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36计之二十一:有偿有泄,长寿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8:10:02
抗衰老36计之二十一:有藏有泻,长寿之道
抗衰老36计 2008-09-27 08:32:42 阅读202 评论7 字号:大中小
第21计:有藏有泻,长寿之道
有藏有泻,在藏与泻中平衡,才是长寿之道……
理气活血排废物 专门储藏精气神
藏养生与抗衰老
肾主蛰藏,养肾的法宝是养藏,肾藏精,而养藏的核心又是养肾精。下面我把藏养生给大家讲一下。
——什么是藏养生?
藏养生包括藏与泻两个内涵。藏养生是藏与泻的统一。就是说,该藏的要藏起来,该泻的要排泄出去。什么是藏呢?藏,就是贮藏、收藏、涵藏,就是把对人体有益的东西贮藏起来备用。藏什么?藏精、气、神。
什么是泻?泻,就是排泄、疏泄。即排除对人体有害的东西。
中医《黄帝内经》十分重视藏养生,并强调指出冬天尤其要养藏。中国古代寿命长的人,大多是会藏养生的人。
藏养生是对节能养生和贮藏养生的调节。
藏养生既能生命节能,也能生命储备,是对这两者的协调。
藏:就是对人的精、气、神作必要的贮藏。中医认为藏与肾的关系最大,所谓“肾元蛰藏”,肾为封藏之本。
泻:就是清除人体多余的东西,泻的功能与肝的关系最密切,《黄帝内经》认为肝主疏泄。所以心情好,气血通畅,肝的疏泄功能才能正常,那么废水、废气、废物才能清除。
——怎样藏养生?
藏养生包括藏精、气、神三个内容,下面逐一讲解。
第一,怎样藏精?
藏精包括肝、心、脾、肺之精及肾精——先天之精。
如何藏肝、心、脾、肺之精?
肝、心、脾、肺之精属后天之精,包括五脏的精血津液。
养生应注意:避免劳心太过,以免耗伤心阴、心血。
避免咳嗽喘气太多,以免损伤肺津。
避免久泻、过饱,以免损伤脾精。
避免情绪抑郁,以免化火损伤肝阴。
避免营养不良,以免伤五脏之精。
怎样藏肾精?
什么是肾精?肾精就是先天之精。肾精包括生殖之精(精液、白带)及生长之精。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如果养生不好,损伤了肾气,就易导致肾不藏精。
节欲保精是最主要的,切忌房事太过,酒色太过。
避免精细操作太过。精细操作指手脑并用的工作,如电脑操作、驾驶、雕刻、手术操作、精密仪器操作,精细操作太过则伤脑和肾。
先天禀赋不足的人要及早补肾。
避免久病伤肾,有肾病的人要早治。
第二,怎样藏气?
气,主要指阳气。“人活一口气”,气不能随便丢失。肺藏气,藏气包括藏心、脾、肝、肾之气及藏肺气。
如何藏五脏之气?
少出汗,少劳累,以免伤心气。
避免暴饮暴食,以免伤脾气。
注意不能暴怒生气,以免伤肝气。
避免受寒,尤其腰以下受寒,以免伤肾气、肾阳。
如何藏肺气?
肺藏气,伤肺易导致肺气受损。所以养生应注意藏肺气。
少伤风感冒,以免损伤肺气。避免久咳,以耗伤肺气。避免劳喘以藏肺气。
可用适当服用沙参、太子参、人参补肺气。
第三,怎样藏神?
神,包括肝、脾、肺、肾之神及心神。平时要多加涵藏,不可妄泄。
怎样藏肝、脾、肺、肾之神?
调整七情,以免伤五脏之神。
避免过忧,以免伤肺。
切忌过怒,以免伤肝。
少忧思,以免伤脾。
避免恐惧,以免伤肾。
怎样藏心神?
心藏神,不要思虑过度,以免伤神。不要过喜,以免伤心,影响心藏神。
调整心态,多睡眠,少劳累以安心神。
泻养生与抗衰老
藏、泻养生是藏和泻的统一。
要协调好节能与储备养生,那么除了要会藏养生,还要学会泻养生。
——何谓泻养生?
泻养生,就是要注意及时清泻人体贮藏了过多的水湿、浊气及痰浊(体内的废物)。
泻养生的另一个含义是疏通气血、通利七窍。
——如何清泻过多的水湿?
早晨起床,发现眼肿、脚肿,那就要去检查有无心、脾、肾的毛病。因为心是行气血的,脾是化湿的,肾是排水的,此三脏有病最易出现水湿停留在身体内,不能排除。如无内脏毛病,就应考虑是否为饮水多,运动少的缘故,就应清除过多储备的水,也就是浊水。
绿茶是一种很好的饮品,多喝绿茶,可以排除过多水分。吃新鲜蔬菜、水果亦有助于清除体内的废物。还可以多运动出汗以清泄浊液。
——如何清泻过多的气?
浊气疏泄不利的要检查肝、脾、肺,因为肺主一身的气,肝主疏泄调整,脾主运化。如果肝、脾、肺有病,浊气就不易排出。常感腹胀、腹满的人,要考虑体内有多余的气。
用健脾方法,如服人参健脾丸之类健脾顺气。
用运动的方法使气血流通来清泻过多的废气。
用通便方法,从大肠排出浊气。
——如何清泻多余的痰湿(包括脂肪、痰、瘀)?
第一,清除过多的脂肪:首先要合理饮食,少食荤,多吃素。
吃饭不过饱,总热量不能过高,少吃甜食。
多吃低脂食品,鱼类、蔬菜、玉米、燕麦、荞麦等。
其次要多参加体育运动,增加脂肪的消耗。
第二,清除过多的痰。
白萝卜、杏仁理气利气,可清除体内的痰浊。
可吃健脾益肺的药食如沙参、白术。
第三,清除过多的瘀血。由于血脉狭窄或血行过慢或痰浊过高导致血液瘀阻形成瘀血。
常吃化瘀饮食,如红色食品山楂等。
多运动,促使血脉通利而避免产生瘀血。
控制饮食,少食肥甘。
第四,排毒五法:
汗法:通过运动或喝热茶、热汤、热粥或温热水浴使人体毒素从汗孔排出。
尿法:每天清晨卯时(5~7点)、下午酉时(15~17点)、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水,通过利尿排毒。
便法:定时大便,多做腹部运动,常吃萝卜及粗纤维蔬菜以利于大便通畅排毒。
化瘀法:多吃红色食物,如山里红、红苹果、红皮红心萝卜、红葡萄酒、红心桃子、红瓤西瓜、丹参、三七以化瘀解毒。
解毒法:常吃生姜,喝绿茶,吃绿豆粥帮助解毒。
有0人推荐
阅读(202)| 评论(7)| 分享 | 引用(11) |举报
上一篇:《按摩养生诀》
下一篇:抗衰老36计之二十二:腹式呼吸好,防病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