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漫笔: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02:32

时事漫笔: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作者: 陆天然 | 2010年11月24日 15:29 | 栏目: 时事漫笔
(91) 点击  |  (4) 评论 | 本文地址: http://lutianran.blshe.com/post/10909/617874

 

    最近我的摄影导师,72岁高龄的摄影老前辈龚俊豪的作品《回眸》在第十二届全国当代摄影艺术邀请赛中获得人像摄影类银奖,徒儿为之十分高兴。古人云"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是龚老师一家的仁慈和老师的无私教诲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将终身难忘。现转载《海门日报》记者董娟、通讯员杨海霞、实习生蒋文艳的小通讯《"我就是喜欢拍照"》一文,让我们共同祝福龚老师永远健康快乐。                                     

                              "我就是喜欢拍照"

 

  (《海门日报》记者董娟、通讯员杨海霞、实习生蒋文艳)走进龚俊豪小小的照相馆里,墙上挂满了他的得意之作,尤其是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黑白相片,深深刻着时代的痕迹。日前,他的作品《回眸》在第十二届全国当代摄影艺术邀请赛中获得人像摄影类银奖。龚俊豪说,这些都是他觉得这辈子拍过的最美照片。11月8日,记者听这位摄影爱好者讲述着自己的摄影故事。  

15岁开始摄影工作

  龚俊豪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开照相馆的,所以他很小就受到了熏陶,喜欢摆弄照相机取景,"那时候用的是胶卷,他们不让我随便按动快门,但我还是忍不住把玩着相机,想象自己是一个大摄影家。"龚俊豪高兴地回忆着。15岁正式开始从事摄影工作,54岁拥有自己的照相馆。龚俊豪说:"我总是觉得自己像一个魔术师,将时间留在了那一瞬间,也将记忆定格在了那一瞬间,我非常享受那样的感觉。"  

花3小时等一个镜头

  龚俊豪说,要把照片拍好是很有讲究的,不但要有技术,而且要有耐心。龚俊豪今年72岁了,但他还是会像很多年轻人一样,为了一个镜头等上半天。2009年,他去万年镇办事,在一棵大树底下听到幼鸟叫唤的声音,他断定会有大鸟来给幼鸟喂食,便决定等待,看后面会有怎样的温馨画面。3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一只大鸟飞到了巢边,嘴里还叼着食物,龚俊豪连忙拿起相机,围着这棵大树不停地按动快门,在斑驳的树影间拍下来"喂食"的照片,那一次,他非常开心。

  龚俊豪主要拍摄的是人物照片,对于拍摄人物照,他有自己的一套说法。"有些人觉得自己不上照,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摄影技术改变的,比如胖的人拍他的侧面,通过一些姿势来掩饰身材的缺陷,瘦的人就尽量拍出身材的曲线,不能显得像一根杆子。"龚俊豪对自己的照片质量一直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戴眼镜的绝对不能拍出镜片上的亮点、一定要让被拍者笑得自然。而他最感兴趣的就是在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拍出同一个人的多个身影。 

广交朋友多重身份

  龚俊豪喜欢拍照,也喜欢交朋友,参加各种活动,所以他的身份也有好几个。就在去年8月,他被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聘任为理事,他拿出了《摄影导报》的记者证、香港特别行政区记者证、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证、中国改革报福建记者站特邀摄影记者证书,并开心地说:"我就是喜欢拍照!"

 

 

4 条 关于 "时事漫笔: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的评论

评论[回复] 访客:施美雪 | IP地址: 222.76.86.* | 2010/11/24, 16:08 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坚持,拍下的怎不会是艺术?而“喜欢”二字不也因老前辈的执着而彰显了它的美吗? [回复] 唐江 | IP地址: 219.159.80.* | 2010/11/24, 16:01

知恩图报,博主可敬!

[回复] 张立天 | IP地址: 123.73.102.* | 2010/11/24, 15:59

向老前辈致敬!向老前辈学习!

[回复] 访客:林兆曦 | IP地址: 120.41.242.* | 2010/11/24, 15:58 名师出高徒呀!敬佩。 [回复] 访客:施美雪 | IP地址: 222.76.86.* | 2010/11/24, 16:08 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坚持,拍下的怎不会是艺术?而“喜欢”二字不也因老前辈的执着而彰显了它的美吗? [回复] 唐江 | IP地址: 219.159.80.* | 2010/11/24, 16:01

知恩图报,博主可敬!

[回复] 张立天 | IP地址: 123.73.102.* | 2010/11/24, 15:59

向老前辈致敬!向老前辈学习!

[回复] 访客:林兆曦 | IP地址: 120.41.242.* | 2010/11/24, 15:58 名师出高徒呀!敬佩。

发表评论

时事漫笔: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时事漫笔:让人晕头转向的云南县名:“澂江”还是澄江?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记者报道:点亮农村改革发展的航标灯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厦门经济特区出台户籍新政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从瓦片经济到后顾无忧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从社区开始走向社会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福建有个新闻"季谈会"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加快救助机制改革刻不容缓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警惕地产鸦片侵淫镇级财政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内部参考:节能减排岂能玩“花花肠子”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祖国你好:“不到长城非好汉”--毛泽东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内部参考:稀土开发进入“战国”时代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采访路上::帅哥“省长”张昌平 平易近人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采访路上:忆欢乐茶城武夷山茶博会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恒安模式:一个民企发展的标本意义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随笔: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福建民间标会:爱恨纠结的金融情人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悖论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带着股份进城”抹平二元鸿沟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随笔:浙江遂昌县政府如此关爱企业真荒唐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郑成功文化旅游节打响南安城市名片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单极工业化与下岗农民之忧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武夷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福厦动车运行满月 海西高铁渐入佳境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