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重庆目标:GDP翻一番,年均增12.5%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1万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52:59
更新时间:2010-11-20 12:23:40
据重庆日报消息 16至17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八次全委会,回顾总结“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研究编制“十二五”规划,并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决议》。
市委书记薄熙来作主题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作《关于制定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出席。
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2.5%左右,人均GDP翻番,达到8000美元,重庆将整体跨入现代化阶段
开幕式上,黄奇帆作《关于制定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
黄奇帆说,按照现有态势,到2012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将迈上万亿元新台阶,基本建成“五个重庆”,内陆开放、统筹城乡取得重大进展,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保持在12.5%左右,人均GDP翻番,达到8000美元,重庆将整体跨入现代化阶段;西部重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基本建成,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的“圈翼”地区差距缩小到2∶1左右;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直辖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费尽移山心力”,打下了重要的工作基础。“十一五”期间,咱重庆又取得重大进步
薄熙来说,重庆地处西部,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建设和发展很不容易。“创业维艰”,直辖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历届市委、市政府一茬接着一茬,先后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创业,“费尽移山心力”,打下了重要的工作基础。“十一五”期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密切配合,全市人民顽强拼搏,咱重庆又取得重大进步,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取得重大成效。
回顾5年,有些事在重庆发展史上也是很有意义的。历时25年的三峡百万大移民圆满收官;开始建设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2015年将形成8000万台产能;新建高速公路1300公里,到今年突破2000公里,提前10年基本实现“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成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等六大要素交易所;实际利用外资5年增长12倍,搭建起“123”开放平台,即1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两江新区”,2个保税区和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均GDP跨上历史性台阶,从1100多美元增至4000美元。此外,启动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加上改造了危旧房1200万平方米,可解决300万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科学、有序地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这将造福几百万农民工;开展“唱红打黑”,正气上升,邪气下降,百姓称快,人心大振;20万机关干部“大下访”,从源头上、根子上化解了民怨。
如果轻飘飘地过日子,怎么能完成总书记交办的“314”总体部署?那不就成了徒有虚名的“增长极”和“经济中心”了
关于“十二五”规划,薄熙来说,重庆“十二五”的核心任务是基本实现“314”总体部署,为此要重点把握三点基本要求:一是基本建成“五个重庆”。要坚持将“五个重庆”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提升重庆综合水平的重要抓手;二是大幅增进民生幸福、显著缩小“三个差距”。坚持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狠抓“民生十条”的落实,缩小“贫富、城乡、区域”三个差距;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创新释放发展动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薄熙来说,“十二五”期间有四个具体目标:一是GDP翻一番,年均增长12.5%,达到1.5万亿元,相当于上海目前的体量;二是人均GDP翻一番,达到8000美元,相当于2008年北京的水平,重庆整体进入现代化阶段;三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31000元,年均增长12%,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变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本翻一番,年均增长14%,达10000元左右,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0元变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800元。
薄熙来说,四个目标个个硬碰硬,都需要哈下腰苦干5年才能实现。目标分解下去后,各区县、各单位都将面临巨大压力,但如果惧怕压力、困难,轻飘飘地过日子,怎么可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怎么能完成总书记交办的“314”总体部署?那不就成了徒有虚名的“增长极”和“经济中心”了吗?我们就是要下定决心,认真地干,科学地干,等5年后目标实现了,城乡老百姓都普遍富裕起来了,到那时我们就真正开心、舒心了!
十件民生大事,务必一条一条落实好。这些都是善事、好事、积德的事,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分
薄熙来说,要使重庆市民有充分的幸福感,今后5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基尼系数代表着贫富差距,目前我市是0.42,我们要想办法降到0.35。城乡居民收入比要缩小到2.5∶1左右,以人均GDP衡量的“圈翼”差距缩小到2∶1左右。保证130万留守儿童每人每天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一个鸡蛋,有营养午餐。今后5年还要下更大功夫,照顾好他们的日常生活,落实好医疗、教育等问题。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让500多万城乡老年人老有所养。要让老百姓享受到西部地区便宜敞亮的住房、优质的教育、充分的就业和全面的社会保障,幸福指数居全国前列。要使市民有充分的幸福感,关键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幸福感。
薄熙来说,“十二五”期间,一定要把“民生十条”做实。十件民生大事,件件关系重庆老百姓的安危冷暖,务必一条一条落实好。这些都是善事、好事、积德的事,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分!民生之事还是个水涨船高的事,永无止境,“十二五”期间不仅要把“民生十条”件件落地,还要不断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这才算好干部!
今后5年,还要放开视野,把对外投资这条路走得更宽、更好,走出重庆对外开放的又一条新路
薄熙来说,“十二五”期间,要把重庆建成西部开放“窗口”和统筹城乡改革“先行区”。年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年对外投资超过60亿美元。“走出去”投资天高地广,大有文章可做,在这一点上,重庆与东部沿海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国家外汇储备雄厚,“走出去”有充裕的资金保障,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世界各地也都欢迎。今年,咱重庆就干了几件大事、好事,一年对外投资50亿美元,一步走到了全国前列。
重钢收购澳大利亚铁矿;博赛集团收购铝矾土矿及其加工厂;机电集团收购发达国家的技术装备;粮食集团购买了大宗肥沃的土地种大豆。今后5年,还要放开视野,把对外投资这条路走得更宽、更好,走出重庆对外开放的又一条新路。
“五个重庆”,既是让老百姓爽心悦目,也会产生“不尽财源滚滚来”的效果,为后代造福,我们的子孙100年后都会受益
薄熙来说,未来5年,要基本建成“五个重庆”,打造有魅力、有后劲的直辖市。“五个重庆”就是城市的综合人居环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质和品位,也代表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薄熙来说,“五个重庆”也是投资环境、商业环境。建设“五个重庆”,既是让老百姓爽心悦目,也是形成集聚要素的强大“磁场”,产生“不尽财源滚滚来”的效果,为后代造福,我们的子孙100年后都会受益。
薄熙来说,“五个重庆”建设以来,咱重庆人已干成了不少事,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大幅增加。据调查,去年市民生活满意度达到了89%,落户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也从2008年的90多家增加到160多家,跃居西部第一。全体市民对“五个重庆”高度赞同、踊跃参与,已呈现出人人共建共享的可喜局面。
小平同志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这次全会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一定要把共同富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薄熙来说,今后5年,要用更大的力度落实“民生十条”,缩小贫富差距。抓好民生,就是为人民服务,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30年,我们以人类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做大了经济总量,但要注意贫富分化。我市就有14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60多万城镇居民吃低保。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这样社会就稳定了”,小平同志的话语重心长。这次全会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一定要把共同富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重视分好“蛋糕”。只有“蛋糕”分得合理,分得公平,大家才有积极性,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薄熙来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把生产关系调整好,就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搞好收入分配,实质就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只顾做大“蛋糕”,不管分好“蛋糕”;而应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重视分好“蛋糕”。只有“蛋糕”分得合理,分得公平,大家才有积极性,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有些人说重庆“穷”,其实也是“一攥一把油”啊,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把这些钱挤出来,多给中低收入群众改善改善
薄熙来说,现在咱们国家已是家大业大,重庆的财政也有了很大改善,真正想为老百姓多办些实事,其实并不缺钱,但往往缺的是勤快人、明白人。我们有些干部,一是官僚主义,懒散;二是糊涂,不懂专业。多一些勤快人、明白人,不知道能多干成多少事。中国现在有多少钱呀,市场上有多少机会啊,该干而没干的事太多了,包括社会上的游资多得不得了,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办事勤快,就能为老百姓办更多实事、好事。干成了这些事,不仅老百姓高兴,我们自己也长本事,而且是越干越高兴,越干越有信心。有些人说重庆“穷”,其实也是“一攥一把油”啊,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把这些钱挤出来,多给中低收入群众改善改善。
薄熙来说,“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根据中央五中全会的要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确保把基尼系数降到0.35左右,使50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脱贫。这是我们未来5年一个硬碰硬的任务,但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定能办到。这其中有三条措施。一是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增长机制,要由现行的两年一调改为一年一调,使职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同步。二是提高社保覆盖面和标准,让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有保障。三是提高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坚持民生财政的方向。“十二五”期间,财政要继续向民生倾斜,照顾好穷人、老人和孩子。
对善于执政理财的政府来说,越舍得在民生上花钱,政府就越发达
薄熙来说,改善民生的过程,其实就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过程。从重庆的实践来看,“民生十条”投入3000亿,可以带动以内需为主的消费4000多亿,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对于善于执政理财的政府来说,越舍得在民生上花钱,政府就越有钱、越发达。我市财政为民生花钱之多,比例之高,在全国都数得着,但财政不仅没有枯竭,今年前3季度反而增长了50%以上。我市地处内陆,光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很难把经济发展起来,一定要做好促消费、拉内需这篇大文章。在这篇文章上,我们不比沿海条件差,甚至还有优势,完全可以成为内陆一个促消费、拉内需的高地,一个拥有众多人口和广大市场的消费中心城市。
贪官污吏,民之贼也,一定要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薄熙来说,未来5年,要把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让全市群众过得放心、安心、舒心。要坚持“打黑除恶”不动摇。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坚持有黑必打,有恶必除,除恶务尽,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要把“下访”工作常态化,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手拉手、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持之以恒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贪官污吏,民之贼也,一定要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薄熙来说,我市现有公务员12.8万,这支队伍的思想、政治、作风和专业状况,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讲政治,不能丢失原则;要有法律意识、纪律观念,不能随心所欲;要关爱百姓,与群众心连心。
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地举红旗,唱红歌,坚持我们的理想信念,老老实实,大大方方为人民大众服务
薄熙来说,“十二五”期间,既要让经济大发展,也要让先进文化大繁荣,让老百姓享有丰富、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两年,“唱读讲传”走进千家万户,群众说:“‘唱红歌’唱出了精气神,‘读经典’读出了高素质,‘讲故事’树起了好榜样,‘传箴言’传出了凝聚力。”对于树立全市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薄熙来说,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地举红旗,唱红歌,坚持我们的理想信念,老老实实,大大方方为人民大众服务,而不必去附庸什么“风雅”,搞什么莫测高深或取悦人的东西。现在“唱读讲传”已有一定影响,下一步,我们还要好好研究,使“唱读讲传”更加贴近百姓。
薄熙来说,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全市6万多个基层党组织、10多万干部、150多万党员,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为把咱重庆建设得更加美好,为让全市百姓更加幸福而奋斗。(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