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6:28:3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一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 )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中国政治制度史
作者: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政治学的一门重要分科,又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专门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前 言
第一章 先秦政治制度  
第一节 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制和国家的产生  
一、原始社会组织
二、原始氏族公社的管理制度
三、原始氏族民主制的瓦解和国家的产生①
第二节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历史地位
二、王权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央(内服)行政体制
四、地方(外服)行政体制
五、军事制度
六、法律制度
七、职官管理制度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春秋战国的历史地位
二、王和诸侯专制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三、列国行政体制的变化
四、军事制度
五、法律制度
六、职官管理制度
第四节 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先秦国家政体的特点
二、先秦行政制度的特点
第二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皇帝制度
一、皇帝制度的特点
二、皇帝的名号和权限
三、皇位继承制度
四、后宫制度
五、宗室制度
六、宦官制度
七、外戚制度
八、宫省制度
九、服御制度
第三节 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的概况
二、中央辅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第四节 地方行政体制
一、地方行政区划
二、地方行政官吏的设置和职权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
第五节 法律制度
一、法规的制定和沿革
二、司法行政
第六节 监察制度
一、监察行政体制和职能
二、监察的权限和内容
第七节 军事制度
一、兵役制度
二、军事行政区划
三、军队编制和管理制度
第八节 职官管理制度
一、官吏选拔制度
二、任用制度
三、考课和奖惩制度
四、等级和傣禄制度
第三章 隋唐五代宋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宋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皇帝制度
一、皇位制度的完善
二、皇位继承制度
三、后宫制度和外戚政治
四、宦官制度
五、宗室制度
第三节 中央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的概况
二、中央的辅政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中央政务部门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 地方行政体制
一、地方行政区划
二、地方行政官吏的设置和职权
三、羁縻府州和都护府
第五节 军事制度  
一、兵役制度
二、军队编制和指挥体系
第六节 法律制度
一、法规的制定和沿革
二、司法行政制度的完善
第七节 监察制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第八节 教育和科举制度  
一、教育制度
二、科举制度
第九节 职官管理制度  
一、任用制度的变化
二、考课制度
三、勋赏爵位制度
四、傣禄制度
五、休致制度
第四章 夏辽金元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夏辽金元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各有特色的皇帝制度
第三节 中央行政制度
一、西夏的中央行政制度
二、辽代的中央行政制度
三、金代的中央行政制度
四、元代的中央行政制度
第四节 地方行政制度
一、西夏的地方行政制度
二、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三、金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四、元代的地方竹双制度
第五节 军事制度  
一、兵役制度
二、军队编制和管理制度
第六节 法律制度
一、法规的制定和沿革
二、多种途径的司法行政
第七节 职官管理制度
第五章 明清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明清政治制度的社会基础及其在创建时期的特点
一、封建社会晚期及其政治制度的相应演变
二、朱元璋集团在统一全国前的政权建设及其特点
三、满洲贵族在统一全国前的政权建设及其特点
第二节 皇权和皇位继承制度的演变
一、君主集权专制发展到最高阶段
二、皇位继承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中央辅政部门的演变
一、明初中央国家机关体制
二、明初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
三、明代四辅官制度的设立及其失败
四、明代内阁制度的建立和职权的演变
五、清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建立及其演变
六、清代辅政机关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
第四节 行政制度  
一、六部的建制、职责及明清两代的异同
二、地方行政制度及其演变
三、土官制度
第五节 监察制度
一、都察院和各道御史
二、六科给事中的职责和与御史的分工配合
第六节 法律制度
一、《大明律》和《大清律》的制定及其特点
二、审判机关及其权限
第七节 军事制度
一、明代的军制
二、清代的军制
第八节 科举及文教卫生等制度
一、科举制度
二、文教卫生礼仪等业务部门及其工作制度
第九节 明代宦官机关和特种镇压部门以及清代国家机关制度中所体现的民族歧视政策
一、明代的宦官机关
二、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三、清代国家机关制度中所体现的民族歧视政策
第十节 明代宗藩制度  
一、明初从封藩到削藩的演变
二、明代的"藩禁"和"宗禄"
第十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清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湘军"、"淮军"等反革命地主武装的组成
二、"洋务"机关的增设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国家机关制度的倡议及其失败
四、清朝灭亡前夕国家机关的改组
历史惊人相似背后的规律
一,两段惊人相似的历史
先哲马克思曾说过:“历史上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两段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为便于对比,列表如下:
第一周期
春秋战国


三国

第二周期
南北朝


五代

共同特点
长期乱世,多元文化
强大、残暴
短命
强大、长治久安
百年乱世
文弱,长久,
偏安东南
关于这两段历史的相似,前人早已发现并有所论述。
早在唐初,李世民集团就发现了秦与隋的相似,唐初编的《隋史》说:“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始皇并吞六国,隋文统一九州。二事虐用酷刑,炀帝肆行猜毒。皆祸起于群盗,而身殒于匹夫。原始要终,若合符契矣。”
又比如宋人欧阳修也同样发现这两段历史的惊人相似,以此来说明宋晋的相似,从而论证宋天子的合法性。
这两段历史的相似真正到了惊人地步,甚至连许多细节都十分相似:
比如,秦和隋都是只传两代,这两代都以暴政闻名,秦修长城,隋修运河,都引起了农民大起义。而这两位残暴的“二世”又都被自己的权臣所杀。
经过短暂的混战,政权最终都归于起义队伍中的某一家,即刘邦和李渊。
汉和唐在建国之初都有一段休养生息的过程,汉有所谓“文景之治”,唐有所谓“贞观之治”。
在汉初和唐初,各有一位权欲极强的女人把持朝政,汉为刘邦的妻子吕后,唐为李世民的妃武后,这两个后大封异姓王,折腾了一二十年后,均因后继无人而又恢复了原先的王朝。
汉和唐在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后,均达到了各自的鼎盛时期,开疆拓土,好大喜功,汉为武帝,唐为玄宗。然后便转入下坡。汉唐两代均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故称“汉唐气象”。
汉末和唐末都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和黄巢起义,又都被军阀们镇压。然后各军阀之间展开了近百年的争战,即三国时代和五代十国时代。
继之而起的两晋和两宋也很相像,他们的开国天子都是靠政变登基,即司马政变和陈桥兵变。一开国便国力不强,后来均在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打击下向东南方迁都,东晋迁到南京,南宋迁到杭州,多次北伐失败,偏安苟且,直到灭亡。
前人在指出这两段历史惊人相似的同时,却很少给出为什么惊人相似的原因。那么,这种惊人相似背后究竟存在着什么规律呢?
让我们把眼光转向这两段历史的开端——春秋战国和南北朝,看看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以后这一连串的相似历史。
二,第一周期
不言而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最为辉煌的黄金时代,诸子百家,峰起争鸣。而且巧的是,西方世界此时也正是思想史上最辉煌的古希腊时代。
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首先是长期分裂征战的诸侯群雄的政治需求使然,各诸侯国为称霸争雄,纷纷广开言路,争相延揽人才,使“诸子”们得到一展才华和实现政治理想的广阔天地,故而各种学说得以发扬光大。
其次,不同诸侯国长期并列的局面,也为“诸子”们提供了自由流动选择的宽松环境,“道不同不相与谋”,知识分子可以今天在秦,明天在楚,所谓“朝秦暮楚”,得到充分的学术自由的机会。从而促进了改革与发展,比如“商鞅变法”
然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夏、商、周三代统治区域很有限,只是中原一小块地区,还不能算大一统中华帝国。至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地域逐步向边远地区延伸,但传统华夏文明仍然集中于中原地区,并未笼罩“天下”。比如南方楚国,就是与华夏文明迥然而异的荆楚文化,甚至连语言文字都很难沟通。而吴越诸国,更属蛮荒地带。秦国则由陇西崆峒文化演变而来,与中原华夏文明差异很大。北方的燕国亦接近辽河文化带,齐鲁在上古时亦被称为“东夷”。总之,周边各诸侯国当时被中原视为“四夷”,或称“东夷、北荻、西戎、南蛮”,文化各具特色,差异很大。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各文化间的流通互补,互相竞争,为时代进步提供了新鲜养料和勃勃生机。
这一观点可以在西方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得到充分验证,从地中海到两河流域,存在多个迥然而异的古代文明:希腊、埃及、阿拉伯、两河,甚至一直连到了印度,各文明之间互不统属,长期相互征战,交流,影响,从而使得古代和现代西方文化始终充满活力和动力。
中国当时也是多元文化并存,所以得以互补共荣。
举个例子,春秋时代各国交战以车战为主,到了战国时代,处于中原的赵国,因地近北方胡人,在与胡人骑兵交战中,学到了先进的骑兵战术,推行“胡服骑射”,虽僵化的士大夫极力反对,但赵军战斗力的提高,使改革终见成果。
再比如:中原虽然是文化中心,但冶铜制剑技术却以尚处在断发文身时代的吴越为领先,如干将、莫邪、欧冶子,及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而最早冶铁和使用铁器的诸侯国则是远落后于中原的楚国。
当然,产生于中原各地的诸子百家学说更是中华文化的时代典范。
总之,虽然长期征伐动乱给百姓带来无穷的苦难,但多元文化,多种学说的并存和交流,无异为华夏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为未来大一统的秦帝国准备了丰富的思想武库和和管理经验。秦帝国推崇严刑峻法的法家学说而强大便是成功一例。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期做出多项开天辟地的创举,如:改诸侯分封制为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制定了一整套封建体制和法律,并沿袭数千年。正在于百家学说争鸣与实践的长期积累结果,更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带来的成果。但焚书坑儒的暴政却沉重打击了多元文化争鸣的局面。
推翻暴政后建立的新王朝汉,距离数百年动乱和刚刚推翻的暴政王朝很近,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哲学,带来了“文景之治”,从而造成国力空前强大的汉武盛世。可以说,汉武盛世是汉民族最强盛的唯一高峰。以后的历次盛世已不再属于纯粹的汉民族。
而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虽然使政权更加稳固,但同时也使多元文化并存的生动活泼的思想界开始沉默,这是继焚书坑儒后的又一次文化禁锢,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
这时的人才选拔制度采取所谓“察举制”,即由地方官按照儒家道德标准向中央举荐孝廉。但不到东汉末年,这种举荐制度便已徒有虚名,孝廉既不孝也不廉,完全成了世袭门阀。
至东汉末年,一元文化长期统治的僵化弊端已渐趋严重。虽然雄才大略的曹操曾力主破除门阀,唯才是举,做了一点小小的改革,但难以憾动整个文化僵死的大背景,终于人亡政息。
到曹丕当政即建立了影响深远的“九品中正制”,改“察举制”为“荐举制”,又叫“九品官人法”,由地方的“中正官”将人才分为上上到下下共九品,按品授官,仍然弊病多多。至魏晋交替时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形势。无论“察举”还是“荐举”全没用。
这时中华文明已形成了如柏杨所形容的“酱缸文化”,因长期没有新鲜文化养料的补充和更替,一元僵死文化的毒素已积淀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刚诞生的晋王朝便已如老人一般毫无生命力,门阀制度在晋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至东晋,已演化为只有王、谢等几个少数大族才能问鼎政治的地步。
羸弱的晋王朝无法与北方游牧民族抗衡,只能偏安东南一隅,最终形成北方“五胡乱华”“斯文扫地”,而南方不断更替的文弱小朝廷则死抱着酱缸文化不放的南北朝格局。
顺便说一句,两晋南北朝期间的汉族王朝虽然国力衰微,但文学艺术却越来越精致高雅,而精致蜜糖中包裹着的文化毒素也就越发具诱惑力。
三,第二周期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感兴趣的正是所谓“五胡”,这些未染酱缸毒素的游牧民族带来草原的质朴清新,也带来了虽原始但新鲜的文化养料。虽然北方王朝因仰慕精致高雅,繁文缛节的华夏文明,很快被酱缸染黑,并最终为汉族所同化,但究竟中毒不如南方“正统”汉族王朝那么深,仍能为僵死的中华文化带来些许活力,仍能冲淡酱缸之毒。虽然不比百家争鸣那般新潮云涌,但究竟有了走出僵化的的希望。易中天教授说:魏晋南北朝“以玄学怀疑论为哲学前导,印度佛教为助燃剂,一股新颖先进的思潮席卷全国,魏晋南北朝成了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思想文化的丰收期。这就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有人认为,就连隋文帝和唐太宗的血统中也有鲜卑的成份,并非纯正的汉族人,而隋文帝皇后独孤氏和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更是正牌的鲜卑贵族。所以李唐皇族并非纯粹的汉民族。
民族大融合对破除汉族腐朽文化的毒素具有重要意义,杨隋帝王和李唐帝王的出身血统迫使他们必须彻底扫荡陈腐的门阀姓氏体制,扫除对寒门的排挤,否则连他们自己家族也没资格跨进仕途。于是相对先进的科举制自隋朝开始建立,到唐代发扬光大,再加上其它各种人才选拔制度,使底层的优秀人才得以进入上层,从而使唐王朝空前开放。强大的经济力量使丝绸之路贸易达到繁荣的顶峰,于是,西至阿拉伯、罗马,南至印度,东至日本,东西方各国商人和使团以空前规模从四面八方向长安涌来,带来了比春秋战国时期更广阔,更丰富的文化元素。
隋创三省六部制,使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
唐王朝并不独尊儒术,而是儒、释、道包容并存,比如唐天子就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代,是道教门徒,而身为道徒的李世民却亲自迎接去西天取经的玄奘,并资助玄奘译经。易中天教授说:“唐帝国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以儒示释道并存的三教合流替代了独尊儒术,以胡汉一体的对外开放取代了故步自封。”
在新一轮多元文化的滋养下,唐王朝海纳百川,来者不拒,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放自信的强盛时代。正如鲁迅所说:“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强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这就是所谓“拿来主义”。
等到宋代,那多元文化带来的活力已消耗殆尽,又归于僵死的一元文化,因此宋代又如晋代一般国力衰微。就连这两个朝代的开创也不像汉唐那样靠硬碰硬的实力取得政权,而是依靠宫廷政变阴谋从别人手中夺得。
旧的门第等级观念又重新回来,比如按门第贵贱排列的《百家姓》便诞生在宋代。更有甚者,宋代的学术界嫌保守的儒学仍不够保守僵化,将儒学改造为“灭人欲,存天理”的理学,从而将酱缸文化中的毒素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北宋王安石也试图通过变法来革除积弊,但在整个一元文化完全僵死的大环境中,任何试图改动祖制的努力都将受到保守派和既得利益者集团的激烈反对,改革最终不得不归于失败。
四,规律
从以上两个相似周期的对比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南北朝至隋唐的民族融合对外开放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多元文化为社会和历史带来了丰富的,新鲜的,可供选择的文化养料和理论武器,从而引起了体制上的大变革,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于生产力。
从汉到晋和从唐到宋的长期稳定不变的一元文化,使体制渐渐僵死,变革异常艰难,文化和体制的毒素越积越深,国家只好一天天腐败衰落下去。
不但中华文化是这样,世界文化也是这样,东西方文化并存,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各种文化并存,才有利于人类进步。如果世界各国全被西方文化同化,将是人类的悲哀。
不但文化是这样,就连生物界的物种也是如此,只有存在大量不同的多样性物种,才利于生物进化的淘汰选择、优胜劣汰的机制。
总之,世界多样性永远是进步的原动力。
而秦隋两朝暴政短命而亡,正反映了从大乱到大治的不成熟和必然产生的反复。这两代的君王骤然接受了大量新鲜文化养料,还来不及去粗取精,便创制了大量新的制度,新的律令,更来不及反复实验修改,便在全国展开了剧烈的改革,试图一改而定万世之典。这些君王雄心万丈,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外拓疆土,内兴土木,穷奢极欲,再兼“治乱世用重典”,严刑峻法,终于激起民变,国破身亡。
至汉唐两代,接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丰富的多元文化积累基础上,既继承了前朝的改革成果,律历制度,又注意顺应历史,与民休养生息,稳步改革,终于形成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
五,存在第三周期吗?
蒙元虽然推翻了宋,但因执行民族等级压迫制度,蒙古族并未同化于汉族,故而并未给汉民族带来新的文化元素。再者蒙族本身的文化水准也实在不高。所以酱缸文化的毒素仍然保留在被称为“汉人”和“南人”的文化意识中。
待明朝建立后,长期积淀下来的汉文化毒素立刻发挥作用,使明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黑暗的时期,杀戮功臣、宦官专权、特务横行、文字狱、八股文都在明代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而皇帝集权则更甚于以往,朱明王朝干脆取消了总揽朝政,与皇帝分权的宰相制度,以品级不高的皇帝私人秘书班子内阁代之。明王朝的国力从一开始就没有强大过,内忧外患一直伴随着明王朝。
当时并不是没有外来的文化元素,但明朝自郑和下西洋之后,便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禁片帆下海,切断了外来文化的输入渠道。明后期,西洋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理念,但当时的中国皇族已僵化得不再能吸收任何新鲜养料,他们的兴趣只落在西洋钟表的精巧好玩上了。
清军入关为历史带来一丝喘息,其原因恰与南北朝至隋唐之初有点相象,受汉族文化毒素影响较少的满族带着异域的文化元素来到中原,他们较少传统文化的束缚,所以能够进行较大的变革。尤其突出的是康熙帝,在吸收西洋文明方面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比如借鉴西洋历法,指导大地测量,引进西洋医药,学习西洋数学,亲自参与指导农业实验,等等。由于康熙帝的大胆改革,使中国封建历史上出现了最后一次光明——康乾盛世。
但光明立刻消失,在满族努力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也就被酱缸文化所吞噬,失去了改革动因。原来积淀的毒素又一次泛起,比如八股文、文字狱、特务机关等等,而且文字狱的规模比明朝更有过之。清王朝在皇帝集权上比明朝走得更远,连内阁也取消了,只以小小的临时军事机构军机处顶替相权。
清室只吸取了汉族王朝宦官和母后专权的教训,从清初便严禁宦官和母后干政,但祖制家法并不能永远抵挡文化毒素的侵蚀,到清后期,中国历史上最专权的母后——慈禧太后便登场了,于是中国封建史沦入了最腐败的末路。
也就是说,中国如果再没有新的强大的多元文化冲击这陈腐的酱缸,便没有任何改革崛起的希望,第三周期便迟迟无法到来。
这一时期本身又呈现另一种周期现象,即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替执政,第一周期为宋元,第二周期为明清。宋和明为羸弱而内敛的汉族政权,元和清为强大而外张的少数民族政权。
易中天教授说:“帝国之所以能绵延不尽,少数民族的不断输血也是一个原因,南北朝输一次,五代输一次,元输一次,清输一次,每输一次血,民族精神就被激活一次。”
六,“五、四”运动是希望所在
中华文明本身已长期缺乏改革原动力,而中国周边文化也远低于华夏文明,使中国长期自视天朝,唯我独尊。对中华文化的冲击便只能来自西方战争的侵略了。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们武力和文化双重侵略的压力下,及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刺激下,清政府被迫改革,终因传统势力过于顽固而失败。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便是顽固势力与外来文化激烈交锋的妥协产物。直到清政府被彻底推翻,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终于结束。
民国没有了帝制束缚,西方文化得以潮水般涌入,再加上面对列强的裂土分疆,中国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终于掀起了“五、四”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对两千年的封建文化展开空前强烈的批判。
我认为这次的多元文化浪潮,正是期待已久的第三周期的前奏。它较之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和隋唐时代的对外开放,范围和深度都要大得多,对中国酱缸文化的冲击也要彻底得多。
第一周期的多元文化来自中原华夏文化本身,及周边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西戎文化、辽河文化等。
第二周期的多元文化来自更广大的地区,扩大到蒙古高原、中亚、印度等。
第三周期的多元文化则来自世界,来自欧美。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第三周期”只是就本质而言,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彻底的文化大变革,但其外在形式,无法与前两个周期相提并论,它已完全不具有“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连表面的相似都不是很明显。
然而,在这新的一轮中,吸收外来文化有没有僵化保守和全盘西化的反复过程?初创新制度的过程中有没有不成熟的生吞活剥过程?有没有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严刑峻法的“秦皇遗风”?有没有接受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与民生息的适应历史规律的过程?从历史中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些可资对比借鉴的地方?
在前两个周期,华夏文化一直高于周边,中原或中国处于主动地位,而第三周期我们遇到了比华夏文化高得多的西方文化,中国处于被动地位,拒绝吸收异域文化便要挨打。
但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自“五、四”运动开始的文化变革时断时续,坎坷前行。尤以打着激进的“破四旧”“批林批孔”旗号的十年浩劫,成为封建思想的大复辟,大倒退。如:
人分红黑“五类”的血统论=门阀制度;
“三忠于四无限”“忠字舞”“万寿无疆”=皇权崇拜
“破四旧”=焚书坑儒
这个时期的特征正如鲁迅所形容:“恰如用棍子搅了一下停滞多年的池塘,各种古的沉滓,新的沉滓,就都翻着筋斗漂上来,在水面上转一个身,来趁势显示自己的存在了。”
文革后的改革开放,标志着“五、四”运动的继续。现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向世界开放,法制建设、加入WTO、全面与世界接轨。
可以说,直到今天,这场脱胎换骨的变革仍然远未完成,与世界的接轨仍然来日方长,中国仍处于第三周期的前奏中。
或者说,在多元文化的滋养中,中国目前正在走向新一轮的“汉唐气象”,一个空前强大的中国正在一步步崛起中。
中国古语,句句道破人性!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是草都有根,是话都有因。吃饭品滋味,听话听下音。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道高龙虎伏,德高鬼神钦。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生死不由命,富贵全在勤。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久在江边站,必有望海心。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有品德不贱,有学问不贫。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何必丝和竹,山水有清音。
交友无贫富,情义重千金。损友敬而远,益友近而亲。
砣小压千斤,椒小辣人心。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
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人心。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生无一堆土,常有四海心。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穷人见穷人,非亲胜似亲;富人见富人,是亲不认亲。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长存君子道,事久见人心。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
宁忍自己气,莫伤父母心。无病休嫌瘦,家安莫怨贫。
虎生犹可近,人毒不堪亲。无本休言利,有货不愁贫。

盛世藏古董,乱世屯黄金。饱暖思淫泱,饥寒起盗心。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酒逢知已饮,诗向会人吟。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官清民接近,主雅客来勤。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隐士不可仿,政客不可近。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从来名利地,易起是非心。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权势不能侵。
一勤交十懒,不懒也要懒;一懒交十勤,不勤也要勤。
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
中国何以为中国?九句话撑起中国上下五千年!
1。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时代:汉
代表人物:汉武帝,卫青,霍去病,陈汤
此句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帝的上书。意为:侵犯大汉者,即使再远,也必将诛杀。
西汉年间,匈奴屡屡侵犯中原。经“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之卫青、”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之霍去病等名将浴血征战,匈奴元气大伤,但依然扰边不止。陈汤孤军深入,毕其功于一役,终于尽逐匈奴。
匈奴再无立足之地,开始西迁,最后化身“上帝之鞭”抽打欧州人去了。
2.犯我大汉子民者死
时代:五胡乱华
代表人物:冉闵
五胡乱华时期,天下大乱,胡族攻入中原。胡族统治者残暴野蛮,中原“北地苍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在此背景下,武悼天王冉闵适时而起,发“犯我大汉子民者死”。尽逐胡人于北境。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时代:唐朝
代表人物:唐太宗
这是唐太宗的一句话。
唐朝,中国步入一个空前的盛世。中国散发出超级大国的自信与宽容。世界各地的人皆在中国找到了位置,长安西市充斥着胡贩。日本的遣唐便接踵而来,如饥似渴地吸引着大唐的文化。
4.还我河山
时代:宋朝
代表人物:岳飞,文天祥,韩世忠,杨家将
宋朝,金兵入侵,中原国破家亡。岳飞投身戎伍,立志扫荡敌寇,收复失地,遂写下:还我河山四个大字。
虽然岳飞北伐以失败告终,但这种勇往直前的民族气节已经化为精血溶入中国人的血脉当中。
杨家将,韩世忠,文天祥同样热血荐轩辕!
5.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时代:明朝
代表人物:朱棣,崇祯,于谦,戚继光
这是一句概括明朝重要事件的一句话。
明初,皇帝朱棣将国都搬到北京,原因之一就是北京靠近中原劲敌蒙古。定都于此,是为“天子守国门。”
明末,皇帝崇祯在国难当头,不当明跑跑,自绝煤山,是为“君王死社稷”
纵观有明一朝,虽然屡遭入侵,亦有大败之事,但始终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不失为一朝之浩然正气。
6..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时代:晚清
代表人物:孙中山,黄兴,陈天华,蔡锷
晚清时期,清政府昏庸腐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孙中山先生创同盟会,倡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武昌枪响,满清覆灭。中华民族迈出复兴的第一步!
7.一士山河一寸血
时代:民国
代表人物:全体抗战人士
日军入寇中华,国难当头,国民奋起。一士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终于驱逐敌寇,护我中华!
8.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时代:新中国
代表人物:毛泽东,解放军
这句话由毛主席提出,是他的外交尺度,也是中国军队的行动纲领。
抗美援朝,中印边界反击战,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军人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为指导思想,敢于亮剑,用鲜血与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利益!
9.君霸王,社稷定;君不霸王,社稷不定。
时代:春秋
代表人物:管仲,齐桓公
这句话的著作权属春秋名相管仲。此句不如上面九句有名,但这句话里含有一个重要的思想。
当时中原乐崩乐礼,戎人进攻中原,连灭卫国,陈国。一时之间,中原文化岌岌可危。齐桓公起用管仲,原只想自保,但管仲明白了当的告诉他:你想关起来门来过小日子是行不通的。你要想安定国家,就必须称霸。
君霸,则国定,君不霸,国不安!
这种霸不是霸道的霸,而是从更高的国际视角出发,担负大国责任,维护国际共同利益的霸。
于是齐桓公用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既强大了齐国,也守护了中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