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盲人所演《盲人》被枪毙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0:49:18
http://news.QQ.com  2008年06月17日10:59   南方新闻网评论57条
第 12 页
12个敏感的盲人,1个有争议的导演,他们组合在一起,完成了戏剧史上一次独特的实验。上周,全部由盲人出演的话剧——《盲人》在北京结束演出。罢演,被毙,抗议,坚持,这个话剧在舞台上下所引发的争议,正印证作者莫里斯·梅特林克的预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盲人。
《盲人》计划在北京人艺剧院上演。但是在上演前10天,被人艺艺委会“枪毙”。据说:艺委会专家认为,《盲人》这个戏太悲了,不符合目前的形势。而且,人艺是话剧最高殿堂。盲人演员演出尽管感人,但是并不适合在最高水平的人艺舞台演出。
“这出戏根本不符合中国国情,特别是把我们盲人写得这么愚昧和呆傻,写得这么悲惨,难道我们盲人连一只鸟的声音都分辨不出来吗?”
于辉说:“将向组织反映,阻止这个戏的上演。”
早前关于人艺报道:濮存昕:跳进“人艺”这锅粥(南方周末)
《南都周刊》记者/杨猛 北京报道 白壹骢/摄影

 

听到台上宣读自己的犯罪经过,每人都将脑袋尽量埋低…
日本应停止钓鱼岛非法活动 [马英九强调“主权”][日本自卫队拟驰援]
·陕西宁强余震2人遇难贺国强:交明白账
·日本自卫队护卫舰运载救援物资24日访华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已被双规八天
·玖龙纸业被指血汗工厂续:415人被辞退
·北大历史系书记:北大以范跑跑为耻(图)
一个被地震整体掩埋的村庄
荐:中国保健品兴衰录台日舰艇钓鱼岛对峙
·国际印媒称中国巴基斯坦联手阻印度入常
·12盲人所演《盲人》被枪毙李鸿章的苦衷
·军事:中国最新型气垫登陆艇亮相
·博客:未曾见过的影像刻骨铭心的第一次
《盲人》剧情简介
《盲人》又译作《群盲》,是象征主义戏剧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斯·梅特林克的著名剧作,创作于1890年,是作者所提倡的“静剧”理论的一个范本。
该剧没有什么故事性,剧中以盲人的处境象征人类的生存境遇,描写了十二名盲人困于一个孤岛上,面对狂暴的大自然,等待一位领路人,而最终发现他们等待的神父已经死去。契诃夫说过:“梅特林克的剧本奇特而不同凡响,如果我自己拥有一家剧院的话,我肯定会搬演《盲人》。”

 
 
眼皮努力地抬起,又很快落下。在本应有着一对饱满黑色晶体的位置,是一片暗淡的灰白。
17岁的李璐瑶,这双眼睛的主人,沉浸在戏剧世界中。她伸出双手,向前方摸索着,似乎感到有什么东西拂过指尖,“我的手上,能感受到月光!”她的声音,带着苦难的味道。
灯光从王的头顶,扩散到整个舞台,现在可以看到,12个演员,散布在各个角落,保持着静默。
灯光依次掠过他们的脸,掠过12双永远无法回视你的眼睛:晋吉征、商振水、滕伟民、李璐瑶、杨付云、王有才、梁江波、郝东武、宋惠英、鲍家丽、权靖、牟悦。
这是4月30日的下午3点半,话剧《盲人》首演前的最后一次排练。再过4个小时,这个排练了近两个月的话剧将和观众见面。1890年,诺贝尔获奖者梅特林克完成了这部充满隐喻的神秘主义话剧。100年来,这是首次由12个真正的盲人出演。
舞台。寂静的海边。
男女各半的12个盲人,散坐在乱石堆中。好心的神父每天把他们从收容所领出来晒太阳。这一次,神父说出去找水,却再也没有回来。盲人不知道,神父已经死在他们身边。时间一点点过去,不安在蔓延。
场光掠过被称为“大导”的林兆华的头顶。灰白、短硬的头发茬竖立着,从侧面看,这是一个倔强的剪影。72岁的他披着一件松松垮垮的外套,腰间还绑着一件毛衣。在这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形象下,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艺术家,从执导《绝对信号》,到后来的《狗儿爷涅槃》,再到《茶馆》,林兆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
“诸位,”排练席传出林兆华低沉如小锉的声音。他拍掌叫停排练,紧张的气氛立刻松弛下来。“你们之间的台词,不要接得过于近,要有间歇。你们每一个人的发问,都是为了打破这死一样的寂静。”
他走到扮演“盲人乙”的商振水跟前。“商总的感觉是对的!憋一口气,就像憋住一个屁!”
65岁的商振水身材短粗,双目深陷,是12个演员里岁数最大的。他是国内最好的盲人足底按摩师之一,有国家颁发的专家证书。老商烟瘾很大,排练间隙总是独自摸索着到大门外头抽一根。左手少了一个指头,是在福利厂上班时被机器绞掉的。他热情幽默,林兆华喜欢称他“商总”。
“我能感觉到大导的严厉。他没一点架子。每次当我们表现不好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就要发火了,可是面对我们这些盲人,他又硬生生咽下去了!就像憋了一个屁!”老商哧哧地笑了。
选角
老商和老伴鲍家丽第一次被通知去参演话剧的时候,觉得这事特不靠谱。“找盲人演话剧?开玩笑!好多老顾客还等我给他们治疗呢!”
林兆华也是头一回和盲人演员合作。他轻描淡写地说:“从见到他们那天起,我就没打算把这当成一部戏!”
10年前就想把《盲人》搬上舞台,今年人艺党委通过了《盲人》剧本,本打算起用有经验的话剧演员,后来濮存昕在公益活动中认识了专为盲人服务的NGO“红丹丹”的盲人朋友,建议大导用真正的盲人来演。
这很对林的脾气。“不光是写盲人,这也是我们人类的悲剧。”在林兆华看来,《盲人》更像是一部警世录:灾难来临却浑然不觉,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盲人。
3月初,在鼓楼西大街红丹丹教育文化中心的四合院里,林兆华第一次跟这些盲人面对面。
林兆华看着红丹丹推荐的20多个盲人依次走进屋子,他们拄着盲杖,围着一张大桌子就座,不停地绞着手,面无表情,一声不吭。
“诸位,讲讲你们的故事。”林兆华希望每人能用40分钟时间介绍自己,并且最好用家乡方言。这是他观察演员的方法。
但是,这一常规的选角方式让林兆华感到了后悔,40分钟太长。那些痛苦的经历,让听者感到压抑。执行导演赵立新说:“这是我第一次了解,盲人面临这么多艰难。从中午一直到下午5点多,大导和我处于一种半绝望的状态中。”
55岁的中国盲协副主席滕伟民膀大腰圆,声如洪钟。按照导演的说法,这种声音很有舞台缘。他是第一个被确定的演员,扮演“老盲人”。
在25岁之前,滕伟民是个正常人。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朝阳医院神经科的他,因为接触了结核病人,患上了结核菌过敏导致双目失明。爽朗健谈的滕伟民曾数度自杀,后来他把这些经历写成了一本书——《25岁那年》。他喜欢用诗人般的共鸣腔说:“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偶然性和戏剧性,我小的时候,曾经有各式各样的梦想,就是没有想过会做一个盲人!”
扮演“疯女人”的宋惠英49岁,9年前才失去视力。她是单位的骨干,一次加完夜班之后,她感觉视力模糊,家里明明亮着灯,她却以为停电了,然后眼睁睁看着丈夫和儿子在视线中消失。失明之后,宋惠英屡次自杀。一次丈夫把她从阳台救下后哭诉:你死了,这个家就完了。宋惠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但在房间里坐了整5年。
扮演“盲姑娘”的李璐瑶来自辽宁铁岭,因为颅内囊肿压迫视神经,14岁在课堂上突然看不见了。父母离婚后,她独自一人去沈阳上盲校,又来到北京学播音,“我立志18岁以后就不要妈妈一分钱。我也不会自杀,我要是死了,我妈妈多难受啊。”
“跟盲人合作,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林兆华说。
12个演员最终一一确定,3月25日上午,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排练厅举行了话剧《盲人》的建组大会。滕出席了那天的会议,他从小就知道人艺,“这辈子能在人艺的舞台上演出,真是没有遗憾了。”
12个盲人背后,是5万个生活在视障世界里的北京盲人,以及1233万生活在视障世界里的中国盲人群体。话剧舞台是这个群体甚少涉及的场所。
罢演
绝望的海边树林。
盲人们意识到也许神父可能不会回来了,不同的人性在这一刻呈现:有的怨恨残疾,有的听天由命,有的要立刻寻找回收容所的路。当一只飞鸟在头顶掠过,引起了恐慌。
林兆华发现,教会这些从来没有舞台经验的盲人演戏,超出了自己的经验。扮演盲人甲的晋吉征说:“我们没有舞台经验,一上台就不会说话了,有的紧张得干脆腿都迈不开。”
常规的导演方法,对这些盲人演员没用。林兆华设计了很多方法:让所有演员平躺在舞台上,边听音乐边放松;为了让演员的肢体语言更有目的,大导创造了“寻声而去”。一个人小声哼鸣,另一个人一点点安静地去寻找。为了熟悉彼此位置,大导让大家分散坐开,一个人站起来,一点点走,直到摸到另一人的时候再坐下。大导要求演员边走边说,而不要站在那里一本正经说。于是,当演员把精力集中在行走时,嘴里的台词也开始自然和流畅。为了让演员分清方位,他们在排练时还有暗语。12点,正对观众席,3点,正右方,9点,正左方,6点,正后方。
“商总,你这是12点吗?都12点25了!”林兆华大声吆喝。
“对不起,导演,您是13点吧。”老商开玩笑。
在排练进入倒计时的一天,“晋吉征罢演了”。
23岁的晋吉征来自河南新乡,今年从北京联合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5岁因为发烧导致全盲。这个健壮的小伙子踢盲人足球、喜欢登山、探险,是B1级全盲运动员。
晋吉征扮演的“盲人甲”是12个盲人中嗓门最大的,给人感觉什么都满不在乎,但是在神父不见后,抱怨、愤恨,内心充满了更多的恐惧。
“神父怎么可以死?唯一的希望都消失了,谁来拯救这些盲人?”晋吉征表示剧情不合理,他拒绝登台排演。
林兆华并不知情。舞台已经布置成海岛的模样。大大小小的石头散乱地堆放在各个角落,这是剧务刚从昌平运回来的,整整4吨。“我要你们在乱石堆里,不断地摸索,四处艰难行进,不时踉跄。”话未说完,林兆华踩在一块石头上,重重地摔了一跤。
“你们要是有机会去埃及,可以买那种小羊皮的鞋,又便宜又不易摔倒。”滕伟民的听觉十分灵敏,有人过来立刻察觉了。
一开始滕对剧情也不满意,“把我们盲人说得太悲了。”他甚至觉得梅特林克显然不了解盲人的生活。“金柳二艺听说过吗?金,就是算命,柳,就是唱戏。这是过去盲人求生的两项主要技能。”他觉得,盲人之间其实有好多有意思的故事,既然命运把他们抛弃在荒岛上,完全可以交流一下,唱戏的来一段,算命的给人算一卦。那样剧情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沉重。
但滕伟民想明白了,这其实是用盲人比喻人类共有的狭隘与偏见。如同他扮演的“老盲人”的台词:“我们生活在一起,可是谁也没见过谁!”
而另一个扮演“又聋又瞎者”的盲人演员,因为导演在排练时用剧中人的名字“聋瞎”称呼他,他以受到侮辱为由退出了剧组。

欧洲杯,关中国什么事
12盲人所演《盲人》被枪毙内幕 [这个戏太悲不符合目前形势][你们的汗水换来我们的泪水]
被地震整体掩埋的村庄 [祖坟都找不到了][7龄童不笑了][领取物资:村支书发火了]
命运30年系列报道:保健品兴衰 [价值1000万的马家军药方][你最崇拜人物:第二名史玉柱]
你所不知道的台湾·政府成了真正公仆 ·媒体就是批评
更多头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