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jié)造字的传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5:41:38
很久很久以前,苍茫大地之中,出现了人类;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人们开始学习种植作物、饲养牲畜,文明也随之出现,从此人类的生活愈来愈丰富,文明的发展也就愈来愈快速,而文字的形成正是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一谈到中国文字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仓颉造字的传说。
据考证,仓颉,号史皇氏,是轩辕黄帝的史官。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目,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淮南子口本经训》上有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传说当仓颉完成造字工作,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忽然天崩地裂般轰隆一声,天空哗啦哗啦地下起大雨,但是落下的并不是雨滴,而是一粒粒的小米,四面八方也传来哭泣的声音,原来是鬼怪们正在哭嚎,伤心不已。这个故事说明,由于文字的出现,知识的传播更为便利,许多经验知识得到保存累积,变得更精深、博大,其中当然也包含了生产知识也就越来越有效、发达,故用"天雨粟"来形容文字对生产的贡献;至于鬼怪无法再愚弄人们、为所欲为,故有"鬼夜哭"之说。
从今天的文字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字是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是在一个长久发展的历程中,由许多人分别制造,经过选择、淘汰后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在四千余年前,文字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经过仓颉的整理、归纳后,文字逐渐地迈向系统化、标准化,而人们为了推崇仓颉的贡献,故一致推选仓颉为发明文字之代表,经过历史的潮流,现在则将仓颉尊为文字的创始者。由于仓颉综合各类古字,归纳系统再创造,使得中国文化演进史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渊博,因此仓颉可说是中华文化千年丰功伟业的一大功臣。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文字,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