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报员评报感想选登(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22:37
评 报 感 言
蔡维藩
据说近代报纸产生于16世纪,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产生于17世纪中叶。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读者对各种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使现代人更加离不开报纸。这就要由辛勤的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悉心刻苦地办报。
历史伟人毛泽东是办报的专家,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他在倡导政治家办报、全党办报的同时,大力提倡群众办报、开门办报。1940年,他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说过:“一个报纸既已办起来,就要当作一件事办,一定要把它办好。这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看的人提出意见,写短信短文寄去,表示欢喜什么,不欢喜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这个报办得好。”1948年,他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又说道:“办报和办别的事一样,都要认真地办,才能办好,才能有生气。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我们的报上天天讲群众路线,可是报社自己的工作却往往没有实行群众路线。例如,报上常有错字,就是因为没有把消灭错字认真地当作一件事来办。如果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报上有了错字,就把全报社的人员集合起来,不讲别的,专讲这件事,讲清楚错误的情况,发生错误的原因,消灭错误的办法,要大家认真注意。这样讲上三次五次,一定能使错误得到纠正。”
五六十年过去了,如今报业昌盛兴旺发达,林林总总的报纸数不胜数,报纸内容丰富多彩,信息量之大,使用文字之多,绝非当年所能相比。然而言多语失,报纸上的编校差错,与报纸容量呈正相关,差错确实是难免的。从这个层面上讲,出现些许差错,其实用不着大惊小怪。问题在于,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讲,当下实际上还有许多“没有把消灭错字认真地当作一件事来办”的情形,因为人所共知的事实是“报上常有错字”。不仅如此,而且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各种差错和知识性方面的差错,也屡见不鲜。知识性差错有时也是由语言文字差错引起的,比如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语句弄错了,表述失准,造成知识失误。
其实这些年来,人们对大大小小报纸的编校质量大约已经不是颇有微词,读者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报人心知肚明积非成是。但究竟会有多少错,又能错到什么程度,超过万分之三也好,不到万分之三也罢,少有人专门去鉴别判断统计分析研究,因而也就不可毫无根据地妄说。但有些差错堪称“严重”,有些差错明知是错却经常出现反复发生,有些差错虽经提醒却一仍旧贯我行我素禁而不止,恐怕也是不争的事实。
报纸上差错的多少,总是个脸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讲过:“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这些年报人也在不辞劳苦搜索枯肠寻找各种可能有效的减少编校差错的办法,包括内部的、外部的,专业的、群众性的,人工的、机器的等等,千方百计改变现状,殚精竭虑,用心良苦。尤其是提倡编读互动,读者监督,也或多或少有一点儿作用。须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订报买报读报阅报也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消费。提高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的维权积极性,对于监督报纸编校质量、促进提高办报质量,应该是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并不是办报纸、做新闻的,却勇敢地发起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远见卓识,高屋建瓴,振聋发聩,不同凡响,史无先例,功德无量。
按照活动的安排,本人评读的是《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和《南方日报》,一份中央党报,一份首都地方党报,一份直辖市地方党报,一份省级党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各报坚持正确地办报方针、宗旨和舆论引导,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只是说到语言文字的编校差错。只从这个角度说,感觉部分采编校审人员或许还不熟悉并熟练使用国家语文规范,如《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语言文字规范GF 1001—2001《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似不熟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规范科技名词,不熟悉规范性文件《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也没有坚持勤查《细则》提出的首选工作范本《现代汉语词典》。同时作为文字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尚需进一步加强。驾驭文字的能力,也有待继续提高。
现将评读中发现的情况列举如下。竭尽所能,指出现象,阐明依据。然汉语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点评也只是一家之言,或有疏漏,还望诸君不吝指教。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分类是不科学、不严格的,甚至是不合理的。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一时也难以理出头绪,为阅读方便,聊胜于无而已。
人常说:“无错不成书。”虽有编校差错,也只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说来说去,只是希望报纸办得好上加好。
一、错别字
神州三号(舟)(《解放》4版)
血液粘度(黏)(《南方》A03版)  这种误用似事出有因。1955年文化部、原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曾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但1985年国家语委、原国家教委、原广播电视部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定“粘”在有异读词语(如粘贴)中读音为zhān;1985年国家语委、原新闻出版署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入的“黏”等15个字为规范字,不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粘”读nián时作姓氏。
淋浴去(区)(《南方》A04版头条《中大码头渡轮复航》报道,“前日渡江活动一结束,他们就马上开始拆除换衣区和淋浴去,一直工作到凌晨三四点”。)
二、异体字
牴牾(抵)(《人民》第三版)  “牴”是《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确定的“抵”的异体字,应“停止使用”。“抵牾”不能写作“牴牾”。
天河区柯木塱(朗)(《南方》A08版)  《新华字典》认为“塱”是“ 朗”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外的异体字,注:“[元朗]地名,在香港。今作‘元朗’。”天河区的那个地名应如何书写,限于条件,不便查证。只知网上多作“柯木朗”,尚不足为凭。但“塱”是异体字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佑”“祐”并不通用(《南方》A02版《用字库扩容解决“生僻”吧》一文说道,“北宋著名的‘元祐党争’中的‘祐’字生僻与否?我看一点也不生僻,为什么现代和差不了两笔的‘佑’通用,我弄不明白”。)  “佑”与“祐”的问题好像不那么简单。《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都只收“佑”而不收“祐”,这就不能说现代“佑”与“祐”通用。在语言应用实践中,事情还不是这么简单。《新华字典》既收有“佑”又收有“祐”,姑且不论恰当与否,只是说据此不能作出可以通用的结论。《现代汉语词典》则将“祐”视为“佑”的异体字,也表明不能通用。
三、异形词
笔划(笔画)(《北京》头版)
联接(连接)(《北京》4版)
根据2001年12月19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GF 1001—2001《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以上括号中的是选取的推荐词形。
销纳(消纳)(《北京》6版)
“消纳——销纳”是一组异形词。《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提出,对于异形词,“提倡使用《现代汉语词典》首选的词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消纳”收为主条,“销纳”为副条,不释义,注“同‘消纳’”。按首选原则,“销纳”应写作“消纳”。
划线(画线)(《北京》4版《朝阳区启动奥运“软环境”建设》一文说道,“用白灰划出排队线”。)
《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画”的第一个义项是:“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举例第一个便是“画线”。在“划”下注“同‘画’”。按首选原则,引文应表示为:“用白灰画出排队线”。
汇聚(会聚)(《人民》第六版)
在“会聚——汇聚”一组异形词中,《现代汉语词典》将“会聚”收为主条,“汇聚”为副条,不释义,只注“同‘会聚’”。按首选原则,引文中“汇聚”应写作“会聚”。
交待(交代)(《人民》第七版《美国  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文说道:“以便对国内有个交待。”《北京》3版《导航电子地图覆盖墨脱县》报道:“也是最难测绘并且是我国惟一一个不通公交汽车的县——墨脱县。”)
引文中的“交待”,应写作“交代”:“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交代政策;交代问题。”(《现代汉语词典》)在这个义项上,《现代汉语词典》将“交代”收为主条,“交待”为副条,不释义,只注“同‘交代’”。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明确提出,“‘交待’的本义是交际接待,现已不用”,“现在一般写作‘交代’”。
惟一(唯一)(《人民》第二版头条《耗能大户的节能创新》一文说道:“惟一的出路就在于不断技术创新。”第七版《美国  醉翁之意不在会》一文说道,“能源是凸显其大国地位的唯一资本”。《北京》3版《导航电子地图覆盖墨脱县》报道:“也是最难测绘并且是我国惟一一个不通公交汽车的县——墨脱县。”)
“唯一”和“惟一”的使用,从趋势上看多有反复。历史上曾多用“唯一”。1978年12月第1版《现代汉语词典》只收“惟一”,不收“唯一”,但又说“唯”同“惟”的第一个义项。2005年6月第5版又将“唯一”收为主条,“惟一”为副条,不释义,只注“同‘唯一’”。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明确提出“现在一般写作‘唯一’”。依据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按首选原则,引文中“惟一”应写作“唯一”。同时,同一报纸上应保持体例一致,不能这里是“唯一”,那里又是“惟一”,使人无所适从。
其它(其他)(《解放》8版头条《一头牛如何年赚百万元》一文说道:“从而判断奶牛是否得了乳腺炎或有其它不适。”)
历史上指示代词“其它”和“其他”是有分工的,“其它”用于事物。注意“其他”之“他”,并不是人称代词,而是指示代词,表示另外的,其他的。所以对于事物也可以用“其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他”收为主条,“其它”为副条,不释义,注“同‘其他’(用于事物)”。按首选原则,“其它”应写作“其他”。
四、科技名词
噪音(噪声)(《北京》7版、《解放》5版)
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规范名词,“噪音”应写作“噪声”。
五、数字用法
2000不要写成“2千”(《北京》4版:“可在一年内助2千人就业”。)
根据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非科技出版物中的数值一般以‘万’、‘亿’作单位。”“2000”不要写成“2千”。
“3万多个”应写作“三万多个”(《北京》4版:“5年内创造3万多个就业机会。”)
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3万多个”应写作“三万多个”。
“10多个”应写作“十多个”(《解放》头版,有“10多个小时”说法。)
“10多口”应写作“十多口(《解放》5版,有“10多口人”说法。)
“10多万元”应写作“十多万元”(《南方》A08版:“因为前一次手术移植,已经举债10多万元,可能再也没有熟人借钱给他们了。”)
“10多亿元”应写作“十多亿元”(《人民》第六版,有“10多亿元”说法。)
“20多年”应写作“二十多年”(《人民》第六版,有“20多年”说法。)
“100多万元”应写作“一百多万元”(《人民》第四版,有“100多万元”说法。)
“10余项”应写作“十余项”(《解放》4版,有“10余项”说法。)
“10余个”应写作“十余个”(《解放》4版,有“10余个连锁加盟商”说法。)
“20余平方米”应写作“二十余平方米”(《人民》头版,有“20余平方米”说法。)
“200余名”应写作“二百余名”(《南方》A08版,有“200余名川籍民工代表”说法)
“1000余件”应写作“一千余件(《人民》第六版,有“1000余件”说法。)
“近10种”应写作“近十种”(《北京》2版,有“近10种必保疾病”说法。)
“近15万只”应写作“近十五万只”(《人民》第五版,有“近15万只”说法。)
“近60万名”应写作“近六十万名”(《人民》第三版,有“近60万名”说法。)
应写作“世界五百强”(《人民》第六版《〈财富〉五百强我企业再增四家》报道,“美国《财富》杂志12日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名单显示,20家中国企业(不含台湾地区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并多次使用“世界500强”说法。)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提出的“一般原则”指出:“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选择是唯一而确定的。”包括“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世界五百强”属于惯用语,也是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不应写成“世界500强”。该消息标题竖排,自然只能写作“五百强”。但不知内文中为什么“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使用汉字数字,多处“世界500强”反而使用阿拉伯数字。
表示约数体例要一致(《解放》4版《第三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正式候选人主要业绩简介》中第02名尹天文简介说道:“主持修订国标、行标近百项,申请专利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
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引文中又是汉字数字,又是阿拉伯数字,体例不一致。
表示数值范围用浪纹式连接号(《人民》第五版《重“大风险源”的来源》一文说道:“比发达国家晚了15—20年。”《北京》2版《重疾险将划定近10种必保疾病》报道中,有“7—10种中大疾病”说法。《解放》第5版头条《节能,人类永恒的命题……》一文中,有“5—6度电”说法。《南方》A03版头条《广州电力缺口到底有多大?》报道中,有“9︰00—10︰00”等和“1—6月”说法。)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值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上述诸写法中,均应改为浪纹式连接号。
六、计量单位
正确书写速度单位名称
《解放》6版《闽浙迎战“碧利斯”》一文说道,“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风速30米/秒;预计强风暴中心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
引文中的速度单位“米/秒”,是一个组合单位,其中文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除号的对应名称为“每”字,即读为“米每秒”。接下来直接用的是速度名称,则应读为“公里每小时”。这是中学物理常识。
“千瓦”不是能量单位
《解放》5版头条《节能,人类永恒的命题……》一文说道,“按照每千瓦太阳能转换5—6度电计算,夏日炙热的阳光可以变成居民生活的‘备用电力’”。
“千瓦”不是能量单位,而是功率单位。所以不能说“每千瓦太阳能”。功率为1千瓦的电源,满负荷工作5小时,可以产生5千瓦时的电能,引文所说“5-6千瓦时(旧称‘度’)电”还与时间有关。太阳能可以转换成电能,但不能无条件地讲“每千瓦太阳能转换5-6千瓦时(旧称‘度’)电”。
“度”不是电能的法定计量单位
《解放》5版头条《节能,人类永恒的命题……》一文中,有“每千瓦太阳能转换5—6度电”说法。
表示电能应该用法定计量单位千瓦时,过去常用“度”,1度等于1千瓦时。但“度”不是法定计量单位,早已不用。
七、统计计算
不是“增长了6倍”
《南方》A05版头条《“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大学”》一文说道:“像港大今年在内地招生名额为300人,虽然相对于2002年的51人,增长了6倍,但‘国内拥有那么多的好学生,怎么能抢得光?’”
引文的意思,“增长了6倍”,是用300同51相比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可以说300是51得6倍,增长到原来的6倍。但说“增长了”,指的是增长的那部分对原来的倍数,那可就不是6倍而是5倍了。正确的说法,要么是“增长了5倍”,要么是“增长到6倍”。
正确表述地区GDP
《人民》头版头条《广东从能耗大省变为节能标兵》报道,“去年,广东GDP突破20000亿元”。
据《人民日报》北京2004年1月20日讯,“国家统计局决定从今年开始,对地区GDP核算工作进行三方面改进和规范。”“二是规范地区GDP及相关指标的中文译名。”“今后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特定地区的GDP用行政区的名字作定语,如‘××省生产总值’”。这样,引文中的“广东GDP突破20000亿元”,应表示为“广东省生产总值突破20000亿元”。
应该是“平均年增长率”
《人民》第五版《西藏藏羚羊总数近15万只》报道:“1999年至2005年,藏羚羊数量每年平均增长率为7.9%。”
既然说的是几年间的情况,理应是指“平均年增长率”,即各年增长率的平均值。
准确表示产值增幅和产值
《人民》头版头条《广东从能耗大省变为节能标兵》报道:“去年,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幅接近25%、占工业总产值的1/3。”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幅度”原指“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比喻事物变动的大小”(《现代汉语词典》)。引文是用百分比来表示增幅,增幅便不再是产值本身,不能说占总产值的多少。可能是“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3”。
为避免歧义,引文似应表示为:“去年,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幅接近25%、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3。”
是“我国政府”统计藏羚羊数目吗?
《人民》第五版《西藏藏羚羊总数近15万只》报道:“经过18年调查研究完成并刚通过权威部门认定的《西藏藏羚羊生物生态学研究报告》表明:西藏藏羚羊总数已近15万只。”“负责这个研究报告的原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院长刘务林研究员说,西藏境内现有藏羚羊149930只左右,分布区面积69.8万平方公里,涉及18个县(区)103个乡。1999年至2005年,藏羚羊数量每年平均增长率为7.9%。”“这是我国政府首次采用科学统计方法得出的数据,以前对西藏藏羚羊数量的统计仅为推测估计值。”
“我国政府”的含义是明确的,姑且不说“西藏藏羚羊数量”是否要由“我国政府”来统计,只是说一个由权威部门认定的研究报告和地方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院长发布的数字,能说是“我国政府首次采用科学统计方法得出的数据”吗?可以说是“我国首次采用科学统计方法得出的数据”,但要说是“我国政府首次采用科学统计方法得出的数据”,恐怕应慎之又慎。
80以上是一个范围
《解放》8版头条《一头公牛如何年赚百万元》一文说道:“一头鉴定公牛的最少‘女儿’数是80头以上”。
“80头以上”的数学意义是一个人以80为下限的数值范围,不是唯一确定的数值。而“一头鉴定公牛的最少‘女儿’数”应该是唯一确定的数值。强调最少,可以说成“一头鉴定公牛的最少‘女儿’数是80头”;表示个体差异,可以说成“每头鉴定公牛的最少‘女儿’数都在80头以上”。
不是评估指数
《解放》4版《“崇明生态指数”酝酿出炉》报道:“崇明生态岛建设成效如何评价?一套‘度身定制’的指标体系即将出炉。”“今后每年将开展‘崇明生态指数’计算和评估工作。”
依引文所说,“崇明生态指数”可以计算,计算结果可以用来评价崇明生态岛建设成效。但评价的不是“崇明生态指数”本身。所以不能说“‘崇明生态指数’计算和评估”。
同时要注意,评价指评定价值的高低,评估指(对质量、水平、成绩等)进行评议估价,二者尚有区别。既然有一套指标体系,又能计算出指数,当是评价,而不是评估。引文前面也说到是评价。
“我国15个省份”有歧义
《解放》5版头条《节能,人类永恒的命题……》一文说道,“目前,我国15个省份共建立起60多个风电场”。
众所周知,我国内地有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说“我国15个省份”如何,可能产生我国只有15个省份的歧义。可以表示成“目前,我国有15个省份共建立起60多个风电场”。
应该是“价值8000万元”
《南方》A07版一则消息的标题,是“‘鸿鸿’ 一周岁  价值8000万”。
的新引文中的“8000万”只是一个纯数字,其实并不能够表示价值。应该准确地说成“8000万元”。
八、科学技术
可燃物质不能转变为电能
《北京》6版《阿苏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底开工》报道,“还可将垃圾中的可燃物质转变为电能”。
众所周知,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物质和能量不是同一层面上的概念,虽然现代技术可以使垃圾中可燃物质蕴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垃圾中的可燃物质转变为电能”,因为这违反自然法则。
空气如何蒸发?
《人民》第二版头条 《耗能大户的节能创新》一文说道,“除了空气蒸发外,进入宝钢的每一滴水决不会流出宝钢。”
“蒸发”是液体吸收热量慢慢变为气体的物理现象。水可以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可空气如何蒸发?
什么叫“燃气汽轮机”?
《人民日报》第二版头条 《耗能大户的节能创新》一文说道,“联合研制出高炉煤气燃气汽轮机”。
“燃气轮机”是“涡轮机的一种,利用高压的燃烧气体推动叶轮转动,产生动力。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效率高。”(《现代汉语词典》)而“汽轮机”也是“涡轮机的一种,利用高压蒸汽推动叶轮转动,产生动力。转速高、功率大,较为经济。”(《现代汉语词典》)蒸汽轮机不是燃气轮机,二者不能结合,没有所谓“燃气汽轮机”。
“浇注”不是“浇筑”
《北京》头版《城北将增800万平方米清洁热源》报道:“主厂房浇筑了第一罐混凝土。”
“浇筑”的意思是,“土木建筑工程中指把混凝土等材料灌注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现代汉语词典》),如:浇筑大坝。混凝土不是浇筑的对象,是浇筑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所以不能说“浇筑了第一罐混凝土”。应当用另外一个同音词——“浇注”,指把混凝土等注入(模型等)。引文中浇注的对象是混凝土,通过浇注混凝土来浇筑厂房。
浇注与浇筑都是动词,但词义不同,施动的对象不同。浇筑混凝土建筑物,必须浇注混凝土;浇注混凝土,目的是浇筑混凝土建筑物。
九、重要提法
可不能说“南中国”
《人民》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说道:“广西这样定位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南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打造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并辐射、带动广西乃至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结束语是:“面对北部湾不尽的波涛,人们对即将隆起的南中国新经济增长板块,翘首以待!”
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广大,版图辽阔,涉及整个国土的部分地区,常有诸如北方、南方,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说法。长此以往,约定俗成,界定明确,人所共知,述说起来很方便。但引文中的莫明其妙的“南中国”说法,却真让人犯迷糊。
“中国”是一个内涵准确、所指唯一的专有名词。在“中国”前面不能再用方位词加以修饰,像历史上的“南朝鲜”、“南越”一样,另造出新词新义。这恐怕是一个十分严肃同时也十分敏感的问题。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中国南部、中国南方,可没有什么所谓“南中国”。如果“南中国”的说法可以成立,那么就一定会有“北中国”,由此还会生发出什么“东中国”、“西中国”之类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说法。若此,那完整的中国岂不乱了套?最终结果只能是国将不国。
或曰: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北国风光”、“红豆生南国”等,又该怎么说?好说:第一,并没有说“北中国”、“南中国”;第二,这是典型的文学语言;第三,早已约定俗成,大家都有一致的理解。只此而已。无奈它们的存在,并不能支持“南中国”说法的成立。“北国”、“南国”已作为词条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注明是“书面语”。
“南中国”的说法可能源自境外。
未经法院判决不能说构成犯罪
《南方》A07版《粤首次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报道:“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就是说,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确定有罪,确定有罪的形式是判决,判决的依据是法律。《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引文的说法,表明行政部门在“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以前,已经认定“构成罚罪”,显然违反法律规定。
有人会提出,有些法律文本中不就是这么说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请注意法律文本中的规范用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可以说成:“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涉嫌犯罪不是涉嫌罪名
《北京》7版《民办教育杰出人物被控欠款1.2亿元》报道:“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以及职务侵占三项罪名,昨天在海淀法院出庭受审。”
“涉嫌”指“有跟某件事情有关的嫌疑”(《现代汉语词典》),“罪名”简单说就是犯罪名称。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不是涉嫌罪名。
应是“法定代表人”
《人民》第六版《亿元亏损案的背后》一文说道:“杨石根等人把国家和股民委托给他行使的法人代表的权力,完全私有化。”《南方》A06版《镇长豪赌挪用公款逾亿》一文开头说道,“并同时兼任两家镇属企业的法人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日常口语中常有“法人代表”的不规范称谓,“法人代表”不是“法定代表人”的简称。报刊中不应使用“法人代表”说法。
慎言“普通党员”
《南方》A02版头条《选举是民主精神的试金》一文中,两次说到“普通党员和民众”。
经常有“普通党员”的说法,但这个说法内涵不清,无法界定,因而不宜使用。“普通”指平常的,一般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这就从制度上保障党内没有“特殊党员”,既然没有不同于其他党员的“特殊党员”,也就无所谓“普通党员”。难道可以说出那位党员不是“普通党员”吗?
慎言“人大常委”
《北京》头版《本市区县换届从提名考察选举三个环节扩大民主》报道:“增加了区县人大、政协常委。”
引文明确提出了一个“区县人大常委”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人大常委会委员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通常不简称为“人大常委”,尤其是在正式文字中。有时口语中也说人大常委,但因习惯使然,常委称谓往往会被理解成党委常委意义上的常委。而党委常委是领导职务,人大常委会委员则不是。就从这个意义上说,也不宜称人大常委。
新华社在其公布的第一批新闻报道禁用词中,明确指出:“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不要称作‘人大常委’。”
不是市人大听取代表对市政府的意见
《解放》2版《市人大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报道:“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文燕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今年上半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我国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所以不是市人大听取代表对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应该说“‘十一五’规划纲要”
《人民》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说道:“其中防城港是我国‘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的12个港口之一。”
引文中的“我国‘十一五’发展纲要”,应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可以通常简称“‘十一五’规划纲要”,在特定语境中甚至进一步简称为“‘十一五’纲要”。但却不简称“我国‘十一五’发展纲要”。
不称“国家商务部”
《南方》A07版《潮州成为“品牌万里行”广东第一站》报道中,有“国家商务部”说法。
报上涉及国务院各部委,常见“国家某某部”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设有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各部的正式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部,通常简称为某某部。各部专名中不含“国家”二字;其中国家安全部的专名“国家安全”有特定含义,不在此列。而各委中除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某某委员会,简称国家某某委员会,其专名中含有“国家”二字。除中央政府中设部外,地方各级政府中分别设厅、局,并不设部,不会发生级别混淆。因而也不必强调是“国家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可以简称商务部,商务部就是商务部,不称“国家商务部”。
不要再称“行政村”
《人民》头版《北京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报道:“全市共有14个行政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12个行政村被评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12个行政村被评为‘区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1%。”《北京》2版《上半年本市食品总体合格率达96.5%》报道:“90%的社区和行政村设立了食品安全监督员。”
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到县、自治县一级分为乡、民族乡、镇。村不是一级行政区,即不是设有国家政权机关的一级地区。农村村民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自治。现实中没有行政村建制,表达上自然不该有“行政村”说法。此事事出有因,“行政村”曾经是我国革命根据地以及建国初期部分地区的农村基层行政区域。1954年乡政府成立后撤销。如今早已事过境迁,不复存在了。“行政村”说法容易形成误导——村是一级行政。
报纸上总有“行政村”说法,此说于法无据。
不要称“壮乡首府南宁”
《人民》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中,有“壮乡首府南宁市”说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水、京仡佬等族,壮族约占1/3。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南宁市,通常称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壮乡”可以说是一种文学语言,不能用“壮乡”来替代“广西壮族自治区”,因而不说“壮乡首府南宁市”。
十、名词概念
自治区何来省会城市
《北京》3版《导航电子地图覆盖墨脱县》报道,“图中包含了西藏自治区1个省会城市”。
“省会”指“省行政机关所在地,一般也是全省的经济、文化中心”(《现代汉语词典》)。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自治区不是省,自然没有“省会城市”。所谓“省会城市”也不是规范的行政区划用语,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是地级市。
书记和副书记也是常委
《北京》头版《本市区县换届从提名考察选举三个环节扩大民主》报道:“今年区县委呈报的党委换届人事安排方案中,除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外,其他常委候选人都将按姓氏笔划排序。”
由于书记和副书记在常委中产生,所以书记和副书记候选人一定是常委候选人。而既然是常委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就应该包括可能再进入书记、副书记候选人的同志。这就不应出现“其他常委候选人”的说法。引文的表述似应是:“除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外,常委候选人将按姓氏笔画排序。”
街道学校不是部门
《北京》7版《清华建立综合执法队》报道,“一支由城管、公安、街道、学校等部门20人组成的综合执法队昨天在清华大学正式成立”。
这里姑且不去讨论执法权的问题,只是说,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上来讲,从来不把街道、学校称为“部门”。所以行文中不能说“城管、公安、街道、学校等部门”。
或许可以说成“城管、公安、街道、学校等方面”。
什么叫“个人消费基金”?
《人民》第六版《亿元亏损案的背后》一文说道:“这数以千万元的‘管理费’大都转化为其个人消费基金。”
“消费基金”是“指扣除积累后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即用于满足社会和个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国民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管理费被个人消费或据为己有,就用通俗易懂的话直说,别滥用经济学名词。
博士生并不是博士
《解放》4版《交大博士团调研信息化建设》报道:“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考察团启动‘与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同行’活动。”“博士们将运用自身专业背景与市信息委专家交流探讨”。
引文中提到的“博士生”,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属于上海交大的在校生。他们尚未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被授予博士学位。而“博士”指取得这一学位的人,所以不能称之为“博士们”。
院校不是教授
《解放》4版《科学:从高深到可爱》一文说道:“来自本市16所高中的35名高二学生经选拔,在复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中外教授带领下,进行为期六周的物理、生物等领域课题研究。”
单独说“复旦大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不会发生误解,产生歧义。但在“复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后面加上“等”,则表示列举未尽,还有一些院校,这就要说成“等院校”。而说成“等中外教授”,就把院校说成教授了。
绿豆红豆黄豆不属谷类
《北京》5版图片《五谷拼出五福娃》的文字说明称,“采用绿豆、红豆、黄豆等谷物粘贴出‘贝贝’、‘晶晶’等五福娃”。
《辞海》释“谷类作物”:“以收获成熟果实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粮食的一类作物。主要指禾本科的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粟、黍等。有时也包括蓼科的荞麦。”另有“豆类作物”:“子粒或嫩荚供食用的一类豆科植物。”“谷物”指“谷类作物的子实”(《现代汉语词典》)。据此,绿豆、红豆、黄豆不属于谷物。
是机场关闭不是跑道关闭
《人民》第三版《以黎激战添新乱》报道:“凌晨6时,以空军轰炸了贝鲁特国际机场,机场跑道遭严重毁坏,目前已经关闭。”《北京》4版《黎以冲突骤然升级》报道:“以军13日晨两次出动战机,轰炸了贝鲁特国际机场,机场跑道遭严重破坏,目前已经关闭。”
引文中“目前已经关闭”的主语,只能是“机场跑道”。这是不合事理的。只能再赋主语,说:“目前机场已经关闭。”
生活用水不是生活污水
《南方》A04版《“游完珠江,我们压力更大!”》报道:“日常生活用水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市民要注意生活污水排放规范,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从行文中不难看出,作者很明确地区分开“日常生活用水”和“生活污水”两个不同的概念。既然是两个概念,内涵不同,就不能说“日常生活用水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应是“生活污水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何来“北部湾顶端”?
《人民》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说道:“一股发展新风,正伴着滚滚涛声,从北部湾顶端的广西沿岸鼓荡开来。”
“顶端”指“最高最上的部分:电视塔的顶端”(《现代汉语词典》)。北部湾是一个海湾,虽然会有波涛滚滚、浪高数米的时候,但总体上说海水是一个平面(故有海平面说法),何来“顶端”?即使有顶端,又怎能是“广西沿岸”?作者可能是从地图上产生联想,那就应该说明白。
渤海不是渤海湾
《人民》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开头说道:“在中国绵长的海岸线上,有两个海湾,分别踞于南北两端。北端,是几乎无人不晓的渤海湾。”
引文的说法是错误的,症结在于将渤海误认为渤海湾。据《辞海》介绍,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南北长556公里,东西宽236公里,面积7.72万平方公里,沿岸有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大海湾。
辽东湾在渤海东北部,西起辽宁省西部六股河口,东到辽东半岛西侧长兴岛。包括复州湾、锦州湾等小海湾。有辽河、大凌河、小凌河等河注入。广义的辽东湾则指河北省大清河口到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以北的海域。主要港口有营口、秦皇岛等。
渤海湾在渤海西部,北起河北省乐亭县大清河口,南到山东省黄河口,有海河、蓟运河等注入,湾内有天津新港。
从地理位置上讲,渤海湾在辽东湾的西南面。渤海湾不在我国海岸线的北端。一定要说有一个海湾在我国海岸线北端的话,那应该是辽东湾。
渤海就是渤海,渤海湾就是渤海湾,渤海不是渤海湾。
版图指国家领土
2006年7月14日《人民日报》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说道:“南望,是南亚版图中极为活跃的东盟10国……”
按照通常的理解,“版图”是什么意思?看一看辞书怎么说。
《现代汉语词典》:“原指户籍和地图,今泛指国家的领土、疆域:我国版图辽阔。”
《新华词典》:“原指户籍和地图。今泛指国家的疆域。”
《应用汉语词典》:“本指户籍和地图。现泛指国家的疆域:根据各方面材料证明,南海诸岛历来属中国版图。”
《当代汉语词典》:“原指户籍和地图,今泛指国家的疆域:我国版图辽阔。”
《辞海》:“版,户籍;图,地图。春秋战国时的一种疆域户籍地图。始见《周礼·天官·司会》,记有都、鄙、赞、里等行政单位的范围和人员。还记载有奴隶主的封地和人口。相当于后世的行政区划图。汉以前就有属国必须献版图的制度,献版图犹如献江山,故‘版图’一词亦泛指国家疆域。”
《辞源》:“版,户籍;图,地图。指户口册和疆域图。《周礼·天官·司会》:‘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也指户口疆域。”
辞书都说指国家领土、疆域。南亚指亚洲南部,包括若干国家,不能说“南亚版图”。
东盟十国不在南亚
《人民》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说道:“南望,是南亚版图中极为活跃的东盟10国……”
按照通常的理解,“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锡金、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面积约437万平方公里”(《辞海》)。“东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于1967年,目前成员国有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十国。南亚和东南亚所指不同,不能说南亚的东盟十国。
中国南部包括环北部湾区域
《人民》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说道:“进而也为中国南部和环北部湾区域的良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从地理上讲,环北部湾区域地处中国南部。也就是说,中国南部包括环北部湾区域。从形式逻辑上讲,中国南部是属概念,环北部湾区域是种概念,二者不能用连词“和”联合在一起。
别说怀孕是疾病
《北京》6版《多家医院合作建艾滋病医疗协作网》报道:“艾滋病患者也会患牙、眼、皮肤、神经等疾病以及外伤或怀孕,而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需要很多相关学科协作。”
引文中的“这些”,指代前面列举的“牙、眼、皮肤、神经等疾病以及外伤或怀孕”,而将怀孕也称为疾病,无论如何是不能理解和无法接受的。艾滋病患者患有疾病,但其怀孕不是疾病。
生活中只说淘米不说淘菜
《北京》6版《社区植物园开园啦!》报道,“采取引用雨水和淘米淘菜的废水浇灌”。
出于饮食卫生的需要,烧饭做菜前要淘米洗菜。其实淘米就是洗米,但习惯上多说淘米。至于洗菜,却不说“淘菜”。
不是装着精子数
《解放》8版头条《一头公牛如何年赚百万元》一文说道,“长约10厘米、直径约0.25厘米的塑料细管里,装着1000万个有效的活精子数”。
“精子数”就是精子的数量,数量不是实物。塑料细管里装着的只能是这个数量的精子,而不是精子数。
十一、时间表述
不说“凌晨零时”
《北京》7版《15家娱乐场所联合抵制毒品》一文中,有“凌晨零时”说法。
“凌晨”表示“天快亮的时候”(《现代汉语词典》)。0时正值午夜,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凌晨”。
不说“晚上20时”
《北京》5版头条《本科一批招生计划未完成》报道:“从昨天晚上20时起考生开始志愿补报,补报于今晚19时截止。”
一天分24小时,计时有24小时制和上午12小时、下午12小时制。采用24小时制则不分上午下午,统一为0到24时(即第2天0时)。这样就不能说“晚上20时”,要么说“20时”,要么说“晚上8时”。不能把两种计时制度混在一起。
时序颠倒
《南方》A08版头条《求生瘾君子诀别毒魔换新肺》一文,说今年40岁的杨先生,有16年吸毒史,“今年4月17日,何教授主刀,为杨先生实施了肺移植手术。”接下来在“经历重生视健康最重要”小标题下说:“光棍杨先生后来结了婚,生有一个4岁大的儿子。”
“后来”是一种相对时间概念,如此行文,只能理解是手术后杨先生结了婚。但这却与“生有一个4岁大的儿子”说法相悖。
“昨天”不能用将来时
《解放》6版《未来3天申城风力较大》报道,“昨天夜里到今天,上海将以多云、局部地区有阵雨天气为主”。
副词“将”“表示行为或情况不久以后就会发生”(《现代汉语词典》)。“昨天夜里”已是过去,不能再说“将”怎样。
十二、成语俗语
准确理解和使用“可圈可点”
《人民》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说道:“发展布局,又还犹如白纸,可圈可点。”
“一张白纸”是一个经典的比喻,说全了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引文中的“犹如白纸”,应该就是取的这个意思。接下来再说说“可圈可点”,这个词语近年来多用,意思是“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现代汉语词典》)。经这么一解释,可就觉得引文有点儿不对劲了。“犹如白纸”,是说白纸一张,并无作品,那有什么值得“可圈可点”的呢?谁又能对“无字天书”来圈点呢?“可圈可点”可不是从字面上望文生义的可以画圆圈,可以画点的意思。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无可奈何啼笑皆非的误解和误用。
准确理解和使用“良莠不齐”
《人民》第六版《打响钧瓷品牌保卫战》报道,“近年来,随着禹州钧瓷价格大幅上扬,一些企业蜂拥而上,生产的钧瓷良莠不齐”。
《现代汉语词典》释“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莠:狗尾草,比喻品质怀的人)。”通常都是这么用的。这就不能说“生产的钧瓷良莠不齐”。
正确理解和使用“小试牛刀”
《解放》4版头条《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吸收器”》报道:“二工大在校园招聘会上引入10余个连锁加盟商,有网上书店、创意设计工作室等项目,很受学生欢迎。大学生如果有相应的条件和意愿,在校期间就可以选修相关课程,‘小试牛刀’开展实践。”
引文中用到的成语“小试牛刀”,意思是用宰牛的刀稍微试一下。比喻有很大的本领的人先在小的事情上稍加施展,初显才干。“牛刀”还可见之于“杀鸡焉用牛刀”。大学生在校期间选修实践性课程,初步“开展实践”,可以说是一种“小试”,但不能说是“小试牛刀”。
正确理解和使用“也不尽然”
《解放》6版头条《以大熊猫名义保护栖息地》一文说道:“申遗提名地内的16个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省级,各自级别不同,功能和影响也不尽然。”
在口语和书面语言中,经常用到“也不尽然”。形容词“尽然”表示“完全这样(多用于否定式)”(《现代汉语词典》)。“也不尽然”就是也不是完全如此的意思。“功能和影响也不尽然”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思来想去,可能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和影响也不尽相同”吧。
应该是“如芒在背”
《人民》第四版“人民论坛”栏载《张云泉的“养生之道”》一文说道,“去年到头来上级问责,群众不满,上愧组织,下愧人民,本人也会如芒刺骨,惴惴不安。”
引文中的“如芒刺骨”,是一个生造的词语。“芒”是“某些禾本科植物(如大麦、小麦)子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现代汉语词典》)。骨有肉包着,恐怕少有芒刺骨的体验。相似的成语是“芒刺在背”:“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也说如芒在背。”(《现代汉语词典》)“如芒在背”正是题中应有之义,何必另起炉灶,说成不合事理的“如芒刺骨”?
不要说“醉翁之意不在会”
《人民》第七版一篇说到“八国集团峰会”的文章,标题是“美国  醉翁之意不在会”。
“醉翁之意不在会”,脱胎于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多用“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本来翁之醉因酒而致,“醉翁”与“酒”之间有着内在必然联系。但作者却笔锋一转,出人不意,写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引人思索。然后又款款道来:“在乎山水之间也。”真乃神来之笔,点睛之作。
引文说“醉翁之意不在会”,既不幽默,也不智慧,不是成功的修辞手段,反而韵味全无。因为“醉翁”与“会”之间并没有丝毫联系,风马牛不相及,醉翁之意本来就不在会,说个直白的“大实话”有什么意思?
其实,说成“美国  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很好么?
十三、文不对题
乒乓球有多大
《北京》3版新闻图片《冰城降乒乓球大小冰雹》的文字说明称,“冰雹最大直径在15毫米左右”。
乒乓球的直径过去是38毫米,现在是40毫米。说“最大直径在15毫米左右”的冰雹,是“乒乓球大小冰雹”,显然言过其实。有意思的是,消息内文中并没有说到乒乓球,等到了编辑制作标题时,就出来了直径15毫米左右的乒乓球。
内文标题要一致
《南方》A07版《“鸿鸿” 一周岁  价值8000万》报道:“为充分开发‘鸿鸿’的社会、经济效益,也为在省运会之后更好地使用吉祥物商标,有关方面目前正在商议是否公开拍卖‘鸿鸿’商标使用权。”而消息的副标题却说:“省运会吉祥物商标使用权会后拟拍卖”。
“有关方面目前正在商议是否公开拍卖‘鸿鸿’商标使用权”,表明还没有达成拍卖意向。怎么标题就说“省运会吉祥物商标使用权会后拟拍卖”。
十四、文理不通
语序不当
《解放》4版《科学:从高深到可爱》一文说道:“来自本市16所高中的35名高二学生经选拔,在复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中外教授带领下,进行为期六周的物理、生物等领域课题研究。”
“来自本市16所高中的35名高二学生经选拔”后,选中了多少名?不知道。引文语序不当,应该是“经选拔来自本市16所高中的35名高二学生”。正确地安排语序和准确地使用虚词,是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务必加以注意。
因果不合
《南方》A05版头条《“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大学”》一文说道:“由于该校全部使用英文教学,所以对英语的使用能力非常重要。”
引文中用连词“由于”表示原因,但从事理上讲,“该校全部使用英文教学”,并不是“对英语的使用能力非常重要”的原因。也不知道是什么“对英语的使用能力非常重要”。后一分句中误植介词“对”,反而节外生枝,文理不通。说成“所以英语的使用能力非常重要”可通。也不是一定就不可以用“对”。比如可以说成:“所以对英语的使用能力要求很高。”
什么叫 “动拆迁”?
《解放》头版头条《“阳光动迁”带来99.6%签约率》一文中,主标题、副标题、正文中,都说到“动迁”。但有多处又说到“动拆迁”。“动迁”指“因建筑物拆除或翻建而迁移到别处”(《现代汉语词典》)。“动拆迁”是什么意思?
“重新入选”何义?
《人民》第六版《〈财富〉五百强我企业再增四家》报道:“美国《财富》杂志12日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名单显示,20家中国企业(不含台湾地区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其中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为首次入选。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为重新入选。”“中国去年进入世界500强的16家企业今年全部榜上有名。”
2006年度中国究竟有多少企业入选“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传媒说法不一,《人民日报》这则“综合新华社和本报消息”应该是权威的。但其中“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为重新入选”的说法,却让人莫名其妙。难道是一年选了两遍?原来是2004年曾一度入选,2005年落选。五百强不是终身制,一年一评,重新洗牌。如果说“重新入选”,去年入选的16家,也是重新入选。
什么叫“公众募集”?
《人民》第六版《亿元亏损案的背后》一文中,有“一个原本拥有十几亿元公众募集优质资产的国有控股上市企业”说法。
“募集”指“广泛征集”(《现代汉语词典》)。公众只能是募集的对象,而不是募集的行为主体,可以向公众募集。也就是说,不是由公众来募集。引文中的“公众募集”说法不当。
“凡是”前面应有限定
《人民》第六版《亿元亏损案的背后》一文说道:“凡与杨石根等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都被安排在了公司重要部门和岗位上。”
可以想见,杨石根等人的亲戚、朋友众多,恐怕非一个公司可以容纳。“都被安排在了公司重要部门和岗位上”,表述不当,言过其实。表述中应有必要的限定,可表述为:“公司中凡与杨石根等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都被安排在重要部门和岗位。”
“非得”应与“不”呼应
《人民》第五版“人民网网友留言板”栏载短文说道:“这种状况非得加以改变!”
查《现代汉语词典》,“非得”,副词,表示必须(一般跟“不”呼应)。如:棉花长了蚜虫,非得打药(不成);干这活非得胆子大(不行)。“这种状况非得加以改变”后面不加“不行”,从语气上讲不完整。
“汇合”还是“会合”?
《人民》第六版《天山雪莲在哭泣》报道:“在博尔塔拉境内的阿拉套山与别珍套山汇合处的雪山上,非法盗挖天山雪莲的人较多。”
“汇合”通常指水流聚集,江河等合流,如:小河汇合成大河;嘉陵江与长江在重庆汇合。引文中应用“会合”,“聚集到一起”(《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
“部分参加高考的孤儿”有歧义
《人民》第五版新闻图片《福利院走出十七个大学生》的文字说明称,“河南省许昌市阳光福利院的17名孤儿,今年参加高考并全部过了大学专科分数线”。“右图:牛志远和福利院部分参加今年高考的孤儿们合影。”
图片中的孩子不足17人,想来应该是“福利院参加今年高考的部分孤儿”。根据引文推测,福利院能够参加今年高考的孩子,全部参加了高考。而“福利院部分参加今年高考的孤儿”说法,“部分”一词在语句中的位置不当,因而至少可有能够参加高考的孩子中只是一部分参加了高考的歧义。这恐怕不是作者原意。应该表述成:“牛志远和福利院参加今年高考的部分孤儿合影。”
不说“安排在部门上”
《人民》第六版《亿元亏损案的背后》一文说道:“凡与杨石根等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都被安排在了公司重要部门和岗位上。”
习惯上可以说“安排在重要岗位上”,而对于部门来说,可以说“安排在部门中”,不说“安排在部门上”。所以引文中可以说“安排在了公司重要部门中和岗位上”,不能说“安排在了公司重要部门和岗位上”。其实说成“都被安排在公司重要部门和岗位”或“都被安排了公司重要部门和岗位”,更加简洁,不违原意。
“原因和构成”的主体不同
《南方》A02版头条《关键要解决“不像党员”的问题》一文说道,“被清除出党的原因和构成,其实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材料”。
“被清除出党的原因”,说的是“被清除出党”这种行为的原因;而说到“构成”,应该是“被清除出党的”形成的群体的构成。“原因和构成”的主体不同,不能说“被清除出党的原因和构成”。
十五、不合事理
不可能“精通各类专业知识”
《解放》2版《上海两位民警获提名》报道:“他逻辑思维严密,精通心理学和各类专业知识,在破案中屡建奇功。”
知无涯,如今究竟有多少类专业知识,恐怕一时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无论如何不可能精通各类专业知识,从古至今,尚无先例。充其量只能精通有关专业知识。精通各类专业知识,言过其实。
不是大楼搬迁
《解放》4版《瑞金医院本周六门诊停诊一天》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由于门诊大楼搬迁,将于本周六全天停诊,下周一起所有门诊患者将在新落成的大楼内就诊。”
尽管现代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大楼平移,但这里一定不是指的是“门诊大楼搬迁”,应该是“门诊部”搬迁,指的是该医疗机构,而不是建筑物本身。
应该说“不通公路”
《北京》3版《导航电子地图覆盖墨脱县》报道:“也是最难测绘并且是我国惟一一个不通公交汽车的县——墨脱县。”
在语言实践中,“公交汽车”往往是指城市公共汽车,市际间及跨省公路交通称长途汽车。公交汽车和长途汽车的营运管理部门不同。引文中应明确指出是“不通公路”,这就同时表明非客运也无路可通。
没有“闯黄灯”说法
《人民》第五版“人民时评”栏载《“重大风险源”的来源》一文说道:“如果‘闯黄灯’甚至‘闯红灯’者总是得逞,那么谁还愿意等待‘绿灯’?”
引文中的“闯黄灯”、“闯红灯”都是一种比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因而,“车辆遇到红灯信号不停下来,违章行驶,叫闯红灯。”(《现代汉语词典》)而黄灯只是警示通行中的车辆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将变红灯的准备,并不禁止通行。因而也就无法定义“闯黄灯”。
一个人不能“大眼瞪小眼”
2006年7月14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版《朝阳区启动奥运“软环境”建设》报道:“游客再问别的,她就只能大眼瞪小眼。”
俗语“大眼瞪小眼”表示“你看我,我看你。形容一时无语或面面相觑,没有办法”(《中国俗语大辞典》)。“大眼瞪小眼”的动作行为主体不能只是一个人,所以不能说“她就只能大眼瞪小眼”。
获得的不是金额
《北京》5版《商务部重新认定“中华老字号”》报道:“依据实际情况,企业将获得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奖励金额。”
“金额”即钱数。企业将获得的是补助或奖励,而不是“补助金额”或“奖励金额”。引文应表示成:“依据实际情况,企业将获得最高金额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最高金额不超过20万元的奖励。”
不是“返回白云机场”
2006年7月14日《南方日报》A07版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称:“昨日,我省15名赴缅甸的志愿者圆满完成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返回广州白云机场。”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广东省的志愿者从国外返回,可以说乘机返回广州。但白云机场只是志愿者出行和回归使用航空交通工具的出发地和回归地,不能说志愿者返回白云机场。
“《财富》五百强”不是终身制
《人民》第六版《〈财富〉五百强我企业再增四家》报道:“美国《财富》杂志12日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名单显示,20家中国企业(不含台湾地区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其中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为首次入选。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为重新入选。”“中国去年进入世界500强的16家企业今年全部榜上有名。”
《财富》杂志办是按年度评选“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与时俱进,一年一评,重新洗牌,不是“终身制”。所以应说“比上年增加4家”,一是表明去年进入的16家并不是今年当然进入;二是没有说明曾有“初增”,何来“再增”?
还不是“变废为宝”
《人民》第六版《变废为宝  瓦斯发电》报道:“该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矿井瓦斯总储量为25亿立方米。为提高矿井防灾治灾能力,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并充分利用宝贵的瓦斯资源,鲁班山北矿所属的川南煤业公司投资1657万元,修建矿井地面集中抽采瓦斯系统和瓦斯发电利用工程,将瓦斯转化为矿井供电电源。”
消息中没有说到过去要白白点燃瓦斯或排放瓦斯,而且视为“宝贵的瓦斯资源”,实际上修建成“集中抽采瓦斯系统”,显然是对瓦斯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样,标题中就不该说是“变废为宝”。从观念上说,这反映了对瓦斯资源的误解。
什么叫“地毯式搜索”?
《南方》A08版《金鼎乳制品厂悄悄易地生产》报道:“本报记者前往天河区柯木塱一带进行地毯式搜索。”
地毯是铺在地上的毯子,或说是铺地用的一种纺织品。地毯常以棉、毛、麻和化学纤维等为原料。按照制造工艺的不同,主要有手工地毯、机织地毯、簇绒地毯和针刺地毯,此外尚有静电植绒地毯、钩针地毯、针织经编地毯、热轧黏合地毯等。制成品形状和图案也有所不同。因而在整个地毯家族内,可以分成若干“式”,可以称为“××式地毯”。但地毯本身算什么“式”?“地毯式”表示什么意思?恐怕只能解释成“像地毯一样的”。可一种行为,从哪个角度能说像地毯一样?
过去有“卷地毯式”或“铺地谈式”说法,比喻步步推进一寸不落,说得很形象。像“拉大网式”不能说成“大网式”一样,“卷地毯式”也不能说成“地毯式”。
《现代汉语词典》中收有“地毯式”一词,但恐难以自圆其说。
十六、搭配不当
“从事发展”搭配不当
《解放》4版《第三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正式候选人主要业绩简介》中第13名吴晓晖简介说道:“近年来一直从事哺乳动物遗传分析方法的发展,并利用小鼠和果蝇模式生物进行发育生物学和疾病机理研究”。
引文中的“从事发展”说法,动宾搭配不当。怎样进行动宾搭配还不是法则,而是习惯,约定俗成,习以为常。通常没有“从事发展”的说法。
不说“改善成本和效率”
《解放》5版头条《节能,人类永恒的命题……》一文说道,“这不仅能改善生产成本和效率”。
“改善”的意思是“改变原有的情况使好一些”(《现代汉语词典》)。可以说“改善生产成本高和效率低的状况”,但“成本”和“效率”本身不是改善的对象。恐怕还是要分开来表述:“这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
不说“风险较高”
《南方》A03版《广州电力缺口到底有多大?》报道中,有“电网风险较高”说法。
“风险”指“可能发生的危险”,“危险”则指“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现代汉语词典》)。通常可以说风险大小,却不说风险高低。有时说“风险度”高低。引文应说成“电网风险较大”。
“解决生僻”搭配不当
《南方》A02版“直言”栏目的一则言论的标题,是“用字库扩容解决‘生僻’吧”。
在语言的社会应用中,“解决”一词用得很多,其搭配范围事实上也在扩大,被认可,被接受。同时也还存在着滥用倾向。“解决生僻”不符搭配习惯。引文或许可以说成“用字库扩容解决‘生僻’问题吧”,或者说成“用字库扩容避免‘生僻’吧”。
别说“诀别毒魔”
《南方》A08版头条的标题,是“求生瘾君子诀别毒魔换新肺”。
“诀别”就是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既然称对方为“毒魔”,那么无论是因受骗上当而终于清醒予以摆脱,还是遭受奴役迫害而得以脱离,都不能说是“诀别”。
“预防”“化解”应分开
《南方》头版头条《发展专业镇推进农村现代化》转A05版后报道:“张德江就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广东等与他们进行了座谈。”
“预防社会矛盾”和“化解社会矛盾”是两个意思,可以说成“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或“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总而言之,两个动词要分别独立带同一宾语。
说成“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则“化解社会矛盾”成了“预防”的对象,岂不是适得其反?
水平没有好坏之分
《人民》第二版头条《耗能大户的节能创新》一文说道,“万元产值能耗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1.35吨标”。
水平一词常用,表示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既然指的是高度,那就只能有高低之分,而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最好水平”,人们经常这样说,这样写,有人甚至主张全面反映经济指标时,就得这么用。
对此,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世的时候有过这样一段话:“要祛除语病,首先要排除两种思想障碍。第一种思想障碍是认为某些语言结构并非语病,而是适应某种需要而产生的。譬如说‘最好水平’可以包括两方面:产值的最高水平,成本的最低水平。这样说可以简洁。这话未尝没有道理。但是,语言这东西,应简则简,不应简则不简。一般说‘成本低’就可以了,不必说低水平。我们的一些重要新闻报道,往往要译成外文。如果把‘最好水平’直译作best level那就闹笑话了。”(1983年8月9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令人深思的是,早在二十多年前,1983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今日谈”专栏,就有文章《“最好水平”》批评这一说法,并语重心长地写道:“‘最好水平’,希望马上就同你永别!”谁知时到如今,还是不能“永别”!
不说“制订决策”
《解放》4版《“崇明生态指数”酝酿出炉》报道:“对管理决策的制订和调整起到指导作用。”
通常不说“制订决策”,也就无所谓“决策的制订”。
手套口罩如何佩戴
2006年7月14日《解放日报》2版《消费者暗访  超市漏洞曝光》报道:“营业员销售时从不佩戴手套、口罩”。
“佩戴”表示“(把徽章、符号等)挂在胸前、臂上、肩上等部位:佩戴校徽;佩戴肩章”(《现代汉语词典》)。手套、口罩不是佩戴的对象,通常只说“戴 ”手套、口罩。
是“处于领先地位”
《解放》头版《重在一个“新”字》一文说道:“上海经济已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及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处于领先”。
动词“处于”表示“在某种地位或状态”,“领先”“比喻水平、成绩处于最前列” (《现代汉语词典》)。可以说水平领先,但说“处于”,则应说“处于领先地位”。
应该说“视察”
《解放》2版《提高宣传质量巩固舆论阵地  龚学平察看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报道:“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到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进行察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从报道内容看,这是规范的视察活动,应称“视察”而不是“察看”。
应该是“登录网站”
《解放》2版《上海两位民警获提名》报道,“群众可以登陆上述网站投票”。
“登陆”一词近年来多用,原指“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特指作战的军队登上敌方的陆地”,“比喻商品打入某地市场”(《现代汉语词典》)。此处应用“登录”,计算机网络用语,指进入要访问的站点。
“作(做)出贡献”应统一体例
《人民》第三版《族群和解的里程碑》一文说道:“为印尼的国家独立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说道:“进而也为中国南部和环北部湾区域的良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南方》头版头条《发展专业镇推进农村现代化》报道:“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A04版《“清洁工程”清洁北江》报道:“作为上游的清远人多年来为此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作出贡献”和“做出贡献”,在语言文字应用实践中,实际上两种写法并存,尚无规范,各种版本的辞书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报上则怎么用的都有。问题是在同一份报纸上,应统一体例。
此处“截止”应为“截至”
《南方》A07版《粤首次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报道:“截止记者发稿,有关该专项资金2006年的具体安排方案还正在商议之中。”
引文中“截止记者发稿”的“截止”,应为“截至”。“截止”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截至”表示“截止到(某个时候)”(《现代汉语词典》)。完整的表述宜为“截至记者发稿时”。
“两名事例”不通
《南方》A06版《镇长豪赌挪用公款逾亿》一文开头说道:“省纪委在今年纪律教育月中推出的反腐倡廉教育片《欲壑难填》中的主人公,是两名思想被蒙蔽,最后在欲望的沟壑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以身试法的真实事例。”
这是一个长句子,本来主语是“主人公”,好像要说主人公是什么样的。说着说着发生了变化,结果成了主人公是事例。看了半天,不知所云。
十七、介词不当
多了介词“通过”
《北京》6版《社区植物园开园啦!》报道,“采取引用雨水和淘米淘菜的废水浇灌,并通过自愿认领的方式,在居民楼下通过种植乡土植物,渐成规模。”
“在居民楼下通过种植乡土植物,渐成规模。”此句中多了介词“通过”,就少了主语,什么“渐成规模”?不知道。如果去掉“通过”,变成“在居民楼下种植乡土植物,渐成规模。”文从字顺。
“无益自身”中应加介词“于”
《人民》第六版《潮起北部湾》一文说道:“这既无益自身,也无益广西及其周边。”
动词“无益”通常不直接带宾语,要加介词“于”引进对象。引文应说成:“这既无益于自身,也无益于广西及其周边。”
十八、画蛇添足
不要说“凯旋归来”
《南方》A07版的新闻图片中,横幅中有“志愿者赴缅甸服务队凯旋归来”字样。
在语文的社会应用中,经常说到“凯旋归来”。但“旋”即“返回;归来”,“凯旋”就是“战胜归来”(《现代汉语词典》)。再说“凯旋归来”,语义重复,叠床架屋。
不要说“卫冕冠军”
《解放》6版《梅陇中学女足获赞助》报道:“这是梅陇中学女足第三次参加这项赛事,志在卫冕冠军。”
引文中所说的“卫冕”,就是保住皇冠的意思,多用来比喻在比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部分”不必再加“们”
《人民》第五版新闻图片《福利院走出十七个大学生》的文字说明中,有“牛志远和福利院部分参加今年高考的孤儿们合影”说法。
引文中的“部分”表示整体里的一些个体,已是“复数”。说成“部分孤儿”,含义完整,表述准确。不必也不该再加“们”。
排行榜其实就是名单
《人民》第六版《〈财富〉五百强我企业再增四家》报道中,有“‘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名单”说法。
通常所说的“排行榜”,就是“公布出来的按某种统计结果排列顺序的名单”(《现代汉语词典》)。再说“排行榜名单”,无异于画蛇添足。
此处不应有“全国”字样
《人民》第五版《新字库增加4600个生冷僻字》报道:“增加收入了全国4600个构字合理、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生冷僻字”。
汉字历史悠久,中国从古代就开始实行“书同文”。即使是一些地方的地名用字生僻难认,也不是“地方用字”。因而“全国的生冷僻字”说法,不能成立。引文中不该有“全国”字样。
不要说“全体国际社会”
《人民》第七版《峰会前夕新信息》一文说道:“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体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国际社会”本来就是指的一个整体,因而不必再说“全体国际社会”。若需强调,恐怕也只能说“整个国际社会”。
什么叫“生冷僻字”?
《人民》第五版《新字库增加4600个生冷僻字》报道:“因姓名或地名有冷僻字而暂时无法办理二代身份证的居民,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申领新证件。”“增加收入了全国4600个构字合理、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生冷僻字”。
“生僻”即“不常见的;不熟悉的(词语、文字、书籍等):生僻字;生僻的典故”(《现代汉语词典》)。“冷僻”即“不常见的(字、名称、典故、书籍等):冷僻字”(《现代汉语词典》)。可见“生僻字”和“冷僻字”实际上同义,实在用不着再造读着别扭、含义不清的“生冷僻字”一词。有意思的是,消息内文中本来说是“冷僻字”,不知为什么说着说着就成了“生冷僻字”,标题也成了“生冷僻字”。
不要一约再约
《人民》第三版《族群和解的里程碑》一文说道:“华裔是印尼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约占印尼总人口的约5%。”
“约”表示大概,差不多。“约占印尼总人口的5%”,就是差不多占印尼总人口的5%;“占印尼总人口的约5%”,就是占印尼总人口的差不多5%。二者表述的意思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前后用两个“约”,不但语义重复,而且实际上含义不清。
十九、误用标点
应该有逗号
《南方》A08版《不顾丈夫反对  姐姐捐肾救弟》报道:“最后,在东莞打工的三姐肾捐给了弟弟。”
引文中“在东莞打工的三姐”后面,应该有逗号表示停顿。否则有“在东莞打工的三姐肾”的歧义。
这个逗号不能少
《北京》7版《118名白领追回217万欠薪》一文开头说道,“老总涉嫌经济犯罪公司账户被冻结”。
引文是两句话,分别有自己的主语和谓语,可以独立成句。其间应有逗号分开,即表示成“老总涉嫌经济犯罪,公司账户被冻结”。
文件应该用书名号
《解放》5版头条《节能,人类永恒的命题……》一文说道,“2006年,上海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了优化发展能源工业的方针政策”。《解放》6版头条《以大熊猫名义保护栖息地》一文说道:“三是出台‘四川省世界遗产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引文中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世界遗产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分别是一个文件,应该用书名号。
“基地章程”应用书名号
《北京》7版《刑释人员创建“更生基地”》一文说道:“田泽彪特意将‘基地章程’张贴上墙。”
引文中的“基地章程”是一个文件,应该用书名号。
作品应该用书名号
《北京》7版《海淀举办“奥运向我们走来”大型书画展》报道,“一幅长达20米的‘奥运群英谱’颇为引人注目”。
这里的“奥运群英谱”表示一幅作品,应该用书名号,即表示成“一幅长达20米的《奥运群英谱》颇为引人注目”。
“为题“不该用书名号
《北京》5版《“奥运大讲堂”昨天开讲》报道,“前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秘书长魏纪中以《机遇与挑战——举办奥运会对中国的现实和长远影响》为题进行首讲”。
既然说“机遇与挑战——举办奥运会对中国的现实和长远影响”只是题目,而不是以此为题的那个报告,那就不该用书名号而应用引号。
“名为“不该用书名号
《北京》5版《“户型90平方米”定为建筑面积》一文说道:“建设部一份名为《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的文件开始下发各地方政府部门。”
引文中的《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用了书名号,是指那个文件。既然说是“名为”,就不该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即表示为“一份名为‘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的文件”。
科技攻关项目不用书名号
《解放》8版头条《一头公牛如何年赚百万元》一文说道:“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优质奶牛育种项目》正在研究之中。”
引文明确无误地表明“优质奶牛育种项目”是科技攻关项目名,不应使用书名号,可以用引号。
应该用六角括号
《人民》第六版头条《90平方米指单套住房建筑面积》报道中,有“国办发[2005]26号文件”写法。《北京》5版《“户型90平方米”定为建筑面积》一文说道:“建设部一份名为《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的文件开始下发各地方政府部门。”
根据国家标准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引文中用方括号“[]”括入“2006”,是没有根据的。引文所涉及的发文字号,应写成“建住房〔2006〕165号”。不要因为打字时在键盘上不能一下子就敲出六角括号而嫌麻烦,或者认为这是无伤大雅无关紧要的事,就用不合乎规范的方括号来代替。
二十、外文混乱
《cell》不是《ceⅡ》
《解放》4版《第三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正式候选人主要业绩简介》中第13名吴晓晖简介说道:“该项研究成果登上国际著名生命科学杂志《ceⅡ》的封面”。
引文中提到的国际著名生命科学杂志,应是《cell》(《细胞》),相应的英文单词由4个英文字母c、e、l、l组成,写成“ce”和罗马数字“Ⅱ”,实在是不伦不类,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