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市 緩慢感受生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31:19

慢城市是一種新的城市模式,在這裏,有更多的空間供人們散步,有更多的綠地供人們休閑娛樂。慢城市不僅僅是將快速的城市步調放慢,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環境,讓人可以抗拒依賴時鍾與凡事求快的壓力。



效率,是工業社會賦予我們的使命;速度,是科技文明送給我們的禮物。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種迷醉,他們在高效率中體驗成就,在高速度中體驗快感。


然而,這也是一種裹挾,當身旁的物體快速掠過,當邊上的人群都在匆忙趕路,緩慢就變成了一種揮霍,一種與眾不同,一種與世俗價值觀相悖的變態。


我們知道,當人快速行進或旋轉的時候,所有的神經,所有的知覺,基本上是比較遲鈍的。這個可以從兩個方麵解釋,一則在快速運動中,神經末梢本身因為刺激過多,導致缺乏了那份敏感度;二則外部世界的快速閃略,讓人體反應跟不上,來不及感受,一切變得模糊,無論是視覺、聽覺還是心靈。也就是說,高速實際上是使得我們與真實世界疏離。不僅使得人們變得無見無明,還經常會因為看不清世界而做蠢事。


所幸,聰明的人還是存在的,對社會和生活的反省總是可以成為現實。他們逐漸意識到,很多東西需要緩慢下來,隻有慢下來,才能更好地認清世界,才能是人去過生活,而不是讓生活來過人。


這個需要調整兩個環境,個人的小宇宙以及外部的地理氣候。所以,有人就提出,要創造環境讓我們的生活工作節奏慢下來,尤其是生活在都市裏的人。於是就有了“慢城市”這個概念。根據互動百科網的解釋,“慢城市是一種新的城市模式,在這裏,有更多的空間供人們散步,有更多的綠地供人們休閑娛樂。慢城市不僅僅是將快速的城市步調放慢,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環境,讓人可以抗拒依賴時鍾與凡事求快的壓力。”


其實這個詞彙,並不算很新,在國際上也存在已久。不過近來中國的江蘇省高淳縣也試圖與這個名號掛鉤,並據說有望在本月召開的國際慢城會議上被授予這個稱號,這個詞開始進入國人視野。此前,全球已經有135個城市宣布成為慢城市。


這些說的都是外部世界的改善,在人們願意緩慢的時候,至少有這麼一個實現的可能。慢慢散步,慢慢吃飯,慢慢戀愛,慢慢思考,慢慢貼近靈魂,慢慢享受生命。


說到這裏,應該有個重要的東西被提出來,外部環境是存在了,那麼,決定緩慢的就是姿態和人心,在姿態上是否可以避免浮躁焦急,在內心上是否願意放緩腳步,是否願意去體驗一種過程?


其實,生命本身就是一種過程。正如八戒老師吞人參果,如果你隻是想著要速度、要結果,早點將果子吞下肚。好吧,你這個輪回的進餐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麼滋味。


來源:南都周刊   转自 http://www.lofott.com/show.php?tid=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