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韵:上行之诗及其后现代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1:35:13

2010-06-07 23:47:17 来自:ClayReading(light in the hiding place)
——《天路客的行囊》中文版序言
作者:刘平

圣经中的诗篇是古希伯来人对文明的贡献之一,是人类文学中的瑰宝。它们以独特的意象或比喻表达了耶和华的选民曾经的宗教生活图景和思想,关乎个体和群体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涉及悔改、哀悼、感恩、赞美、登基、王室、锡安、智慧、信靠、礼拜仪式、律法等等。
心细的读者在阅读诗篇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第120-134篇独具一格,均附有小标题“上行之诗”(A Song of Ascents)),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一部诗集。这是何意呢?
对于“上行之诗”的缘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存在以下四种观点。其一,从犹太教经典《密西拿》的记载来看,在耶路撒冷圣殿中,从女院到以色列院共有十五个阶梯,对应十五篇上行之诗,利未人通常站在那里咏唱这些诗歌,有一步一歌之意。其二,也有人认为“上行”的原意是“向上走”,故上行之诗描写的是以色列民众在三大节期期间上耶路撒冷圣城之时,一路上合唱之歌。其三,也有学者认为“上行”形容被掳后从巴比伦归回耶路撒冷的情况,这些诗为以色列人在大回归行动时所咏唱。其四,还有一说认为“上行”是指日晷上升之度数,是希西家王生病将死,祷告蒙救,神使日影退十度,加增希西家王十五年寿命(参见列王纪下第20章),希西家因感恩而写了十首诗歌,加上大卫王四首、所罗门王一首而成,目的乃为记念延长的十五年寿命。
尽管对“上行之诗”缘起的评断莫衷一是,但是,我们若从诗歌本身略加分析,就会明白它可能的过去。
首先,从词源来分析,作为名词的“上行”的希伯来文词根的涵义是“向上走”,例如诗篇122:4说及“众支派,就是耶和华的支派,都上那里去” (引自新译本,下同),其中的“上”就取此词,而旧约传统向来有众支派定期上耶路撒冷朝圣的规定(参见申命记16:16;列王纪上12:28;诗篇 24:3;以赛亚书2:3等)。作为名词的“上行”也有“台阶”、“阶梯”之意,在旧约其它经文中指圣殿中的台阶(例如以西结书40:6)以及大卫城的台阶(例如尼希米记3:15,12:37)。
其次,十五首上行之诗不断提及耶路撒冷和锡安,见于第122、125-126、128-129、132-134篇,在行文中还不断以单数或复数形式提及以色列百姓或以色列民,表明这些诗歌为个体或群体所咏唱,例如,其中有邀请百姓作回应(124:1;129:1;130:7;131:3)、信仰宣告(121:2;124:8;134:3)、祝福(125:5;128:5-6;134:3)。
第三,从整个上行之诗来看,诗集的开始和结束出现了地理空间上的变化:从耶路撒冷以外之地达到以及随后离开圣城。120:5提及米设和基达,这两处地点相距甚远,前者为极北处的大平原居民(以西结书39:1、2),后者为以色列东南邻居阿拉伯人的居住地,此处并列放在一起,可代表外邦世界。第一篇上行之诗表达了住在外邦人或仇敌当中的以色列人的思乡情怀;第121首描述了上行的艰苦:朝圣者从远处向群山举目(121:1),一路会出现“滑倒”、 “打盹”(121:3-4),还会出现白天太阳的伤害、夜里月亮的伤害(121:5-6),以及“出”、“入”(121:8);第122篇通篇喜悦的语调,表达朝圣者刚刚抵达目的地的欢畅与快乐;于最后几篇我们可以看到约柜、祭司及圣殿的仆役;而第134篇可以视为朝圣者离开圣城时的祝愿。概言之,上行之诗从遥远之地开始,既表达了朝觐者的行路和心路历程,也可以邀约读者一起加入这批朝圣者的行伍,与他们一同出发,经过概略的行程架构,于122篇抵达耶路撒冷,于134篇以怀着赞美之情依依惜别。
第四,上行之诗不断提及日常琐事,例如居住的地点(120:5-6)、行程上的活动(121:8;127:2;128:2)、妻子和儿女在朝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28:3-4)以及大家庭中的兄弟和朋友(122:8;133:1),所有这些清楚地表明这些诗歌为朝圣的普通以色列人所咏唱。与此同时,这些诗歌提及以色列民族(第123-126、130-132、134篇)指明这些朝圣的以色列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在超越个人和家庭的对耶和华的忠贞情怀下团聚在一起,共同欢聚,共同庆祝重大的节期。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们可以较为确定地认为,“上行之诗”实质上是“朝圣之诗”,不论这种朝圣是发生在巴比伦流放之前,还是在此之后,它们以朝拜耶和华为意象,表达了古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不懈追求和赞美之情。这些诗歌属于大赞美诗(第120-136篇)的一部分,在诗歌风格上具有短小精悍之特点(除了第132篇),易于普通人记忆和颂唱。

这些朝圣之诗距离我们所处的所谓后现代时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们对当今世界有无相关性?
从基督教传统来看,大凡基督徒的人生可以归结为两次生命:第一次是从母腹而来的出生,第二次是从圣灵而来的出生。相对于第一次呱呱坠地,第二次的出生就是“重生”(约翰福音3:3,提多书3:5,彼得前书1:3,1:23等)。基督徒一旦因着恩典、藉着信心而悔改得重生,就开始了门徒之旅、朝圣之旅:日日追随主耶稣基督,在其门下操练信心,追求成圣,迈步走向新耶路撒冷,不论一路是“黎巴嫩山流下来的溪水”(雅歌4:15),还是“狮子洞”、“豹子山”(雅歌4:8)。基督徒的门徒之旅、朝圣之旅将过去的旧我抛在身后,与众圣徒一起奔向天国,朝觐耶和华容美的圣殿。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壮观、激动人心的图景啊!正是这种宗教思想上的一脉相承,上行之诗在基督教传统和现实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但是,经常有人向我询问同一个神学问题,不论他或她是否是基督徒,涉及门徒之旅、朝圣之旅最终的结果:“古今中外,世上有这么多的基督徒,未来的天国能否容纳得下?”
我的回答将问题抛给朝圣的门徒们:“全能的神出于爱创造出无垠而美丽的宇宙,何况安置归根结底人数有限的基督徒?我们所要担心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有几人能进得了天国?”
耶稣在福音书中曾经以道德教导的方式点明了这个问题:“你们当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的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但引到生命的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13-14,参阅路加福音13:24)。所以,从古至今,虽然我们不能从事实上判断到底有多少基督徒已经或必将进入天国——进天国的主权掌握在神的手中,但是,我们可以从经文中作出一个不会错谬的判断:选择宽门大路的人远远比选择窄门小路的人多。“有几人能进得了天国”的发问就不是杞人忧天(国)了。
那么,重生的基督教又有多少人能忍耐坚持到底,可以完全,毫无缺乏(雅各书1:4)?有几人可以抵达至高的父圣耶和华的施恩宝座前呢?
这是世世代代基督徒不得不直面的难题和挑战。在这个后现代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是反绝对真理、反崇高、反一切的神圣,以速度和效率为至高尺度,朝圣者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恒久的顺服、忍耐、坚定和笃定的信心又有谁会欣赏呢?上述难题在我们的当下生活中变得尤为凸出、尖锐和紧迫!

进而我们放眼世界,欧美世界的境况也不容乐观。素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美誉的毕德生对此并不陌生。他在本书的“二十周年序言”和“第一章做门徒:高唱天路之歌”中以切身的经验向我们描绘了当代处于“后现代主义”浪潮席卷下的西方世界基督教的信仰生态图景。
在本书中,毕德生开宗明义,直陈症结:当代世界,如同过往的世界一样对恩典不感兴趣。世界又千变万化,在每一个世代设计不同的样子、面貌、花样来诱惑人。所以,“要一个罪人辨识出世界的诱惑,其难度如同要求鱼儿察觉水中的污染。”在这个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甚嚣尘上的世界中,基督徒面临各种新招术,而“快餐文化”及其世界观、价值观让基督徒中毒最深。人们相信,凡是值得获取的东西都能立刻被取得;凡认定一件事可行,就一定可以快速地有效达成。概言之,一切均须垂手可得,欲速而达。反之,不合乎此标准的一切均毫无价值。面对信仰,当代基督徒也是如此。不少人对信仰产生兴趣,但是,一旦要他或她花费一生一世“全心、全性、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等),则对信仰望而却步,甚至知难而退,或弃如蔽履。所以,毕德生感慨道:“在我们的文化中,有无数的人决志接受主,但是折损率却相当惊人。许多人都宣称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然而真正拥有成熟灵命的人却很少。”不少基督徒已经被当代快餐文化所俘获,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让信仰成为快餐文化,并在慢性中毒中自得其乐。
概而言之,在这个瞬息变化的世界中,至少有以下两种人成为普遍的类型:
其一,“顾客式信徒”。信仰被商业化,传道者要速速传递福音,而信道者要速速获得福音的益处,甚至有关神的讯息,也一定要加以包装才卖得出去;然而一旦失去对福音的新奇感,福音就会被丢在垃圾堆里。毕德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我们的世界里,宗教经验有很大的市场;但是却很少人渴望那些讲求耐性才能培养出的高尚品德,没什么人乐于像学徒一般,追求早期年代的基督徒所谓的圣洁。”不少基督徒不愿意做顺服而默默无闻的学徒,渴望自己成为顾客,自己选择信仰,甚至自己购买信仰,并要求信仰能立即发生效用。所以,不少当代基督徒并不是听从神的呼召,藉着恩典、透过信心、从圣经真道出发培育自己的品格,恰恰相反,他或她按照自己的习性、习惯、需要和要求来决定信什么、如何信以及得到哪些实际的益处,他们变得“像神一样”(创世记3:5)。
其二,“观光客式信徒”。由上述类型的信徒必定带出这种信徒。不少当代基督徒已被观光客心态所掳获。信仰被理解成是闲情逸致、拜访风景名胜的旅游活动。对某些基督徒而言,是每周一次到教堂远足;对另外一些基督徒而言,则是偶尔参加特别聚会。宗教生活被定义成新上市和最新潮的对象,例如信心治病、人类潜能、通灵学、成功的人生、灵舞、哈米吉多顿预言等。他或她在基督教信仰市场上信步,走马观花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新花样,对各种假冒伪劣的人造物还讨价还价,而难得见到在心灵上五体投地、一步一跪朝圣的基督徒,更难以发现他或她从心灵深处流露出那种恒久专一的顺服,以及忠诚、坚韧、虔敬……
德国哲学家尼采清楚地认识到现代人最为需要的一项真理:“‘天与地之间’最要紧的事是……必须有恒久而专一的顺服;这样才能产生、并且一直产生那让生命值得活下去的东西。”但是,今日的世界并不鼓励这种“恒久而专一的顺服”。尽管尼采向来以反基督教而闻名,但是毕德生认为尼采以他特有的敏锐捕捉了当代基督徒所要坚持的这条真理,所以果断地拿来用作全书的标题。

毕德生在本书中切中当代基督徒生活的病征,试图用两个圣经名词帮助基督徒辨识并抵挡当代世界潮流:门徒和天路客。
“门徒”意指基督徒一生都作主人耶稣基督的徒弟,维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关系,永不中辍。门徒是学生,但并不置身于充满学术气息的殿堂,而是生活在工匠的作坊里,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关于神的知识,而最为主要的是如何走在信仰的道路上。“天路客”即“朝圣客”表明基督徒是客旅,一生努力走向神,而耶稣基督则是那条惟一的道路。但是,无论是“门徒”还是“天路客”,都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标记,毋宁说它们首先是一种生存方式,即“做门徒”、“做天路客”。如果没有这种融会于日常生活的生存方式,所谓的基督徒身份不过是一种文化标签,可能挺讨人喜欢,但是不讨神喜悦。做门徒关乎的不是一种外在符号,而是贯穿于整个生命——我们的灵、魂、心、体等等一切——的活泼的信心;做门徒的要义不是口称自己是基督徒,将信仰标榜为一种时尚、自我满足的安慰剂、急难中的救命稻草,并在这种身份标榜中获得暂时的陶醉和自得,而是时时处处地追求成圣。所以,全书的副标题是如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做基督的门徒,其用意正在于点明当代基督徒的误区,帮助他或她归回正道。
为深入探求做门徒的工夫,毕德生回归圣经,细心钻研诗篇中的古老诗集“上行诗篇”,用它来教导基督徒怎样持之以恒地走信仰之路,存心努力,勤勉不辍,追求在基督里长大成熟。这十五首诗,从字面上看,很可能是在几个大节庆中前往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天路客,路上按着次序所唱的诗歌。从隐喻来看,它们也是一个朝向耶路撒冷而去的旅程,象征信徒活出朝向神的生命,在一步一步趋往成熟发展时,更加亲近神。在毕德生的笔下,这十五首诗歌不再是积灰累尘的古董,而是十五位可人的天使,带领基督徒的生命逐步成熟,最终他或她的生命长出翅膀,曾经寄居的旧我和世界,就化为透明的空壳,留在末世的审判台前。
对于行走在基督信仰道路上的人来说,毕德生从十五首“上行诗篇”中汲取精华,在传承古以色列子民的信仰真谛之同时,将做基督门徒的基本要素(并非全部)浓缩为十五种,即:悔改、神的照管、敬拜、服事、帮助、安全感、喜乐、快乐、工作、坚忍、盼望、谦卑、顺服、团契、颂扬,它们既是做门徒的基本素质,更是灵命螺旋上升的阶梯,提醒基督徒记得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如果一本书在出版近30年后还能流行,对人有益,虽然尚不能荣登经典行列,——这需要时间的的考验,也可以算的上是精品了。
本书就属于这类书籍。1980年,毕德生出版该书,全名为《恒久专一的顺服: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做基督的门徒》(A Long Obedi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 Discipleship in an Instant Society)。1985年,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出版中译本,取名为《灵命更新礼赞》。此后20年该书在英语基督教圈子中颇为流行;2000年毕德生出版该书的修订版,2004年,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随即出版相应的中译本,更名为《天路客的行囊》。为了保持原书的宗旨和风格,本译本采用原书名的中文译名,以醒目的方式让中国读者对基督徒生活的核心品质加以悉心关注。
该书虽属于解经类著作,但是,作者在坚持学术品味的同时,将个人的教牧经验融会其中,为读者提供实用的灵修默想,希望藉着古老的曲调,弹奏出振奋、鼓励和引导当代基督徒的乐章,甚至那些对圣经感兴趣的读者也会从中体味出古树新芽带给我们的新活力、喜悦和盼望。实际上,通过毕德生导论性的解读,这些典雅的古代希伯来诗歌可以成为丰富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资源,更是基督徒每日奔走天路的导览手册。
摆在诸君面前的译着译笔流畅,传神地表达出原著者的行文风格。十五首诗歌既可以单篇阅读、赏析,更为可取的是,若逐一阅读,在毕德生朴素流畅的笔下,我们会随着他活泼的文字逐步丰富我们自身对生命的理解:以“悔改”为起点,达及人生的最高目的“颂扬神”。
原著在经文采用上独具匠心,根据希伯来原文翻译,在圣经翻译历史上留下英文信息版圣经译本。为了保留原作者文风的原汁原味,译者在译著中未采用通用的和合本,而采用著者的译本。编辑为了帮助读者减少检阅图书的辛劳,特意将十五首诗歌的中文和合本译文附加在信心版圣经译本的译文之后,幸运的中国读者可以灯下细细品味古典希伯来文诗歌带给我们的乐趣了。
2009年3月8日于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来源:陶土阅读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5b4800100j8xz.html