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快乐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04:44

 

儿童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其智力和品德的健康发展,让孩子快乐起来,让孩子从快乐中学到知识是很必要的。

    家庭中应保持和谐愉快的气氛

    在一个家庭中,成员之间互相依恋,互相赞赏;在困难面前互相激励、互相支持;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家庭所面临的压力和危机,彼此谅解扶助;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评价事物的标准方面,父母能够在孩子面前坦陈自己的观点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和作出表率,在这样的家庭里,家庭成员皆身心放松,思想活跃,性格开朗,积极乐观,愿意为他人和社会作出奉献,这便是良好家庭环境的基本特征。巴尔扎克曾经说:爱情浓厚的夫妻的孩子,往往赋有爱情的特色:温柔、活泼、快活、高尚、热心。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喧嚣的都市生活,对孩童的心灵有许多侵蚀作用,孩子的感情世界不免机械、冷漠、烦躁。如果父母利用假日带着孩子离开喧闹的都市,去郊外、河畔,和孩子一起捉小虫、放风筝,在草地、田野奔跑、嬉戏,那时大自然会把孩童的心紧紧拥抱,孩子会有享不尽的乐趣。

    让孩子避开消极情绪影响

      父母也有七情六欲,有时也会愁苦不堪,也会大光其火,也会伤心哭泣。但这种情绪应尽量避开孩子发泄。如果父母与子女同处于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中,不仅于健康无益,而且很难有进取的激情和向上的力量。父母不要随意向孩子宣泄种种不满和沮丧的情绪,更不要随意流露茫然悲观之态。家庭成员都应注意情趣的陶冶和幽默感的培养。妻间应当互敬互爱,遇事商量,不轻易将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父母应经常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与引导,做孩子的大朋友,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与要求,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讲道理,谈问题。平等交流的气氛中,让孩子逐渐懂得自己对家庭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父母绝对不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过早地体验到忧伤、惊恐、冷漠、愁苦等否定情绪,而应该有意识地让他经常看到你的笑脸,这样才有利于使孩子形成昂扬乐观的心境。

    培养孩子多种兴趣

    某个孩子可能因为错过了他喜欢的动画节目而整个晚上都不高兴;另一个孩子兴趣较广泛,看不成动画节目,他就会改为看书或玩游戏,也同样自得其乐。尽管父母不可能尽知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但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试试。任何方面的兴趣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儿,让孩子不断体验成功的欢乐。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更要如此。有一个7岁的孩子,家长平日不让他做任何事,也不让他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孩子不高兴时,就让他吃爱吃的食物,买他喜爱的各种玩具,可是孩子仍然不高兴,经常发脾气。后来家长改变教育方式,让孩子经常和小伙伴玩,帮助家长干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孩子的生活充实了,而且他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身教重于言教。帮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父母自己生活得快乐。快乐的父母要将快乐的事讲给孩子听,这不仅使孩子明白快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且会使孩子知道如何去制造和珍惜快乐。   

 

如何让宝宝快乐吃饭招招灵 
 
    婴幼儿不好好吃饭,99%的责任在家长。一方面无原则溺爱,另一方面逼着孩子进食,致使部分婴幼儿一上饭桌就闹情绪,哭闹不休。食欲与神经精神状态是密切相关的。采用哄、骗、骂等方式强迫小孩进食,小孩会产生反抗情绪和厌食的心理。这些做法不仅没有达到让小孩好好吃饭的效果,反而对小孩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应该明确:儿童饮食应该在保证每日营养供给的同时,在快乐中进行。儿童饮食以吃饭、菜为主,其他的只是辅食,量要少。如果颠倒过来,必然会影响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但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挑食、厌食、贪食,而且不利于儿童的营养平衡。
 
    一、 要让儿童快乐地进食
 
    关于动物进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让大白鼠在每次进食之前给予电击使其处于紧张状态,不到一周大白鼠就会出现严重的胃溃疡;而在进食之后再给予电击的大白鼠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见,快乐、轻松地进食对于人的心理、生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吃饭时千万不要训斥小孩。无论小孩做错了什么事,都要等到饭后去教育;经常在饭桌上训斥小孩,容易引起小孩胃肠道病的发生。不要强制小孩吃某种食物,以免小孩在饮食上产生逆反心理,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出现饮食上的逆反心理,并且形成总是不能好好进食的习惯。
 
    家长自己不要当着孩子说不爱吃这,不爱吃那, 否则,孩子容易随着家长偏食。饭桌上要创造良好的吃饭环境和气氛,同时保证吃饭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避免影响消化吸收。
 

 

妈咪小提示

  想让孩子平安快乐地长大,妈咪的态度是关键。父母要从小就让孩子处在正面气氛的环境中,才能将孩子培养成乐观快乐的宝宝。

  当然了,现代的父母都很繁忙,要整天和孩子腻在一起也好象是不可能的事,但我们建议家长每天应该拨出10~3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相处(例如:一起说话、看书、洗澡等)。但父母请注意,短暂的相处时间可不是拿来骂人的哦!重点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爱,而不是压力或责难哦!我们将常见的亲子对话方式举例如下了,供父母参考。

  *“宝贝,你今天好乖哦!”很多妈咪都知道要夸奖孩子,但做法上仍然有些小瑕疵,您看出来了吗?宝贝今天很乖,但是哪里乖呢?妈咪应该具体描绘宝宝做对的事,如:宝宝你刚刚自己坐在椅子上吃饭,很棒呢!讲乖和棒的标准定义出来,孩子才会清楚地知道,他到底做对了哪件事。

  *“宝宝,该起床了!来,妈咪抱一下。”每天都要和孩子有肢体上的接触,给孩子爱的拥抱和亲吻,孩子才能感觉自己是被需要、被细心呵护的。

   *“哎呀!叫你不要搬水桶,你就是不听,把水桶撞翻了吧!”父母和孩子沟通时,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在意结果。当孩子失败时,父母应引导他回头去看失败 的原因,检讨该怎么做,事情才能圆满解决。举例来说,当孩子打翻东西时,父母不仅要陪孩子一起打扫干净,还要重新打一桶水,放在客厅,接着示范该怎样拿起水桶,水才不会洒出,然后请孩子再做一编。

   *“跌倒了,好痛哦!没关系,爬起来就好了。来,看妈咪教你怎样站才不会再跌倒。”当孩子失败了,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回头去找问题,并且让孩子有“不是每件事努力了就会成功”的概念。如果失败了,家长应表示,“没关系,下次再来就好。”让孩子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其次,为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也应该示范一次正确的做法,让孩子在失败了以后,习惯思考怎样去解决问题。

  *“妈咪,我不喜欢上学。”即使孩子出现了负面思考,家长也不要一味否定孩子的看法和说法,应该先让孩子完整地述说看法,并帮助孩子找到抒发情绪的管道,如:画画等。如果孩子不敢直接当面和家长说,那么打电话也是个很棒的方法哦!

  *“你今天快乐吗?”如果宝宝的天生气质就属于比较闷的类型,就是不太会表达快乐,也不太会生气的。那么家长可以经常问宝宝,你快乐吗?如果不快乐,可不可以告诉妈咪原因呢?如果不想说也没关系,等你想说再告诉妈咪!用轻松自然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情绪,孩子才会乐于和父母分享。记得,妈咪也可以和孩子分享心情,让孩子学习分享,也学习表达哦!

  3种否定孩子的话语

  与家里的小宝贝沟通,一点都不难,只要掌握技巧,就容易的很!很多父母往往在孩子才刚起了个头,就直接打断孩子的话语,并开始对孩子精神训话,这样可是会让孩子倒足胃口,下回再也不愿意和您分享生活点滴了!所以,建议您,尽量避免成为一个否定者、讲道者及施压者,这样才能成为小宝贝的最佳倾听者!

  1. 否定者……

  当孩子述说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时,就算您不认同,也不应当场否定孩子的看法,像是说,“你这样,妈咪不喜欢”等。正确的做法是说,“这样啊!妈咪觉得很好,不过……”

  2. 讲道者……

  与孩子沟通,最怕的就是成为一个讲道者,当孩子才起个头,家长就说,你这样做不对,妈咪觉得……,经常性地长篇大论,可是会让孩子退避三舍的哦!

  3. 施压者……

  恼羞成怒是为人父母最忌讳的。由于孩子还小,语言表达能力仍不是十分理想,所以家长如果不断地追问,可能会形成孩子的压力,而造成反效果,使孩子越说不出口。

  最常见的是小朋友刚上幼稚园,一回到家,妈咪几急着追问,“今天你学了什么啊?说一句英文给妈妈听。”如果孩子不会,妈咪可能就会生气地逼问孩子,“为什么你都不会,快点说啊!”那么就可能会带给孩子极大的压力,而令到孩子更紧张。建议父母在孩子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我来猜猜,你今天学了什么?”或是说,“啊!你忘记了?没关系,想起来再告诉妈咪。”减少孩子无形的压力。

适合宝宝玩的快乐游戏

 

  *游戏1   你今天快乐吗?

  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妈咪就可以多和孩子做肢体上的接触,并且多用赞美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借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父母从小就营造充满爱的环境,帮助孩子勇于抒发自己的情绪。

  等孩子大一些,大概2~3岁可以跟别人沟通时,父母就可以问孩子,你今天快乐吗?你今天开心还是不开心呢?让孩子尝试着了解,情绪当中有喜欢的部分,也有不喜欢的部分。到了宝宝4岁时父母就可以开始和他分享心情,如:和孩子讨论感到害怕或讨厌的东西有哪些?别人也有吗?甚至妈咪可以进一步的和孩子讨论,你哪里最棒?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又或者为什么会对某件事感到害怕或讨厌,原因是什么?借此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本质。

  *游戏2 分享你的心情

  分享是让孩子拥有同情心和感恩的心最快且最有效的方法。那么家长该怎样和家中的婴幼儿分享情绪呢?拥抱就是最好的法子了!

  当小宝宝不开心嚎啕大哭时,妈咪就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吧!满足他安全感需求,就是很好的分享哦!反过来说,如果妈咪坚持当孩子哭时,应该不理会,那么可能会使孩子对人的信任感不足,进而影响他的人生观。

  到了孩子2岁左右,家长就可以开始询问孩子:“妈妈喜欢娃娃,你也喜欢吗?为什么?”“不喜欢?那么你喜欢什么呢?”借由与他人分享心情,可以让孩子了解,“哦,原来除了我之外,还有别人呢!”那么下次他生气时,就会顾虑到他人的感受,了解到,“如果我生气就打人,别人会痛哦!”

  *游戏3 爱的挣脱

  妈咪可以告诉宝宝,我很爱你哦!然后紧紧地将宝宝抱在胸前,并请宝宝试着挣脱。或者,妈咪也可以和宝宝在床上抱着棉被、枕头一起睡觉。当然,妈咪和宝宝打打枕头战,也是不错的方式哦!

  有时候妈咪可以跟宝宝撒娇哦!像是跟宝宝说:“你亲我一下,妈咪才起床。”让宝宝感受到妈咪满满的爱

适合宝宝玩的快乐游戏

 

 

怎样让孩子经常地快乐

    晓晓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男孩,父母视他为掌上明珠,要什么给什么,想去哪儿玩就带他去哪儿,但是晓晓仍然不满意,经常冲父母发脾气。萌萌从小就聪明过人,她的爸爸妈妈决心要培养她早日成才,请老师教她弹钢琴,上幼儿英语班,可萌萌却很苦恼,她多希望能像其他的小朋友那样尽情地玩耍。西南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专家汪小蓉说,在我们周围,有不少人像晓晓和萌萌的父母那样,十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培养,但对孩子的情绪状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汪小蓉说,儿童如果长期处于某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如紧张、焦虑、悲伤,体内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被打乱,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孩子是否快乐也影响到他(她)的人际交往方式,快乐的儿童总是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也比较容易忍让;而忧郁、愤怒的儿童则经常独自呆着或攻击别人。所以,保持愉快的情绪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怎样才能让孩子经常快乐呢?汪小蓉建议说,首先,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游玩的时候可以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

  其次,快乐需要有所限制。中年以上的朋友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以前的小孩子没有多少物质享受,但是过得很快乐,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总是不开心?原因就在于,盼望了很久才得到的东西总会令人欣喜异常,而轻易得到的东西就不觉得珍贵。当我们竭力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时,应意识到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享受快乐的权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完一件事后的快乐与满足是父母包办完成所不能给予的。

  第三,任何快乐都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有的父母只要孩子高兴,自己做什么都可以,有的孩子以捶打父母或毁坏东西为乐。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孩子长大后不懂得尊重他人。孩子如果出现这种行为,应该坚决制止,不能妥协,同时告诉他(她),父母对此很生气,大家都不会喜欢他(她)。

  第四,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捉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汪小蓉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一位父母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