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传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49:14

                                                                个人传略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中学教师,书法家、诗人。男,1949年2月生,汉族,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现为天下奇迹创造者学会会员兼理事,吉林省文融文化艺术研究院招待作家,《中外名师录》编委会委员兼特邀副主编,新作家写作中心特邀作家,新作家报特约编辑、记者,中国《教育艺术》杂志特约撰稿人,香港名人传记中心文学专业委员会荣誉委员,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从教三十八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曽应邀参加由人民日报培训中心、北京铸魂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文学、新闻与科教兴国”研讨会,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中国《教育艺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两课改革与教育艺术”研讨会和全国“教师素质与创新教育”研讨会。历尽10年之艰辛,变革创造了草书新体--错位变异草书(被天下奇迹创造者学会誉称为“ 体草书”)。曽先后在《泰安日报》、《肥城教研》、《肥城日报》、《山东教育报》、《半月谈》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论文数十首(篇)。主要作品有诗歌《泰山行》、《喜闻<肥城市报>创刊发行感怀》、《书缘》、《写在抗洪救灾的日子里》、《五十述怀》、《满江红.喜迎国庆》等,论文《话说基层教研组织》、《也谈启发式教学》、《诗的意境应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谈谈读书》、《我与<半月谈>杂志》、《大山的情怀》、《试论错位变异草书》、《浅谈教师的课堂语言修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谈教师说课》等。在多次全国性诗词、论文、格言、楹联、警句征文大赛和学术研讨会上,作品屡获二、三等奖,并收入《面向21世纪的探索与实践-——山东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集》、《生名恋曲》、《人生智慧宝典》、《新世纪中国教育文库》、《新世纪文学大典》等文集。书法作品也多次在省内外举办的大赛中获奖。传略辑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外名师录》、《新世纪中国教育名家大典》、《世界名人录》、《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当代创业英才》、《中国专家学者辞典》、《中国人才辞典》、《国际名人录》、《世界名人网站》、《中国跨世纪领导人才库》、《中国人才世纪献辞》、《世界华人风云人物传记》、《辉煌成就世纪曙光》、《2000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中国世纪专家传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感动中国文化人物》等数十部大型辞典中。

 

       

,

                                                                                                          传记

        陈宝田,字山石,号龙山墨客,笔名龙山石。山东省肥城市人,男,1949年2月6日生,中学教师,中共党员。1971年4月参加教育工作。38年来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奉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心血,多次被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

 
       几十年来,我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与探索,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研究,为各级教学教研单位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坚持为各级报刊杂志撰写文章,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和参与省内外的有关教育、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到目前为止,这些论文(包括学术论文)、诗歌和文章,有的被不同的教育教研报刊采用,有的在省级、国家级出版物上结集出版,我也多次被一些写作中心、报社、文化艺术教育研究单位聘为特邀作家、特约编辑、记者、顾问、名誉主席、编委副主编和特约研究员与撰稿人等荣誉职务,本人名字和主要业绩也被几十家大型刊物编辑部和教育研究单位编纂的大型权威辞书所收录。二十几年下来,虽不能说是硕果累累,但也总算有了几分收获。总的归纳起来:1987年在《泰安日报》上发表了诗歌;1988-1998年,历尽10年之艰辛变革创造了草书新体---错位变异草书;1992--1993年在《肥城教研》上发表了《也谈启发式教学》、《诗的意境应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话说基层教研组织》等10多篇教学论文;1995年12月书法作品在“我爱祖国我爱家乡”美术书法比赛中荣获三等奖。1996年1月在《肥城市报》发表了诗歌《喜闻<肥城市报>创刊发行感怀》;1996年4月在《山东教育报》上发表了《谈谈读书》一文;1996年6月在肥城市政协举办的首届硬笔书法作品展上获得纪念奖;1996年8月在《半月谈》杂志社主办的《通讯》上发表了《我最喜欢的杂志---<半月谈>---我与<半月谈>杂志》;1996年10月《大山的情怀》荣获泰安市“情系教坛”征文二等奖。1998年7月学术论文《试论错位变异草书》在人民日报培训中心、北京铸魂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文学、新闻与科教兴国”学术研讨会上荣获三等奖;1998年8月《浅谈教师的课堂语言修养》被收录进《山东教育》编辑部编辑、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探索与实践---山东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集》中;1998年9月同时应聘为“新作家写作中心”特邀作家和《新作家报》特约编辑记者;1998年10月诗歌《书缘》在“新作家杯”全国文学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并在《生命恋曲》中发表;1998年11月撰写的征文格言:“艺术是生活的调味品,没有艺术,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黯然失色”入编人民日报金台书刊社编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人生智慧宝典(格言卷)》;1998年12月应聘为吉林省跨世纪文化艺术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推出的大型权威辞书《中外名师录》一书的编委会委员和副主编;同月撰写的教学论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入编湖南长沙现代文化教育中心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耕耘札记---中小学教师论文集》;同月诗歌《写在抗洪赈灾的日子里》被编入湖南长沙市现代文化教育中心编委会编辑的《校园撷英---中小学教师诗文》一书中;同月以“业精于勤拥抱成功”的标题入编《科学中国人》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纪珍藏版)。1991年1月荣获吉林省跨世纪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中外名师编委会联合颁发的“《中外名师录》名誉奖”,名字和主要业绩录入《中外名师录》大型权威辞书中,并荣获“20世纪专业领域贡献大奖”;1999年3月撰写的教改论文《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在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中国《教育艺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华杯”全国教学教改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在《新世纪中国教育文库》中发表;1999年4月名字和主要业绩入编中国《教育艺术》杂志社《大典》编委会编辑的《新世纪中国教育名家大典》,同时应聘为中国教育艺术家会主办的中国《教育艺术》杂志特约撰稿人;1999年5月教学论文《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在肥城市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1999年6月书法作品在香港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吉林省文融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99---2000年度全国著名书画家精品沙龙联展中荣获“大师奖”;1999年7月撰写的教学论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中国《教育艺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两课改革与教育艺术”研讨会和全国“教师素质与创新教育”研讨会上分别荣获二等奖;1999年8月应聘为“天下奇迹创造者学会”理事;1999年9月应聘为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1999年11月创作的《满江红.喜迎国庆》等5首诗词8对楹联、20句警句在香港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吉林省文融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走向辉煌的中国人---全国诗词楹联大奖赛”中荣获铜奖,诗词力作同时入编艺术精品《全国明星艺术家精品博览》;1999年12月应聘为香港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文学专业委员会荣誉委员、吉林省文融文化艺术研究院招待作家。2000年1月应聘为湖北新世纪文学创作研究所创作员兼研究员;2000年2月名字和主要业绩入编中国外文局世界语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二十一世纪人才库》;2000年3月书法作品在香港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吉林名人文化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联办的全国第三届“明星杯中华诗书画影大奖赛”中荣获铜奖,并被授予新世纪杰出艺术家称号;2000年4月名字和主要业绩入编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泰国华夏国际交流中心编辑出版的《国际名人录》2000年5月诗歌《写在抗洪赈灾的日子里》入选湖北新世纪文学创作研究所编辑的《新世纪文学大典》,并荣获优秀奖;2000年5月名字和主要业绩入编《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社编辑部、《光明日报》实业总公司编辑、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的《2000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2000年6月名字和主要业绩同时入编《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的《中国专家学者辞典》、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编辑的《中国人才辞典》、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华人交流协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和《世界名人网站》、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当代创业英才》;2000年9月名字和主要业绩入编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家委员会编辑的《辉煌成就.世纪曙光》(二十一世纪珍藏版),同时学术论文《试论错位变异草书》入选《中华儿女论文集》;2000年10月名字和主要业绩入编中国科技报研究会、中国人才世纪献辞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中国人才世纪献辞》第二卷;2000年11月教学论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入选《跨世纪人才》杂志社、中国跨世纪领导人才库编委会编辑的《中国跨世纪领导管理论坛》,同时,名字和主要业绩分别入编《跨世纪人才》杂志社、北京四海名书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跨世纪领导人才库》、香港华泰出版社、香港《名人世界》杂志社共同编辑出版的《世界华人风云人物传记》;2000年12月名字和主要业绩入编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编辑、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和世界人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世界优秀专家名典》;2005年在由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育委员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联合主办的《2005全国优秀师生书画征稿活动中荣获老年组二等奖,并同时获得“全国优秀学员”称号,同时书法作品辑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面向全国出版发行的《全国优秀师生书画集》中;2009年诗歌《放学归》和《思亲》发表在《今日肥城》报上,2010年4月诗歌《看桃花》发表在《今日肥城》报上;2010年5月被聚焦世博全国艺术名家题贺活动组委会授予“世博中国题贺艺术名家”荣誉称号;2010年6月被中国文化学会授予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荣誉称号,个人传略、事迹、作品编入国家级大型画册《感动中国文化人物》中;2010年7月个人传略及作品入编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大典当代人物卷》和《传统文化大典理论与作品卷》中......

      人生无悔,前路光明,进入花甲之年,我更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座右铭,为繁荣祖国的文化而跋涉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用自己的心血创作出一些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