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首世界经典钢琴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5:56:44
100首世界经典钢琴曲小木虫学术博客
1) 1812序曲   2) 幻想即兴曲(萧邦)   3) 维也纳森林故事 4) E调前奏曲(巴哈)  5) 幽默曲(德沃夏克) 6) 绿袖
7) F调旋律(鲁宾斯坦)
8) 彩云追月
9) 美丽的星期天
10) G弦之歌(巴哈)
11) 摇篮曲(勃拉姆斯)
12) 花仙子
13) 三套车   14) 斗牛士之歌
15) 苏格兰之歌
16) 二泉映月
17) 星星索
18) 苏武牧羊
19) 五月花开 小木虫学术博客
20) 春之声圆舞曲
21)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22) 兰色多瑙河舞曲
23) 春之歌(门德尔松)
24) 英雄波兰舞曲(萧邦)
25) 军队进行曲(舒伯特)
26) 春江花月夜   27) 茉莉花
28)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
29) 昭君怨   30)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31) 十面埋伏   32) 月光(贝多芬)  33) 行星组曲(霍斯特)
34) 卡门
35) 月光曲(德彪西)   36) 西班牙女郎   37) 友谊地久天长
38) 杜鹃圆舞曲   39) 邮递马车
40) 吉他奏鸣曲(威尔第)
41)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查斯特劳斯)
42) 重归苏莲托
43)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44) 梅花三弄
46) 啤酒桶波尔卡
47) 梦幻曲(舒曼)
48) 金婚式(马瑞)
49) 四季(威尔第)
50) 棕发少女(德彪西)
51) 金银圆舞曲
52) 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
53) 横笛协奏曲1号(莫扎特)
54) 钟表店(安德松)
55) 圣母颂
56) 欢乐颂(贝多芬)
57) 钟(李斯特)
58) 夏夜午后之梦序曲(门德尔松)
59) 步步高
60) 钢琴协奏曲2号(拉赫马尼诺夫)
61) 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
62) 水上音乐(亨德尔)
63) 胡桃夹子圆舞曲
64) 天鹅(圣桑)
65) 汉宫秋月
66) 自新大陆(德沃夏克)
67) 天鹅湖
68) 沉思曲(马斯奈) 小
69) 致爱丽丝(贝多芬)
70) 威廉退尔序曲(罗西尼)
71) 流浪者之歌
72) 舞乐组曲(巴哈)
73) 威风堂堂进行曲
74) 浪漫曲
75) 良宵
76) 寒鸦戏水
77) 海顿小夜曲
78) 阅兵式进行曲
79) 小夜曲(舒伯特)
80) 清明上河图
81) 阳关三叠
82) 小夜曲(萧邦)
83) 渔舟唱晚
84) 阳春白雪
85) 溜冰圆舞曲
86) 雨中 小
87) 少女的祈祷
88) 火光(安德松)
89) 雨滴(萧邦)
90) 布蓝登堡舞曲
91) 生日快乐
92) 风流寡妇圆舞曲
93) 帕格尼尼狂想曲
94) 皇帝圆舞曲   95) 高山流水
96) 平沙落雁
97) 睡美人圆舞曲   98) 平湖秋月   99) 结婚进行曲(门德尔松)
100) 泰坦尼克交响
序号是对应的,找到相应的序号下载 :
1)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01.mp32)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35.mp3
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69.mp3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02.mp3
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36.mp3
-pz~7xwf748546)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70.mp3
6[joFT6B{#Z748547)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03.mp3
o"QlP.t{748548)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37.mp3小木虫学术博客b&d‘{p#P9p$Y
9)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71.mp3小木虫学术博客W/AK J4q/Hau I
10)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04.mp3
*~iE9e$[k&GK7485411)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38.mp3小木虫学术博客F!O8V‘w2JOq\m
12)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72.mp3
y_w U6B P7485413)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05.mp3小木虫学术博客%lef.\ e&_!}
14)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39.mp3小木虫学术博客.S,Hg m;fn0mv
15)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73.mp3
bq O i+s ~.n7485416)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06.mp3
S:_fKX3tZ9eY7485417)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40.mp3小木虫学术博客f‘nf-_,E_Eu R3I@i5P
18)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74.mp3
%T3C,]1t7W;w7485419)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07.mp3小木虫学术博客B^x+Sp,TV*W
20)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41.mp3
z9{3uY!H }~7485421)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75.mp3小木虫学术博客{7z8b3V]Gg%n‘Q
22)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08.mp3
+Qr"T)^n[7485423)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42.mp3小木虫学术博客hh"ds%b G
24)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76.mp3
F,U:N u"ns\6@FL7485425)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09.mp3
NfJ#[A^]KB7485426)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43.mp3小木虫学术博客,wJ#Er-u
27)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77.mp3小木虫学术博客$U?5dRl,pu-M fBT:E
28)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10.mp3
7C%B7QquW M&K7485429)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44.mp3小木虫学术博客0K gp;B iT‘E
30)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78.mp3小木虫学术博客l!T3OC$e$G-q
31)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11.mp3
@8n/P} j6G7\W2w)r7485432)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45.mp3
5r { ?V2hiL7485433)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79.mp3
|5qdXo"^ A7485434)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12.mp3小木虫学术博客b,z/E*pl7SR
35)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46.mp3
a(t4yj7N j7485436)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80.mp3
#Y3?Z&bMXgG7485437)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13.mp3小木虫学术博客Y^ dpKo@
38)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47.mp3
xY`S‘FeH7485439)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81.mp3小木虫学术博客{K9R-Ypn‘@,?J4V
40)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14.mp3
sM~%P+YGULp7485441)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48.mp3
%KPa$Fnr(BD4b7485442)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82.mp3
S3~ wY%| Dj7485443)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15.mp3
_3HlV_R3@7485444)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49.mp3
"ndxg4}E+yq7485445)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83.mp3小木虫学术博客 P ktBE
46)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16.mp3小木虫学术博客1?rA:D3sNd.gU
47)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50.mp3小木虫学术博客 u3X)x\2b@&b1Q+h
48)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84.mp3
Q5{7r!cM t7485449)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17.mp3小木虫学术博客b:u0M6mc)y+G
50)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51.mp3小木虫学术博客$@{}"w;G${
51)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85.mp3小木虫学术博客R3QJ]&L3@
52)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18.mp3
f4X&n1?_7485453)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52.mp3
0aXyt%Q XXy7485454)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86.mp3
‘jX7Z!myD Y|/Bk*m7485455)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19.mp3小木虫学术博客 p6X X1Q_R
56)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53.mp3小木虫学术博客|4S4e dl)D‘W
57)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87.mp3
~1Ptvp!HI7485458)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20.mp3小木虫学术博客A%Z$k8v~5S
59)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54.mp3小木虫学术博客}8un8b[kB‘Y
60)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88.mp3
"\&ZG8Zn]+KR7485461)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21.mp3
8T7~5\ @Xv7485462)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55.mp3
h/C ov;l1{1J[7485463)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89.mp3小木虫学术博客wo‘L:jVF3m\1S
64)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22.mp3
P$[ MR#F,qbK&Q7485465)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56.mp3小木虫学术博客akG/oe T.B{/N
66)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90.mp3小木虫学术博客7U/IT&t8J\&{
67)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23.mp3小木虫学术博客ll j#P:Yne
68)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57.mp3小木虫学术博客 S{ZI2[,|
69)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91.mp3
rb\(cG_7485470)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24.mp3
,ubx"]P?7485471)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58.mp3小木虫学术博客%} CIQ x,`R h
72)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92.mp3
"~&gL e aJ^?G7485473)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25.mp3小木虫学术博客%s"N)oe.EQ/w T
74)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59.mp3小木虫学术博客/] W!e%PY+s h
75)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93.mp3
azTg-P/W4e7485476)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26.mp3
%ci Gj4R!N6@;|&_j7485477)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60.mp3小木虫学术博客7RNr7x\!E bzM-es(o
78)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94.mp3
3oaH u(p t7485479)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27.mp3小木虫学术博客l9Z {f-F
80)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61.mp3小木虫学术博客R7b#C nV0{+u`
81)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95.mp3小木虫学术博客8g UD!QF |/[Y
82)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28.mp3
jXqP r,B/z7485483)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62.mp3
X‘MP4S4a M#~+o7485484)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96.mp3
R/|B5o2x*D.Uo+l7OJj7485485)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63.mp3小木虫学术博客‘H"{ G Y%d\*W:{R
86)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97.mp3
O)q~&Z@7u\Q/I7485487)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30.mp3小木虫学术博客 x,B3ov|rR`
88)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64.mp3
6FBFSS/z7485489)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98.mp3
H+Tp*tJ7f i7485490)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31.mp3
d4CTW]7485491)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65.mp3小木虫学术博客O Z+n8iyM/[$BRh
92)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99.mp3小木虫学术博客U l-\Y2x3`@A5v
93)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32.mp3
*u{QA\T*j7485494)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66.mp3
4L{J3\I.@9U:a7485495)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100.mp3小木虫学术博客;W6z2F;x{L%b
96)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33.mp3
Q7{.b ^8m7485497)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67.mp3
S;ag4w2LD#Y6L{&M7485498)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34.mp3
5n#dC{|(d/_"n7485499)http://61.132.114.107:8010/mp3/sjmq068.mp3
%@M(N$n"R%x9tOb wi74854100)http://61.138.3.116/music/qingyinyue/richard/15.mp3
(16)二泉映月开放分类:中国、音乐、民乐、二胡、阿炳
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后来,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等。中国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钢丝录音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当时参加录音的还有祝世匡老先生。
祝世匡曾在无锡报发表过《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奥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二泉映月
无锡二泉池设有漪澜堂,二泉亭等建筑。农历每月望日前后,月恋水,水怀月,同辉水韵。佳景天成。
赏析一:
熟悉的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山水秀丽的江苏无锡: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惠山“天下第二泉”那美丽的景色。伴着泉水的涌动,这支婉转的乐曲又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曲子的作者名叫华彦钧,出生在江苏无锡。他对民间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从小就学了击鼓,吹笛,拉二胡,弹琵琶。十五六岁时,已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乐师。而他三十四岁的时候,疾病使他双目失明了。贫病交加的他,流落在街头,生活极为艰苦。但他骨气刚毅,从不乞求别人的施舍,而是以卖艺为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瞎子阿炳。阿炳长期生活于社会的底层,有着鲜明的爱憎,他曾编演过许多乐曲,刚才我们所听到的,就是阿炳的二胡曲代表作《二泉映月》。由于他生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他也曾编演过许多讽刺性的乐曲,向邪恶势力挑战,如《听松》《汉奸的下场》等曲目,表达了他对日寇及汉奸的极大的义愤,而他因此也成为了反动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1947年,阿炳遭国民党殴打成疾,被迫停止了卖艺生活。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阿炳终于盼到了全国的解放,他的艺术生涯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采访了阿炳,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弹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首二胡曲。可是,由于他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竟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二泉映月》作为他仅保留下来的几首曲目之一,显得弥足珍贵。据说在录制它的时候,工作人员曾询问阿炳乐曲的名字。阿炳说,既然广东有《三潭映月》,那么这首曲子就叫作《二泉映月》吧。就这样,《二泉映月》流传了下来,而它也被看作是作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二泉映月》以一种抒情式的音乐语言,向我们描绘了月映惠山泉的景色和作者那无限深邃的感情。全曲共分为六段,经历了五次变奏。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可以说,这首曲子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奏上,都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它不仅在国内深得人民喜爱,也在国际乐坛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它以它深沉、悠扬而又不失激昂的乐声,撼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弦……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该曲的评价:“我应该跪下来听……”那是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说着说着,真的要跪下来。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同年9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二泉映月》自此漂洋过海,得到了世界乐坛的赞誉。
赏析二:
听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
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
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
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
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
微茫映画楼操琴的人
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
一回头只见月照芦狄洲,只见月照芦狄洲
琴音绕丛林,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
又似泉水匆匆流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
难回首岁月消逝人烟留
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苦伶仃
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
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荣辱沉浮无怨尤
惟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伴
苦乐总相守酒醒人散余韵悠
酒醒人散余韵悠莫说壮志难踌
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
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
家家笙歌奏年年岁岁乐无忧
年年岁岁乐无忧纵然人似黄鹤
一抔净土惠山丘噢此情绵绵不休
天涯芳草知音有你的琴声还伴着泉水流
[font class=t1][font size=3]二泉映月填词作品欣赏[/font][/font]
二泉映月
——根据华彦钧先生二胡曲填词
刘周
心似泉水冷,
萧萧风吹月独明;
人世间,
酸甜苦辣尽,
到头总如月影空。
昨夜无月,
叹泉水淙淙溺侬心;
想弦月曾经,
凄凄惨惨照愁人。
功名富贵如烟散,
花落人亡似飘蓬。
多少孽冤,
此生处处尽遭逢;
奈何有恨,
历遍沧桑还是恨。
堪怨月圆豪门宴,
月缺月半生柔情;
粼粼波光载美色,
粉黛玉体陈。
一回望月一回明,
不识人间有峥嵘;
只问风月憔悴损,
岂怜沦落饿死人;
我今有泪对月下,
泪落泉中无处寻;
经年往事才回首,
数语难尽,
月儿弯弯泉中空,
欲上天入地总无门。
谁怜我月经风雨,
风雨蹒跚月朦胧;
仰天难见月色明,
低头惟觉泉水冷;
春冷夏还冷,
秋冷冬亦冷;
泉冷不知天下病,
月寒未解老与贫;
从来兴衰浮沉,
善恶终报应。
清辉刺破遮月云,
愁肠泻地,
风吹雨打尽。
古今事,
一样粪土掩悲容。
泉响击空明,
逐水逝去水还生;
人愿一轮常满盈,
百年人异月同;
消磨潘
不辨黄泉仙境。
败柳残红可飞升,
留得一天恨,
看破老死心。
附记:“二泉映月”乃华彦钧先生二胡曲,余谓二泉映月,泉者冷也,月者寒也,所以冷眼看世界焉。因为之词,以辅是曲云尔。
注:侬,指我
王明生评析:华彦钧(阿炳)先生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享誉全世界的经典名曲。这首词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作者对原曲精神的理解——即“泉者冷也,月者寒
也”,二泉映月喻意“以冷应冷”,就是以冷峻之心直面冷酷现实。全词既如泣如诉,又大彻大悟;既哀怨凄婉,又愤怒抗争;既执著于浮沉,又超脱于名利,对世界的观察直接冷峻,对人生的感悟透彻淋漓,伤而不悲.能提能放。
譬如:“功名富贵如烟散,花落人亡似飘蓬”可谓如泣如诉;“清辉刺破遮月云,愁肠泻地,风吹雨打尽”可谓哀怨凄婉;“古今事,一样粪土掩悲容”可谓大彻大悟;“历遍沧桑还是恨”可谓愤怒抗争。更有“月儿弯弯泉中空,欲上天入地总无门,谁怜我月经风雨,风雨蹒珊月朦胧”使人顿感无助,孤苦仿徨,不知所从;“仰天难见月色明,低头惟觉泉水冷,春冷夏还冷,秋冷冬亦冷,泉冷不知天下病,月寒未解老与贫”使人益觉凄冷,荡气回肠,如霜似冰;“留得一天恨,看破老死心”,使人陡增沧桑,无限惆怅,百感交集。
原载《天有霓裳》
阿并介绍:
阿炳,原名华彦钧,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50年),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幼丧母,由同族婶母扶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娼、吸毒的恶习,35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董催弟(彩娣)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
轶闻趣事
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在无锡城里,有个地主强奸家中的一个13岁丫头,阿炳知道后,马上把此事编词演唱,揭露地主的罪恶之举,激起民愤,吓得那个地主外逃好几个月都不敢回家。
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抗战时期,日寇占领无锡,一个叫章士钧的人当了汉奸,阿炳知道后,就编词骂他,又遭到一顿毒打。后来,这个汉奸被日本人杀了,阿炳拍手称快,并编了一首《汉奸的下场》沿街演唱,无锡人士无不叫好。
音乐作品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华彦钧墓
华彦钧墓(hua yan jun mu),一名阿炳墓。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惠山东麓映山湖边。华彦钧,即“瞎子阿炳”,民间音乐家,1950年12月病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1979年5月,墓遭破坏,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于1983年迁葬惠山东麓、二泉之南现址。墓地面积742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旧墓碑现藏市博物馆,彩墓碑由中国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联立,杨荫浏书,墓前瞎子阿炳铜像,由钱绍武雕塑。
1986年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赏析一:
熟悉的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山水秀丽的江苏无锡: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惠山“天下第二泉”那美丽的景色。伴着泉水的涌动,这支婉转的乐曲又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曲子的作者名叫华彦钧,出生在江苏无锡。他对民间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从小就学了击鼓,吹笛,拉二胡,弹琵琶。十五六岁时,已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乐师。而他三十四岁的时候,疾病使他双目失明了。贫病交加的他,流落在街头,生活极为艰苦。但他骨气刚毅,从不乞求别人的施舍,而是以卖艺为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瞎子阿炳。阿炳长期生活于社会的底层,有着鲜明的爱憎,他曾编演过许多乐曲,刚才我们所听到的,就是阿炳的二胡曲代表作《二泉映月》。由于他生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他也曾编演过许多讽刺性的乐曲,向邪恶势力挑战,如《听松》、《汉奸的下场》等曲目,表达了他对日寇及汉奸的极大的义愤,而他因此也成为了反动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1947年,阿炳遭国民党殴打成疾,被迫停止了卖艺生活。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阿炳终于盼到了全国的解放,他的艺术生涯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采访了阿炳,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弹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首二胡曲。可是,由于他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竟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二泉映月》作为他仅保留下来的几首曲目之一,显得弥足珍贵。据说在录制它的时候,工作人员曾寻问阿炳乐曲的名字。阿炳说,既然广东有《三潭映月》,那么这首曲子就叫作《二泉映月》吧。就这样,《二泉映月》流传了下来,而它也被看作是作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二泉映月》以一种抒情式的音乐语言,向我们描绘了月映惠山泉的景色和作者那无限深邃的感情。全曲共分为六段,经历了五次变奏。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可以说,这首曲子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奏上,都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它不仅在国内深得人民喜爱,也在国际乐坛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它以它深沉、悠扬而又不失激昂的乐声,撼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弦……
赏析二:
听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
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
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
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
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
微茫映画楼操琴的人
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
一回头只见月照芦狄洲.只见月照芦狄洲
琴音绕丛林,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
又似泉水匆匆流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
难回首岁月消逝人烟留
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苦伶仃
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
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荣辱沉浮无怨尤
惟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伴
苦乐总相守酒醒人散余韵悠
酒醒人散余韵悠莫说壮志难踌
~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
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
家家笙歌奏年年岁岁乐无忧
年年岁岁乐无忧纵然人似黄鹤
一抔净土惠山丘噢此情绵绵不休
天涯芳草知音有你的琴声还伴着泉水流
回答者:zdy301 - 经理 四级 7-9 17:37
《二泉映月》是著名的民间盲艺人华彦钧(阿炳)创作并于1950年亲自录音传谱的二胡曲。该曲问世以来,不仅以二胡独奏形式 华彦钧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在音而且还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器乐曲,以它那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乐上受到其父华清和(无锡雷尊殿当家道士)的严格训练,掌握了全部梵音及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少年时代就技艺精湛,能奏善唱,而且自编自奏,才华出众。由于自幼丧母,孤苦伶仃,中年双目失明无依无靠,过着十分困苦的生活,饱尝人间的辛酸。由于他早年辞世,他自编的许多乐曲,未能及时全部记录下来。传世的只有《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三首琵琶曲和《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三首二胡曲。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联系到阿炳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在借景抒情、感叹身世时,还流露着对旧社会进行控诉的愤懑之情。在《阿炳曲集》中曾这样介绍:“他在双目失明之后……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但当时感到的却是周围漆黑的一片,这就使得他在宛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感伤凄凉的情调来”。
《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音乐一开始,短短的引子,音阶下行的旋律,犹如一声百感交集的轻轻的叹息,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深沉的意境中去。主题音乐使人联想到一个拄着竹棍的盲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无限伤感,无尽凄凉。 《二泉映月》就是在上述音调的多次变奏下逐渐展开构成全曲的,它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使人感到受到阿炳怀着难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诉说他种种苦难和遭遇。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显示了阿炳特有的气质和魄力。这是作者对旧社会愤怒控诉的声音,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倔强、刚毅的性格,表达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反抗和斗争。
《二泉映月》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旋律动听而又质朴苍劲,音乐感人但更促人激愤。它是中国一位穷苦盲艺人的传世杰作,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
泉凄月冷 曲情感人
——阿炳《二泉映月》赏析
作者:萧前勇
在中国音乐史占有重要地位的阿炳(1893—1950),其个人遭遇是十分不幸的。他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他幼年出家做道士,青年时当过吹鼓手,中年时害眼疾无钱医治而失明,从此流落街头,靠卖艺糊口。他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他在饥寒交迫中度日,但却人穷志不穷,面对恶势力的欺凌和淫威,他从不卑躬屈节,而总是与之抗争,对之声讨。在音乐艺术上,他总是广取博采,勤学不辍,深深直根于民族民间的音乐土壤,从而使自己的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创作上也有所建树。由于上述种种情况,使阿炳的乐曲和琴音民族风格浓郁,并且很自然的带有一种忧郁愤懑的情调和拧折不弯的大丈夫气概。这些,也许就是《二泉映月》所以能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也正这首乐曲感人的魅力所在。
《二泉映月》自问世以来流传至今。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男女老少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在国外也有广泛的影响。著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在北京听二胡演奏家姜建华演奏《二泉映月》,聆听中,顿生断肠之感,不禁黯然泪下。
新中国成立后,曾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派出音乐史家杨荫浏、曹安和等同志去无锡对阿炳的音乐作品进行了录音、记谱、整理,并由有关部门出版、广播。自此,《二泉映月》更焕发出了他勃勃生机和动人的光彩:他先后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民乐合奏、民乐重奏、旋乐四重奏、西洋旋乐合奏、二胡与乐队、高胡与竖琴等演奏形式,无不绚丽多彩,各得其趣。此曲后来又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二泉映月》的主题音乐。
为什么这位盲艺人的二胡曲会如此引人注目,视之为我国民族乐曲的瑰宝呢?
首先,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
其次,《二泉映月》音调和中国江南一带的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等有着很深的渊源联系,给人以十分亲切之感。它的曲式结构为循环变奏体。通过变奏的手法,即句幅的扩充、缩减,结合旋律音域的上升或下降的手法,让音乐层层推进和迂回发展,从而塑造出单一而集中的音乐形象,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这样富于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二胡曲怎能不使人为之陶醉,百听不厌呢?
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如果将他比之于歌,则决非王摩诘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重要描景之作,而倒有杜甫诗歌中那忧国忧民的叹息,李白诗歌中《蜀道难》之感慨,屈原诗词中那怒不可遏的呼喊声。比之于绘画,决非清代“四王山水”,而倒有扬州八家之犀利、坚挺的锋芒。决非《平湖秋月》一类的陶情之作,而倒有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中所蕴涵之愤然心绪。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标题,也使学者们常常为之争论。在江苏无锡市的西郊,有江南名山惠泉山。山上的一泓清泉,经唐朝“茶神”陆羽品尝,评为“天下第二泉”。阿炳失明前后常常去这里流连,他对故乡的山水充满着深情。然而,面对那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水面虽平,人间不平的现实。他心中月儿凄冷,泉水怆凉。于是便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倾诉辛酸,遂取名为《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问世以来,奏家蜂起,各展其长,异彩纷呈。对乐曲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一切演奏家都把握了“形神兼备,寓神于形”这一表现原则,从而给听者留下铭心刻骨的深刻印象。《二泉映月》的“神”是什么呢?在于其孤独者的心境,夜行者的伤感,不屈服的性格和对光明的希望!
5h~:n*@2U0x7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