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帮助孩子学好语文?(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33:15

如何在家帮助孩子学好语文?(七)

前而写到:写作中,家长如何提醒孩子,学会用动词和比喻之类的好词?下面接写:结尾处如何扣题?

结尾(豹尾)处一定要扣紧题目,同时要有点力度,作文的行话就是如豹尾甩出一般有力。如何有力度?就是用一句话概括点题,起到升华全文的作用。这和高年级写作有点相似,也就是无论你写到何处,马上能收回来,前后呼应。不得不说,如果结尾结得好,是孩子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一篇小文会非常完整,生动。如果没有结尾或结的不好,全文会让人感到少了点什么,就如吃完饭,最好能上点水果,这样会很爽口的感觉。

其实最后结尾时的一句,正是高年级和到了初高中,应试教育考试必然要套用的,也是你孩子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应试教学模式(很无奈)。许多孩子乱结尾,就是这个模式造成的,很害人。但孩子还必需从小习惯并学会运用。其实很多家长就是这样学习走过来的,一说就明白。

如前面写给朋友们看得:冬儿二年级前后写的小作文和日记,就是全文前后呼应,非常自然。

作文《灾难》她最后结尾是:“大自然虽然可以给人类带来温暖,但也会带来灾难。”点题并对大自然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给出了自己看到并思考着的一个问题。

《捉鱼》结尾是:“不能再捉弄这些被捉过一次的鱼了。”一句子读出了孩子心地善良,热爱生命,对同是地球上的生灵,鱼类表达出了深深的悲悯情怀。

《海》的结尾:“真没有想到,海底里的生物比人类还快乐。海底生物一定很爱自己的家。我爱大海。”这结尾更是出呼我的预料。能强烈的感受到孩子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希望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渴望。同时从这个侧面表达了孩子对上学和应试考试的反感,向往自由自在的大自然生活,说明孩子心有点累了,我要帮助孩子了。

接下到了05年暑假,带着孩子游玩了四川的很多地方。。。。。。06年4月到广东看病,给孩子请了一个多月的假,带着孩子一起前往。朋友陪玩了很多城市,走了很多旅游景点,特别是深圳的欢乐谷,给冬儿印像深刻。。。。。。孩子每次回来都写了很多生动的好文。

所以孩子每一篇小文,哪怕是几句话的文字,我都会看很多遍,因为是孩子当时的所思所想。是我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不去了解孩子,帮助孩子,谁来帮她。

    下面打冬儿三年级开学, 9月24日一篇很短的日记。结尾紧扣文题,非常生活,只要孩子时时注意,很多小事看在眼里,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粗心大意》

下午我和爷爷出去走走。在路上我突然看见一群人围着,上前一看有个人坐在地上(妈妈点评:这和后句子写反了)。我挤进人群,原来这个人头破血流,手上都是血,脚上也是血,真可怕!爷爷拉着我走走,我急急地说:“看一下。”人们议论纷纷,说是他自己不小心,摩托车撞上树。难怪这人的车在树边。还好他没带小孩,要不然小孩也会撞伤了。

我和爷爷一路走,我一路想,真是太可怕了!头上破了那么深口子。如果那个人不是走马观花,粗心大意,就不会受伤。看来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如果粗心大意,就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和别人。

冬儿的结尾“看来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如果粗心大意,就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和别人。”不仅点了题,还做了概括和总结,读来让人深思。"还好他没带小孩,要不然小孩也会撞伤了。"更是让人感到冬儿对和她同样的孩子的关心和关怀。

如何让孩子从小习惯并会运用这种方法?1、学校老师大多都要讲到。但孩子不一定能记下。2、孩子写完作文给家长看时,如果结尾没有和上面题目呼应。你要及时提醒一下。时间一长,无论结尾写得好坏,有无力度。孩子大多都会罩上一句。因为没有这句话,就会失好几分。(有时想想应试教育很无奈)

所以家长一定要在细节上关心一点孩子。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不太会写文,但结尾想来都会看出来,孩子有没有写上?应试考试是孩子和家长必需面对的,有没有这几分,孩子的差距会拉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