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书:甘肃地震局不必为又撤销了正确的余震预报而懊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7:27:59
平凡书:甘肃地震局不必为又撤销了正确的余震预报而懊恼
发布者lq 在 08-05-31 08:49
请您惠顾赞助商
鼓励其长期支持CND
Quality Brand!
CND Amazon Cameras, Books...

·平凡书·
本月二十五日,四川青州终于发生了6.4级余震,8人遇难,上千人受伤。这件事发生在甘肃地震局20日发布余震预报的五天之后。应该说,甘肃地震局这次预报不是完全无稽的乱蒙。可是,该地震局在22日却发布了一个撤销该预报的通告;为自圆其说,把预报地区边界出现过5.2级余震,作为对应预报的事件交差了事。如今,预测中的余震发生了,地点就在预报线的边上,而且震级就是6.4级,只是时间延后了三天。我相信甘肃地震局中一定有人非常懊恼。起先定是有人反对预报,因为报而不准,成了庸人自扰;而今则是有人后悔不该过早撤销,坚持3天就是大胜利。多可惜!
这件颇具戏剧性的事很有意义。它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两个方面:一是地震预报的可信度很低;二是不应排斥一切预报。
先来说第一点。地震预报必须满足三要素:地点、时间、震级。误差范围越小就越有价值。甘肃地震局这次报的是余震,余震的预报一般比主震预报容易得多,因为地区就在主震不远处,时间在主震后一段不很长的范围,震级多半低于主震。甘肃地震局定是在此时间内、对此地区作了严密的地壳状态的检测,发现了异常,才作出预报的。但是最终在时间上无法准到“几天”以内,丢失了一次成功,诚可谓“功败垂成”。余震预报尚且如此,主震预报是要到广大的各个地震带地区去寻找迹象、在任何时间都不放过监视、还要把发生时间定在若干天之内,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谈何容易!所以,要求地震局作出相当准确的地震预报是不切实际的。应该向大众宣传这一观点。
是不是因为现在尚无法以很高的准确度预报地震,就完全不做任何预报呢?这是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我赞同这样的说法:预测地震是科学技术问题,发布或不发布预报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领导水平问题。老百姓很多人认为地震可以预报。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天气可以预报,洪灾可以预报,大海潮可以预报,为什么地震不能预报?何况历史上有过成功预报地震的例子,如1975年的海城地震,预报大大减少了地震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不考虑百姓的心态,否定任何预报,不能算一个成熟的领导。一个相当恰当的比喻就是政府如何对待中医。当今社会上许多人仍然相信中医,中医也确有治好病的个案,领导人明知气、血、经络无根据,阴阳五行是瞎说,但仍要留一点空间给它。老百姓以及领导者自己,有病皆先看西医,看不好时才去找中医试试运气。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我们仍应不断宣传中医的不科学的一面。
所以,当有许多迹象表明某个地震可能来临时,领导者不得不作一次赌博。排除那些片面的、不可靠的预报建议以后,慎重地从那些预兆很强的预报中挑出个把来发布。明知这样的预报在三要素上报准,90%以上的可能性会落空,但在某一两个要素上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如果一个要素都不中靶,领导就要承受扰乱社会秩序的批评,所以一定不能乱报、多报;如果有一两个中靶,人们可能会给与谅解,至少知道地震监测的工作者还在努力工作;如果走运,三要素都言中,那就功德无量啦。所以有人说发布不发布预报是赌政治,不无道理!发布预报与否的关键在领导靠什么人掌握地震科技。那些科学素养很差,靠什么类似公度法、旱震关系法、单纯的鸡飞狗跳法来预报的人绝不能用。有些搞技术的人,不承认地震过程的高度复杂性,用几次偶然的机遇鼓吹某种技术,不敢用统计规律来检验其技术的可信度,这样的人也不可用。地震界严肃的、有素养的专家还是有的,依靠他们提出意见,综合各方面的分析,并结合预报可能引起的社会效应,挑出可能性很大的事件发布预报,应该是政府的责任。
再回到甘肃地震局作的这次预报。它的位置精确度令人瞩目。他们预报的余震发生线,是从文县的碧口到平武的南坝,只有七、八十公里的长度。而25日的余震发生在东经105.4度、北纬32.6度,这个位置离该预报线的中点不过十公里左右。刚刚看到Amsel的文章,透露甘肃这次余震预报是根据天文和历史,如果甘肃领导人相信的是这类方法,这确实是用人不当了。不过,如前所述,预测地点的精确度(Amsel好像未注意到这个因素,所以车祸的比喻似乎不甚恰当),不能不使我感到他们还依据了地壳测量的参数,是否有据,只好待当事人来陈述了。
归纳起来,我觉得甘肃地震局作出这次余震预报,如果不是完全依据某种幻术,还是合乎常理的。两天后未见兑现,撤销预报,也是负责任的。因为他们领会到预报的可信度不会很高。对三天后发生的余震在地点、震级的高度符合下,也无须懊恼,因为这是很难很难的事。买卖股票的人,包括那些评点股票的专门家,有几个人能发大财?何况预测地震比起预测股票,不知要难多少倍。也许,甘肃地震局早就有本文所叙述的理解,起先并无冒险之意,后来也无懊恼之悔,那我这篇短文对他们就是多余的了。但是对局外的读者,为取得共识,也许还有一点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