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琴曲四章【林黛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38:56
  原文:              风萧萧兮秋气深,(1)   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   倚栏杆兮涕沾襟。(2)   山迢超兮水长,(3)   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4)   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5)   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6)   思古人兮俾无尤。(7)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8)   天上人间兮感夙因。(9)   感夙因兮不可惙,(10)   素心如何天上月。(11) 注释:            (1)萧萧:寒风之声。  (2)涕:泪。  (3)迢超:高远。《红楼梦》藤本、王本作“迢迢”。  (4)寐:睡着。  (5)子:你。古代对对方比较尊敬的称呼。  (6)之子:这个人,那个人。《诗经》中常见,如“之子于归”。焉,语助词,无义。  (7)思古人兮俾无尤:语用《诗经·邢风·绿衣》:“我思古(故)人,俾无訧(尤)兮。”古人,原本指故妻。俾,使得。尤,过失。原本是说“故妻能匡正我,使我无过失。”在这里则说思念老朋友,但凑泊“经”语,补纳痕迹显著。  (8)斯世:这个世界上。  (9)夙因:即所谓“旧缘”。迷信宣扬恩怨聚散、生死祸福皆前世因缘所定。  (10)惙:也作“辍”,停止,断绝。  (11)“素心”句:此诗每章都用平声协韵,这一章末句本来也应用平声字与一、二句“尘”、“因”相协,但诗中转而用入声字“月”,与“惙”协韵,打破了常格。这种出人意外的换韵方法,在古体诗中多用以表现一种激越或突变的情绪。所以书中妙玉说:“如何忽作变徴(五音之一)之声!”后两句用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