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7:22:36
读书须讲求方法,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可读书方法却不好讲。因为:一、读书方法与读书目的、内容密切相关。所谓好的读书方法总是相对于特定的读书目的、内容而言的,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二、读书方法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社会经验、文化水准、聪慧程度不同,因而所适宜的读书方法也有所不同。别人的读书方法再科学、再有效,简单地照搬过来,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的,只是一些读书人(包括我自己)在阅读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书籍方面自认为比较成功的方法。摆出来的目的是供大家比较、鉴别、思考,以利同志们博采众长,最终形成比较适合于个人的最佳读书方法,而绝不是要大家盲目效仿,照抄照搬。方法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在读书方面,大家经常遇到哪些问题呢?我认为,主要问题有三个,即博与精、学与思、知与行。    一、关于博与精
对博与精,我的看法是:先精读,打好基础;再博览,扩大知识面;最后,再精读,以求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逐渐形成系统的个人看法。
一般来说,读书贵精不贵多。因为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想应用,就须精熟。哪怕只掌握了很少一点,若能用上,那也算收效。如果读书很多,但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好象什么都知道,无所不通,可到用时却一无所长,没有一样能真正拿得起来,样样通又样样稀松,那只能是徒有虚名,自欺欺人。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古人曾经打过两个比方:一是提出读书就象将军带兵一样,要有一批亲兵。有经验的将领一定要培养几百名亲兵,这些人忠心耿耿,能与统帅同生死,共患难,危急时刻不惜以命相搏,舍身救主,这样就可以稳定军心,扭转战局。二是说读书犹如交朋友,要有几个挚友。有些人相交满天下,却没有几个知己好友,真遇到困难时,就可能得不到任何帮助。因此,朋友不在多,关键是要交几个能为你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铁哥们儿。
精读首先要选准书,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精读。根据我的体会,初次接触某一知识领域时,最好能选读一两本公认为写得较好、有代表性的书籍。精读的书既要能反映这一学科的概貌,又不能过于深奥。对这些基本读物,一定要下功夫研读,逐章逐节,逐字逐句,务求读懂弄通。该做笔记的要认真做笔记,千万不要怕费时间。
精读时最好是诵读。中国的词汇很丰富,读、看、阅、览、观、诵……大概意思都差不多,可仔细分辨却有差别。古人读书特别讲究诵读,也就是读书时要默默地念出来,边念边体会,边感受,而不能只用眼睛扫描一下,明白个大概意思便满足了。为什么要诵读?因为古人写作非常讲究“文气”,即通过文字表达的提、放、断、连、疾、徐、顿、挫,形成一种气势、一种意境、一种神韵,以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这种“文气”,往往是作品的精华,可在字里行间却找不到,只有通过反复诵读,用心体味,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体会到文章之美,美在何处。
对基本读物应精读到什么程度?我认为起码应做到,对全书内容要能够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对主要观点要能够充分理解消化,对基本概念要能够准确地运用。如有可能,最好能将书中的主要观点、精彩语句背下来。背书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我国旧式教育,特别是旧私塾,其教育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念、背、打”。学生正式拜师后,先生拿出三(三字经)、百(百家姓)、千(千字文)、千(千家诗),告诉小孩子每个字怎么念,会念后便让学生自己去背,背不上来就打。背完了“三、百、千、千”,再背“四书五经”,背完了“四书五经”,有的还要去背诸子百家、前四史。按这种方法去教学,有些小孩子书背得滚瓜烂熟,可一句话都不理解,甚至将书上的字单个拎出来,就都不认识了。显然,这不符合注意启发、鼓励创新等现代教学思想。可话又说回来了,小时候背下来但不理解的东西,可能长大以后自然就理解了,一遇到适当场合,许多格言警句会脱口而出;而长大后所读的东西,理解方面问题不大了,记忆却发生了困难,一般能记住个大概意思就不错了,很难一字不错地复述出来。
精读的重点还是应放在理解消化上。根据我的体会,初次接触一门新知识时,要想彻底掌握、弄得很通也不容易。有时下了很大功夫,仍会感到似懂非懂。遇到这种情况,既不可轻易放过,也不要一味强攻,不妨将问题记下来,留待今后学习中继续研究。明代学者陆桴亭曾打过一个比方,说读书思考如同做饭一样,需要细火慢慢煮,功到自然成。太着急了不行,火大了饭就糊了;时断时续也不行,那样饭会不熟;只有锲而不舍,持续努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精读又要理解又要背,肯定会占用大量时间,在一两本上下这么大的功夫值得吗?我的看法是:既然要打基础,就不能怕费功夫。将一两本书读懂记住,好象事倍功半,实际上正相反,很可能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精读头一本书时,虽然用去了十分力,但只要真正读懂了,再读同一知识领域的第二本书,可能只需八分力就够了,再往下读第三、第四、第五本,只需六分力、五分力、四分力了。所以,从总体效果上看,这还是比较经济的。相反,如果读第一本书时舍不得下功夫,没有真正读懂弄通,再往下读疑难问题会反复出现,要想读懂还要花时间,且不说读书效果受影响,从效率上来说也是不划算的。
通过精读打好基础后,便可以广泛涉猎,博览群书了。博览不仅可以使自己知识渊博,而且有助于加深对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博和精都是我们的读书目的,而且本身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精,就不可能博;同样,没有博也不可能精。一句话,“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胡适语)
博览要有计划,泛读不是乱读。比较好的读书方法是: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选读一批有关书籍,这样精力集中,便于思考,而且也可以将各位作者的观点相互比较,相互印证,从而增强读书效果,实现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泛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专心致志,也可以随便翻翻,可以通读全书,也可以选读部分章节,应根据自己的爱好、需要、可用的时间及书刊本身的优劣,灵活地加以确定。泛读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将书中的新知识融合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如果说精读的目的是建立起知识结构的主干,那么泛读就要注意往主干上添枝加叶。枝叶只有长在主干上才能存活,主干有了枝叶,进而枝繁叶茂,也才能透出勃勃的生机。
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对新发现的一些特别有价值的好书,亦应该下功夫精读。若一时找不到这样的好书,不妨“炒炒回锅肉”,将过去研读过的书重读几遍。“好书不厌百回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重读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而且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还会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意识到的内容,获得许多新的启示。
那么,精读到什么程度才可告一段落呢?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曾提出过这样的标准:“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然熟读精思即晓得后,又怀疑不止如此,庶几有进。”
使书中的道理都像自己讲出来的,并且意犹未尽,还有许多话要说。读一本书若真能读到这种程度,可能就差不多了。
二、关于学与思
历代学人谈起学与思,总要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话确实讲得很精辟。只读书不思考,就会陷于迷惘而无所收获;但只空想而不读书,那也是非常危险的。书一定要读,但应边读边思考。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引发个人思想、情感的积极变化,使书上的好东西真正变为自己的。关于这个问题,清代学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
“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那么,读书时应如何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钩玄提要。
钩玄提要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典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一篇散文《进学解》。文中,韩愈在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时这样写道:“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说,读记事一类的文章时,一定要作出提要;阅读说理一类的文章时,一定要探索文中的精义。说通俗一点,所谓钩玄提要,就是强调读书时一定要将书中的要点和精华提炼出来。
读书思考首先要钩玄提要,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要想读书有收获,一定得将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找出来,然后才可能去思考,去记忆。如果不钩玄提要,读完一本书后脑海中模糊一片,感觉写得不错,却想不起来作者都讲了些什么,那还不跟没读差不多。正如清末著名人物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所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特别是读理论书籍,看完一章一节后,一定要停下来,想一想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究竟讲了哪些意思,是怎样进行分析论证的,使自己跟上作者的思路,然后才好继续往下读。否则,前面的内容未消化,往下看就会越看越糊涂。
钩玄提要并不容易。要想把书中的要点和精华真正找出来,读书时就必须非常仔细,反复琢磨,真正理解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若只是浮皮潦草地翻一下,不有意识地去思考,肯定钩提不出来。钩玄提要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理论概括能力,要在充分理解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将书中的要点和精华高度地浓缩出来。人们常说,会读书的人能将厚书读薄,所谓读薄就是将书中的要点和精华提炼出来。这种逻辑思维和理论概括能力不是天生的,只要在读书实践中注意锻炼和总结,钩玄提要的本领是能够不断提高的。
至于钩玄提要的具体方法,每个人都不相同。我的习惯做法是:读书时拿一枝红蓝铅笔,发现重要的观点和精彩的词句就划出来。读过一章或一节后,停下来看看自己划上线的内容,看是否将这一部分的要点精华都概括出来了,并顺势理一下本章本节的文脉。一般的政治理论著作,逻辑性都是较强的,找出作者的主要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并不难。有些文学作品以及古人的一些著作,文、史、哲融为一体,内容也比较庞杂,条理可能不大清晰,阅读时可采用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即多读几遍,每次阅读只关注一个方面的内容,将书中这方面的内容概括提炼出来,其他内容哪怕再有价值也暂不去理它。这样,读几遍下来,书中的精华之处就会尽收囊中了。苏东坡的原话是: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读书皆作数过尽之。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凡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此。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
在钩玄提要的基础上,作读书笔记就比较容易了。要想增强读书效果,写读书笔记十分必要,古人就有“不动笔墨不翻书”的说法。要求读书时,“凡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口之所诵,心之所得,随手抄记”。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确是经验之谈。可我发现,现在一些年轻人读书时很少动笔。原因无非两条:一是懒,二是不知道该怎么记。前者是个学习态度问题,不在这里讲了。后者属于读书方法欠缺。确实,一本书那么多内容,该记哪些,不记哪些,不入门的读书人一时搞不清楚。可钩玄提要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做笔记就是要记书中的要点和精华。不但记笔记的问题解决了,该背点什么也明白了。如果读一本书后,能够将书中的要点和精华提炼出来,摘记下来,背诵过来,我认为读书思考的第一个目的就算达到了。
(二)融会贯通。
读书思考的第二步是融会贯通。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全书内容的融会贯通。经过钩玄提要,书中每一章节讲了些什么虽然清楚了,可对全书的内容还需要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否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不可能深刻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的。所以,在逐章逐节读完全书后,一定要通过思考将各章节的内容融会贯通。包括:分析全书的框架结构,找出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作者在书中着意强调的问题,比较各部分论证和写作上的优劣得失,等等。二是将本书的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融会贯通。这一点更重要。因为从人的思维规律来看,新知识只有与原有知识建立起广泛联系,充分融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才能在头脑中生根,真正成为个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所谓记忆,实质上就是将新知识分门别类地储存到大脑原有的知识框架中去。
根据我的体会,要想读书后融会贯通,比较好的办法是合上书,将书中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因为,要想复述,你就必须从总体上把握书的内容,就需要记住书中的要点和精华。能够复述出来,说明你对该书基本理解和消化了。即便一时复述不上来,也能发现哪一部分内容自己还没有读明白或没有记住。讲一遍下来,记忆会牢固得多。复述时可以自言自语,但最好是有一些好朋友作为听众。因为有听众时,谈话者容易兴奋,还可以从听众的表情中感觉出自己对哪些问题讲清楚了,哪些还没讲清。复述之后,还可以谈谈自己读书的收获、感想,和朋友们一起讨论交流,互相启发,以求不断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为什么古人读书特别强调要交书友,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道理就在这里。
复述通常是讲一本书的内容,若有可能,最好是结合工作,将所看过的关于某一内容的若干本书串起来讲,其学习效果会更佳。一段时间内集中阅读某一方面的书籍,少则十几本,多的几十本。然后将各书的内容融会贯通,分析比较,形成比较系统的看法,并下功夫将其落到文字上,写成提纲。这样读书最辛苦,不仅要钻进去,切实掌握每本书的精华,还要能跳出来,形成一个新的体系,确实非常不容易。但我感到,虽然用时间多了一些,但学得扎实,每搞完一个专题,都可以自信地说,对这方面的知识心中有数了,有点发言权了。所以,我很赞同胡适的一句话:“发表是吸收的利器,手到是心到的法门。”
(三)质疑求解。
这是思考的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融会贯通,充分理解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就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例如,书中的观点究竟对不对?还有哪些需要补充和完善的?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和其他人的看法有什么异同?等等。读书一定要质疑。读书收获的大小全在于读后能不能提出问题,提出并解决了多少问题。如果读完一本书提不出任何问题,那只能说明自己未真正看进去,最起码是领会得不深。读书的过程就是由无疑到有疑,由有疑再到无疑。朱熹的《朱子读书法》说得好:“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质疑要贯穿于读书的全过程。初读时,就应随时注意发现问题。读完部分章节和全书后,亦应结合钩玄提要和融会贯通,深入地想一想,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随手记在本子上,也可以写在书上,或者画一个问号,留待复读时作进一步的思考。对提出的问题,应力争通过读书、思考自行解决。这是有可能的。特别是读前面章节时遇到的疑惑,有时作者在书的后面已给出了答案。书中找不到答案的,经过融会贯通和深入思考,也许自己也能想明白。即便一时解决不了也不要紧,还可以请教他人或通过日后阅读其他书籍来加以解决。古代有一位学者,读书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便抄成纸条,贴在墙上,日后解决了就撕下来,有了新的问题再贴上去。我认为,这倒是一个督促自己不断努力的好办法。在许多情况下,一些原来看上去很难,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随着阅历的增长,说不定哪一天就迎刃而解了。朱熹曾写过一首诗《读书有感》,专门描述这种现象: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四)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是一个成语,典出《论语•述而》。原话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大意是说,教育学生,不到他想把问题搞通而还没有搞通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要说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角,他若不能由此推知其它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教学生应遵循这一规律,个人读书也存在这个问题。如果读一本书,只掌握了书上写明的内容,那收获是十分有限的。只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联想到书上没有写的一些问题,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那才算是真正读懂读通了。过去人们常说,会读书的人不但能把厚书读薄,而且还要能将薄书读厚。所谓将书读厚,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观点,显然要比质疑求解又高一个层次。它要求读者看书时大脑高度兴奋,能够跳出本书的范围,广征博引,浮想连翩,在知识的海洋中恣意遨游,不断寻找真正的宝藏。显然,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没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很难做到这一点。可恰恰这又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书上的东西写得再好也是别人的,只有读书观感才真正属于自己。
既然读书时的个人观感这么宝贵,自然应想办法将其保存下来。特别是读书时无意中产生的“思想火花”,更是稍纵即逝,当时若不赶紧记下来,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怎么想也找不出来了。所以,读书还是应强调做好笔记。记个人读后感也有两种形式:一是作眉批,随手记在书中相应的地方。其好处是方便,不用另备笔墨。问题是现代装钉的书空白处有限,观感多了可能会写不下。二是另找一个本子记个人读书心得,这样想写多长便可以写多长了。如果一本书读后确实感触颇多,有许多话想说,还可以写读书札记。这种文体不像读书心得,不需要考虑文章的总体框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结构上虽然松散,可内容却很充实。作为读书的收获,既可供今后读书、写作时翻阅,也可拿出去发表揪若确有价值的话。现在书店里经常能见到一些学者的读书札记,应该说绝大多数都相当不错,读起来真是“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三、关于知与行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关于二者的关系,历代学者作过许多精辟的阐述。有的主张知难行易,有的认为知易行难,有的提出知先行后,有的强调知在行中,都讲得头头是道,引人入胜。不过,今天我在这里提出知与行问题,并不是打算向大家介绍中国古代哲学史,而是想借用这一对概念,来阐述读书求知与使用的关系,讲一讲读书时应如何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使书中的精华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达到改造主观世界,增强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目的。
每个同志读书都希望有所得,有所多得,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处理读书中知与行的关系。如果把知理解为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将行理解为知识获取后的实际应用,显然,行比知更重要。这首先是因为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检验一个人的读书效果,不仅要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是看他会用不会用。如果一个人读了不少书,掌握了一些知识,可就是不会用或用不好,那肯定不能说他会读书。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行也是获得真知、深知的必要途径。因为,毕竟实际生活才是知识学问的根本来源,书本上的东西不过是实际生活的反映和记录而已。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宋代大诗人陆游提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不好知行关系的大有人在。其主要表现为读书后不会用,却自认为懂得很多,总爱拿书本知识来裁判生活,把书本上的一些原则、信条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实际工作中,结果屡屡碰壁,甚至碰得头破血流。这样的人,说轻些是书呆子,严重的会发展为教条主义。
孟子有一句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讲得很有哲理。大到确定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小到日常生活的微言末行,都存在这个问题。人不读书是不行的,读书后一点不信,全然排斥,肯定一无所得。可如果读书后不加分析,盲信盲从,全盘照搬,那更是要不得。有人曾把这种读书态度描述为跪着读书,比喻得非常形象。关于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一文中曾引用过一个来自印度的寓言。说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出去卖,货卖完后,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了,说这孩子真不懂事,让老年人徒步走;他们听后更换了一下位置,可旁人又说老人,怎么能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老人忙将孩子也抱上鞍来,可后来看见的人又说,太残酷了,俩人骑一头驴;于是都下来,走了不久,又有人笑他们了,说真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不骑。最后,老人对孩子叹息道,看来我们只剩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抬着驴子走。鲁迅先生在讲完这个故事后说:“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访,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可见,正确的读书态度是,对书上的东西既信又不信,始终持一种分析的眼光,既要看它本身讲得是否有道理,更要看其在实践中能否行得通。也就是说,要在行的过程中消化知、检验知、巩固知。
读书贵知更贵行,但对行却不宜作片面理解,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有的。例如,“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曾提出过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二十二字方针”,即“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杆见影”,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且不说林彪鼓吹这一套东西的政治目的,从读书方法上讲,它也是十分片面的,要不得的。特别是所谓立杆见影,强调读书后马上就用,并且要立刻见到成效,更是荒谬至极。因为读书学到的东西,有些马上能用,有些则进入思想,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要求读书后立杆见影,不符合人的认识和行为规律,也根本做不到。我经历过那个荒唐的时代,对林彪鼓吹的这一套实用主义的读书方法,可以说是深受其害。
那时,全国上下大“革”文化的命,社会上什么书都见不到了,只有毛主席著作可读,而且主要是毛主席语录,基本上是人手一册。遇到问题便从语录中找相应的段落,读完后马上照着做,这叫作“红宝书,随身带,遇到问题学起来。”读完了要用,用了以后还要讲。当时最时兴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会,都是讲带着哪个问题学了哪篇文章的哪一段,学完后怎么用的,马上见到什么成效,形成了一种套路。就这样全党全军全国上下折腾了好几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一点没学到,反而越学人越傻,以至在庐山会议上,党的许多高层领导都上了陈伯达一类政治骗子的当。
在此之后,毛泽东号召全党要认真读马列原著,彻底批判林彪鼓吹的实用主义学习方法。应该说当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林彪这一套的消极影响却远没有肃清,所以后来才出现了“两个凡是”的错误。直到小平同志重新工作后,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组织全党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个问题才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由此可见,在知行关系上,应该反对两种倾向,既要反对教条主义,理论脱离实际,又要反对实用主义,把读书学习和应用简单化、庸俗化。
读书后不用不行,太实用了也不行。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读书中的知行关系呢?我的看法是:读书的应用(也就是行)可分为递进的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知行关系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层次是知识的吸收。读书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求知,通过读书,原先不知道的事情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道理如今明白了,这就是收获。掌握了知识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因而其知行关系也比较简单。例如,通过读史书,我们可以增长许多历史知识,以后在与朋友的交谈中,当谈到某一段历史时,自己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至于懵懵懂懂,这就是一种应用。如果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恰当地引用这些历史知识,说明一些道理,给他人以启示,那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用得就比较好了。再比如写文章,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修词知识,熟悉常用的行文格式。如果你不懂这些知识,文章肯定写不好,搞不好还会闹笑话。而读一两本有关写作的教材或书籍后,便可了解写作的基本知识,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也属于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显然,这个层次上的读书应用比较简单,勿须多讲。
读书应用的第二个层次是能力的提高。能力建立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力的提高比简单地吸收知识更重要。我们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加强读书后的实践和思考。
读史书同样有一个提高能力的问题。古代学者谈读史,一贯主张既要了解史实,更要增长史识。所谓史识简单地说就是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它来源于丰富的历史知识,又明显高于具体的历史知识,其实质是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增长了史识,我们就能够正确地认识历史,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能够提高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相反,如果读史书不注意增长史识,只是记住了一大堆具体的人物、事件,那就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没有达到读史的真正目的。过去,人们常把那些读了不少书,掌握了大量知识。可就是不会用的读书人戏称为“书簏”,说他们知识渊博得就像百科全书一样,无论你问什么都难不倒,可就是没有多少自己的见解,头脑中装的都是书上的东西。所以,这样的人再博学,也不过是装书的柜子,会说话的“两脚书簏”。而要增长史识,读书时就必须深入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钻进去,跳出去,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概括出一些东西来。心有所得后,还必须自觉地将其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其是否正确。
读书应用的第三个层次是素质的培养。什么是素质?素质有许多定义,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素质是人们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从定义上看,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了知识和能力,但其核心却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使知识和技能发挥作用的东西。也有人说,所谓素质就是在所学的知识淡忘后、掌握的技能生疏后剩下的东西。显然,它比知识、能力更重要。
读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素质,它包括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提高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共事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指导儿子学作诗时说:“汝欲学作诗,功夫在诗外”,讲的也是这个意思。读史也是一样,它能使人聪明睿智,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预见事情的变化进程。可认识是一回事,正确地行动又是另一回事。
历史上确实有不少聪明人,善恶是非都明白,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也很清楚,可就是私心重,骨头软,遇事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不敢说真话,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文化大革命”中的某些文化名人。这样的人读历史书并不少,历史知识相当丰富,对一些问题也不乏真知灼见,可你能说他们真懂历史吗?
怎样读书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我认为,最重要是读书时把自己摆进去,做到切己体察。切己体察是朱熹二十四字读书法中的第四条,意思是说读书时要紧密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去领会书中的道理,用朱熹自己的话说就是,“将自个己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通过切己体察,在深刻理解书中的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促成个人思想情感的积极变化,达到净化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相反,如果读书时不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总像旁观者一样,书是书,我是我,读归读,做归做,那就只能有寻章摘句一类的收获。
古人读书十分强调切己体察,有人曾写过一首关于读书方法的诗:
“读书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自家主宰常精健,逐外精神徒损伤。
寄语同游二三子,莫将言语坏天常。”
意思是说,读书时不能荒荒忙忙,急于求成,要静下心来仔细体味书中的道理。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搞不懂不要紧,可以暂时放过,因为今后还可以继续学习。可涉及到个人思想修养的问题却应格外认真,一丝不苟。读书应追求自己思想境界的提高,如果不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只是单纯地去追求知识,那就是舍本求末,搞不好还会影响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我认为,这首诗讲得挺有道理。它的中心意思就是读书要真正进入思想,而不能只是武装嘴巴。否则,有时还不如不读书。历史上读书不少可越读心越坏的大有人在,一些文人说一套,做一套,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还远不如一些不识字的老百姓,以至“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为什么?就是因为读书时没有切己体察,没有把自己真正摆进去,引起思想感情的积极变化,而是把读书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甚至还从书中吸取一些糟粕,一些坏招,当然也就越读人越坏。
读书时怎么将自己摆进去?清代学者周永年编撰的《先正读书诀》中有一段描述:“大抵看史见治则以为治,见乱则以为乱,见一事止知一事,何耶?观史如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这段话讲得非常好。观史如在其中,想一想自己若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个人物,在利害关头会如何表现,进而检验个人的人品和学识。在座的哪些同志能做到这一点?恐怕不很多吧。相当多的同志读史还是偏重于看故事,瞧那些历史人物明争暗斗、打来打去的挺好玩。读史看热闹,虽然也有收获,但比起把自己摆进去的读书,其长进肯定会小得多。
切己体察,把自己摆进去读书,就要注意将书中的内容与个人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这是我们读书求知的思想基础。人的阅历不同,对同一本书的理解就不同。生活经验越丰富,越能领略书中的真谛。特别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和人的社会经验的关系更密切,所以,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一定要注意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一方面,要结合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体验,去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自觉地运用书上揭示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和对实际经验的总结。古人有成长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提法,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不是两件事、两个过程,必须紧密结合,同时进行。要读书,实践,总结;再读书,再实践,再总结,使读书和生活融为一体,使所读之书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进入生活。
切己体察,把自己摆进去读书,要注意个人思想感情的投入。有些人读书,读到开心之处会哈哈大笑,读到伤心之处会潸然泪下,读到悲壮之处会仰天长叹,读到精彩之处会拍案叫绝。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说明他读书是真正读进去了,引起了个人情感上的强烈变化。
切己体察,把自己摆进去读书,就不能满足于“知道”,而要力争“体道”。这里的道是指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道理,通过读书了解这些道理是比较容易的,但却远远不够。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犯错误,走邪路,并不是因为不懂道理,分不清是非善恶,而是他们从一己私利考虑,不照道理去做。所以,光“知道”是不够的,还必须“体道”,即从内心真正接受这些道理,切实愿意照着去做,即便为此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如果说“知道”是提高道德认识,那么,“体道”就是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而要“体道”,关键又在对认准了的东西,要切实去做,“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句,行一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要联系实际,改造思想,落实行动。
总之,读书的应用分三个层次,层次越高越需要知行统一,做到统一也越不容易。到了最高层次,知行统一实质上已成为读书和做人的统一。对书中揭示的人生道理,一旦认准就不折不扣照着去做,既是读书的方法,也是做人的态度。
钩玄提要读书法
钩玄提要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典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一篇散文《进学解》。文中,韩愈在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时这样写道:“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说,读记事一类的文章时,一定要作出提要;阅读说理一类的文章时,一定要探索文中的精义。说通俗一点,所谓钩玄提要,就是强调读书时一定要将书中的要点和精华提炼出来。韩愈在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 《进学解》 ) 这里所说的 “ 提其要 ” ,就是抓住要点;所说的 “ 钩其玄 ” ,就是探求书中的精义,掌握书中本质的东西。主要矛盾抓住了, “ 其余如破竹节,皆迎刃而解也。 ”( 黄庭坚 《与王子予书》 )书本知识浩如烟海,读书时虽然要仔细深入,字斟句酌,但要把书中所有的内容都记下来,则要花费很大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对 “ 感于心 ” 的片断反复吟诵,这样的 “ 字斟句酌 ” 还是很有必要的 , 不是说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吗?所以古代许多学者都主张读书 应采取“钩玄提要”的方法,抓住要点,领会实质。历史学家翦伯赞也说:读书不能广种薄收,贪多莫若取要。古人读书最推崇的就是“独观大意”,“采其精英”。这样,就可以把厚书读薄,使学习的内容有条而不紊,若网在纲,了如指掌。
钩玄提要法提示我们读书时应做到:
一、精读。
“钩其玄”对于一本书而言就是抓要点,而对于茫茫书海来说就是选择,英国杰出的物理病理学家贝弗里奇说:要使你的读书变得对人有价值,你就必须注重选择,只有一小部分作品才值得你花时间去细加研味。当今社会,只靠一个“勤”字打天下已经很不现实了。皓首穷经者最终只会淹没在书海中,“汗漫无归,无所收获” ( 任继愈《中国藏书楼 · 序》 ) 。读书要选择,不仅因为 “ 欲速则不达 ” ,还因为林林种种的书籍良莠不齐,别林斯基曾说: “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 读书时应特别关注那些能与自己形成共鸣的 “ 感于心 ” 的精品文反复吟诵,然后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巴金在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 “ 现在有 200 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 ‘ 文章 ' 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思路连上来的。 ” 十三岁就能背诵《古文观止》的巴金谦逊地告诉我们,正是因他的 “200 多篇的文章储蓄 ” 才使他明白了 “ 文章 ” 的真谛,获得了 “ 通三隅 ” 的妙手。所以,读好了 “ 一 ” ,自然就能形成 “ 三 ” ,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事半功倍。
二、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就是摘录,就是记录读书心迹的过程,它是反复吟诵的基础,是把厚书读薄的最好方法。常听学生说这样的话:我读的书也不少呀 , 可为什么一到写作的时候就用不上了呢?其原因就在于读的时候只图一时兴趣而忘了做笔记,从而造成了 “ 读时心潮澎湃,用时空空如也 ” 的局面。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广泛搜集、积累知识。零星的知识经过长期积累、整理,有的就可以成为系统的理论。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 5000 多张。
三、背诵。
如果读了很多书,却记不住书中精华,到需要运用时,就会捉襟见肘,那是十分可悲的事情。按心理学家的说法,如果一个人边读边忘,就意味着他将永远处于初生时的状态。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怎样同遗忘作斗争呢?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作出了最好的回答。茅老记忆力相当惊人,古稀之年了 , 仍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以下一百位精确数值。当有人问他是怎样记住时 , 他说: “ 我的方法是重复 ! 重复 ! 再重复 !”( 转引自陈伯安《韧性 · 记性 · 悟性》 ) 对于“死记硬背”之类的“死去活来”读书法,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说得十分明白:“‘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有了“本钱”,何愁不“八面来风” ! 《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读书就有一个习惯:每读一篇文章,总要先抄录下来背诵一遍,然后烧掉,随后又抄一遍,再背诵再烧。如此反复七遍,就把这篇文章背熟了,也就产生了著名的《七录斋集》。由此看来,反复地背诵既是 “ 学以致用 ” 的有效方法,也是形成自己丰厚的文学积淀的最为实用的方法之一。
如果我们只单纯地追求所谓的“一目十行”似的“乏味快餐”,则必然会造就一大群“信息巨人 + 智慧侏儒 ” 。 晋代著名思想家葛洪靠撮取书本精华而写成了哲学名著《抱朴子》,叶圣陶先生在分析成名的作家们成名的原因是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因此,我建议同学们读书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书读,做以“眼到”;记录自己读书时的心迹,做到“手到”“心到”;背诵自己所读书籍的精华,做到“口到”。如此步步为营地积累,最终必然能达到从量到质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