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最高的政策” 滨海新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3:48:13
“含金量最高的政策” 滨海新区:国家战略系列之五
——倾听中国经济“第三极”开发开放的足音

2010-6-7 16:10:26     简要内容:长篇通讯《滨海新区:国家战略 ——倾听中国经济“第三极”开发开放的足音》全文共分六篇。系列之五:“含金量最高的政策”,作者:人民日报记者陈杰。文中写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说,滨海新区能不能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是根本动力,不改革,没有出路!”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强力支持“最彻底”的改革方案。

    由人民日报记者陈杰采写的长篇通讯《滨海新区:国家战略 ——倾听中国经济“第三极”开发开放的足音》全文共分六篇。以下为系列之五:“含金量最高的政策”

    国家给予最大的政策支持

    2006年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温家宝总理称,“这是含金量最高的政策”。

    同年5月,《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后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得“先行先试”资格。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更多地发挥地方主观能动性,由地方自主创新出意见,经中央批准实施,与以往改革大不一样――原来只能按照既有政策框架改革,此次则给了试验区自主探索的机遇。

    至2006年7月,天津初步起草形成了一个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框架。

    《总体方案》分别于2006年9月和2007年2月,两轮征求国务院相关30个部门和负责协调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综合配套改革的国家发改委20个司局的意见,9个部门没有意见,完全同意,21个部门提出118条建议。经过反复修改,上报国务院。

    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这一《方案》。从最初上报至此,历时18个月。

    国务院的批复要求,用5至10年时间,在滨海新区率先基本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新区在带动天津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国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

    《方案》包括十项改革,其中深化企业、科技等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高水平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形成节约集约用地新格局。深化城乡规划和农村体制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创新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建设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新城区。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

    4月14日,天津市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专题研究确定落实国务院批复意见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市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主持会议并指出,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给予我们的最大政策支持,也是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举措,要真正把各项配套改革政策用好用活用足、用出成效。

    10月底,天津市召开深化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推动会,在国务院批复总体方案的基础上,拟定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计划(2008-2010)》,标志着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入了全面实施与推进的阶段。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