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03:57:58

  作者:吉姆·柯林斯,著名商业畅销书作家。柯林斯早年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并获得杰出教学奖。1996年,他回到家乡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创办了自己的管理实验室,与各种企业和社会机构的领导人一起开展对商业生活的研究。曾在默克公司、星巴克、时代明镜集团、麦肯锡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任高级经理和CEO。

   摘要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

 我们没有卓越的学校,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学校。我们没有卓越的政府,大抵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政府。很少有人能过上美满的生活,基本原因是过上好生活很容易。绝大多数公司始终未能成为卓越的公司,全是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公司——而这正是它们的主要问题。

 1996年,这一想法在我头脑中已经变得相当清晰明确。当时,我正与思想界的一群领袖一道进餐,讨论组织业绩问题。麦肯锡公司旧金山办事处的总经理比尔,米汉探过身来,漫不经心地向我吐露:“喂,吉姆,我们都很喜欢《基业长青》这本书。你和另一位作者在调研和著书方面都干得非常出色。但遗憾的是,这本书毫无用处。”

 我很好奇,请他解释一下。

 “你所写的大部分公司自始至终都非常卓越,”他说:“它们不必将自己从优秀公司变为卓越公司。这些公司有像戴维,帕卡德(Dave Packard,惠普公司创始人)和乔治·默克(George W.Merck,默克制药公司创始人)那样的创始人,从一开始就塑造了公司的卓越气质。但是大多数公司都是中途觉醒,发现自己只是优秀公司而非卓越公司。它们该怎么办呢?”

 回想当时的情景,我感到米汉作出“毫无用处”的评价的确有些夸张,但他的观察是正确的——大部分真正卓越的公司由始至终都是卓越的,而大多数公司却一如既往始终未能成为卓越公司。米汉的评价的确是千金难买。他的那个问题犹如播下的一粒种子,成长为这本书的根基。那就是:“优秀公司能否转变为卓越公司?如果可以,怎样才能做到?”或者换句话说:“安于现状”的顽疾是否真的无药可治?在5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优秀公司变为卓越公司的案例确实存在,而且我们已经掌握了促成这种转变的潜在因素。受到米汉的启发,我和我的研究小组开始了一项历时5年的研究工作,力图探索从优秀公司成长为卓越公司的内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