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化品牌 领军名校发展—东风小学校长 邱淑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10:42:23
2010-4-20 上午 09:23:00
0
办学视野、办学思考:
办学思想:丰实学校内涵,为造就高素质人才奠基;
提高现代化办学水平,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而努力!
办学理念:育人为本 ,和谐共进。
办学方向:铸品牌、创一流、办人民满意教育!
办学目标:坚持高质量、彰显高素质、赢得高信誉。
办学风格:细雨泽桃李、文化润东风。
办学特色:凸显“容、融、荣”特色,丰实文化内涵,
创设和谐校园。
邱淑萍同志现任东风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1967年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曾先后毕业于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本科),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研究生)。自参加工作以来,她时刻走在教改的最前沿,是一名具有开拓精神的年轻干部。在薄弱学校,她面对困境不气馁,苦心志,劳筋骨,扭转学校面貌,提高教学质量;在名优学校挖掘学校潜力,调动教师潜能打造品牌创出特色,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从教21年的她善于积累,勤于学习。在政治、业务上取得了很多的荣誉和成绩。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改革先进个人、全国奥林匹克教练员、获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中国青少年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爱国教育最佳园丁奖、哈尔滨市首批赴国家教育部培训的骨干校长、省数学教育教学能手、省科研先进工作者、省心理健康先进个人、省十五重大课题先进个人、省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市数学骨干教师、市模范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教师、市三八红旗手、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标兵、区首批劳动模范、区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多篇文章发表在《神州名校文化之旅》、《校长与教师》、《学生之友》、《良师》等杂志,所撰写论文《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初探》编入《做专家型校长无止境的追求》一书,《让“阶梯备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一文发表在《哈尔滨教育》上。同时担任《教育管理系类丛书》编委,高等教育系列丛书编委,素质教育培训指南编委。
2005年同时兼职于香坊区教育局校外办暨少年之家书记、副主任,2002年当选香坊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06年当选为香坊区首届人大代表,哈尔滨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一、发挥创造力---为学校发展助燃
“甘于寂寞,乐于清贫”是她事业的座右铭,而“不甘寂寞,勇于创新”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2000年3月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承担起薄弱的南虹小学校整体工作。先后制定了四步走的规化,仅仅一年中,南虹教育教学迈出新步伐,展现新特色……东风小学的崛起也正是这种力量的再现。2002年1月14日,伴随着纷纷扬扬的瑞雪她又走进东风小学,走进了东风人的心中。她带给东风小学的是一年一年神奇地变化、一年一年阔步地发展……
·惊人的九个月:
曾几何时,严寒酷暑奔波中为改善办学条件,曾几何时长假短假匀不休为东风发展,曾几何时家庭团聚不见她为再创新绩……尤其是在她调入东风小学校的第一年中,东风师生花大气力,啃硬骨头,出色完成各项工作。9个月间,东风集众智,凝民心,克困境,创新路;9个月间东风教育教学迈出新步伐,展现新特色;9个月间也使她在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充分得到磨炼,逐渐成熟,令人震撼;9个月间东风的两次现场会令同仁赞叹;9个月间重建了学前基地;9个月间尘土飞扬的操场铺上了柏油路;9个月间脱落的墙皮穿上了新装;9个月间简陋的食堂翻建美观;9个月间东风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大型团体操令师生们留恋,那动情的唱,劲美的舞令社会感动,那激动的泪是鲜红的血脉、是激励的目标。
·七年后的现代化东风:
七年后的今天,在她的带领下,经过行业规划、双高普九以及自筹资金,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学校由一个主楼发展为两个校区;教师从原来的64名增加到92名;教学班由原来的21个发展到36个;骨干教师由原来的13名各级骨干教师发展为37名;中学高级教师由原来的1名发展到现在的6名。特别在现代化信息建设上更是实现了一个飞跃。学校在原来一个合作机房的基础上建成了三个网络教室供学生上课和绿网使用。经过机房电脑升级,中央处理器由原来的128M升级为现在的512M,显示器由15寸普通显示器升级为17寸液晶显示器。网络方式由宽带拨号改为路由共享,1M变成10M,机器由14台增加到176台,建成了网控室,增至三台专用服务器。我校的web服务器不仅向社会提供对外发布的网站,同时也向学生提供BBS服务,为教师提供远程的ftp服务,使教师的办公更加自动化、合理化。学校还安装了“联想网御2000”防火墙,购买了正版的网络杀毒软件,安装了网络信息智能过滤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二、提高引领力---为学校发展领航
一所成功的学校,不是应为一大堆人各自做自己的事情,而构成的一个结果;而是因为有一群人想着共同的事业挺进,形成的一种效果。至此,当课改的春风扑面而来之时,她率先带领全体教师对课改的新理念、新内涵、新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确了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找准了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转变观念。
1、转变教育观念,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铺路搭桥。
为了真正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新课程接轨,为了真正实现教育的和谐,她在探究“细雨泽桃李,文化润东风”的办学风格时,经过了细致的调研、调整,在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上,做了不懈的努力。
首先,她发挥骨干效能,真正从骨干教师培训上下大力气为教师搭设宽松的才艺展示舞台,大练教学基本功,做到领导班子重心下移为教师——以师为本;教师重心下移为学生——以生为本。
其次,她启动名师工程。借两位名师加入到哈尔滨市小学语文百家讲坛名师研究会的契机,引领学校语文教学的前进方向,带动教师做科研型教师。
第三,她挖掘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教师除应该具备本体的学科专业基本功外,还应该博学,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奠基——她开创了东风科任教师做班主任的先河!
第四,深入一线抓质量。
一直以来她把教学质量当作学校的生命线,她率先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共同探讨新课标,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新对策。坚持领导听课制度,坚持月调研分析制度,本学期她组织班子成员累计听课近800节。随着对教师课堂教学指导力的强力推进,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教育角色及评价学生的方式有了一个飞跃!
2、依托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引路导航
“十一五”期间,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省教育学会课题“创建校园文化的研究”实验任务。经过三年多的不懈钻研,不断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将原有大范围的研究进行了细化和分类,归结为“红色文化、金色文化、蓝色文化、绿色文化” !并通过学校的优势——校园网络,对课题研究进行系统、清晰的管理。教师们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培训、沟通、交流、研究、反思、提升。课题研究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开始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开始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使课题研究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位教师和孩子的心灵,成为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她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 08年以以来,教师们参加市语文“翱翔杯”大赛获全市第五名;省级语文“精英杯”特等奖第一名;省级“十一五”重大课题课大赛获得特等奖;全国综合实践学科观摩课一等奖;全国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三等奖;英语教师高婉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最终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第三名和最佳综合素质奖两项殊荣,为我省英语教学赢得了荣誉;高海燕老师参加全国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板画比赛一等奖......
三、深化影响力--为学校的发展奠基
1、包容是一种智慧。为深化教师的影响力,她本着“德育为先”的原则,从2006年开始,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独具匠心,以“红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激励人、金色文化——丰富的特色活动教育人、蓝色文化——特色校本研修培养人、绿色文化——优良的育人环境影响人”的多彩校园文化为教育载体,使人文教育更具思想性、艺术性、实效性。
她在师德交流会中说:其实每个人的角色都会有“缺损”。我们做教师的要时刻铭记:人的胸怀是用委屈撑大的。社会家庭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我们的职业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只有学会包容才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一代的老师。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
2、奉献是一种美德。教师如同一轮太阳,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品质的形成,播下光和热,使学生变得强健有力、自强自立,完成生命的追求。优秀的职业道德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道德公民。
校长的职业道德是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们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再是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而走出来迈入孩子们的世界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为狠抓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学校以教育局的"四进,一不进"为依托,开展职业道德誓言活动:"四进""四不进"。即:四进:微笑进课堂、责任进课堂、爱心进课堂、智慧进课堂;四不进: 手机传呼不进课堂、浓装艳抹不进课堂、衣着不整不进课堂、没有备课不进课堂。至此,她创办的东风小学师德内涵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东风小学在她的带领下,正沿着一条“铸品牌、创一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的发展之路,为师生们开创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特色办学多次得到了黑龙江日报、哈报、生活报、新晚报、晨报、省电视台等媒体的报导。如今,学校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办学风格、明确的办学方向和目标!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们坚信:在香坊教育局“夯实发展基础、聚合资源优势、坚持精细管理、打造教育强区”的总体目标引领下,她带领东风小学一定会在名优学校的摇篮中不断提升、不断丰实、不断超越!发挥独具魅力的领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