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拓展材料1:展开“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的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15:56:29
专题六拓展材料1:展开“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的讨论
展开“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的讨论
中关村第四小学   慈艳
(希望通过本例引起大家对“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的讨论和交流)
教材中的主题图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情境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把握这些素材,将书中主题图用好。可以将书中静态的情境转化为可操作的情境,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认知基础上最大限度参与思考并完成学习。用好书中的情境图,是老师们要不断思考的。下面提供一个有关“2的乘法口诀”引入部分的教学实录供大家交流。
书中主题图呈现:

慈艳老师执教“2的乘法口诀”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平时做家务吗?
生:做
师:做家务的请举手,老师看看
生:举手
师:哇,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师:好,请把手放下,那老师可要考察考察你们了。(拿出一把筷子)问,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分筷子吗?
生:分……
师:(把筷子举起)问孩子,猜猜看,慈老师这里有多少双筷子呢?
生:举手。
师:看谁猜得准。
生:20根
师:我怎么问的问题?谁重复老师问的问题?(教会孩子倾听,老师一般不要重复学生的问题,由其他学生来重复,引起学生的注意)
生:老师刚才问的问题是有多少双筷子?
师:对,你猜猜?
生:20双。
生:我觉得大约是10双。
师:好了,不猜了。我们就猜到这。你们头脑里想一个数字,我现在要公布答案。想好了吗?
生:想好了。
(注:“猜”和“估”的过程是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落实在平时的课上,只要有机会,抓住就不要放过。)
师:我们数数看是不是就知道了。(拿出两根筷子,举起来)(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
生:二,一双(有说二的也有说一的)
师:(高举手中的2根筷子问:二什么?一什么?(强化根和双的区别)
生:一双,两根。
师:拿出一双,两双……放在讲桌上。
生:伴随着老师的动作齐声数着:一双、两双、三双……九双
师:刚才谁猜对了?举手我看看。
生:举手
师:非常好
师:那么,三双筷子有几根呢?
生:举手
师:我要请坐得最好,手举得最标准的同学来回答我的问题。
生:坐好后,举手。
生:我觉得是6根。
师:6根,为什么是6根,怎么来的呢?
生:因为3加3等于6。
生:二三得六
生:三二得六
师:哦,3×2=6。那咱们数数看,是不是6根?
老师两两的拿出筷子,
生:随着老师的动作两个两个的数数,2,4,6。
师:是6根吗?
生:是
师:指向事先画好的表格(如上图书上的表格),有三双筷子,那么有几根呢?一起告诉老师。
生:6根。
师:6写在哪里呢?
生:写在3的底下。
师:6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3双筷子就是6根。
师:那6是怎么得来呢?(重复了两次同样的话,但是孩子似乎并没有理解老师话的意思)
生:因为有6根筷子
师:(迅速调整问问题的方式)那么能列个乘法算式来表示吗?你的6根筷子怎么得来的?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生:因为有3双筷子,每双有两根,所以二三得六。
师:那你的算式是?
生:2×3=6
师:2×3=6还有其他的列法吗?
生:三二得六
师:3×2=6非常好,刚才总有同学说二三得六,这是什么呀?
生:是口诀。
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2的乘法口诀。板书题目。
在这个实录中,老师并没有直接要求孩子根据书中的主题图来填写“填一填”,而是将静态的情境转化为孩子身边动态的生活情境。一句“在家里是不是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先走进了孩子的生活世界。“做”!又一句“那我可要考考你们,猜猜老师手中的筷子有几双?”进入了对学生数感意识的培养。再一句:“一什么?二什么?”进一步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一双筷子等于二根筷子,从而唤醒孩子生活中的原有的认知基础,将生活中的数“筷子”(小棒),2根2根的数与“2的乘法口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老师调整问问题的方式,那么能列个乘法算式来表示吗?你的6根筷子怎么得来的?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可以看出学生对口诀与算式之间的联系并不清楚,口诀会背,但是否会用,是否知道它和乘法算式的联系是什么,恐怕是后面对“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中要引起老师们注意的问题。
其实,教材中的情境图的运用是个相当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使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对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在这里展开研讨,我也就先来抛砖引玉了,请大家谈一谈您是怎样使用书中的情境图的,一起来共享成果,交流中成长……
专题六拓展材料1:展开“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的讨论 专题六拓展材料2:用好才算好! 专题六拓展材料5: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专题六拓展材料11:怎样才算一堂好课 专题六拓展材料6:什么是一堂好课? 专题六拓展材料8: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制、达成与评价 专题六拓展材料7: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思考 专题六拓展材料4: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专题六拓展材料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想 专题六拓展材料10: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专题六拓展材料9:课堂教学要预设更要生成 专题二第一讲拓展材料1:小议测量的改革 专题三拓展材料1: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专题五拓展材料1: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若干问题研究 专题四拓展材料2:统计应用的案例 专题二拓展材料5:《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专题四拓展材料1:《平均数》教学实录及反思 专题六拓展材料12: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专题二第一讲拓展材料3:“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和意图 专题二第一讲拓展材料2:走向生成型的数学课堂 专题三拓展材料3:近五年来对解决问题教学研究的综述 专题五拓展材料2:小组合作全员参与的秘诀——“悄悄话” 专题二第二讲拓展材料1:范?希尔夫妇:几何思维水平和教学阶段 专题二第二讲拓展材料3:有关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