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儒、释、道是怎样“合一”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4:18:36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儒、释、道是怎样“合一”的

(2008-06-21 14:03:34)转载_冷成金的博客_新浪博客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其一):儒、释、道是怎样“合一”的

苏轼诗中的“理趣”,其实并非单独存在的。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说成是理趣诗,实已落入皮相之论。

苏轼晚年十分尊崇陶渊明,这不仅是因为他与陶渊明的遭遇和生命情调有相近之处,更重要的是他在陶渊明思想的基础上解决了人生不能永恒的问题。在这种心境下,他晚年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寄至味于淡泊”,“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

       

        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

   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

   敢违。

 

读法:

其中有儒,但已不是俗儒,而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具有超越精神的儒;有道,但也不是祈求长生或无为而治的道,而是“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道,有禅,但也不是屏气凝神、排除杂念的枯禅,而是在现实的感性生活中体味本体的活禅;也有隐,但也不是为隐而隐的隐,而是一无所隐的隐。所以,他的生命已经达到了审美的境界。宋诗的精髓,正在这种由情入理,再由理返情的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