,犹对佳宾,留连岂是贪痴。谁会得,心驰北闕,兴寄东篱。”

  商贾:商人。《周礼·天官·太宰》:“六曰商贾,阜通货贿。”郑玄注:“行曰商,处曰贾。”

  无染:佛教语,谓性本洁净,无沾污垢。见○四八【注解】

  执著:即“执着”,佛教指专心注意人世间事物而不能超脱,后来泛指固执或拘泥。白居易《传法堂碑》:“凡夫无明,二乘执着。”

  仙都: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明·屠隆《綵毫记·蓬莱传信》:“道士何来,輒敢至此仙都境界?”

  系恋:牵挂依恋,恋念不舍。《汉书·叙传上》:“既系恋于世教矣,何用大道为自眩曜?”

  乐境:犹乐土。宋·曾巩《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蒙易近藩,获隣乐境,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於诗书,然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於道谊。”快乐的境地。清·陈确《与许芝田书》:“近大辛、欲尔与诸子为省过之集,具约甚严。后生志趣迺尔,故是为父兄第一乐境。科名岂足道哉!”

  【评语】

  山林是远离世俗红尘的地方,但如果热恋于山林,而想作种种营造修建的事情,那山林也就化为风尘仆仆的市朝了。写字绘画本是相当风雅之事。如果一起贪恋的心,立刻就变成带市俗臭味的商贾买卖性质了。如果心不执著于感染,就是俗物囤积的地方,也可以如同仙人的场所一样。此心一起爱恋,则安乐境界立刻化为苦痛。所谓俗与雅并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支配事物者的主观感受,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感受。所以《维摩经》中才有“心静则佛土也静”,意思是说俗雅完全出于心的反应。所谓苦与乐也不在于环境本身,而完全在于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感受,因而《华严经》中才有“处于世间,一切事皆如虚空,如莲花之著水”,意思是劝人处世的秘诀是不要著相。其实在我们平日的心态中就有道,所以无门和尚诗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假如我们能作到这些,那么就永远生活在乐境中而不为物欲所苦,进而再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胸襟来透视人生。苦与乐、雅与俗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浸于琴棋书画本为雅事,一旦沾上金钱买卖,便雅气无存;浪迹山林江河本为乐事,可让俗世的苦恼始终占据脑海,乐又从何而来呢?心态的调整,道德的修养才是能否摆脱凡尘俗也的关键。

 三四二、躁极则昏 静极则明

  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又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译文】

  每当周围喧闹嘈杂的时候,平时所记忆的事物,就都全然忘却消去;每当周围清闲宁静的时候,往日所遗忘的事物,又会忽然浮现眼前。可见宁静和浮躁稍微区分,昏暗和明朗顿时截然不同。

  【注解】时当:本意适当。《三国志·吴志·顾雍传》:“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此作字面解,“每当……的时候”。

  喧杂:喧闹嘈杂。《旧唐书·高祖纪》:“近代以来,多立寺舍,不求闲旷之境,唯趋喧杂之方。”

  平日: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定的日子,如假日、节日等)。《汉书·汲黯传》:“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以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漫然:犹浑然,全然。宋·范公偁《过庭录》:“邵伯恭侍郎守长安,既去久之,以书抵亲识曰:'自去长安,唯酥梨、笋时復在念,其他漫然不復记忆。’”

  忘去:忘却,忘记掉。唐·张籍《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诗:“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消去,消失,消散。汉·王充《论衡·遭虎》:“夫吉凶同占,迁免一验,俱象空亡,精气消去也。”

  清宁:清明宁静。语本《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夙昔:前夜。《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李善注引《广雅》:“昔,夜也。”泛指昔时,往日。汉·桓宽《盐铁论·箴石》:“故言可述,行可则。此有司夙昔所愿覩也。” 

   恍尔:恍,〈副〉猛然,忽然。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恍惊起而长嗟。”尔,〈助〉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论语》:“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静躁:静和动。见三四○【注解】

  【评语】

  水清明月現,心静思自明。当我们用木杖去搅请静水,水混了泥沙都会浮起来,这时候水底的任何东西都看不清了,等水澄清了之后,泥沙沉到底下,这时候就看得一清二楚。当我们事务纷忙时,情绪杂乱,脑筋被弄得把平日所记忆想象的、过去的、現在的、未来的,都突然模糊不清了。等到事情过去,心裡才平静了下來,这时候便慢慢的把过去忘记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像放映影片一样出現在心头。这一闹一静的中间,表现出一昏一明的差別。所以,我们的心要常保持清靜,对于外事外物自然能够了解得非常透彻。有句俗话叫“心静自然凉”,对于一个人的心态调整来讲同样适用。在吵杂的环境中,人的情绪易受波动,脑子不太清明,这时就需要调节自己。心情平静精神自然集中,精神集中思考自然周密,所以李鸿章才有“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的名言。“拂意则忧,顺意则喜,志得则扬,志阴则馁,七情交逞,此心何时安宁?”这些话虽然没告诉世人如何来维持心神的宁静,不过我们却可以看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乃是“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的源泉。所以,人应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可拂意则忧,顺意则喜,志得则扬,志阻则馁,七情交逞,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无以成就事业的。 

三四三、卧云弄月 绝俗超尘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译文】

  盖着芦花披卧雪地安心神闲眠烟云,保全那一分静思产生的良知善念;举着竹叶杯饮美酒赋诗文吟咏风月,远离那一片喧嚣繁华的人间尘世。

  【注解】

  芦花被:用芦苇花絮做的被,喻粗劣之被。元·贯云石于公元1314年秋天,南游途中经过梁山泊。贯云石喜爱那里一个渔翁的芦花絮成的被子,渔翁要他用诗来交换。贯云石略加思索,吟出了一首七律:“采得芦花不涴尘,绿莎聊复藉为茵。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这首《芦花被》诗广为流传,贯云石用它换取芦花被的事也传为佳话。贯云石干脆又取了“芦花道人”的别号,并写道:“清风荷叶杯,明月芦花被,乾坤静中心似水。”宣布了自己和名利场的决绝,开始了十年浪迹江湖、专心创作的新生活。

  卧雪:《后汉书·袁安传》“后举孝廉”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又三国魏焦先亦有“卧雪”故事。晋皇甫谧《高士传·焦先》:“后野火烧其庐,先因露寝,遭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后遂以“卧雪”为安贫清高的典实。

  眠云:比喻山居生活。唐刘禹锡《西山半若试茶歌》:“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卧石人。”

  夜气:儒家谓晩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孟子·告子上》:“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吟风弄月:此指吟诗填词,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万丈红尘:指热闹繁华的地方。万丈,形容很长很高或很深。《后汉书·苏竟传》:“天有白虹,自子加午,广可十丈,长可万丈。”红尘,闹市的飞尘,指繁华的社会。南朝·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一:“缘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佛教、道教等称人世为“红尘”。见一四九【注解】

  【评语】

  芦苇的花絮可以代替棉花装填到卧具里面做成被子,但那是很粗糙的下等卧具。“一窝”的意思,就是代表一间小屋子。卧雪眠云是形容接触那清寒的夜色,在这时候卧倒在芦花被中,一尘不染可以说超脱了世俗的生活。竹叶在酿酒的时候,放到里面味道很好,所以世人便把这种酒叫做“竹叶青”,竹叶杯就是酒杯的意思。芦花被对以竹叶杯,很是恰当。如果手持酒杯,赏风月吟诗歌,平日在红尘中翻腾的人们,一时也可以远离世俗的种种烦恼。平日汲汲于追求名利的小人,只知使自己衣食住行豪奢丰足,他的心便自然而然的世俗化了。反之,处于清寒淡泊的境界,倒有著无穷的趣味。“卧云弄月,绝俗超尘”这种充满着雅趣的田园生活是颇为引人的,最能理解其生活雅趣的就是田园诗人陶渊明,他在《饮酒诗》中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就是一种远离万丈红尘神仙般的隐居生活。但是否所有的隐者都不愿留其名,或者全都是为了终南捷径,不得而知。真的隐者确实不多,为隐而名的人却不少。陶渊明的可贵在得自然之趣,并不是为隐而隐,并不是追求那种不沾人间烟火的表面形式。而曹操在戎马倥偬之余,也破识“吟风弄月”的雅趣,他有名的《短歌行》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三四四、出世涉世 了心尽心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译文】

  超脱人世的方法,就在涉历人世之中,没有必要绝迹人世以便逃避世俗;了解心智的功用,就在费尽心思之内,没有必要断绝欲望以致心如死灰。

  【注解】

  出世:超脱人世。见○一九【注解】。出世之道即出世的方法,就是“出世法”,佛教谓达到超脱生死境界之法。《心地观经》:“诸佛子等,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如是名为出世法要。”明·李贽《与明因书》:“世上人总无甚差别,唯学出世法,非出格丈夫不能。今我等既为出格丈夫之事,而欲世人知我信我,不亦惑乎!既不知我,不信我,又与之辩,其为惑益甚。”

  绝:<动>本义把丝弄断。《说文》:“绝,断丝也” 《广雅》:“绝,断也。” 绝迹,弃绝世事,不跟人往来,即“杜门绝迹”指隐居不出。语本《后汉书·党锢传·刘佑》:“(刘佑)后得赦出……诏拜中散大夫,遂杜门绝迹。”

  逃世:犹“避世”,谓隐居不仕;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晋·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於蒙山之阳。”

  了心:了当觉悟、明白解。了心是懂得心的道理。见○一九【注解】。据《淮南子·原道训》“夫心者,五岁之主也,所以制使四肢、流行血气,驰骋于是非之境,而出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故心为智力的源泉地。心智,才智,智慧。《吕氏春秋·任数》:“以此言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

  尽心:费尽心思,竭尽心力。语出《书·康诰》:“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乂民。”拿出智慧扩张善良本心:《孟子·尽心章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灰心:谓悟道之心,不为外界所动,枯寂如死灰。语本《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心如熄灭了的死灰,因失败而丧失勇气或信心,意志消沉。唐·裴度《中书即事》诗:“灰心缘忍事,霜鬢为论兵。” 

  【评语】

  出世之道,就是脱离世间之道。世间是五欲六尘之巷,陷溺到这里的人们,妄想多端而烦闷无穷。因此想远离这些烦恼,超脱于世外,处于高尚的境界,而去作种种的修行。比如佛教就是一种出世之道。然而,许多人认为出世之道,要居处到世间的外面。所以多半是进入深山幽谷,和世人断绝往來。这和完全离开世间,过着猿猴麋鹿的生活一样。他们认为这就达到了出世的目的,其实是大錯的想法。我们既然是人,当然元禽兽不同。原本就是带有社会交际性的动物,要是违背着人的本性进入深山幽谷,过那孤立的生活,按着做人的道理來说,並不是达到出世的目的。纵令终身住在山谷里面,过着出世的生活,也沒有什么利益,不过把人退化成木石一般的物质罢了。而不能算是出世,這只是厌世弃世的人罢了。佛教所谓出世之道,並非厌世弃世,而是要人处于世间和人交往,不陷溺于名利。不染于世俗,像是莲花生在淤泥里面,不被淤泥所染,反而开出清净洁白芳香的花朵,这才是真正的出世之道。佛家讲求明心的工夫,就在于穷究心的尽头处。究竟心是一个什么东西?仔细的思索一下,就可以明了心的本來面目。比方火可以使物质温暖,但也可以烧坏了东西。因此明白火性,就可以避开它烧物的害处,而取它暖物的益处。如果怕人的害处避而不用,人就不免于冻死。心的功用也如此。穷究心性,並不是绝弃人间共有的情欲,使心像死灰一般。佛教中小乘的声闻学者们,以为妄想元烦恼,都是由情欲所起。把一切的情欲,如耳目口鼻饮食见闻等等完全弃绝,則一切是非善恶之念不起,身体像枯木一样,心性如死灰一般,这样就是大彻大悟了。不要以为穿上袈裟就能成佛,不要以为披上道氅就能全真,同理,披上件蓑衣、戴上项斗笠未必是渔夫,支根山藤坐在松竹边饮酒吟诗也未必一定是隐士高人。追求形式的本身未必不是在沽名钓誉。就像想明白自己的心性灵智,不在于自己苦思冥想或者如死灰槁木般时才知道。最能说明“不必绝人以逃世,不必绝欲以灰心”之理的,就是《孟子·膝文公下》所载,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于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履,妻辟鹃,以易之也。”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信之禄而下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戚曰:'恶用是鞘妒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鹊妒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三四五、身放闲处 心在静中

  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译文】

  这身体经常放在安闲的环境中,荣耀耻辱得到失去谁能左右我;这心志经常放在宁静的环境中,是非曲直利益损害谁能欺瞒我。

  【注解】

  荣辱:荣耀和耻辱,指地位的高低、名誉的好坏。见三三六【注解】

  得失: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见○三六【注解】。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心遗得失,情不依世。”

  差遣:派遣。《魏书·于烈传》:“(咸阳王禧)曾遣家僮传言於烈曰:'须旧羽林、虎賁执仗山入,领军可为差遣。’”官府加派的劳役。唐·陆贽《蝗虫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除正税正役外,徵科差遣,并宜禁絶。”此处有“左右”指使的含义。

  瞒昧:隐瞒欺骗。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甚不肯承当,抵死讳定,只管廝瞒昧,只管廝咭啈?”

  【评语】

  常常把自己的身体放在闲静的境界,悠游岁月,绝不为荣华污辱得失损益而颠倒。如果喜爱荣华,悲痛污辱,夸张利益,忧愁损失,终日为外欲而摇动心神,就是把自己的身体放于恶处。若是把身体放在闲处,就无论是什么事物也不能任意的差遣我了。自己的心要常常处于寂静,安然不为一切所动,则一切是非利害都蒙蔽不了我的本心。老子主张“无知无欲”,“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二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地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世人常把“无为”挂在嘴边,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一个人处在忙碌之时,置身功名富贵之中,的确需要静下心来修省一番,闲下身子安逸一下。这时如果能达到佛有所谓“六根静净,四大皆空”的境界,就会把人间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视同乌有。也恰如扬慎在《临江仙》一词中所说“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会笑谈中”,这利于帮助自我调节,防止陷入功名富贵的迷潭,难以自拔。所以,君子常置身心于闲静之中,临事遭变从容而不迫。 

三四六、不希荣达 不畏权势

  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译文】

  我不希图荣华,何必担忧财利荣禄的诱惑?我不竞争进取,何必畏惧仕途宦海的危机?

  【注解】

  希:〈动〉希望。《庄子·让王》:“夫希世而行。”希图,谋求。《后汉书·卢植传》:“御下者,请谒希爵,一宜禁塞。”注:“希,求也。”希图,企图,谋求。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远方无赖,託名土兵报効,希图卤掠,羣然麋至。”

  利禄:财利荣禄。《礼记·坊记》:“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偝。”孔颖达疏:“谓财利荣禄之事。”宋·柳永《凤归云》词:“蝇头利禄,蜗角功名。”

  香饵:香饵渔猎所用之诱饵。汉·桓宽《盐铁论·褒贤》:“香饵非不美也,龟龙闻而深藏,鸞凤见而高逝。”比喻引诱人上圈套的事物。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是以古之人,知酒肉为甘鴆,弃之如遗;识名位为香饵,逝而不顾。”

  竞进:争进。《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游国恩纂义引陈第曰:“竞,争也。”进取,努力上进,立志有所作为。《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仕宦:出仕,为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引申为仕途,官场。清·严有禧《漱华随笔·行状称不孝》:“人子为亲作行状及丧中用帖,称不肖者,谦辞耳。近世士大夫不察其故,凡中科甲及仕宦中人,皆改称不孝,非儼然自谓胜其亲者乎?”

  【评语】

  捉鱼捕兽必须用香饵作诱引。人欲图高官显爵,也需要以利禄来贿送才能达成心愿。但是,一旦做了官之后,又得去应付非常的苦恼,这时候再想脱身已来不及了。所以,利禄是捕捉人才的香饵,居官的人不可不小心啊!如果我们没有思想荣华的念头,就不必担心什么利禄的香饵与陷阱。得利禄不一定就是坏事,但与希望荣华的念头在一起那就错了。做官有时候会遭到不测,这样看来,做官也许是招祸的根源,但终究的原因,都是和别人竞争角逐,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引起的。如果我们不图升进,就不起竞争之心,也就不必担心做官有什么危险。所以,作官不是危险,有竞争排斥的念头,才是危险的最大原因。古今官场中四处布满陷阶充满荆棘,因此才有“善泳者死于溺,玩火者必自焚”,“香饵之下必有死鱼”的说法。所以作者劝戒人们为人处事要想不误蹈陷阱踏荆棘,最好是把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都看成过眼烟云。一个人如果不希冀官场的升迁就自不会去投机钻营,不会去阿决奉承,就会无所畏惧,那权势又奈我何?陷阱对于想图功名者来说才是陷阱,而对于轻名利者则不是陷阱,权势对于小人,对希图荣达者自有一番诱惑。这些在《官场现形记》和《宦海浮沉录》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资列可鉴。 

三四七、富者多忧 贵者多险

  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乏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译文】

  财富聚敛越多必然丧失越大,因此知道富有不如贫穷匮乏那样无所忧虑;身份地位越高容易急速颠覆,因此知道高贵不如卑贱那样经常保持平安。

  【注解】

  多藏厚亡:谓聚敛越多,则丧失越大。语出《老子》:“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王弼注:“甚爱不与物通,多藏不与物散,求之者多,攻之者众,为物所病,故大费厚亡也。”厚亡,亡失很多。贫乏:穷困,贫困。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年十六,始读《孝经》、《论语》、《诗》、《易》,贫乏无以远寻师友。”

  无虑:没有深谋远虑;不要扰乱。《吕氏春秋·长利》:“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高诱注:“虑,犹乱也。”一说不要阻滞。陈奇猷校释:“虑、落、留三字盖双声兼叠韵,自可通假。《说文》:'留,止也。’……'无虑吾农事’,盖谓无滞止吾农事,即今语'勿躭搁我的农事’耳。”无所忧虑,不愁。 

   高步:超群出众。唐·颜真卿·皇甫曾等《七言重联句》:“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也即“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晋书·郤诜传论》:“郤诜工韫价州里,褎然应召,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称矣。”

  疾颠:急速颠覆、失败。《国语·周语下》:“高位寔疾颠,厚味寔腊毒。”寔〈副〉通“实”,确实,实在。张衡《东京赋》寔蕃有徒。(徒众确实很多。)                        

  【评语】

  在金钱储存太多的时候,如不设法预为退身之计,失败的时候往往是一塌糊涂,倒不如无钱时候的平安。富豪一旦破产,多因债台高筑被逼而亡身,反而此贫穷的人痛苦。所以,有钱的人比不上贫穷的人无忧无虑。在路上迈高步的人,当他跌倒的时候,要比一般人来得快些。这好比地位高贵的人,不及身分卑贱的人常能保持安稳。一无所有的人了无牵挂,足以潇洒自在。无官一身轻,无财不担心。人生就这么怪,生于治世,无下太平,贵者难尽情作威作福,富者也难得不义之财;处于乱世,暴富显贵多了,贼盗也多了。俗语所说“漫藏诲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多藏厚亡,”、“怀璧其罪”,都是说明财富是招祸的根源,是因为“财帛动人心”的缘故。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无数人眼巴巴地在看着他的权位,爬得越高踩他的人越多,常言有“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一旦从金字塔上跌下来,就如掉进无底深渊。孔子说:“鄙夫!可与事君也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人处富贵之中能思贫贱之乐,足见其平日修养,但许多人在贪求富贵时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此时不须想贫贱之人之事,想想自己生老病死时只盼望能多活一天,只盼能在白云下散散步的情形,争名求贵,夺财争富之心自然会平息。这并不是说富贵可厌而贫贱可爱,实在是因为世人多半知道富贵的利,而不知道其害。仅知道贫贱的苦而不知其乐,明白了贫富的利害得失,就知道富贵不足贪,贫贱亦不足厌。 

三四八、烦恼由我 嗜好自心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译文】世俗之人只是因为认识得个“我”字太认真,所以多了各种各样的嗜好,各种各样的烦恼。从前的人说:“不再知道自我存在,如何知道外物可贵?”又说“知道身躯不是我的,烦恼又如何侵害我?”真是点破的旨的言语啊。

  【注解】

  缘:<连>因为,由于。唐· 李白《秋浦歌》:“缘愁似个长。”

  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出自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四》:“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烦恼:烦闷苦恼,佛教语。谓迷惑不觉。包括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能扰乱身心,引生诸苦,为轮回之因。见《唯识论》卷六。《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

  复:〈副〉又,再。《汉书·贾山传》:“以一至万,则世世不相复也。”

  物:〈名〉本义万物。《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事,事情。《诗·大雅·烝民》:“有物有则。”传:“事也。”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即社会,外界环境。《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物我,彼此,外物与己身。《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更:〈副〉再,重,又。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破的:本指箭射中目标,喻说话恰当。亦作“破鏑”。喻发言正中要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刘尹至王长史许清言,时苟子年十三,倚牀边听。既去,问父曰:'刘尹语何如尊?’长史曰:'韶音令辞不如我,往輒破的胜我。’”的旨,真谛。唐·常达《山居》诗之七:“ 胡僧论的旨,物物唱圆成。”

  也:〈语气〉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评语】

  古人的处世哲学,强调无我、无为的多,突出自我、自私的少。所谓耻于言利而突出义,就在于应当灭私欲而存大义。古人不以“我”为重,总以“物”为贵。这乃是因为身体是由地水火风结合而成,不能执著一己之我,因此人的思想也是时刻改变而不停止。陶渊明说的“悟今是而昨非”,就是这个道理。有時喜悦,过了一个时期忽然悲观起来,推究原因,不外是执著“我”,因而有了种种的嗜好和烦恼罢了,如果人能达到无我之境,明白自己不如外物之可贵,就不起贪心。贪欲、瞋恚、愚痴所谓之三毒,实是一切烦恼之根源,这些烦恼的兴起,实因思想中执著一个“我”字。古人不知道有我,何能被烦恼所侵?因此,古人的无我之语可謂一语破的,得了其中真谛啊!古人不以“我”为重,如果人能达到无我之境,知道自己的身体都不是自己之物,就不会被烦恼侵入而痛苦。凡事不起争夺之心、贪图之念,自然一切平稳,身心舒适、旷达神怡。俗话有“人不自私天诛地灭”,这虽然是一句极具讽刺性的谚语,可是却说明了自私乃人类天性之一。所谓“认得你太深”,意思就是极端的自私主义,自私到极点不但会为自己带来烦恼,而且也会为社会人类制造祸乱。历史上最有名的自私主义学派,就是战国时杨朱提倡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杨朱所以倡导极端自私主义,是因为战国时代的一些野心政客,经常以“国家人民”为借口,而发动战争来满足更大的私欲,因此他才认为:“假如人人都为我而不为他,那岂不是天下太平了吗?”可见杨朱的自私和此处所说的自私,两者的含义似是而非。不管怎么说,极端的自私自利不足取,不能取,为人处世,太过自私难有朋友,难寻合作者,也因为个人私欲太强,便会带来物欲的不满,带来无穷的烦恼。现代社会强调自我,是人格气质的自我,而非物欲情欲的自我。 

三四九、世态变化 万事达观

  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矣。

  【译文】

  人间情理世俗情态,倏尔忽然万端变幻,不适宜认识得过分真切。宋儒邵雍说:“以前所说的我,如今却成了他,不知道今天的我,又属于后来的谁?”人们常常作见这种观点,就可以解除了却心中的罥结了。

  【注解】

  人情世态:人世间的情态,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分,即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明·杨基《闻蝉》:“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

  倏忽万端:倏忽,顷刻。指极短的时间。《淮南子·脩务训》:“且夫精神滑淖纤微,倏忽变化,与物推移。”倏尔,迅疾貌,形容时间短暂。汉·蔡邕《胡太傅祠前铭》:“春秋既暮,倏尔乃丧。”忽,忽然。万端,形容方法、头绪、形态等极多而纷繁。《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説王万端。”倏忽万端,即很短时间发生许多变化。

  太:〈副〉过于,过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言其太隘。”

  真:〈形〉清楚,真切。《醒世姻缘传》:“我没大看真,不知是四根,不知是六根。”

  尧夫:邵雍,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康节,先为范阳人,后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他为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后居洛阳,与司马光等人从游甚密。根据《易经》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掺杂道教思想,虚构一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成为他的象数之学也叫先天学。传说他的卜术很准。

  昔日所云我,而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出自邵雍《寄曹州李审言龙图》:“向日所云是,如今却是非。安知今日是,不起后来疑?向日所云我,如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伊:<代>表示远指,相当于“那”。《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笺:“伊,当作繄,犹是也。”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她”、“他”、“彼”。

  作:〈动〉本义人起身。《说文》:“作,起也。”产生,兴起。汉·张衡《东京赋》:“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作见,出现,显现。汉·班固《白虎通·文质》:“信莫著于作见,故以珪为信,而见万物之始,莫不自洁。”

  是:〈代〉此,这。《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罥:〈名〉捕取鸟兽的网。汉·蔡邕《琴操·思亲操》:“深谷鸟鸣兮嘤嘤,设置张罥兮,思我父母力耕。”罥结,亦作“羂结”。缠缚(缠绕束缚)。《文选·张衡〈西京赋〉》:“观罝罗之所羂结,竿殳之所揘毕。”吕向注:“羂,绊;结,缚也。”

  【评语】

  沧桑变幻,世事无常,人情冷暖依旧。从古至今,嫌贫爱富的故事太多,趋炎附势的例子无数。俗谚有“世态有冷暖,人面逐高低”,而且人情冷暖变化之大真有如沧海桑田。因为宇宙是永恒的,但是世间万物却是变化无常的,所以《涅盘经》第十三“圣行品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天为乐。”而唐代诗人崔岳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更说明了世事沧桑变化无常。传说吕洞宾在未得道之前,曾在一家药店看到一个名叫牡丹的美女,他一时惊为天仙而有所动心,他就向她说一些调戏的话,晚年当他得道之后又经过药店时,只见一个老态龙钟弯腰驼背的老太婆。细问之下才知道她几十年来一直持字闺中,如今已是一个六七十岁行将就木的老处女了。使他不由地认为人生无常毅然入山修道不知所终。在世事的变化无常面前,人更应保持纯真无瑕的心性,抛弃追名逐利的杂念,以真待人,以情暖人,使人间弃满欢乐与美好。人情之所以有变化也正如人一样。人由青年到老年就有很大的变化,何况是人情,当然也逃不出随着年龄与时代而变化不同。所谓“不宜太认真”,就是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过于主观,总要倾乎人情去做人做事。宋儒邵尧夫说:“昔日所云我,我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这话的意思说明了连自己都保持不住原状时时刻刻,那就难怪人情是瞬息万变了。如能了解这个道理,自然除去了“我执”的偏见,而能自由自在的处世。人自己本身尚且在变化不可常久保留,就无怪乎世间人情的变化万端了。

 三五○、安乐寻常 事无绝对

  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的窝巢。

  【译文】

  有一个快乐的境界,就有一个不快乐的相互对应;有一个美好的光景,就有一个不好光景相互消长。只有平常的家常便饭,安于本分的生活光景,才是人生安逸快乐的安身地方。

  【注解】

  对待:对立,对抗。《朱子语类》卷七六:“是两物相对待在这里,故有文,若相离去不相干,便不成文矣。”双方面相比较而存在,处于相对的情况。元·张宪玉《登齐政楼》诗:“万古晨昏常对待,两丸日月自双飞。”对付,亦作“对副”,应付,处置。宋·陈亮《复陆伯寿书》:“时事日以新,天意未易测度,但看人事对副何如耳。”挑逗,折磨,捉弄。元·商衟《风入松》词:“酒醒时鸞孤凤隻,梦回时枕剩衾餘。塞雁哀,寒蛩絮,会把离人对付。”应待,犹应对。《文子·微明》:“道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幽,可以明;可以苞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

  乘除:抵消。唐·韩愈《三星行》:“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餘。”比喻人事的消长盛衰。宋·陆游《遣兴》诗:“寄语鶯花休入梦,世间万事有乘除。”

  素位:安于本分,不作分外妄想。据《中唐》:“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朱熹注:'素犹见也’言君子但因见在所居之位,而为其所当为,无慕乎其外之心也。’”孔颖达疏:“素,乡也。乡其所居之位而行其所行之事,不愿行在位外之事。”

  窝巢:安身之处,亦指家产。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往日家私甚过的好,敢则是十年五载,四分五落,直这般踢腾了些旧窝巢。” 

  【评语】

 常言道:“有一利就有一弊”,“没有高山显不出洼地”,“没有苦显不出乐,没有坏显不出好”,可见人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天地间的苦乐都是相对的。在一种安乐的境界里,相反的必有一种安乐的苦痛存在。同样的道理,有一种美丽的景色,必定有一种相反的不好的景色抵消它。举例来说,储存金银财宝,终日饱食美味,这就是一种乐境的享受。同時怕财产失落,于食美味之后,又感觉肠胃的痛苦,这都是和快乐相对的不快乐。一个生活在无忧无虑环境中的人,旁人看来他必然非常幸福,实际他也许内心充满痛苦,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因为矛盾处处时时都有,不同的事有不同的矛盾,因而幸福与快乐也是相对的。唯独那些经过狂风巨浪的人,才能领略出风平浪静的安定;只有从痛苦中奋斗得到快乐的人,才能体会出人生的真正乐趣。看事物如果有些辨证的方法,就不容易走极端,因为任何事只要过了度就会发生质变;明白凡事都有它相对应的一面,也就明白了苦与乐,利与害,高与下不会绝对不变。做一个平凡却又品德高尚无私欲扰乱心性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充实和洒脱。人如果能够乐天知命,就是吃寻常的家常便饭,观赏自然的风景,不担心祿位也不为名利劳心,凡事随遇而安,自然到处都是安乐场所。一般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只贪图快乐境界的好光景,却不知道有不快乐和不好的光景将要发生。人的贪念不息,就有傾跌的危险而致狼狈不堪了。 

三五一、生死成败 一任自然

  知成之必败,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译文】知道有成功就必然有失败,所以希求事事成功的心念没必要太多坚持;知道有生存就必然有死亡,所以保护生存繁衍的方法就不必过分操劳。

  【注解】

  求成:希求成功。《庄子·天地》:“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

  坚:〈形〉本义泥土坚硬,泛指坚硬,结实。《说文》:“坚,刚也。”坚定,意志、主张不动摇。王勃《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保生:保护并使其生存繁衍。《逸周书·商誓》:“我闻古商先哲王成汤,克辟上帝,保生商民,克用三德。”

  道:方式,方法;技能。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评语】

  成败生死之论从古到今何其多也。说到“成之必败”,扬慎有“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壮语。说到“生之必死”,陶渊明的“挽歌诗”中的第一首说;“有生必有死,早终非使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灵。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人们对于生死,既有蔡文姬《悲愤诗》:“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元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神魂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之叹,也有苏试《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美,还有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胸怀。此外,作者从事物的自然规律来谈生死成败,告诫人们做事勿以一时的得失来下结论,要学会等待时机,而不是凭一求成之切心就足以成事。生死之道,不能以为过分追求养生就可以长寿。人在精神上不充实就必然会去追求各种私欲的满足,这实际上有违养生之道,可能还会加速死的降临。“生死成败,一任自然。” 天地所成之物,早晚必败,所以我们对于一切事物求其成就之心,也不必太过于苛求。所谓“希望越坚,失望也越大”,成功固然很欢喜,但遭遇了失败,就颓败懊丧而一败涂地了。在一件事情开始做的时候,应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成功固然不足喜,失败也不足为忧。凡事也听其自然,不必操之过急,虽然失败了,也不会过度的失望灰心。其次,天地所生之物早晚必死,人也是难免一死。既然如此,则人对于求长生之道,也就不必过于辛劳。所以,人对事过于强求,往往反而招致相反的结果,最好是守著自然适当的尺度为要。 

三五二、猛兽易服 人心难制

  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谷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译文】

  眼见西晋的满目荒芜情景,仍然自矜的武力;身体属于北邙的狐兔食物,尚且爱惜着权力。俗谚说:“猛禽野兽容易制伏,人的心念难以降服;山谷沟壑容易填平,人的欲望难以满足。”确实如此啊!”

  【注解】

  眼看:眼见,目睹。唐·王绩 《过酒家》诗之二:“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看得见,有马上、很快的意思。宋·陆游《言怀》诗:“乐事眼看成昨梦,倦游心伏作衰翁。”

  西晋:朝代名。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年),共四帝,为前赵所灭。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为刘裕所取代。

  荆榛: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三国·魏·曹植《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

  犹:〈副〉还,仍然,多用于书面语。《资治通鉴》:“犹不失下曹从事。”

  矜:〈动〉自夸,自恃。《广雅》:“矜,大也。”自矜,自负,自夸。《淮南子·缪称训》:“后稷广利天下,犹不自矜;禹无废功、无废财,自视犹觖如也。”

  白刃:锋利的刀。《礼记·中庸》:“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借指战争。唐·罗隐《即事中元甲子》诗:“田园已没红尘内,弟姪相逢白刃间。”此借指武力。

  北邙:即邙山。因在洛阳之北,故名。东汉﹑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唐·沈佺期 《邙山》诗:“北邙山上列坟塋,万古千秋对洛城。”借指墓地或坟墓。晋·陶潜 《拟古》诗之四:“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狐兔:狐和兔,亦以喻坏人,小人。唐·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地迴鹰犬急,草深狐兔肥。”

  尚:〈副〉尚且,还。《说文》:“尚,曾也。”

  黄金:泛指钱财。唐·高适《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比喻功名事业。清·龚自珍《梦中作四截句》之二:“黄金华髮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此处指“黄金龟”,带龟钮的金印。汉官俸二千石以上者所佩。唐·刘禹锡《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一言合侯王,腰佩黄金龟。”。

  谷壑:谷,〈名〉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尔雅·释水》:“水注谿曰谷。”两山之间的水流。《说文》:“泉出通川为谷。”山谷,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其间多有涧溪流过。《吕氏春秋·谨听》:“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於四海之内,山谷之中,僻远幽閒之所。”壑,〈名〉本义深谷,深沟。《说文》:“壑,沟也。”沟壑,山沟。《左传·昭公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

  信:〈副〉果真,的确。《史记·华佗传》:“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

  【评语】

  西晋大將索靖知道西晋將要大乱,指著洛阳宫门的铜骆驼说:“我將要看见你流落在荊榛荒草里面。”后来,果然如他的預言而亡掉。当世局发生变化,无论怎样有权力的豪门权贵,转眼之间就己身家俱亡。当人在有权有势的时候,只知道揩夸自己的权力勇气,以利刃武力去制服他人。对于时衰运败本身灭亡的命运,一点都不察觉,实在是可悲之至。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收天下的兵器铸造十二个金人,筑成万里长城以防备胡人的南袭。想叫子孙万代百世千世做皇帝。不料他身死尸首未干,强秦就灭于楚汉之手。可见想以武力制服人的人,实在最愚蠢不过。西晋的王侯贵人不想自己早晚是要死,终归要葬在洛阳城外北邙山,被那些狐鼠來吃掉尸身,仍然每日汲汲于功名利祿,拼命的貯存黃金。一旦死亡后身体都没有了,还要黃金何用?古语说:“猛兽易伏,人心难降,谿壑易填,人心难满。”这说明了人心是贪而无厌的。极端残暴、奢侈、荒淫的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残杀,争权夺利,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终于导致亡国。而杜牧《泊秦淮》诗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便写出了亡国景象。至于人生死的无常,曹雪芹所说“金满箱,银满箱,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就说明了这种道理。人的生死有其自然规律,有人因此而珍惜生命,多作益事;有人却叹人生苦短微不足道、而及时行乐,欲壑难填,人心不满。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古至今历史的荣耀有人津津乐道,历史的教训却无人去真的吸取,以至“犹矜白”者代代都有,北邙枯骨者大有人在,人只管身前,顾不上以后。 

三五三、人生无常 盛衰何恃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译文】

  狐狸睡眠的破败砌阶,野兔游走的荒芜台阶,都是当年莺歌蝶舞的胜地;雨露冷凝中的黄花地,烟雾迷蒙中的枯草坡,都是以前争雄称霸的战场。兴盛衰败怎能长久?强大弱小又在哪里?想到这里使人心灰意懒。

  【注解】

  砌:〈名〉本义台阶。李煜《虞美人》:“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砌阶,台阶。唐·罗隐《扇上画牡丹》诗:“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走:〈动〉本义跑。《说文》:“走,趋也。”游走,游逛,走动。明·陈献章《春中杂兴》诗之一:“春寒著莫絮袍轻,游走何山更乞晴。”

  黄花:亦作“黄华”,黄色的花。《山海经·西山经》:“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菊之异名。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衰草:枯草。宋·陆游《秋晚思梁益旧游》诗:“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争战:战斗,战争。唐·李白《幽州胡马客歌》:“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盛衰:兴盛与衰败。宋·司马光《燕台歌》:“万古苍茫空盛衰,燕臺贤客姓名谁。”

  强弱:强大与弱小。《孙子·势》:“乱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彊……彊弱,形也。”

  安:〈代〉哪里,何处。《汉书·高帝纪》:“沛公安在?”在文言文里,表示疑问,当“怎么”或“哪里”讲。

  【评语】

  在《桃花扇传奇》里的《哀江南》说:“俺曾见金陵玉阙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不信这舆图换桥……诌一套哀江南,放悲歌,唱到老。”这一段弹词和以上所说的是一般无二的。胜迹怀古,各有清怀。世事沧桑,情随境迁,李白在乐游原上唱出“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西风残照,汉家陵阀”。东坡临赤壁而咏成千古佳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刘禹锡的名篇《乌衣巷》和本段的意境不谋而合:“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玉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生本无常,盛衰何足恃?”最能代表这一思想的,莫过于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注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几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胭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昨日黄土陇中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杠;昨怜破袄寒,今嫌此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历史似乎总是循环的,但千万不可持“好了伤疤忘了疼”。“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态度,这种态度太过悲观。但去争杀,在名与利中争来夺去又有什么价值呢?所以,人要修身养性,免蹈故辙。绝代豪富,千古英雄,只逞一时的荣华,弄一朝的权势,想不到如春梦一场。人若能悟透“盛衰不常,强弱皆空”的道理,自然就不为野心所困,不为物欲所缚,心中常存这样的念头,则渴望功名富贵的心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三五四、心地平静 青山绿水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译文】

  内心田地上没有风雨波涛,随处都是青山绿水;人性天命中存有德化仁育,到处见到鱼跃鸢飞。

  【注解】

  心地: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见一二三【注解】。宋后儒家用以称心性存养。《朱子语类》卷六七:“盖其心地虚明,所以推得天地万物之理。”

  随在:犹随处,随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训》:“某为亲戚寄卖房中伪器,輒藏靴中,随在求售。”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性天:犹天性。谓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见一二三【注解】

  化育:本指自然滋养、养育万物,此处指先天善良的德性。据《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德化,谓以德行感化。《韩非子·难一》:“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仁育,以仁德教化培育。《南齐书·崔慧景传》:“陛下德侔造化,仁育羣生。”

  触处:到处,随处。极言其多。《南史·循吏传序》:“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謡舞蹈,触处成羣,盖宋世之极盛也。”

  鱼跃鸢飞: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毛传:“言上下察也。”孔颖达疏:“毛以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着于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于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于渊中而喜乐。”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评语】

  心是一切善恶发生的根源,如同大地生长草木百谷一般,所以把心叫做“心地”。波涛是起于河海而不发生于陆地,所谓“平地起波澜”,就是说在不应该起事的地方起事。“随在”和“触处”两者的意义也就是到处。但人受了环境的改变而心有种种的变化。这是自己的修养还不够到家,则心易为外物所转。如果自己修养成熟就不被物转,心上的思念也就不动摇了,无论对任何事物都能平静如常。比方说站在红绿街头,对着牡丹玫瑰一般的美人,好像是对着死灰枯木而不动心。古语说“天地化育万物”,而人心能作出万事,只要自己的心能和天地合为一体,沒有一体偏私,就可以化育到性天之中,与天地齐德,而有化育万物之量,则到处都有鱼跃鸢飞海阔天空的妙用,可以说是活潑而无碍,无往而不自如。传统的修身养性之道,有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心静,静如止水才能排除私心杂念,无私无欲,心平气和。庄子看到鱼在水中游,很羡慕地说“乐哉鱼也”。鸟跟鱼能逍遥自在的游和飞,是因为它们除了生理上的欲望饮食要求之外,再也没有像人类那么多的情欲物欲。人生在世不只是为了活着,仅仅为了生存而来到人世就大可悲了。也正因为有知有识,有理想,有追求,才会经常陷于苦恼,这都是由于无穷的欲望所引起的。要想控制欲望消灭苦恼,唯一的办法就是要能知足,能知足就可使精神愉快。知足是相对的,无止境的贪图是可怜的,但无条件的知足就变成虚妄。好比心静,静至只看到自己的内心,而看不到外部世界,自我封闭,孤陋寡闻,就谈不上真正的快乐了。

  【注】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五·集素》同文。

 三五五、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

  宠爱羞辱毫不动心,悠闲地观看庭院中的花开放凋落;离去留下没有意念,随意地跟随天际外的云翻卷舒展。

  【注解】

  宠辱不惊: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去留:离去或留下。见三四○【注解】

  无意:泯灭意虑,没有意念。《列子·仲尼》:“夫无意则心同,无指则皆至。” 严北溟注:“泯灭了意虑,它就和本心相同了。”

  漫:〈副〉随便,随意。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

  天外:天之外。极言高远。战国·楚·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卷舒:卷缩和伸展。《淮南子·原道训》:“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俛仰兮。”高诱注:“卷舒,犹屈伸也。”犹进退,隐显。元·刘祁《归潜堂记》:“盖君子之道以时卷舒,得其时不进为固,失其时而强进为狂。”   

  【评语】

  中国人积累了几千年的人生经验,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开卷便觉触目惊心,名利场宦海浮沉,潮起潮落;富贵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雄心万丈地在仕途进取的同时,也很有情趣地在做出世准备,免得从金字塔一落千丈时万劫不复。官场少有长青树,财富总有用尽时,若练得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功夫,又怎会有凄凉与悲哀的心境出现呢?世人都喜好荣华,厌恶蒙受屈辱,但这都是个人的运命与际遇,不是人力所能强为。所以人对于得失应淡然处之,是所谓“宠辱不惊”。人看见庭前的花开花谢,和人间的荣辱是同样的光景,所以应当绝不对于得失荣辱动心。一旦致仕或真除,对于去留升降应当毫不介意,把他看作天外的云彩一般,任他随风向去留,没有一丝一毫的固执与挂碍。这样的人生,才算是完满达成。

  【注082】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五·集素》同文。 

三五六、苦海茫茫 回头是岸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而鴟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哦鴟者,几何人哉?

  【译文】

  天空清朗月色明亮,何处天空不可以自由飞翔,而飞蛾唯独投奔夜间的烛火;泉水清澈瓜果翠绿,什么东西不可以饮食果腹,而鴟鴞偏偏喜欢腐烂的死鼠。唉!这世上不做飞蛾鸱鸽的,有多少人啊?

  【注解】

  晴空朗月:晴空,清朗的天空。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朗月,明月。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白日既匿,继以朗月。”

  饮啄:饮水啄食。见一三九【注解】。引申为吃喝,生活。唐·李益《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何事逐豪游,饮啄以羶腥?”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唐·元结《喻瀼溪乡旧游》诗:“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果腹,犹言吃饱肚子。唐·柳宗元《憎王孙文》:“充嗛果腹兮,骄傲欢欣。”

  鸱鸮:亦作“鴟梟”,鸟名,俗称猫头鹰,常用以比喻贪恶之人。《诗·豳风·鸱鸮》:“鴟鴞鴟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鴟梟鸣衡扼,犲狼当路衢。”李善注:“鴟梟、豺狼,以喻小人也。”

  噫:<叹>表示悲痛或叹息。宋·周敦颐《爱莲说》:“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噫,感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

  不为:不做,不干。见○一三【注解】

  【评语】

  在晴朗的月光下,虫鸟都可以自由飞翔,只有飞蛾偏要扑向夜间的灯火被活活的烧死。在山林绿草之中,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自由的饮食,鸱鸮偏偏喜欢那些已死的腐败老鼠,这比之人,是说天地是广阔的,饮食是自在的,一般世人只顾贪图高官厚禄,认为不如此就不足以保全他的身家,最终因贪婪事败而亡身破家,恰如飞蛾鸱鸮一样不知死活。可是,世间的人有几个人不去做飞蛾与鸱鸮呢?这实在是令人概叹而没有价值的事啊!看飞蛾扑夜烛,鴟鴞食腐肉觉得很奇怪。那里明明是火坑偏偏向死亡中扑,明明有鲜美之物却弃而不用。由于飞蛾的无知,所以才会扑火自取灭亡;由于鸱枭的怪异,所以才会吃腐鼠而自傲。看物易,看人同样,人是万物的灵长,人由于时代的局限,认识的局限,很多事情在别人看来是牛角尖自己却偏向里面钻,有的事在以后看来是错的、可笑的,当时却毫无顾忌,引以为正常。这真是应了孔子所说“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的一句话。更可叹的是明知有害的,如物欲的过度追求决无好处,可人们偏偏难以克制私心杂念,纵容欲望。知苦海而不回头,实可悲叹,有时甚至还不知苦海在哪里就更令人叹惜。 

三五七、冷眼视事 如汤消雪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得失蝟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译文】

  权臣贵仕志高气扬,英雄豪杰威武勇猛,以冷静眼光看待它,如同蚂蚁集聚臊膻,如同苍蝇竞逐血腥;是非曲直群蜂纷起,利弊得失猬毛而起;以冷静心情面对它,如同冶炼熔化金属,如同沸汤消融雪花。

  【注解】

  权贵:旧时指官高势大的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权臣,有权势之臣。多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晏子春秋·谏上十》:“今有车百乘之家,此一国之权臣也。”贵仕,显贵的官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杜预注:“贵仕,贵位。”

  龙骧:亦作“龙襄”。昂举腾跃貌。《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割有齐楚,跨制淮梁。”颜师古注:“襄,举也。”此作“志高气扬”解,志气高昂而自得。《史记·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虎战:战,《说文》:“战,斗也。”虎战即“虎斗”,即“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语本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此处借以形容英雄豪杰威武勇猛。

  冷眼:冷静、客观的眼光。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诗:“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説却为寃。”

  聚膻:聚,聚集。膻,本义羊臊气,泛指臊气。《庄子·综无鬼》:“蚊慕羊肉,羊肉膻也。”谓肮脏丑恶。臊膻,指腥膻之气。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筋体半瘻痹,肘腋生臊膻。”明·陈继儒曰:“势在则群蚁聚膻,势去则饱鹰飏汉。悠悠浊世,今古皆然。有识之士,不必露徐偃之刚肠,但请拭叔度之冷眼。”(徐偃:古代传说,周穆王时徐偃王有筋无骨,后因称书法柔软不挺曰徐偃,又称笔之柔韧应手者曰徐偃笔。叔度:东汉黄宪,字叔度,家世贫贱而人格高尚。)今语:陈继儒说:“权势在手时,人们就如群蚁聚集在羊肉上面一样趋炎附势;权势丧失了,他们就像吃饱了的鹰远扬长空一样无情离去。悠悠尘浊世界,古今都是这样。有识之士,不必露出徐偃那样的刚肠,但请像叔度那样保持高尚人格,擦拭冷眼而视之。”

  竞血:竞〈动〉本义争竞,角逐,比赛。《说文》:“競,逐也。”竞逐,竞争追逐。晋·左思《吴都赋》:“结轻舟而竞逐,迎潮水而振緡。”血,《〈名〉本义牲血,供祭祀用,后泛指血液。《说文》:“血,祭所荐牲血也。”血腥,血液的腥臭气味。唐·杜甫《哀王孙》诗:“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蜂起:蜂起像群蜂飞舞,纷然并起。《史记·项羽本纪论》:“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蝟兴:犹蝟起。明·方孝孺《送河南佥事汤侯序》:“而真主一出,羣英蝟兴。”汉贾谊《新书.益壤》:"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猬毛而起。"后因以"猬起"比喻纷然而起。

  汤:〈名〉本义热水,开水。《说文》:“汤,热水也。”沸汤,滚开的水。《后汉书·张宗传》:“以张将军之众,当百万之师,犹以小雪投沸汤,虽欲戮力,其埶不全也。”

  【评语】

  古来权贵英雄的功勋伟业固然显赫一时,但以冷眼人在当时站在旁观的立场,就已经认为他们不过是如蚁聚膻,如蝇竞血。何况千百年后,早已事过境迁,只不过是电光石火的倏然一现而已。其次,对于是非得失在当时亦不过蜂起猬兴的故事,像庄子所说的蜗牛角较雌论雄的许大世界了。历史的巨册往往是在龙争虎斗、狼烟滚滚中翻去了一页又一页;而你争我夺的结果却往往是白骨蔽野,生灵涂炭。最终留下的是残恒断壁,荒家堆堆。冷眼观之,先哲斥之为不义之战,所以《孟子·尽心》有这样一段记载;“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靡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爱也。”而扬慎在《临江仙》一词所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最能说明这种道理。以此观人生世事,尔虞我诈,求富逐贵而又心机用尽的人何其凄凉也。人生苦短,岁月蹉跎,不能超脱于世就会被世俗所累。冷眼看世界是必要的,静心理世事是应当的。荣华易逝,好景不常,人们能体会这个道理,自然可以打消竟逐是非得失的念头。 

三五八、在世出世 真空不空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若,听吾侪善自修待!

  【译文】

  真空不是空无,执着形象非真如,破除形象也非真如。请问佛陀如何发蒙属付?在世超脱世俗,苟徇欲望是痛苦,断绝欲望也是痛苦,听凭我们各自修行持戒。”

  【注解】

  真空:佛教语,一般谓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界限的境界。见一三三【注解】

  空:〈形〉空虚,内无所有。《广韵》:“空,空虚。”空无,指虚无之境。晋·陶潜《归园田居》之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执相:执著于形相。明·李贽《金刚经说》:“盖(朱子)见世人执相求佛,不知即心是佛,卒以毁形易服,遗弃君亲之恩而自畔於教,故发此语。”佛教把可以分别认识的一切现象称作相。

  真:〈名〉本性,本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即佛教之真如,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破相:佛教语,谓破除一切妄相而直显性体。南朝·宋·朱广之《咨顾道士〈夷夏论〉》:“若执言捐理,则非知者所据;若仗理忘言,则彼以破相明宗。”

  世尊:佛家十号之一,此处指释迦牟尼佛。据《佛说十号经》:“天、人、凡圣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佛陀的尊称。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佛备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

  发付:发表意见,犹对付。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今日任屠的魔头至也,我且看他如何发付那。” 发蒙,启发蒙昧。《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孔颖达疏:“以能发去其蒙也。”汉·枚乘《七发》:“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属付,嘱咐,叮嘱;吩咐。唐·贾餗《大悲禅师碑》:“随父至 洛阳 ,闻荷津寺 有 神会大师 ,即决然蝉蜕万缘,誓究心法……一旦密承属付,莫有知者。”

  在世出世:在世,活在世上。明·李贽《复士龙悲二母吟》:“若皆为此族孙取去,李节妇一日在世,又復靠谁乎?”出世,超脱人世。见○一九【注解】

  徇:〈动〉顺从、依从。《古今小说》:“知县又徇了顾佥事人情。”苟徇,亦作“苟殉”,无原则地顺从。《旧唐书·王求礼传》:“此詿误之人,比无良吏教习,城池又不完固,为贼驱逼,苟徇图全,岂素有背叛之心哉!”

  听:〈动〉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说文》:“听,聆也。”听凭,任凭。《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今后听凭玉堂春嫁人,并与本户无干,立此为照。”

  吾侪:我辈。《左传·宣公十一年》:“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

  修持:修行持戒。唐·耿湋《晚秋宿裴员外寺院》诗:“愿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

  【评语】

  《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天地万物各种形相的所以历然显现,实在是因为各种因缘而显现的色相,原来根本没有实体。例如房屋是用土木竹石构成的,本来根本没有所谓“屋”的实体。我们人类的身体也如此,人生本来是由地火水风构成,地水火风一旦分散身体就立刻消亡,这不就是空迹象了吗?因此才有“色即是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屋和身虽然是空的,可是显现在眼前的却是屋和肉,又怎能说它是空而无有呢?所以才又说“空即是色”。如此循环下去,万有都是空,空也就是万有。能了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就不可不把这空和有很恰当的加以应用,但是空和有最容易偏于一端。所谓真空并非离开有的空,而是“色即是空”的空。执着于万物的形相,而认为有其实体的当然跟真理不相契合,但是如果破形相而坠入虚无的偏空,也是违背了真理。反之如果偏于空和有的任何一方,就都算是违背真理的邪见。然而世尊对这个问题持如何意见呢?问题的答案就是“在世而超世”,这乃是佛教中的最上乘教义。什么事都不是绝对如此而不存在变化。放纵人欲固然是一种大苦恼,不过完全弃绝人欲也未尝不是苦恼。例如置身火焰之中就会被烧死,但是如果完全跟火焰隔绝也会被冻死,所以对火最好是不即不离善加运用。同理,假如从人欲陷入着相,那弃绝人欲就会堕入破相,两方都不免于苦恼,所以最好是不陷不弃不着不破,努力修持自己由浅入深而悟得此真理。这里不去考究深奥的佛理,仅从做人待世的角度来看,出世和入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不应绝对化,行事不宜走极端。 

三五九、欲望尊卑 贪争无二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飨,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译文】

  义烈的人拱让千乘大国;贪婪的人力争一文小钱。人的品德天壤之别啊,而喜好功名与喜好利禄没什么不同;做皇帝的经营开国承家,当乞丐的呼号早饭晚餐,身份地位天地之差啊,而当焦苦思虑和焦急哀声有什么差异。

  【注解】

  烈士:重视道义节操的人,有节气有壮志的人,〈书〉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义烈,重义轻生的人。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於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於篇,则足为后世法。”

  千乘:兵车千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战国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韩非子·孤愤》:“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

   贪夫:贪婪的人。见○六六【注解】

  星渊:星指天空,渊是深潭。犹天渊,喻差别大。见○二二【注解】

  不殊:没有区别;一样。汉·扬雄《解嘲》:“世异事变,人道不殊。”

  家国:即开国承家,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家与国,亦指国家。《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    

  号:〈动〉本义大声喊叫。《尔雅》:“号,呼也。”哭而有言。《说文》:“号,痛声也。”呼号,大叫,高呼,呼喊。《汉书·游侠传·陈遵》:“遵昼夜呼号,车骑满门,酒肉相属。”

  饔飧:饔,早餐。飧,晚餐。泛指食物。《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

  霄壤:霄是天,壤是地,比喻相差极远,差距极大。见二八九【注解】

  焦思:焦苦思虑。《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三十年,过家门不敢入。”

  【评语】

  俗语说:“鸡吃稻米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每个人处的位子不同,面临的矛盾不一样。一个为一日三餐而忙碌的人,无暇顾及也无法想像一个富商每顿饭吃什么,而一个富人认为是很简陋的东西对贫穷者来讲可能还是好东西。贫富有差距,但忙碌却是一样的。我们常见富商大贾,身兼几家大公司的负责人,拥有众多关系企业,想来生活一定很幸福,我们又看到一些穷苦人家,往往为了些许金钱急得团团转,甚至为一日三餐而发愁,想来生活一定很痛苦。其实不然,富商巨贾有富商巨贾的痛苦,他所愁的是几十亿的周转金,所担心的是几家大公司的兴衰;而穷人有穷人的痛苦,他所愁的是一日三餐有无,两者苦性质与程度完全相同。同理好名之人跟好利之人,表面观之似乎好名之人之品质较高,其实两者本质完全相同,对人群所造成的困扰也毫无二致,所以孟子才说:“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这意思也就是说;“一个喜欢沽名钓誉的人,只要是满足他这种欲望的对象,他就能把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国拱手让人;反之,假如不是一个喜欢沽名钓誉的人,或不是满足他这种欲望的对象,即使吃他一竹篮饭和一木碗汤他也会表现在脸色上。” 人各有痛苦,追求有追求的失落,富贵有富贵的难处,安贫有安贫的烦恼。去掉私心杂念,保持平衡宁静,确非易事。人如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一切就少有罣碍,就没有什么绝对的是非于分別心了。

 三六○、彻见自性 不必谈禅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魂。

  【译文】

  本性清澄明澈,即使饿了吃饭渴了喝水,无非是为了保养身体和精神;心地沉沦迷惑,纵然谈论禅理演绎偈语,总归是自己玩弄精神和灵魂。

  【注解】

  性天:即天性、本性。见一二三【注解】

  澄澈:清澈,水清见底。见○三五【注解】

  饥餐渴饮: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说得天花乱坠,争似饥餐渴饮。”

  康济:保养。宋·苏轼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沉迷:深深地迷惑或迷恋(某事物)。丘迟(463—508,字希范,吴兴乌程,现在浙江吴兴人,南朝梁文学家。丘迟八岁能文,有才名。仕齐,为殿中郎。后仕梁,官至司空从事中郎。盛负文名,诗歌有辞采丽逸的特色。明人辑有《丘司空集》。)《与陈伯之书》:“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谈禅演偈:谈禅,谈说佛教教义。宋·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谈禅》:“《宝林》曰:佛湼槃时,告迦叶曰:'吾清浄法服以付汝。’迦叶传阿难,二十八代至达摩。梁普通中,自南天竺泛海至广州,后止崇山,住少林寺,传惠可,中国谈禪自此始也。”演偈,偈在梵语是伽佗,又可译为“颂”,有一定字数,四句为一节,是演法义赞佛德的一种诗句,演偈就是解释偈语。

  【评语】

  做什么事如果只求形式不讲实质不看结果就难见成效。一个真正信佛的人不一定要落发为僧,出家修行的人也不一定是好和尚,所以凡事不要拘泥于形式而应讲求实质。《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的安贫乐道精神,就是表面上生活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却极为快乐。这是他的本性澄澈,显露真如。即使餐嚼粗飯,渴饮清泉,他心中也是快乐无比的。梁武帝萧衍虽然平日吃斋念佛,而且三舍其身于同泰寺出家,可是由于他沉迷于权力和声色物欲太深,所以最后终于遭候景之乱而饿死台城。历史上达官人以至身为皇帝的人谈禅信佛乃至出家的人不少,可其中很多人只在教义上理解研究佛捶,只在形式上每天上香磕头,真的让他放弃应有地位去云游四方,让他行善而普度众生是做不到的,他心中的各种欲念是难以消除的,以此论推而广之,一个人做什么事关键在于实际行为,在于结果如何,而不是看他说的想法怎么样。

 三六一、心境恬淡 形释忘忧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译文】

  人内心有个真原境界,不是丝弦不是竹管而是自然恬静愉快,不是兰烟不是香茗而是自然清新芬芳。必须心念清净意境空灵,意念忘却形体散释,才能够优游宽衍在其中。

  【注解】

  真境:道教之地。亦指仙境。见二三九【注解】。真,〈名〉本性本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真原,本源。清·龚自珍《最录〈李白集〉》:“於是最録其指意: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其斯以为白之真原也已。”

  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恬愉:快乐。见○○六【注解】

  烟:〈名〉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兰烟,芳香的烟气。明·陆采《怀香记·春闺寄简》:“兰烟方裊裊,花气正霏霏。”

  茗:〈名〉本义早采的为“茶”,晚采的为“茗”,后泛指茶。《封氏闻见记》:“晚采者为茗。”香茗,香茶。唐·白居易《晚起》诗:“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清芬:清香。见三○四【注解】

  念:〈名〉佛教词,法相宗别境之一,指记忆。《俱舍论》:“念谓于缘明记不忘。”法相宗别境有五:欲、胜解、念、定、慧。境:〈名〉佛教指成为心意对象之世界,尘境、色境、法境等。空灵,清新灵活。清·王韬《〈幽梦影〉序》:“以飘忽之思,运空灵之笔。”

  虑:〈动〉本义思虑,谋划。《说文》:“虑,谋思也。”〈名〉思想,意念。诸葛亮《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形释:即“心凝形释”,精神凝聚,形体散释。指思想极为专注,简直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语本《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耶,我乘风乎。”散释,释放。《陈书·宣帝纪》:“又詔犯逆子弟支属逃亡异境者,悉听归首;见縶繫者,量可散释;其有居宅,竝追还。”

  得以:指借某事物而能做某事,能够,可以,赖以。汉·晁错《论贵粟疏》:“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游衍:犹畅游。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二:“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优游宽衍、从容不迫的样子。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仇兆鳌注:“游衍,从容貌。《诗》:'及尔游衍。’游衍,优游宽衍也。”优游,悠闲自得。《诗·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从容,不急迫。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僕愿先生优游俯仰,贵处可否之间。”宽衍,宽阔平坦。明·刘基《绍兴崇福寺记》:“故其地独宽衍,其水始通舟檝。”

  【评语】

  丝竹赏心,品敬气雅,但只要人的心性人的内在气质本身纯正清净,没有外物的赏心悦目,同样会显出一种雅致。佛家说“万物均有佛性”,意思就是万物之性与天性合一。人心都有一个真境,也就是人心都本乎天道。这一真境,不是由琴瑟丝竹音乐中求取,而是从恬淡愉快中自然得来的境界;不是由烟香茶味中得来,而是从清静芳中自然发生。如果想要游于这种妙境,先要使本身的心念清净,断绝被现在的境遇所左右的机缘,忘却一切思虑与分别。放宽身心,不固执于形体,就可以悠游于这一玄妙的境界。老庄谓“清净无为”,古人所谓“放荡形骸之外”,都是悠游这一妙境的法门啊!何况我们参禅的第一步入门工作,也要绝对断绝名利和物欲,然后才能使我们内心出现真如之性,绝虑忘忧,而优游于生活的乐趣之中。 

三六二、俗眼观异 道眼观常

  大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现,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译文】

  普天之下的一切物体,人间伦常的一切情感,世界之中的一切事情,用世俗眼光去观察,纷繁复杂各不相同,用超俗眼光去观察,林林总总本质不变,何必分辨区别?何必择取弃舍?

  【注解】

  大地:广大地面,普天之下,亦指有关地球的。见三二七【注解】

  万物: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明·王守仁《〈大学〉问》:“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人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道德关系以及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孟子提出。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后人又称为“五伦”。也就是提倡夫妇互相爱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行、交友以信等品德,以期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舜)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人类,伦,辈,类。《荀子·富国》:“人伦竝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杨倞注:“伦,类也。竝处,羣居也。其在人之法数则以类羣居也。”

  世界:佛教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见二五三【注解】。世上,人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以世界外事及神化无方,为虚诞也。”

  俗眼:尘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唐·薛用弱《集异记·王涣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

  道眼:佛教语,指能洞察一切,辨别真妄的眼力。《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必使天龙开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

  种种:犹言各种各样,一切。《隋书·王劭传》:“永安宫 北有自然种种音乐,震满虚空。”即“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语本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

  何须:犹何必,何用。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常:〈形〉恒久,长久不变。《广雅》:“常,质也。”《易象下传》:“未变常也。”虞注:“恒也。”

  分别:区别,分辨。《荀子·王制》:“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

  取舍:择用与弃置,选择。《吕氏春秋·诬徒》:“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择取,选择取用。《荀子·君道》:“必谨志之而慎自为择取焉。”弃舍,舍弃,丢开。《易·井》“旧井无禽时舍也”唐·孔颖达疏:“时舍也者,以既非食,禽又不向,即是一时共弃舍也。”

  【评语】

  天地间山河草木等等万物,和人世家庭引起的喜怒哀乐等等情感,乃至於世间里一切事物的利害得失。如果用普通人的眼光来观察,确实是千头万绪纷乱不堪。但若以悟道者的眼光来观察,则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常住的实相。万物一律平等,并无彼此的分別,并且不必对他们有什么取舍和憎爱。古书说:“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厥执中。”人对于万物有差別心是人为物欲所役使,是一条危险的道路。而明道之心是观察入微,得天地的妙理,不为幻相之物欲所迷惑;天地之道是在于精一,我们在虚实真幻之间,亦唯有明其精一执其中道,才不至有过犹不及之虞。世上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总在产生、死亡。这不是道眼俗眼所能否定得了的东西。曾子所著的《大学》一书,专谈人生哲学中修养心性的工夫,并订出一套严整的程序,告诉世人修养心性须从“定”字人手。因为精神稳定情绪才能均衡,情绪均衡才能心静,心静才能心安,心安才能思考,思考才能有心得。“定、静、安、虑、得”成为修身养性的一个循环过程,其本身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否认事物在纷乱中的变化,就无须定静安虑而有所得了。其实动、静也是相对的,所谓得就是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发现了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不为人间万象、世事纷乱所迷惑,故俗、道的差别,在于能否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六三、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译文】

  缠扰解脱就在自己心中,内心了无即使住屠肆吃糟糠,也是一方洁净土地。否则,纵然是一把雅琴一羽仙鹤,一盆鲜花一抔芳卉,喜好虽然清闲优雅,魔难障碍始终存在。常言道:“能够休绝的尘世境界成为真正仙境,不能了却的僧侣家园便是世俗家庭。”相信哦!

  【注解】

  缠脱:缠,〈动〉本义围绕,缠绕。《说文》:“缠,绕也。”缠扰,纠缠搅扰。《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空照道:'我们出家人,并无闲事缠扰。’”脱,〈动〉本义肉去皮骨。《说文》:“脱,消肉臞也。”《尔雅》:“肉去骨曰脱。”解脱,解除,解开。《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极刑,自以为不復收,於是解脱,诈刻传出关归家。”佛教语,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亦指断绝“生死”原因,同“涅槃”、“圆寂”的含义相通。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求解脱於服佩,预参次於山垂。”

  了无:全无,毫无。晋·葛洪《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屠肆:屠宰场,肉市。肆,旧称铺子、小商店。汉·王充《论衡·讥日》:“海内屠肆,六畜死者日数千头。”

  糟糠:酒滓、谷皮等粗劣食物,贫者以之充饥。见○九六【注解】。谓贫困时与之共食糟糠的妻子不可遗弃。《后汉书·宋弘传》:“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因以“糟糠”称曾共患难的妻子。

  居然:俨然,形容很像。明·刘若愚《酌中志·各家经管纪略》:“本政一断荤酒,皈依释氏,居然一头陀也。”

  净土:佛教认为佛、菩萨等居住的世界,没有尘世的污染,所以叫净土。泛指没有受污染的干净地方。

  不然:连词,相当于“否则”。《国语·周语》:“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后。不然,余何私於卫侯?”

  琴鹤:琴与鹤,古人常以琴鹤相随,表示清高、廉洁。唐·郑谷《赠富平李宰》诗:“夫君清且贫,琴鹤最相亲。”雅琴,古琴之一种。宋·陈善《扪虱新话·琴操》:“又琴,古人有谓之雅琴、颂琴者,盖古之为琴,皆以歌乎诗,古之雅颂,即今之琴操耳。”仙鹤,神话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鹤。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宾鸿逐暖,孤飞万里之中;仙鹤随云,直去千年之后。”

  花卉:花草,通常分木本花卉、草本花卉和观赏草类等。《梁书·处士传·何点》:“园内有卞忠贞冢,点植花卉於冢侧,每饮必举酒酹之。”芳卉,芳草香花。晋·潘岳《登虎牢山赋》:“仰荫嘉木,俯藉芳卉。”

  嗜好:喜好,特殊的爱好。见二○七【注解】 

  魔障:佛教语,为梵文的音义双译词,修身的障碍。泛指成事的障碍、磨难。宋·董嗣杲《近苦多故坐病乏药》诗:“魔障在前无妄想,飢寒随处肯言贫。”魔难,遭受的折磨、苦难。元·董君瑞《哨遍·硬谒》套曲:“十载驱驰逃窜,虎狼丛里经魔难,居处不能安。”

  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语出宋·邵雍《十三日游上寺在县北及黄涧在县西》诗:“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不向此中寻洞府,更于何处觅藏花?堪嗟五伯争周烬,可笑三分拾汉余。何似不才闲处坐,平陆云水绕衣裾。”休绝,摆脱,割断。《红楼梦》第五一回:“牵连大抵难休絶,莫怨他人嘲笑频。”

  尘境:原为佛教语,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因称现实世界为“尘境”。唐·司空曙《寄卫明府》诗:“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真境:道教之地,亦指仙境。见二三九【注解】。僧家,僧人,和尚。唐·崔峒《题崇福寺禅师院》诗:“僧家竞何事,扫地与焚香。”指僧院。唐·韩愈《题秀禅师房》诗:“桥夹水松行百步,竹牀莞席到僧家。”

  夫:〈助〉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清·方苞《狱中杂记》:“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评语】

  无论陷入俗世的烦恼,或是解脱这种烦恼而得到快乐,其关键都发自一念之间,在人们自己心中。只要自己能大彻大悟,即使是置身处屠宰场,也跟住在极乐净土上一般。例如文殊菩萨,就曾在酒肆和妓院中宏扬大乘佛法教化众生,但是他本人却没有丝毫破戒和不净邪念。佛教史上成佛的人未必都在僧院,苦渡众生,教化世人的高僧更不可能总在净土。反之如果內心不能了悟,纵令嗜好是如何清净,以高尚的琴鶴为友或以欣赏花草为乐,內心邪恶的魔障仍然不得扫除。古德说得好:“能够休止了自己的妄念杂虑,彻底了悟之后,就是尘俗的境界也爱成真净的境界。反之,不能了悟,就是和尚也和俗人一样。”把这个道理引申到世俗生活,说明一个人做什么事不能只求形式上的完善,关键是思想上是否达到标准,实际结果是否符合要求。遇到困难往往在一念之间决定进退,所以平时需要锻炼意志,关键时刻才木致松劲泄气。 

三六四、以我转物 逍遥自在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天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

  【译文】

  以我转动事物的人,得到了固然不必高兴,失去了也不至于忧愁,天地到处都可逍遥自在;以事物奴役我的人,境逆时固然产生憎恨,顺境时也会产生喜爱,一根毛发便会产生困扰。

  【注解】

  以我转物:以我为中心去推动和运用一切事物,即我为万物的主宰。

  逍遥:优游自得。安闲自在。《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成玄英疏:“逍遥,自得之称。”

  以物役我:以物为中心,而我受事物的控制。

  一毛:一根毛,喻细小、轻微的事物。《韩非子·显学》:“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

  缠缚:束缚、困扰。明·唐顺之《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我生苦缠缚,雅志在泉石。”

  【评语】

  若以我为天地万物的主宰,就可以把万物自由的改变使用。这样得到富贵功名,实在不必太高兴;倘若一旦失掉了荣华功利,也不必沮丧忧伤。无论得失穷通,都应心不动,立于天地之间,便是逍遥自在。这样的人生,是以天地为广大的游戏场所。相反的,为万物而劳累我身,就是身为物转,人变成了富贵功名的奴隶。处于逆境,心里憎恨恐惧;处于顺境,就因爱恋而忘却忧愁。微细如一根毛的事,都可以把身心缠缚而成为苦痛的根源,可見迷与悟、苦与乐都在于役物和役于物的一念之间。所以六祖慧能禅师才能发出“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的警语。以我为中心万物都为我所用,失了一物可另取一物,败了一事可另创一事,尽可海阔天空,而无忧无虑。反之以物为中心的人就患得患失,作任何事胸襟都不够开朗,结果弄得事事局促、处处龌龊,一肚子烦恼,守财奴就是典型。在一定条件下,以我为中心,由我的精神力量主宰一定的时间空间是完全可能的。比如写字、作画、习文、著书,这些精神领域的活动都需要以我为主宰的精神来把握,才能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三六五、镜花水月 当体即空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像貌,又思既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

  【译文】

  试想没有出生之前有什么长相容貌,再想死了以后又会产生什么景象呢?这样万般念头心灰意冷,唯独本性寂然犹存,自然可以超脱世俗遨游于万象之前。

  【注解】

  像貌:长相,容貌。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七:“一日, 曾 往祠下遍閲,无女子像貌。”

  作: <动>本义人起身。《说文》:“作,起也。”产生,兴起。汉·张衡《东京赋》:“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

  景色:景致。唐·宋之问《夜饮东亭》诗:“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万念灰冷:万念,指一切念头。灰冷,心灰意冷。宋·苏轼《送参寥师》诗:“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万念灰冷,指一切想法打算都心灰意冷。即“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语本清·南亭亭长(清末李宝嘉的别号。著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庚子国变弹词》等作品。对清廷官吏的昏庸腐败、贪污纳贿等有所暴露。郑振铎《谴责小说》:“'谴责小说’大约是始于南亭亭长的《官场现形记》一书罢。”)《中国现在记》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一性寂然:一,〈数〉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此处“一”作“唯一,唯独”解。性,〈名〉本义人的本性。《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寂然,肃静的样子,形容寂静的状态。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一性寂然,即唯独本性寂然犹存。

  超物外:即“超然物外”,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语本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象先:象是形象,先当超越解,象先是指超越于各种形象。《老子》第四章:“吾不知谁之子,帝之象先。”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

  【评语】

  生死是人间的大事,人们对于在未生之前是怎样的相貌和死后是如何景色 当然不得而知。然而,天地虽然毁灭了,是天地间的真理却恒久不灭而常存同样的道理,人虽然是死了,但人的真性寂然独存始终不变。人了悟了此中的道理,则不论在未生之前或是既死之后,不论来的地方与去的地方都是相同。只有真性不泯,超然于事物之外,可悠游于天地之间。庄子所谓:'游于象先。’是说天地万象尚未发生之前。人在此时虽然还没有发生,但这寂然犹存的天性却早已存在。所以,人能了悟此理,善自修持自可游于象先与天地参一了。关于人的生死问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哲学家苦心探讨,可是时至今日也没有得到具体结论,所以当子路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和生死等问题时,孔子告诉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如死?”人在降生之前是否有前世?死后是否有来世,佛教各种宗教都认为人有来世,所以才创造出天堂地狱及生死轮回等各种说教。尤其是埃及人更相信人死后有来生,有名的金字塔就是在这种信仰之下的产物。有人因生的短暂而花天酒地,有人因死的恐惧而忧心仲仲。对一个有修养的人来讲,生不足喜,死不足忧,看破生死,杂念顿消,才能摆脱世俗的纠缠,做到超然物外。 

三六六、雌雄妍丑 俄而何在

  优人傅粉调,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译文】

  优伶艺人搽脂粉抹口红,尽献妍丽丑陋于笔毫末端,不久歌舞末了剧场散尽,美丑哪里还存在?下棋的人争先手逐后劲,较量胜负高下于下棋落子,不久棋局结束棋子收拢,胜负又在哪里?

  【注解】

  优人:称戏曲演员为优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近日优人作杂班似杂剧而简略。”优伶,优,俳优;伶,乐工。后通称戏曲演员为优伶。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每宴会,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

  傅粉调硃:硃,即“朱”,“朱砂”的简称。《隋书》:“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傅粉调硃,即“调朱傅粉”,调弄、涂抹脂粉,比喻刻意修饰。语本裘廷梁(又名可桴,字葆良。1857-1943,无锡城内沙巷人。早年有才名,为“梁溪七子”之一。清末光绪举人。他是倡导白话文运动的先驱。戊戌变法前后,编辑《白话丛书》。1898年创办《无锡白话报》,极力提倡白话文,进行文体改革,同年他在《苏报》上发表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栋,效颦以为工,学步以为巧,调朱傅粉以为妍,使以白话译之,外美既去,陋质悉呈,好古之士,将骇而走耳。”

  效 <动>:本义献出,尽力。《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妍丑:美和丑。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能以古之哲王,鉴於己之行事,则貌之妍丑宛然在目;事之善恶自得於心。”妍丽,美丽。三国·魏·曹植《车渠椀赋》:“命公输之巧匠,穷妍丽之殊形。”

  毫端:犹言笔底,笔下。宋·王安石《赠李士云》诗:“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笔毫,笔头上的毛。唐·姚合《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诗:“晓起题诗报,寒凘满笔毫。”

  俄而:不久,顷刻,突然间。也作“俄尔”,形容短暂的时间。《庄子·大宗师》:“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歌残场罢:歌,歌舞。残,剩余,接近末尾。场,舞台。罢,完了,完毕。

  弈 <动>:本义下棋,《说文》:“弈,围棋也。”

  争先竞后:争先,围棋术语。抢先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一行公本不解弈,因会燕公宅,观王积薪碁一局,遂与之敌,笑谓燕公曰:'此但争先耳。’”竞,本义争竞,角逐,比赛。《说文》:“競,逐也。”后,此处作围棋术语后手解。争先竞后,即争先手逐后劲。

  较〈动〉:较量。《老子》:“长短相较。”释文:“较,较量深浅也。”

  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着子:着,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元·蒋正子《山房随笔》:“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着子,下棋落子。局尽子收:局,棋局;下棋或其他比赛一次胜负叫一局。尽,完,结束。局尽子收即棋局结束棋子收起来。

  安在:安,〈代〉哪里,何处。《汉书·高帝纪》:“沛公安在?”安在即哪里存在。

  【评语】

  宋儒邵尧夫咏下:“尧舜指下三杯酒,汤武争逐一局棋。”的名句,因为,在他看来,善善者只不过是三杯酒的事,恶恶者只不过是一局棋而已。人生不过数十年的光景,一切的兴衰胜败不过是短短的一个時期,弹指之间便消失无踪了。人生好比是作战,当优伶在台上演剧的時候,剧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确惟妙惟肖逼真得很,等到剧情换了,舞台上換了新的角色,前一幕的人物也就从舞台上消失了。人生又好比在下围棋,在围攻酣战中,争先手与后手,争胜负与雌雄,等到棋子大乱,盘上所布的妙阵奇谋,双方所用的精神心血,转眼便成為枉费心计。所以,人间的富贵贫贱成败穷通与是非得失,真是微不足道啊!掌上千秋史,一册在手,跨越千年,风云人物,尽收眼底,那时的人生也如眼前的人生。好比演戏粉墨登场,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可是刹那之间舞台上又会换上一批新角色。封建时代有其特定的环境,但都离不开为了利益之争而征战厮杀,如棋局上的子儿,各布奇谋,实际上在让生灵涂炭。由此而知人生那么短暂,转眼即逝,又何苦费尽心机,谋富觅贵而不择手段呢?

 三六七、修行绝尘 悟道涉俗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即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译文】

  把持掌握尚未确定,应当断绝踪迹于尘世喧嚣,使这颗心不会见到可能的欲望而心神不迷乱,以便澄心领悟我心灵的澄静本体;操行秉持即将坚定,应当混俗踪迹于世风尘俗,使这颗心见到可能的欲望亦然不会心神迷乱,以便培养我超脱物累的圆通机变。

  【注解】

  把握未定:掌握,执持。《淮南子·原道训》:“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喻成功的根据或信心。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开首笔机飞舞,墨势淋漓,有自由自得之妙。则把握在手,破竹之势已成。”未定,尚未确定。

  宜:<助动> 应当。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绝迹:即杜门绝迹,谓隐居不出。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杜门絶迹,不面伪庭。”

  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陶潜《桃花源诗》:“借门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可欲:指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老子》:“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见可欲则真正之心乱,势利陈则刼夺之涂开。”

  以:〈动〉本义用。《说文》:“以,用也。”以便,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

  澄悟:澄,〈形〉本义水静而清。《集韵》:“澄,水清定也。”《增韵》:“澄,水静而清也。”清澈,透明。徐干(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末年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中论》:“心澄体静。”澄心,使心情清静。《文子·上义》:“老子曰:'凡学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终始,反於虚无,可谓达矣。’”悟,〈动〉本义理解,明白。《说文》:“悟,觉也。”领悟,领会晓悟。明·李贽《复焦弱侯书》:“盖《近谿语録》须领悟者乃能观於言语之外,不然,未免反加绳束。”

  静体:体,〈名〉本义身体。《说文》:“体,总十二属之名也。”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广雅》:“体,身也。”本体,事物的本身。阮籍《乐论》:“八音有本体,五音有自然。”哲学名词,形成现象的根本实体,常与“现象”相对。静体,洁净之体,佛教指投身转世后的圣洁之体。清·魏源《圣武记》卷五:“第五世达赖剌麻於壬戌年示寂,转生静体,今十五岁矣。”这里指寂静之心的本性。

  操持:操守、立身处世的原则。唐·杜甫《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诗:“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操,〈名〉品行,德行。《楚辞·谬谏》:“夫何执操之不固。”注:“志也。”操行,操守、品行。唐·韩愈《遣疟鬼》诗:“不修其操行,贱薄似汝稀。”持,〈动〉本义拿着。《说文》:“持,握也。”引申为掌握、控制。《吕氏春秋·察今》:“悖乱不可以持国。”秉持,指操守。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宪宗朝,则有杜邠公之器量,郑少保之清俭,李安邑之智计,裴中书之秉持。”

  混迹:亦作“混跡”。谓使行踪混杂在大众间。常有隐身不露的意思。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毁容怀赤紱,混跡戴黄巾。”混俗,谓混同世俗,不清高超脱。唐·杨于陵《赠毛仙翁》诗:“先生赤松侣,混俗游人间。”

  风尘: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世风,社会风气。宋·苏舜钦《高山别邻几》诗:“世风随日俭,俗态逐势热。”尘俗,犹尘世,人间。《晋书·隐逸传·索袭》:“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

  圆机:犹环中。喻超脱是非,不为外物所拘牵。见○○六【注解】

  【评语】

  修养自己品德,要有一个良好的处部环境。教育与环境之间,自己的品德修养与环境之间关系非常重要。尤其是思想没有定型品性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最容易误人歧途而堕落,所以这时肩负教导责任的师长,必须对他们严加管教,尤其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利于品性自我修养的好环境,制造一个首先自律的氛围。例如声色等最容易使青少年迷失的地方,必须严格禁止他们涉足其间。即使操持已坚,可以接触一些风月场合,但是也必须提高警觉,否则也有自坏晚节之虞。面对一个品性已定思想成熟的人来讲,却必须学会适应各种环境,以磨练自己。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品德高尚、意志坚定的人,做人有自己的准则,就难以迷失方向。所以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三六八、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著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译文】

  喜欢寂静讨厌喧嚣的人,往往避开人群以便求取宁静,不知道意念存在没有他人就成为自我形象。内心执著于寂静就是动乱根源,怎么算得他人与我同样看待,运动静止两者一起忘记的境界?

  【注解】

  避人:犹避世。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唐·吴融《偶书》诗:“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

  我相:佛教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四相之一。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做真实存在的观点。佛教认为是烦恼之源。《金刚经·大乘正宗分》:“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相”即形相或状态。对性质本体而言,指诸法的形象状态。对人的意识而言,就是“想”即人的意识对事物的某种反映,也是人的意识对某种程度的相状摹写。“我相” 指执着于“实我”的外在相状;“人相” 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众生相”指把依五蕴(色、受、想、行、识)而生的众生之体当作真实存在;“寿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的时限(即寿命)当作真实存在的相状。

  动根:动乱之根源。

  到得:亦作“到的”。犹言及得,算得。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凭着我坐下马,手中鎗,有万夫不当之勇,料他到的那里!”另见○○八【注解】

  人我一视:我和别人属于一体。人我,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须弥,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须弥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一视,同样看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騫驴布韉与金鞍骏马同一游也,松林莞席与绣帷玉枕同一寝也。知此,则贫富贵贱可以一视矣。”也作“人己一视”,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动静两忘:动静,运动与静止,行动与止息。《易·艮》:“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两忘,两者一起忘记。《庄子·大宗师》:“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佛家说:“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没有了念头,自然见那道心。无念便见真心。念头不断,思维混乱,争斗不休,俗念牵缠,如何能得这真心呢?若然无念,即见真心。真心发现,动静皆是天机。忘形忘物,无我无他,波澜不惊,自然离欲了。

  【评语】

  修身养性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以能控制自己的物欲情欲,排除自己的私心杂念。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于心静,环境在其次。否则把自己放进真空罩子里不就真静无菌了吗?一些清修的人喜欢远离尘器隐居山林,以求得宁静。其实,这样得来的宁静并非真静,因为环境虽然宁静,假如不能忘却欲世事物,内心仍然是一层烦杂。何况既然使自已和人群隔离,就表示你内心还存有人已、物我、动静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所以必须完全扬弃我相和动静不一的主观思想,才能真正达到身心都安宁的境界。陶渊明的:“结庐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又得返自然”才算得到静的真义。喜欢寂寞而厌烦喧嚣的人,往往厌烦世间的噪声而远离世人,独居深山幽谷以求寂静,心中存在著无人烦扰是最好的念头。这烦扰的念头有“我”存在其中,便成了我相,又有心求寂静却执著寂静当中,便成了动乱的根本。要知“我”是对“人”而成的,“靜”是对“动”而起的。如果执著于任何一方,他方必定不能不有所起。避人求静的人不知此理,终究不能得到“人我一体,动静两闻”的境界,也就得不到真实安乐的境域。

 三六九、祸福苦乐 一念之差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译文】

  人的一生幸福境遇灾祸区域,都是念头想法造成,所以释迦牟尼佛说:“私利欲望强烈就是火坑,贪婪爱恋沉溺就是苦海,一个念头清洁纯净炽烈火焰变成水池,一个念头警醒觉悟航船即刻登临彼岸。”念头想法稍有差异,人生埃界顿时悬殊,所思所想怎么能不慎重呢。

  【注解】

  念想:想念。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不争你这等念想,倘若其身有失,如何是了?”

  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船登彼岸:释迦牟尼佛语。

  利欲:对私利的欲望。宋·陆游《秋思》诗:“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鸥。”

  炽然:猛烈貌,强烈貌。明·李贽《书〈决疑论〉前》:“众苦炽然生,而真空未尝生;众苦卒然灭,而真空未尝灭。”

  火坑:佛家语,极为悲惨痛苦的境界。六道轮回中,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苦最烈,佛经多譬为“火坑”。《法华经·普门品》:“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贪爱:贪恋,迷恋。指贪着爱恋五欲之境而不能离舍。《法华经·方便品》“探着五欲如爱犁牛之尾,以贪爱自蔽。”《左传·僖公十四年》:“幸灾不仁;贪爱不祥。”贪婪,贪得无厌,不知足。《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王逸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爱恋,喜爱眷恋。三国·魏·曹植《鼙舞歌》:“沉吟有爱恋,不忍听可之。”

  沉溺:无节制地沉湎或放纵。苦海:佛教指尘世间的烦恼和苦难。明·李贽《〈心经〉提纲》:“本无生死可得,故能出离生死苦海,而度脱一切苦厄焉。”

  一念: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佛教认为思念对境一次叫一念。见二三七【注解】

  清凈,亦作“清浄”,心境洁净,不受外扰。《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原宪)清浄守节,贫而乐道。” 清洁纯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浄,光明者也。”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南朝·梁·王僧孺《礼佛唱导发愿文》:“愿现前众等,身口清浄。”

  烈焰;烈焰和火坑的意思相同。炽烈的火焰。晋·傅玄 《正都赋》:“激衝风于秦炉,飞光天之烈焰。”

  警觉:警醒觉悟;警醒发觉。《阿毘达磨俱舍论·分别根品二》:“作意谓能令心警觉,胜解谓能於境印可。”

  彼岸:佛教语,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为“此岸”;超脱生死,即涅槃的境界为“彼岸”。佛教认为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的地方。《大智度论》十二:“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

  【评语】

  一切万物由于人心的反映而表現出善恶来。人生的幸与不幸,都不外是由人心所造成。佛家说“相由心生,相随心灭”就是这个道理。人一但起了利欲之念,心马上就会变成火一般炽烈的贪婪,不知不觉间就坠入火热的地狱中。人一沉溺于贪爱之中,心中就起了痴情妄念,于是就沉沦到无边的苦海中去了。人只要心能清净,那么炽烈燃烧的火焰也就化为清涼的池水。所以,只缘一念之不同,境界就大大的差异。人由于此心把持不定,使境遇有所改变,这是应当怎样去慎审明辨的!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人幸福与否的决定条件有物质基础,有生活环境,有人生际遇等等,但人的幸福和精神愉悦、理想和追求的联系更紧密。在人的思想品德上多些理想少些贪欲。多些大家少些私心,格调自然会高,遇事自律性强,苦中犹含有乐。 

.三七○、功夫若深 铁棒成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译文】

  绳索可以锯断木头:水珠可以滴穿石头,学习道艺的人必须加倍努力求索;水流达到水渠形成,瓜果成熟瓜蒂掉落,得到道艺的人一切任凭天赋悟性。

  【注解】

  绳锯木断: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语本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语本《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殚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霤《说文》:“霤,屋下流也。”向下流的水。

  殚:《说文》:“殚,极尽也。从歹,单声。”殚极,犹穷尽。

  绠:《说文》:“绠,汲井索也。”泛指绳索。

  干:主干,指汲井索的辘轳。

  靡:通“摩”。摩擦,接触。学道: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见一二三【注解】

  索:〈动〉寻求,探索。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寻找,搜寻。唐·白居易《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诗:“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

  水到渠成: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语本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瓜熟蒂落: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语本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十六:“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得道: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庄子·知北游》:“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佛教谓修行戒、定、慧三学而发断惑证理之智为得道,然后可以成佛。唐·崔峒《送真上人还兰若》诗:“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泛指知晓事理。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

  一任天机:一任,听凭。唐·杜甫《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仇兆鳌注引罗大经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天机,谓天之机密,犹天意。见○一○【注解】。后亦以泛指秘密,故不能透露秘密谓之“天机不可泄漏”。一任天机,完全听凭天赋的悟性。

  【评语】

  常言道:“勤能补拙”,“有恒为成功之本”。最能代表“铁杵磨针”的故事,传说李白少年求学,遇一老人在磨铁棒,要把铁棒磨成针,李白奇怪地问原因,老人很自信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李白由此得到启发。至于愚公移山的寓言。人们更加熟悉。《列子·汤问》篇所说《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垠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息曰:'汝心之固,固而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俗言說:“若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針。”我们无论对任何事情只要不倦不息,努力不辍,最后一定能达到目的。用绳子代替锯子,可以伐断木头,这是比喻的话,也就是努力不懈,工夫久了自然可以伐断木头。屋檐前的滴水,经常不绝的滴落,时间久了也可以穿过石头。有志学道的人也是一样,孜孜不息,好学不倦,终会有大的成就。所以,凡事切勿操之过急,否则如同孟子所说的“堰苗助长,终致一无所成。治学治家做事业有两条基本原则要遵循:一是要善于等待机会而不是强求,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思想;二是要勤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如果自己没有水平,机会来了,就没有条件去把握。积累就得勤学。历史上勤学苦炼的事太多了,头悬粱、锥刺骨的故事代代相传。这都在说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道理。 .

三七一、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才能出世间于世间。

  【译文】

  就自己整个身躯了解自我的人,才能用万物付与万物;还整个社会给世上所有人的人,才能在世间超脱世间。

  【注解】

  一身:一个躯干。《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指整个身躯。见一三一【注解】。谓独自一人,指自我。《战国策·赵策三》:“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令众人不知,则为一身。”

  了:〈动〉本义束婴儿两臂。手弯曲。《说文》:“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假借为“憭”、“悟”。懂得, 了解,明白其意思。《世说新语》:“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

  付:〈动〉本义给予。《说文》:“付,与也。”《广雅》:“付,予也。”

  天下:四海之内,人世间,全社会。全世界,所有的人。见○六○【注解】

  【评语

  因著自己一身而能彻悟了自己一身的,才能以万物对万物,才不致把万物把持在自己手中而任意使用。能放弃这一私念,让万物各得其所,就可使自己有享用不尽的自然好境。比方说,高山仅管高,沧海任它深,乃至松树的坚直、荊棘的弯曲,各尽其物的本分,这样就足供自己之用了。把世间所有的一切,恨不得都归自己所有,这种无限的欲念,使人终身不得安闲及满足。所以我们要彻底看透悟透,绝不对万物再起强求的思想。于是以万物付给万物,还天下于天下人。佛家认为世事变幻无常,是一个由烦恼与劳苦交织的火窟,假如不及时跳出就得不到安乐,所以佛家才主张遁世任行,到深山去修行。然而修行除深山之外,就别无其他理想环境吗?道无禅师说:“生死不可厌,涅槃不可欣;此时与此地,生死两离分。”总而言之,世间是生死的苦境,涅槃是常乐的净土,但是这也不是各有分别的,只是能摆脱厌弃欣喜之念,在生死的世间常存,因此自然会有涅槃享受的妙乐,这就是所谓的“在世而出世”。说到“以天下还天下”的英雄豪杰,他们也都是“在世而也能超世”,所以才能享受到自由自在的妙乐。古语说“在三阶之中坐二阶的晚间纳凉”,就是超出欲、色、无三界与生死苦界的良策。超三界是佛法的目的,三界之外别无他处,只要能消灭贪、嗔、痴三毒,就可意味到超三界的人生乐趣。把这个道理引之于常人生活,即一个人不能总是在现实的尘世中忙忙碌碌,应该跳出自我的圈子去考虑问题,逃脱功名利禄的缠绕,以使精神自由自在。

 三七二、把握本质 卷舒自在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

  【译文】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木偶戏,只要控制木偶的线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根线也不让纷乱,卷缩舒展自由自在,行进停止在于自我,丝毫不受他人提携掇弄,就超脱出这人生的游戏场了。

  【注解】

  傀儡:原是木头做的假人,由真人躲在幕后用线来操纵其动作,《列子·汤问》记周穆王时巧匠偃师造假物倡者,即后来的木偶人。傀儡在汉代用于丧乐及嘉会,隋唐已用于表演故事,宋代更加盛行。有杖头傀儡、悬线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即傀儡戏,指木偶戏。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南方好傀儡,北方好鞦韆,然皆胡戏也。”比喻不能自主、受人操纵的人或事。清·李渔《怜香伴·欢聚》:“这等看起来,把我当做个傀儡,从那时节掣到如今,还不知觉。”

  根蒂:植物的根及瓜果的把儿。比喻事物的根基或基础。《三国志·蜀志·蒋琬传》:“今魏跨带九州,根蔕滋蔓,平除未易。”

  卷舒:卷起与展开。见三五五【注解】 

  提掇:提携,挈带。明·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今日得君提掇起,免教人在污泥中。”掇弄,逗引,摆布。《红楼梦》第九八回:“宝玉是个疯儍的,由人掇弄过去了。”

  【评语】

  人生就像一个傀儡,耍弄傀儡的人牵动线索,傀儡的手脚便都颤动起來,进退坐臥显得非常逼真。这是傀儡受人牵动线索而生出來的动作,只要能把这个牵线的根蒂握在自己手里,一根线也不让它纷乱,无论卷舒都能够自由,权利操纵在自己手里。可见我身之出处进退,全在于自己,心可以不为他人所左右。假如自己的进退受旁人指挥左右,那岂不是变成戏台上被人所玩弄的傀儡?这就是明显告诉我们:自己的命运应该随自己的意思去发展。孟子是位最能“把握要点,卷舒自在”的人,例如当他在齐国担任客卿时,曾建议齐大夫蚔蛙,为人臣要对君王进行忠贞谏言,如果君主不听就自动辞官而去。后来齐宣王果然不采纳,蚔蛙也就按照孟子的建议辞官,不料这时齐国人却讽刺孟子说:“他对蚔蛙的建议说得冠冕堂皇,可是君王不听他的建议他为什么不辞官而去呢?”孟子的回答是:“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做事要注意发现规律,就具体事而言应发现其窍门,得窍则一通百通,就像看病对症下药一样。做人要善于发现优势、特长,看清本质,就可以使自己遇事进退自如,不受他人控制。人贵自知,处世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事要看是否可行,以做到卷舒自在。 

三七三、慈悲之心 生生之机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谓土木形骸而已。

  【译文】

  “为了老鼠经常留些剩饭,可怜飞蛾不要点着灯火”,古代人的这种慈悲心肠,是我们人类一点顾念万物生生繁衍不息的契机,没有这点意念,就是所为泥土树木一样没有灵魂的躯壳罢了。

  【注解】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引之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之一》:“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吾人:犹吾民。《史记·河渠书》:“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犹我。《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天下云云,岂独吾人之尤,君何激刺之过乎?”犹我辈,我们。宋·杨万里《和济翁惠诗》:“平生憎俗子,胜处要吾人。”

  生生之机:生生是繁衍不绝,《易经·系辞》中有“生生之谓易”,孔颖达疏:“生生,不絶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这就是世上常说:“生生不息”的由来。机,《说文》:“主发谓之機。”事物变化之所由。《列子·天问》:“皆出于机。”注:“机者,群有之始。”《庄子·至乐》:“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生生之机是指使万物生长的意念,契机。

  土木形骸:土木是指泥士和树木等只有躯体而无灵魂的矿植物,形骸是专指人的躯体。《淮南子·泰族训》中有“岂独形骸有瘴聋哉?”土木形骸:指人的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也形容反应迟钝不知利害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评语】

  古人所说:“为鼠常留饭”也未必真的是让人给老鼠留饭,而是劝人为人处世要有同情弱者的胸怀。佛教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主张不杀生(戒杀),因此融合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古圣先贤才有“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名谚,这和现代人倡导保护野生动物运动有点相似。可是现代人一方面在倡导保护野生动物运动,看来很合乎佛教的不杀生运动,同时另一方面又大力推行“灭鼠运动”,就佛家来说两者显得很矛盾。但是我们要了解一点,推行这两种运动的人并非基于佛教思想,而是基于维护人类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种运动。人性有恶善,待人也应以慈悲为怀,不能以算计人为出发点。正因为慈悲心肠的人多了,人世间便自有一片温情。古人认为人既是万物的灵长,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所谓“人道”也,是帮助天地发育生生不已的机用而生的,人类也就是这生生发育的根本,所以应当对于万物怀有慈悲心。如果人类没有这种念头,就是无情无义的东西,与土木无异,也不过等同行尸走肉了。 

三七四、入尘不染 纵横自在

  世態有炎涼,而我無嗔喜;世味有濃淡,而我無欣厭。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

  【译文】

  世俗的情态有炎热凉薄,而我没有瞋恨喜悦;入世的滋味有浓烈淡薄,而我没有欣喜厌恶。一丝一毫不落入世态人情的腔窠科臼,就是一种活在人世又超脱人世的方法。

  【注解】

  瞋:〈动〉本义睁大眼睛。《说文》:“瞋,张目也。”怒,生气 。《广韵》:“瞋,怒也。”瞋恨,愤怒怨恨。唐·寒山《诗》之二八八:“顺情生喜悦,逆意多瞋恨,但看木傀儡,弄了一场困。”

  不落窠臼: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宋·吴可《学诗》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腔窠,犹规矩或门径。《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礼是事事皆落腔窠。”科臼,窠臼。《朱子语类》卷四五:“时举説文字,见得也定,然终是过高而伤巧,此亦不是些小病痛,须要勇猛精进,以脱此科臼始得。” 

三七五、除去热恼 身心安乐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译文】

  暑热不必也无法消除,而消除这个焦灼苦恼,身体犹如时常在清爽凉快的石台上;贫穷不可也无须排遣,而排遣这个穷困忧愁,心境宛如时常生活安静舒适居室中。

  【注解】

  热恼:谓焦灼苦恼。《法华经·信解品》:“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

  遣:〈动〉本义释放。《说文》:“遣,纵也。”排遣,排除,遣去,消遣。唐·杜牧《上宰相求湖州第三启》:“近者累得书,告以羈旅困乏,闻於他人,可为酸鼻,况於某心,岂易排遣。”

  穷愁:穷困忧愁,穷苦而忧伤。见二四三【注解】

  安乐窝:见○六五【注解】

  【评语】

  当炎天暑热的时候,人人都感觉苦恼,想去避暑,想去游泳,他们只打算除去热的苦恼,结果还是不能彻底除去。酷寒酷暑固然恼人,但寒暑的侵入,是因人心苦恼于寒暑。所以,要除去暑热的苦恼,先要除去不堪忍受暑热的苦恼心。只要其心不苦热,身体就如同常常坐在清凉的庭台上。日本甲斐地方惠林寺有一个快川和尚,因为得罪了织田信长,就和众僧徒同登寺庙的山门。织田下令部下的人,把庙团团围住,四面用火烧起来。快川和一些僧众都静静的打坐起来,泰然的人于涅槃。临终时,快川和尚还说了两句偈语:“安禅何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亦凉。”快川的禅工夫和修养就在于此处。日本古歌:“过寒热地狱不起喝茶的心,自然就不会受暑了。”其次,贫穷是人人讨厌的事,任何人都想把贫穷赶走,但这是前世的因缘,不是人力所能强为的。大凡贫穷的人常常起悲愁的念头。只要能够把悲愁的念头除掉,身心等于生活在安乐窝中。孔子说:“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就是颜子的贤德过人之处。佛家所说的超脱生死的苦海,往生彼岸的乐土,也是这个道理。人能够灭却厌弃生死之苦的心,则此心灭尽自然娑婆寂静,此身才能往生到极乐的境界。人苦乐之心不除,就不能得到真实的安乐。应当把苦乐之心全都除去。所谓“欣厌两俱非”,然后才能达到更高的境地。人们有“心静自然凉”的经验。夏季炎热是自然现象,人通过心理调节,可以从心理上去热。这也是佛家所提倡的修行工夫,因为一个道行达到炉火纯青的出家人,不但六根清静四大皆空,就是对于气候的寒暑冷热也毫无感觉,佛家才有一句“安禅何必须山永,减去心头火亦凉”的名句。至于说到穷不穷也完全是观念问题。而以心乐,安贫乐道的操守志向。这才是一种超凡绝俗的修养工夫。据程子分析说:“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生活中的贫穷之别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一个修养好、志向高的人却能正视现实,甘于清贫,沉浸于自己追求的乐趣中。情趣不因物困而低下,精神高尚才能使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