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白岩松,用不着老是眉头紧锁-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08:55
高人:白岩松,用不着老是眉头紧锁作者原标题:有点令人反感的访谈--——我看白岩松与网易记者作者:高人来源:作者赐稿来源日期:2010-11-23

                     
  一

  看了网易新闻记者对白岩松的访谈,我的感觉就俩字:反感。

  开篇就令我反感——

  记者问:听说你坚持手写主持节目的讲词?

  白岩松:这不叫坚持,这是我喜欢,我习惯。难道一定要用电脑打字吗?

  出言就不逊,哪来这么大火气,有话干吗不好好说——譬如“我喜欢这样,习惯了”,心平气和,多好!何必非要反驳说“这不叫坚持”呢?接下来的反问“难道一定要用电脑打字吗”?就更是无礼和无理了——记者根本就没这意思!

  之后,记者又谈到了用微博和博客方式进行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问题,白称“不喜欢”,并扯到“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选择的权利”上,就跟谁在强迫他似的,还再次发问说“要所有的人都掌握吗”?他还批评那些不明白“不会打字跟不会发邮件与不了解网络上的资讯是两回事”的网友的“有时候也并不现代”的“思维方式”——犯得上么?

  就像吃了枪药,点火就着。

  ……

  访谈中,类似的咄咄逼人好为人师口吻还有一些,不再一一赘述,总之是,缺乏对记者的起码尊重。

  真佩服记者的涵养,搁我年轻时的脾气,我一准儿豁出去了,终止采访抬脚走人把他晾那儿,臊他一把,看他还狂不?

  这小白子,原本挺好的一个人,现在咋变成这样子了呢?

  二

  白岩松是央视新闻主持的“大牌”之一,也是我欣赏的“名嘴”之一——有道是“好马长在腿上,好汉长在嘴上”。

  他评说时事,反应快,有见解,也有一定深度,偶尔还有出彩的只言片语——譬如他评论上海大火时说的“城市,首先是让生活更安全”,就是一例。

  但这次访谈,或许是他太想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了,所以竟对记者所提问题,一再挑刺,反诘,盛气凌人得不近情理,有违采访常规,只能给人以“小母牛开屋门”的印象。这样的表现或曰表演,并不“出色”,而是跟“大裤衩”一样地“个色”,并且“个色”得令人难以接受。

  譬如他说“互联网几乎没有自己的新闻”,“没有任何的原创”,“还不是搭在整个传媒的肩膀上去寻找内容?”就言过其实,真把央视看做舍我其谁的新闻老大了。

  试问,在许多突发事件现场,网民用摄像机或手机所拍照片——如央视配楼失火场景,发到网上,这是不是“原创”?这不比央视“第一时间”还早?

  再试问,“有自己的新闻”的央视,真是有闻必录并且每“闻”都“新”么?!

  坦言我看央视新闻的动机吧:首先当然是为了获取信息;其次,是想看看这些消息是怎样被“编”与“辑”成“新闻”,又怎样经“名嘴”把话说“圆”的。

  仅此而已,之后,我便“翻墙”神游去了。

  三

  让许多人诟病的,是记者所问“在央视这样一个媒体里面,您不会觉得有体制的困扰吗”,他立即还以颜色道:“别和我谈体制,处处都是体制”!给人以因被激怒而气急败坏的印象。

  记者后来还问到了“是否要有统一的对外宣传口径”?白予以承认。

  应该说,白的话并没说错——的确,包括网易在内,“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儿不在体制内”?

  记者的问题在于,真把网易当做“体制外”的网站了,所提问题自然语涉挑衅——其所谓的“有体制的困扰”,颇有央视乃是主旋律传声筒的意思,因而触动了白岩松最敏感的神经——他最怕被人视为“肉喇叭”,他希望人们把他看做个性张扬并有着独立见解的新闻人!

  所以他辩白说,“把事情做好”与“体制内、体制外没有关系”,“体制内也依然有很多有活力和增长的东西”云云——但是,既然承认“普天之下,莫非体制”并有着“统一的对外宣传口径”,以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现实,那么,这样的表白就既无必要也无力量。换言之,体制如此,白岩松以及其他所有的“名嘴”,谁都是永远做不成独立的新闻人,他(她)们都是笼中叽叽喳喳的鸟儿。白岩松只要能够兑现自己所说的“我更看重它实际上有没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会不会有一点微小的推动力”,以及“你只要说实话,关注现实就OK了”,那就不失为一个具有良知的主持人。

  至于反问“网易有多少是在尖锐度,或者说敏感度,或者新闻性方面是超过《新闻1+1》的”?这就是把自己的栏目高看为一字千金的《吕氏春秋》了——网易的论坛,尤其是留言,那叫一个敢说,比起央视的“尖锐度”和“敏感度”多多了,评论上海火灾就有“城市让生活‘没’好”的留言暗讽上海sb,就比你白岩松说的深刻。

  四

  白岩松是个苦于思索之人,什么时候都是双眉紧锁。

  那就不妨反思一番这次的访谈,认清自己不过是体制的幸运儿,更要认清自己在体制中的位置和角色,清醒惕厉,别犯芮成钢“强问”与“代表”的毛病。

  切记,你可以“强问”网易的记者,但你永远也“代表”不了体制。

  白岩松好自为之,勿令观众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