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磁县炉峰山 - yxgang123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8:24:32
【转载】磁县炉峰山
美丽邯郸 2009-01-01 09:40:34 阅读4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2007年5月19日,参加了《赵文化》编辑部组织的“炉峰山景区文化考察活动”。
炉峰山是磁县西部山区陶泉乡境内一个旅游景区,距邯郸市70余公里。前些年,曾经有几次和朋友们来过这里进行观光和考察,这次应该是第6次了。
当炉峰山再次横亘在面前的时候,我依然被它那雄浑肃穆的气势所深深地震慑着。
灿烂的阳光如洁白的瀑布从高远的天穹倾泻下来,把炉峰山、把这太行山的千山万壑草木丛林、把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一切都包容为一统,我的脑海中又闪现出“混沌圆融”这个词。
海拔1088米的主峰犹如一座巨大的方炉,崇高沉静地磐坐在磁县西北的群山峻岭之中。四面直立如刀削斧劈的峭壁上簇拥生长着万千树木藤草,山风掠过它们的头梢,在阳光下晃动摇弋着,就像一丛丛哔剥燃烧着的青色火焰。
陪立在主峰身旁的就是那把永不干涸的壶山了。它确是一把神奇的壶,浑圆的壶身,尖尖高高翘起的壶嘴,莫不惟妙惟肖,足可以假乱真。
在当地百姓的传说中,此山是太上老君在天堂里酒后醉踢炼丹炉,滚落凡间起峰而成。山顶上曾有一尊铜质佛像,所以还叫做老爷山。不知道上苍是如何把这万古的神壶和炉峰遗忘在这里的,让它们永生相伴恒久不离,为这纷乱沧桑的人世矗立起一座洗练心灵的丰碑,也驱就了万千众生无数次围绕着它们顶礼膜拜跋涉攀登。
沿着主峰南侧一条蜿蜒曲折的石梯小道(俗称七十二蹬),经“南天门”便到达峰顶。山顶有建于明代的无梁殿、八角庙,历经数百年兴衰起落,如今已修复一新,每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与香客不辞辛劳到此参观祭和祭拜,香火兴盛仍如当年。刚才在石梯小道一侧的立壁上,看见有不知何年月镌刻的三个大字:似武当,可知此山当为道家领地。进得山顶的无梁八角殿,果然看见玄武大帝雕像威严地站立在殿的正中,以洞察一切的眼光俯视着前来的各色人等。难怪殿的匾额上书“目极天宫”四字,可见玄武有明察秋毫之功力,连天宫都可极目,何况芸芸众生乎?
顶上除了有无梁殿、观云庙、老爷庙等建筑外,还有一些石碑,多数出于近现代,最早的应是明清时代的。上面记述了炉峰山上道庙建筑的发展变迁历史,有块碑上还镌刻着古人对这里的咏赞诗:“一峰形似削,特立在遥空,吐云天际白,衔烧日边红,不用频回首,弯苍路可通。”站在顶峰的边沿,极目四望,果然见青山万座,幽谷千条,峰压群山,层峦叠嶂,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慨。
玄帝殿前面的平台被称作观日台,时值烈日当空,自然难以直观了。据说这里是专用作清晨赶早来观日出的,有人讲这里看日出可与泰山相媲美。在旭日东升之际,烟雾缭绕,瞬息万变,使人疑入天上仙国,心旷神怡,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炉峰朝霭”,为“磁州八景”之一。并且还赋诗两句以为佐证:"早知炉峰山能观日,何必奔波去泰山"。
沿原路下来,绕回主峰的北侧,站在蜿蜒与岭脊的小道上抬头望,可见主峰立壁上匍匐攀缘生长着浓密的古松。它们的枝叶呈墨绿色,泛着幽暗的光泽,如一层厚厚的油毯铺敷在石崖上。更为引人入胜的是那些古松的枝干,它们却又是呈银白色,弯曲枝桠如巨蟒时隐时现地穿行于茂密的松枝间,当地人叫它盘龙松可谓贴切之至,这个景色在周边一些景区是不曾得见的。
山峰东麓原有数10间明代所建的“宫房”,因年久失修已残缺不堪。高高的基座上有几通古碑,上面字迹也已班驳不清难以辨认了。倒是废墟的北面山坡崖下有一溜矗立着的碑,样子要新许多,大概应当是后人重建炉峰山建筑而立的功德碑吧,这情景在多数古建筑里都有的。
从前来这里的时候,在两棵巨大的松柏树之间,曾经悬挂着一口大钟,高约一人多,粗有两围许,记得上面的钟文记载它可能浇铸于明嘉庆年间。我们曾用一根粗木桩进行撞击它,声音洪亮震人心魄,古钟之音回荡在山峰峡谷间弥久不消。因为当时看见它的底部曾经缺损了一个角牙,得知是人为敲打所致,一行人遂向陪同的当地书记建议把它封存保护起来,以免继续损毁。这次来后见没有了大钟,便向旁边的管理人员询问,在他们的指点下,才在山坡下的一个小围栏里发现了它,可见现在管理要严格了许多,游人是不能够随意敲击这口古钟了。 
在庙寺的南门口外,首先引人注目的是那棵茂盛而高大的青榆。这是棵真正的古榆树了,它高约数丈,可达两三层楼。树冠青绿茂密,覆盖面应有几十平米。特别是它那独特的树干,与我平常所认识的榆树迥然不同。一般的榆树,其躯干应当是黑灰色的,而且表面粗糙龟裂不平。而这棵老榆却树皮光滑如溢油脂,且呈灰白色,远远看去就似水泥浇注出来的,人摸上去手感温润。如果用手或其它物品叩击,坚硬如铁铿锵作声。它既光且硬又粗,有人丈量过它的躯干,须六人方能围拢。树旁有标牌介绍说,此树有近2000年之龄,应不为虚言。当地人把它看做树精,像神仙一般敬重着这棵老榆,有人为它围起条条的红色布带。山谷中吹来阵阵的幽风,把红带飘起噗噗作响,尽显岁月沧桑。我想,在这炉峰山的周围,所有的有生命的物件,包括动物和植物,没有谁能够像老榆树与它厮守的这样长久。
炉峰与古榆,在人们视野中构造出这个景区的标志性图象,前几年我和朋友吕国防都曾经拍摄过这个画面,并且分别在一些媒体上发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又站在这个位置,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想再重复从前的创作,可几经努力都不甚理想。我明白,是这棵老榆较之从前更加茂密旺盛了,巨大的树冠遮挡住了大部的炉峰画面,反而失却了以往干枯老榆古峰夕阳的意境。
离开炉峰山脚下,踏上返程的路。从遥远的地方回头观望它,此时太阳开始西去,依旧强烈的光芒穿透片片云层,如万千利剑刺向群山。青绿色的山岚在谷峰间弥漫开来,笼罩着炉峰、老榆、古刹、草木丛林,一时间眼前的所有都变得虚幻飘渺扑朔迷离起来,令人顿觉如入仙境,心悦神怡妙不可言其状。
这个景区面积很大,炉峰山主峰是一个中心景区。以这里为轴心,向四面辐射数十公里,还有天宝寨、流泉寺、龙洞沟、白云山、云摩寨、睡美人山、花驼村等。这些景点我都曾经去过,有的还不止一次,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为时间的匆忙,剩下的地方仅到了云摩寨。云摩寨位于磁县陶泉乡索庄村北的云摩山上。有元代石城址和明代建筑群。四周寨墙高三米,青石而砌。

云摩寨座北朝南。其上建筑主要有主殿、前殿和侧殿。主殿也叫天宫庙,主要供奉如来佛祖、玉皇大帝和圣母;前殿名叫关爷庙,内塑关公神像;侧殿为药王庙,内塑药王孙思邈神像。 
当我们返程的车子路过陶泉乡岔口村时,陪同的磁县当地同志说,从这里朝西望,可以看见睡美人峰,因为时间关系就不看了。
他们说的睡美人,我见过几次,的确是绝妙一景。特别是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如果站在原岔口乡政府的西墙往远处的炉峰山看去,整个山的轮廓形成一个巨大的连绵起伏的女人胴体。她静静地仰卧在西天苍穹之下,高高卷起发髻,光滑饱满的前额,挺直的鼻梁、微闭的双唇、略含的下巴,还有长圆的脖颈、隆起的双乳、平坦的腰腹,形成一幅天然美妙的古代仕女剪影。

不知这美丽绝伦的圣洁女子,在这里沉睡了多少个年代了,也不知道她将再继续甜寐到何时。她躺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间,有高山流水、葱茏草木、蓝天白云、人间百姓相伴,应该是永不寂寞的了。我们匆匆走过,不忍打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