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界卫生日: 城市化与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36:21

2010年世界卫生日: 城市化与健康

来源:搜狐健康论坛 2010年07月03日22:25搜狐微博(0)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

  一、为何要关注城市化与健康?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之一。现在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将达到70%。世界卫生组织选择“城市化与健康”作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因为意识到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到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无计划的城市扩张会加剧现有的人道主义危机,并影响城市市民的健康和安全。这些影响因素涉及到水危机、环境污染、暴力与伤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还与一些危险因素相关,如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锻炼、有害使用酒精,以及传染病暴发的风险等。

  二、关于城市化与健康的一些事实和趋势

  1.导致日益增长的健康不公平性

  城市化拉大贫富差距,47个国家关于儿童健康成果的证据表明,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存在更严重的社会经济不平等。世界银行预计,到2035年城市将成为贫困的主要聚集地。城市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包括遭受暴力、慢性病以及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风险的增加等。

  2. 导致非传染性疾病负担不断增长

  由于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城市环境过分拥挤、交通拥堵、高度使用自动化交通工具、空气质量恶化,以及缺少安全充足的公共活动和娱乐运动的场所及设施,从而使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愈加困难。

  同时,为了满足快速生活方式的需求,人们摄入了更多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同时对快餐的需求也更多。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进行的世界卫生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国家报告有将近70%甚至更多的人摄入水果和蔬菜不足。

  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少运动增加了许多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的风险,包括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以及某些癌症等。

  3.城市地区的吸烟和二手烟危害更大

  由于更容易获得烟草制品以及有目标的市场营销,吸烟率在城市地区更高,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根据2003年世卫组织的世界卫生调查数据,除了非洲,世卫组织所有区域的中位吸烟率超过了20%。并且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级别。在公共场所和餐馆、酒吧、酒馆等地方划定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并不能有效预防二手烟的危害。

  4.结核病

  人口拥挤和高密度是传播多种传染病尤其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病)的直接风险因素。拥挤的城市居住环境助长了多数传染病尤其是结核病的传播。

  5.艾滋病

  城市地区艾滋病毒流行率通常较高,城市艾滋病毒流行率是农村地区的1.7倍。由于某种行为而面临较高艾滋病毒风险的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男同性恋者,或性工作者及其伴侣等)往往集中在城市地区,这加剧了城市居民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6.精神卫生

  迅速城市化导致的环境变化可能会损害精神卫生,城市化可能会加剧精神疾患负担并扩大治疗差距。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精神疾患治疗差距尤为明显。

  7.城市化与母婴健康

  城市迅速增长明显加剧了城市妇女在分娩时获得熟练助产服务以及在获得急救服务方面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多数剖腹产对象是城市较富裕和最富裕的妇女,而最贫困的城市妇女往往根本无法获得此项挽救生命的服务。

  8.物质滥用

  由于城市环境中酒精和毒品较为泛滥,城市化可能会加剧与酒精和毒品有关的问题。随着许多城市日益富裕,酗酒和吸毒人数往往大幅增加,结果造成公共卫生问题,穷人受到尤为严重的影响。

  9.城市化导致的健康问题超出了卫生部门的控制范围。

  城市化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城市化包括有形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和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地方治理以及收入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等。这些社会决定因素也影响着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精神类疾病,以及暴力和交通事故伤害所导致的死亡。而同时,这些决定因素也超出了卫生部门的控制范围,因而要加强社会多部门的合作,共建美好城市健康生活居住环境。

  三、从根本上应对城市健康挑战的行动和方法。

  1.与社会多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城市更健康。

  健康是所有公民的人权。无论个人、社会还是政府都应坚持这个原则。应鼓励政府、社会和个人联合起来构筑平台,保护城市居民及其后代拥有健康的权利。将多个社会部门联合起来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城市规划等,将实现更加持久的健康成果。

  2.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和建立安全的城市规划。

  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可以通过城市规划设计来促进体育锻炼,如投资于公共体育场所,增加公共体育场所的人均面积;对新鲜食物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进行管理,促进健康饮食;设计良好城市环境,加强管理控制(包括酒精销售点数目的管理),减少暴力和犯罪等。

  3.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应当应用健康城市的规划设计原则(包括居住环境的基本舒适和服务的方便可及),指定商业和非商业用地,同时留出土地用于自然资源保护和休闲。使所有人获得足够的住所。住房质量以及可以获得足够方便的服务(包括水和卫生)对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4.建设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和对老年人友好的城市。

  我国人口在快速老龄化,导致更多的老年人口,他们中的大部分将面临生病和感官损害。残疾人占了人口的至少10%,他们在教育、就业和公共生活中均遇到障碍。可及的公共运输、盲道、安全的人行通道(如可触知的路面、信号控制的路口等)将改善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出行方便性,促进残疾人和老年人参与到城市健康生活中。

  5.增强城市抵御突发事件和灾难的能力。

  增强城市社区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并促进卫生部门参与由社区主导的当地应急规划和培训工作,将有助于降低风险和开展更有效的应急活动。在远离容易发生自然灾害和技术灾难的地点设置定居点和提供基础设施,并增强卫生设施的安全性以应对突发事件,将增强社区的安全性。需要提供足以应付各种灾难的卫生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并需要能够在人道主义设施中提供安全、可靠的卫生服务、食品、水、安全保障和住所,以尽量减少在突发事件、灾难以及其它危机中死亡和残疾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