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十二五”规划纲要已上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40:01

化学制药“十二五”规划纲要已上报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综合报道 2010-11-25 08:19:46
  相关上市公司解析

  同仁堂:未来几年的增长将会提速

  中国医药:主业经营稳健,未来主要看外延式增长

  紫鑫药业:借政策东风,人参产业铸就成长

  康美药业:业绩增速明显加快,未来将继续受益于中药材价格上涨

  康缘药业:有望重回快速增长轨道

  上海医药:工业品种丰富、商业扩张加速

  羚锐制药:传统贴剂形势不乐观芬太尼项目仍需等待

  海翔药业:拐点确认长期向好趋势形成

  西南药业:区域普药龙头腾飞在即

  天士力:独特中药企业强大竞争壁垒

  益佰制药:下半年业绩增速加快 强烈推荐

  [盘面表现]医药股早盘活跃 化学制药"十二五"规划将出

  全景网11月25日讯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化学制药“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制定完毕,目前已上报工信部,最快将于年底出台。此消息激励医药制造股表现活跃,精华制药涨停,丰原药业涨8.12%,广州药业和华神集团也涨幅居前。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3万亿元。 (全景网/雷震)

  化学制药“十二五”规划纲要已上报

  五年后,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3万亿元

  ⊙中国证券网记者 宦璐 ○编辑 艾家静

  化学制药“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制定完毕,目前已上报工信部,在通过发改委审核后将获批复。24日,本报记者从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高层领导处获悉,化学制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宗旨是“以创新来引领医药产业发展”。

  到“十二五”末,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3万亿元。

  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沈贤姬介绍,化学制药“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品种开发与改造传统医药产业相结合。她表示,未来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将大力鼓励发展生物医药,首先将鼓励创新药物,其次鼓励利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促进传统医药的升级。同时,还应调整出口结构。

  “当前我国制药工业出口态势仍不容乐观。”沈贤姬建议,企业应扩大新兴市场外销份额,增加国内市场份额。从“贴牌”(为跨国医药公司代工)逐步调整到以自主品牌“打天下”。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广成表示,化学制药产业结构面临较大调整:企业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原料药生产更追求环保;制剂生产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更多产品走向国际。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制定已接近尾声,最快将于年底出台。

  同仁堂:未来几年的增长将会提速

  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同仁堂旗下医药工业的主要载体。两个公司共生产400多个中药产品,几乎囊括了所有中医领域。众多的产品资源和同仁堂的金字招牌是公司最大的财富。

  我们认为前几年同仁堂增长较慢的原因在于其的“坚守”。在中药的生产上同仁堂坚守自己的信条,产品生产恪守古方,产品选料只用地道中药材;在中药开发上同仁堂坚持传统剂型,主要以大蜜丸为主,下属同仁堂科技虽然也开发一些新剂型,但相对与同行也是较为保守的。

  同仁堂的坚守虽然使公司增长较慢,但同时也使公司产品的疗效优于同类产品,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同仁堂的品牌就是高质量的代表。另外,同仁堂以传统剂型为主,这些产品经过了上千年的实践检验,安全性较高,相对新剂型来说风险较小。

  今年一季度同仁堂销售增长率达到30%以上,远高于前几年的增长水平。我们认为同仁堂一季度的高速增长具有持续性。

  同仁堂股份上市时,收入利润均占集团大半部分,而目前上市公司份额仅占3 成左右,关联交易却越来越多,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同仁堂不管在管理上、财务上还是在产品上都较为稳健,在前几年打下坚实基础上,公司未来几年的增长将会提速,我们预测公司2010、2011、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71、0.86、0.99元,相对目前股价2011年PE约为30倍,其估值基本合理,考虑到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未来资产注入的可能性,给予“增持”评级。(万联证券 分析师:李权兵)

  中国医药:主业经营稳健,未来主要看外延式增长

  达菲收储及经销是看点,未来不确定性仍较大。

  我们认为达菲收储过程中公司角色更多的是尽社会责任,毛利水平估计不会超过5%。由于不需要垫资,公司仅相当于分销,这样的毛利水平已经很高了。扣除仓储及运输成本,我们估计达菲收储的净利润率可能达到2.5%。

  我们认为达菲经销最大的担忧在于销量,一方面,达菲并非普通感冒药,适应于重症流感,适应人群有限。另一方面,中国医药没有类似品种的医院销售推广经验,并且企业的机制并不能适应药品在医院的推广放量模式。最后,达菲的经销将是收储的达菲消化完成后的事情。

  这个过程将会较为缓慢,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收储的达菲的医院销售价格定的都较低,医院没有动力销售该产品。

  主业经营稳健,未来发展主要看外延式扩张。

  总体来看,公司主营业务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公司未来的发展主要看外延式扩张。公司大股东通用技术集团是央企中少有的几家主业定为包含医药的公司。通用技术集团下属的医药资产的规模和质量均不够突出,因此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增长将是公司的必然选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在不考虑外延式收购和达菲收储的一过性收益情况下,同时不考虑出售金融资产带来的投资收益,在仅考虑主业与达菲经销的情况我们预测公司未来EPS 分别为0.61 元、0.81 元和1.04 元。我们给以公司2010 年30 倍PE 则主业部分对应合理股价为24.3 元。根据市场价和投资成本计算,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价值6.8 亿元,扣除成本公司共可实现投资收益约6 亿元。加上报告已经实现的投资收益7500 万元,合计可实现投资收益6.75 亿元,扣除25%的企业所得税则对应每股价值为2.12 元。达菲收储可以贡献的价值为每股0.26 元。

  因此我们认为在不考虑外延式收购的情况下,公司的合理股价为26.68 元(24.30 元+2.12 元+0.26 元),09 年12 月29 日收盘价为27.28 元。考虑到公司未来外延式的增长较为确定,我们给以公司“持有”的投资评级。由于公司业绩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基本面也可能发生较大改善,我们将保持密切跟踪。(广发证券 分析师:葛峥,李平祝)

  紫鑫药业:借政策东风,人参产业铸就成长

  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中药材种植业务,共拥有7个剂型约58种中西药品种,治疗领域涉及心脑血管类、肝胆类、肠胃类等大病种。近年来,公司积极实施营销变革,主营改善明显,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

  2010年1-9月,实现销售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51.98%。另外,公司还持有长春农村商业银行9.33%的股权。

  借政策东风,增发进军人参产业。

  2009年底以来,吉林省密集出台了人参产业振兴的相关政策,政府高层全力推动吉林人参产业做大做强,人参产业有望实现二次振兴。公司拟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投资于人参产品系列化项目。增发完成后,公司将具备800吨的人参深加工能力,形成中成药、人参深加工及精加工两条业务主线。借助政府强力推动,公司有望实现加速成长。

  新资源食品人参酵素,开拓国内蓝海市场。

  卫生部已初步同意吉林进行人参药食同源试点,未来有望正式批准。契合人参进入食品领域的预期,募投项目将发展新资源食品——人参酵素,产能将达到200万瓶/年,开拓消费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是潜在的利润增长点。

  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在不考虑人参新业务的情况下,预计2010-2011年EPS分别为0.42元、0.61元。公司现有业务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是A股市场稀有的以人参为未来发展主业的投资标的。我们认为可给予公司较高估值,给予“推荐”评级。(长江证券 分析师:严鹏)

  康美药业:业绩增速明显加快,未来将继续受益于中药材价格上涨

  前3季度经营业绩较为优良。公司1-9月实现营收约23.03亿,同比增长32.09%。其中,7-9月营收约8.30亿,同比增长51.1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1.62亿,同比增长60.79%,对应EPS约0.10元,整体毛利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至35.9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3.75亿,同比大幅增长275.25%;

  医药业务整体增速有所加快。主导产品方面,1-9月中药饮片实现销售收入约7.44亿,同比增长11.81%,未来北京和成都基地达产后增速将加快;中药材贸易约8.94亿,增长50.17%,毛利率高达43.29%;

  新开河产品收入0.63亿,未来高速增长可期;食品业务约0.80亿也已初具规模。而化学药为1.93亿,同比稍有调整;

  药材贸易继续受益于中药材价格上涨。截止到9月底公司存货仍有12.85亿,而人参等中药材整体价格趋于上涨,未来药材贸易毛利率有进一步提升可能;

  药典标准提高和医药宏观环境向好推动中药饮片行业长期快速成长。

  我们认为,今年10月开始实施的《中国药典》将加速行业洗牌,未来优质中药材的需求会不断上升。同时医改加大投入使居民医药消费显著增加,这些有利因素将促使中药饮片行业持续向好;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公司积极推动中药饮片行业整合,精心打造产业链一体化,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的EPS分别为0.45、0.60和0.78元,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中投证券 分析师:周锐,余方升)

  康缘药业:有望重回快速增长轨道

  激励标的974万股,授予价为现价的50%即8.39元。与股票期权性质不同(被激励对象未来可视市场情况选择是否行权),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是一次性授予,需承担未来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资金机会成本,再考虑行权时高额所得税因素,被激励对象所付成本并不低。因此对于被激励对象而言,该激励计划的条件还是比较高的,要求业绩向好、股价向好。显示出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业绩考核目标2011-2013年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净利润均不低于2.4亿、3亿和3.7亿元,收入不低于16、20、25亿元。即解锁条件为11-13年摊薄EPS0.56、0.71、0.87元/股(考虑股票激励成本)。12-13年公司不考虑股权激励成本的业绩最低条件高于我们此前预测,我们认为公司经过05-08年高速增长、09-10年消化高速增长遗留问题之后,11-13年有望重回较快增长轨道。

  奶牛型产品桂枝茯苓受益于公司加强商务分销,热毒宁连续两年翻倍增长。目前公司在妇科、抗病毒领域已培育出了2个销售额4亿元的大品种,未来大产品有望来自心脑血管、肿瘤产品线的储备新品。新产品方面,痛安注射液和龙血通注射液已拿到生产批文,银杏内酯注射液和惊天宁注射液已做完临床,等待批文,藤黄酸注射液处于3期临床。看好银杏内酯注射液上市后的表现。

  作为国内研发实力较突出的现代中药企业,随着销售体系的逐步完善,新产品的逐步推出,以及新建产能的逐步稳定释放,公司有望实现平稳快速发展。后续产品储备丰富,股权激励有望推动公司重回快速增长通道,业绩向上弹性较大,提高投资评级至“推荐”。一年期目标价27-29元(12PE28-30x)(国信证券 分析师:贺平鸽)

  上海医药:工业品种丰富、商业扩张加速

  工业已有品种丰富,抗生素业务注入预期、工业并购及未来研发成果转化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工业品种

  目前已有品种丰富:公司目前已有生产许可品种为3000 多种,在生产2000 多种,工业年收入约70 多亿,是医药工业品种最丰富的企业之一;短期抗生素业务注入将进一步丰富公司抗生素药物梯队:新先锋等抗生素业务即将注入,预计将增加营业收入20 亿,丰富抗生素药物品种;长期工业标的并购和研发成果转化将进一步增加公司毛利率较高的新药品类:公司工业并购将以毛利较高的生物制药为主要标的方向,研发领域将以心血管、肿瘤等前沿领域为主要方向,两者的共同点为发展所需时间较长,但并购或开发成功后,将对公司药品梯队、工业收入、毛利率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填补公司重磅炸弹级药物领域的空白。

  公司医药商业外延式扩张将加速、跑马圈地促进医药分销全国布局。

  医药商业并购步伐将加快:医药商业目前并购形势紧张,预计公司将加快收购扩张步伐,抓住医药流通发展时机,抢占优质标的和好地盘。

  工业、商业产业链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将在未来逐步体现。新医改条件下,未来随着公司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医药商业全国布局完成,两者的协同效应将可逐步体现。

  我们持续看好上海医药工商业联合做大做强的实力,维持推荐评级。

  在不考虑H 股发行摊薄和注入资产增厚的影响,我们维持对上海医药10-12 年的盈利预测为0.68、0.85 和1.05 元,并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中投证券)

  羚锐制药:传统贴剂形势不乐观芬太尼项目仍需等待

  芬太尼缓释贴剂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前景不容乐观

  透皮释药系统是现代给药系统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芬太尼缓释贴剂在国际上属于重磅炸弹品种。美国强生开发的芬太尼缓释贴剂于1991年正式上市,2004年该产品销售额达到峰值20.8亿美元,2005年该产品专利过期,面临仿制产品的竞争销量逐年下滑。2009年该产品的销售额为8.9亿美元。然而在国内市场由于产品及行业政策管制等原因,该产品并未取得理想的销售业绩。目前公司的芬太尼缓释贴剂项目处于"万事俱备,只欠批文"的状态。该项目目前处于药品评审中心的评审状态,药审中心何时评审结束难以预计,如果评审结果是该产品不需要做临床则该产品可以直接取得批文,进入生产状态。如果评审结果是该产品需要做临床,则公司需要补做生物等效性实验,然后再次进入漫长的评审流程。我们认为公司的芬太尼缓释贴剂批文拿到的时间仍然有较大不确定性。即使拿到批文之后,国内市场开拓的不确定性也很大。鉴于目前强生产品的表现,我们认为公司的芬太尼缓释贴剂的前景也不容乐观。

  传统透皮贴剂形势不乐观,内服药事业部值得关注

  公司传统透皮贴的主要竞争品种包括奇正消痛贴膏、云南白药膏、天和骨通贴膏和复方南星止痛膏。由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等原因,公司该系列产品今年有可能下降。公司内服药事业部的产品主要来自公司在信阳的分公司。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定位在心脑血管等大品种领域,拥有多个独家品种。市场领域较大。目前该系列产品销售增长较快,值得关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暂不考虑芬太尼透皮贴剂的贡献,预测公司2010-2012年分别实现EPS0.18元、0.20元和0.22元,对应公司动态PE分别为61倍,54倍和48倍,我们暂时给以"持有"的投资评级。(广发证券葛峥)

  海翔药业:拐点确认长期向好趋势形成

  海翔药业2008年以来,公司着重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逐渐形成了4-AA及keto中间体、克林霉素系列和BII国际合作项目三足鼎立的局面,经营拐点得到确认,长期向好趋势开始形成。

  公司目前4-AA产能在200吨左右,是国内最大的4-AA供应商。健康元深圳海滨制药的培南类药物增长较快,4-AA考虑到成本因素将从公司购进。因而,4-AA市场竞争压力大大减小,预计价格下跌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下游需求依然十分旺盛,公司的培南类中间体有望迎来价稳量增的局面。克林霉素系列属于公司传统业务,产能居全国第一。去年,公司已经开始向辉瑞供应盐酸克林霉素,今年可能还将供应克林霉素磷酸酯。辉瑞对原料药质量要求高,对价格敏感性较小,公司克林霉素系列产品的毛利率有望小幅提升。

  2008年8月,公司与勃林格殷格翰(BII)签订了《战略生产联盟协议》。2009下半年,公司开始向BII提供专利药达比加群酯(商品名:Pradaxa)的两种中间体,实现收入35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国际合作项目收入大幅提升。目前,达比加群酯得到了欧盟EMA的批准,可在欧盟27国及加拿大上市销售。今年下半年,达比加群酯有望得到FDA批准,在全球最大医药市场的美国上市。随着FDA批准及更多适应症的获批,预计达比加群酯销售额将快速增长,对中间体的需求相应放量增长,公司国际合作项目收入或将再超市场预期。

  公司处在转型升级的初期,业绩弹性大,国际合作具有超预期的可能,预计2010-2011年EPS分别为0.61元、0.89元,维持"推荐"评级。(长江证券)

  西南药业:区域普药龙头腾飞在即

  公司业绩开始加速增长。公司是西部地区最大的西药生产企业和西部地区唯一的麻醉药品定点生产基地,产品以普药为主,种类众多,常年生产的品种约200个,几乎涵盖普通诊所常用药物。公司自2007年管理层发生变化后,进行的一系列产品和销售改革带来了公司销售的快速增长,由于基数的因素在2008年一季度达到高峰期,随后基本维持在20%以上的增速速度,我们认为这种趋势,在未来两年可以维持,甚至加速。

  "散列通"商标权之争落幕解除后顾之忧。散列通是解热镇痛的普药,是西南药业的重要产品之一,该产品销售收入占到公司总销售收入的近10%,此次西南药业拿到的最高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书,西南药业关于"散列通"商标有效的裁定最终胜诉。我们认为公司将公司着手积极推动该产品的销售,预计未来增速将达到30%以上,从而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业绩。

  医保投入将扩大普药市场的需求。政府新增财政"补供方"支出的首要重点一定是农村和社区卫生,中央将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而随着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建成,相应预期的基本医疗需求将得到极大释放,其中绝大部分品种为普药。位于西部川渝地区的"西南药业"将在温暖的市场环境里开始加速航行。

  投资建议:公司2009年、201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3元和0.52元,从公司目前的估值来看,依然处于历史的底部区域,因此给予公司"推荐"评级。(国联证券洪阳)

  天士力:独特中药企业强大竞争壁垒

  中药西医化的先行者天士力的特别之处在于,该公司是有强烈意识同传统中药企业实现差异化经营的中药企业:一是对海外市场有较强追求,不但争取使复方丹参滴丸以药品身份进入非规范市场,还以FDA认证的方式争取以药品身份进入规范市场,且计划将这项工作延伸到更多的产品;二是从理论上提出了"组份中药"的概念,并建立了大型中药组份库;三是着力建立现代化的中药产业链,从药材种植源头开始抓标准化、流程化、精益化。我们认为,这些特征足以将天士力和其它中药现代化企业区分开来。尽管在初期会给公司带来成本费用上的压力,但一旦成功,就将形成强大的竞争壁垒。我们维持公司2010年、2011年的EPS预测分别为0.85元、1.01元,维持"推荐"评级。(长江证券)

  益佰制药:下半年业绩增速加快 强烈推荐

  公司处方药整体增速较好,OTC业务未来改善可期,同时不断加强医药主业发展,成长前景值得期待。

  投资要点:

  公司发展战略日益清晰,进一步聚焦医药主业发展。公司近期已将贵州黔德股权转让,未来舒婷卫生护理业务也会剥离出去,不断加强医药主业发展;

  处方药业务整体增速良好。处方药前8月销售势头比较好,预计增速在20%以上。其中,艾迪和康赛迪营收增长比较快,而杏丁基本与去年持平,预计以后可逐渐恢复增长。此外,代理的洛铂和EPO等品种销售增速很快,预计整个代理业务未来将会实现较大突破;

  3、4季度OTC业务改善可期。由于去年末渠道有些压货导致今年上半年OTC业务增速有所调整,未来这种状况将逐渐好转;

  收购业务未来整体规模将不断扩大。民族药业和南诏药业具有多个增长潜力较大的品种,通过有效整合产品销售收入将会实现快速增长,同时不排除公司继续在民族药等领域开展外延式扩张的可能;

  新品明年获批在望。复方荭草注射剂和民族药业的米槁心乐滴丸明年上半年有望获批,清开灵粉针以后恢复生产的可能性也很大;

  下半年业绩增速可望加快,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在暂不考虑复方荭草注射剂和清开灵粉针等新品上市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10-12年EPS分别为0.72、0.94和1.26元,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药品价格调控政策和反商业贿赂可能有所影响。(中投证券)

上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页 (共12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