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赴美挂职更像个笑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13:52
2010年11月24日 08:40:02  来源: 沈阳晚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图/王乃玲
到外省市挂职锻炼或出国参加培训,对机关干部来说并不新鲜,但去外国政府部门挂职,此前则很少听说。昨天(22日),北京市东城区首次公布20年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提出要分期分批选送优秀人才到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挂职。据介绍,此前东城干部国外挂职的主要目的地是韩国,今后打算增加去美国挂职锻炼的机会。此外,东城区每年为人才“投资”将不少于5000万元。(《北京晨报》11月23日报道)
官员到基层挂职,已经没有新意,我国早已形成了成熟的制度性安排;官员到美国挂职,听起来挺新鲜,这显然与以往的官员出国培训不一样,培训是被动接受,挂职则可以一试身手。不过,此举并不受老百姓乐见,比如有网友认为这是劳民伤财。
尽管不少网友对此嗤之以鼻,甚至强烈反对,但笔者认为,官员赴美挂职,不妨一试,因为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确实可资我们借鉴,最关键的是,现实中不少官员确实应该设身处地地到外国体验一下。且让笔者稍费篇幅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
某年,在中央电视台“让世界了解中国”节目上,山东威海市的崔市长利用越洋视频电话在现场和美国来特蒙德的女市长艾文对话各自城市的发展和市政问题。当威海市市长邀请她来中国访问的时候,这位像家庭主妇的胖市长笑呵呵地说:“我这个市长要到哪里去,必须得到本地企业的赞助,他们是纳税人,他们很在乎市长是否会乱花他们的纳税钱。”而我们的威海市市长居然说:“你来中国,我们给你报销费用!”
这是耐人寻味的对比。不妨作一假设,如果我们的崔市长到美国来特蒙德做挂职市长,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他主动适应该市政府的法则和制度,像艾文一样循规蹈矩,这样他就和该市相安无事。另一种是,他依然保留在威海市的工作作风,比如很慷慨很大方,这样一来,结局很不妙,要么无法继续挂职下去,要么处处被掣肘,难以遂愿。如果崔市长继续在该市挂职,经过处处碰壁之后,一定能适应该市的工作状态,比如,不敢乱花钱,如果养成了这样的状态,归国后并能学以致用,这该多好。
说一千道一万,挂职其实并不难,中国人向来善于学习。关键问题是,倘若官员出行一趟,学回来的都是些无法应用的屠龙之术,与中国国情根本结合不到一起,那么赴美挂职岂非成了一个笑话?从现实的语境看,这种可能性很大。(来源: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